开展跨学科视角下的综合实践活动

2024-04-20 10:08王明亮
小学科学 2024年10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小学科学

王明亮

〔摘    要〕  2022年版课标出台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任务和角色面临新的定位。本文以借鉴科学课例设计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子课题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跨学科视角下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自己提问题,凸显学科引领性;聚焦研判,体现学科联动性和高阶思维的培育;实践检验,引导深度学习;挖掘素材背后的故事,彰显课程育人价值。学生不仅要获得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获得处理问题的基本思想,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希望对有需要者有所帮助或启发。

〔关键词〕  小学科学;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0    004-006

一、机会与挑战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侧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还指出学科里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占本学科总课时的10%。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基本原则有三条,可清楚看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性学习”等,已上升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的核心理念,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承载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性学习、跨学科学习方式被充分认可。这三条分别是: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变革育人方式,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让认识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提升等原本主要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承载的“实践育人”任务转向了中小学的所有课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举步维艰,至今还被部分学校贴成“墙壁上的课程”。很大原因是因为活动中常出现李金池校长所说的“一散、二乱、三混沌”的问题。课堂教学过程过于松散,费时;课堂组织缺乏规范和规矩,费力;课堂结构不清晰,费神。学生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或停留在浅层次的探究上,探究泛化,有作秀之嫌。所以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理念上升为所有课程理念,是对课程的肯定,同时也给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带来更大的挑战。综合实践活动在努力寻找一种思路、方向,或者说以一种打破模式化的教学形式——跨学科教学组织活动。跨学科学习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必然要求,跨学科学习本身也是一种高階思维的表现。笔者结合自身经历和思考来谈谈一点做法,希望对有需要者有所帮助或启发。

二、他山之石

二年级科学创客观摩课《神奇的纸》的教学环节大致分四步骤:一是情境创设。教师演示直接扔一张纸、将纸揉成团扔、折成飞机飞,三者距离相差甚远的现象,迅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获得初步感知:原来改变纸的形状会使纸具有新功能,可以扔得远、飞得远。二是通过观察包装盒,发现瓦楞纸独特的形状,将问题聚焦在瓦楞纸上。接着学生动手操作,折叠出符合要求的瓦楞纸。学生通过按一按,感受瓦楞纸可以增加纸的弹性;通过摸一摸两杯装满热水的不同纸制品的一次性杯子,亲身体验,知道瓦楞纸具有隔热的特点。最后,分别用瓦楞纸与普通纸做桥面,开展承重能力的对比性实验,解密瓦楞纸还具有一定承重能力的功能。三是继续通过实验,探究不同形状折纸的承重能力。四是交流总结评价,教师倡议节约用纸。

科学学科提倡科学探究学习,要像科学家一样大概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八大步骤。课堂上,学生一般也能完整地经历这样的过程,但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质的提升。因为事实上真正的科学探究往往不是一蹴而就、顺顺当当地经过一遍探究流程就能有所发现,而是反复实验、验证迭代、重构的过程。无疑,这节课的原意是在努力探寻新的教学方式,尝试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去引领,在做中学,学中创。所以观课后,给人第一感觉是:这节科学创客课像综合实践活动课。本节课优点:第一,导课精彩,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应用游戏式导入,特别适合借班上课,同时也符合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宽松的氛围能快速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自然而然走进探究。第二,眼手脑多感官参与,知行合一,直接体验、亲身参与,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一张纸通过形状的改变,实现承重的超强能力,让学生惊讶声阵阵,紧扣主题,凸显纸的神奇,留下好奇的种子。学生也积极寻找发现另一种有更强承重能力的形状,使探究得到拓展延伸,留有余味。不足之处:第一,从课题范围看,偏广。因为纸的神奇之处不单单是改变形状提升承重能力这一个特性。所以从时间方面看,用一课时来探究,显然是不够的。从探究角度来讲,束缚学生发散的思维,把思路往一个点去引导,学生就没办法获得对事物比较全面的认识。第二,对主角瓦楞纸的探究几乎都是建立在直观感受上,学科内容以记忆或再认等形式呈现,由此经历的学习停留在浅表层面,难以实现对学生思维品质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进一步培育。总之,从这节课的课程性质、效果看,有点捡芝麻丢西瓜之遗憾。

三、如何攻玉

下面借二年级科学课例《神奇的纸》,谈谈对五年级跨学科实践活动主题“包裹里的秘密”子课题“认识瓦楞纸”活动设计的启发。

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活动主题“包裹里的秘密”的子课题“认识瓦楞纸”,主角也是瓦楞纸,最大不同点是活动目标。此活动目标是在包裹包装这个真实背景下认识瓦楞纸,发现瓦楞纸的功能、商业价值,以及挖掘瓦楞纸背后的育人价值。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才能解决。跨学科教学旨在还原现实世界原本普遍联系的状态,从而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好地与现实世界相连接。基于此,对子课题“认识瓦楞纸”活动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本课题不但需要有相关知识教学与科学探究科学实验,更要有批判、思辨等思维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产生,改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人一种热热闹闹浅表学习的错觉。

(一)情境创设,发现真实问题

问题从哪里来?问题不是教师给的,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学生在丰富的经验基础上才能有问题的产生与提出。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比较好的方式就是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社会现象,并进行思考,必要时还需要查阅资料。好的问题是一个活动主题成功的基础。因此情境的创设尤其重要,不但要拉近师生的关系,还要服务于学生的问题探究。基于综合实践活动与科学学科的差异、授课对象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差异,本次活动直接把学生带到快递公司现场。在真实情境中通过直观观察、不同材料之间的比较,学生产生疑惑,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大部分包裹都用纸箱?与普通纸对比,这些包装箱的纸在形状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而这种变化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用途?我们如何研究它?这些问题是学生经过观察、比较、思考后才提出的,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也为探究聚焦方向。

(二)辨析聚焦,促进高阶思维

高阶思维在驱动综合思维的历练、相关学科视野的拓展以及学科跨界的知识建构中得以培育。

高阶思维离不开思维品质的培养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一提到思维品质,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若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难设计一份优秀的实验方案。另一面,想象力、创造力丰富、思维发散的学生,会给出很多答案。可科学探究是严谨的,需要聚焦,需要将学生发散的思维聚焦在一起,从中筛选出适合解决当前这个问题的资料。本课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参与社会,非常专注、审视现象,进而提出问题、分析解读问题。在教师有意识引导下,学生将问题聚焦在“用瓦楞纸做包裹的纸箱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上。接下来实验的方法、策略如何选择,实验计划的制订,学生分工合作、讨论表达,再次收集数据、分析,推理、论证,形成结论,之后再建立模型。每一个探究环节都需要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研判、思辨,努力解决问题。教师站在育人的高度,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激发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解决真实问题的意愿,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提升。这一点综合实践活动与科学探究科学实践是共通的,目标一致。

(三)实践检验,引导深度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促进深度學习的发生,实现知识技能的目的,要在实践中检验。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制作瓦楞纸板;按一按,感受瓦楞纸具有弹性的特性;摸一摸,体验瓦楞纸具有隔热特性。这些与上面科学实验相似,落实学科知识点是为了让学生获取对瓦楞纸的完整认知。但在探究瓦楞纸的承重性能时,实验更严谨。明确不变量与变量,是在特定条件下得出的结论。不变量是桥墩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变量是纸的张数在变化,即一张瓦楞纸可以挑战多种普通纸张,用实验数据说话,解释科学现象:负重被加载,平均分摊,理解科学原理;瓦楞纸所用纸的张数少,可以大大降低制造成本,更好地节省原料,保护环境。原来设计瓦楞纸不仅是为货物服务,防尘防震防水隔热耐压,还有它积极的社会意义。在手脑并用的实验中,学生领悟了应用知识的威力,感受到智慧的重要性。

(四)挖掘故事,践行学科育人

倡议节约用纸,更要物尽其用。让一张纸发挥最大能量,更是人类研究探索用纸的方向,挖掘瓦楞纸箱背后更多的教育价值是更高站位地践行立德树人。瓦楞纸复合板是继美欧推出蜂窝纸板之后正在兴起的一种节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本相对低廉的新型材料,是我国从整条自动生产线设备到制成品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科技成果。其制成品质量轻、强度高、不变形、刚性好、缓冲性能强、隔音隔热效果好,经适当处理即可阻燃、防潮、防水。对原料要求也比蜂窝纸板低,可以回收的废纸、旧瓦楞纸箱为生产原料,故原料来源广且充足。制成品使用后又可回收再造,符合资源循环使用的环保要求,具有极广泛的应用前景。虽然是百度搜索来的信息,阅读这份材料,依旧能引起学生共情,传递着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的底气。在阅读这份资料时,鼓励学生用数据图表进行交流,与语言文字表达糅合在一起。数据图表是一种更为高效、简洁、快捷、高级的表达,让研究者更加无碍、快捷地进行交流,也体现了学生数学抽象能力的发展水平。建立这种交流模型,掌握模型,应用模型,让学生的探究更有抓手。

(五)拓展延伸,传递研究薪火

完成课堂环节之后,并不意味着活动的结束。要鼓励学生收集更多的资料,去尝试更多的研究方法,在实践中检验,造成新的认知矛盾。在这种不断挑战旧知,不断寻找真相、对现象解释的过程中,创新成为可能。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各个学科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指导者、引领者,促进学科实践、跨学科学习常态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施久铭,董筱婷,钱丽欣.在新起点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访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J].人民教育,2022(5):18-22.

[2]黄志忠,邹开煌.陶行知“核心生活力”指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J].生活教育,2022(8):7-10.

[3]胡庆芳.中小学跨学科教学的追问与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23(14):4-9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小学科学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挖掘探索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