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鳗鱼一起旅行

2024-04-20 10:05梁爽
莫愁·小作家 2024年3期
关键词:马尾藻斯文鳗鱼

亚里士多德认为鳗鱼是从泥土中诞生的,是以爬行的蠕虫的形式自发产生的,“就像一个滑行的、神秘的奇迹”。老普林尼猜测,鳗鱼是通过摩擦岩石繁殖的,从它们身上释放出的颗粒会变成新的鳗鱼宝宝。埃及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小型石棺,里面装着鳗鱼木乃伊,安息在神明的青铜塑像旁。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还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潜心研究了400条鳗鱼,希望能弄清楚它们是如何繁殖的。海洋生物学家约翰内斯·施密特也曾追踪数千条鳗鱼,寻找它们的繁殖地。

在自然界众多的人类未解之谜中,鳗鱼至今是一个有趣、丰富而又神秘的存在。《鳗鱼的旅程》也正是这样一本引人入胜的读物,从揭开鳗鱼如何繁殖开始,一步步带领读者探寻它们的旅程。

今天,人们相信欧洲鳗鱼出生在北大西洋中部的马尾藻海,它处在由多条洋流围成的中间地带,面积有50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海岸线的海。正是在这片神奇的海中之海,欧洲鳗鱼的幼体将以长仅几毫米的柳叶状透明身体漂移长达3年。而后变成不足一指长的透明的玻璃鳗,经过漫长的旅程从海洋进入淡水,完成又一次蜕变,成为我们熟悉的蛇形的、肌肉发达的黄鳗。在生命的这个阶段,它们要在黑暗的淡水中生活几十年,有些长达50年。直到繁殖的时机到来,黄鳗将变成银鳗,从淡水返回海洋,回到马尾藻海,在那里交配并死亡。

之所以说“人们相信”,是因为神秘仍然是鳗鱼之谜的关键。几千年来,我们对这种生物了解了很多,但故事的所有情节都尚未经过科学的经验和实证验证。例如,没有人在马尾藻海见过成熟的银鳗,也没有人在那里观察到它们的繁殖行為。而与此相对照的是,也没有人能成功地在圈养条件下繁殖鳗鱼。当它们被圈养,一些鳗鱼甚至可以活到80多岁,却至死不会把繁殖后代的目标提上日程。

本书的作者帕特里克·斯文松饶有趣味地向读者讲述欧洲鳗的自然史,但又远不止是自然史。在讲述了鳗鱼生命周期的细节后,作者在鳗鱼的故事中融合了科学史、对自然和人性的哲学探究、对这种动物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的历史见解。作者讨论了欧洲鳗鱼捕捞和消费的历史,以及鳗鱼在神话和民间传说中的作用,甚至分析了鳗鱼捕捞是如何卷入北爱尔兰冲突的。

而除了以研究者的视角进行客观描述,斯文松还对他与父亲的关系进行了高度个人化的描述。以鳗鱼为中心的章节与关于父亲的章节交替出现,这使得他笔下的鳗鱼故事极具个人色彩。这不是闲笔,而是真正关乎作者对鳗鱼的兴趣因何而起。斯文松写道,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常和父亲一起去溪边捉鳗鱼。“我不记得我们谈论过除了鳗鱼之外的任何事情,以及如何在小溪边最好地捕捉它们。”“我根本不记得我们在说话……因为我们在……一个大自然最能在沉默中享受的地方。”父亲痴迷于捕捞这种难以捉摸的生物,最先带领斯文松踏上了研究鳗鱼的旅程。

与此同时,这段不寻常的经历也使作者的思考更加深刻,而不是局限于纯粹的科学解读。父亲喜欢这种生物的神秘性:“每当我们抓住一条鳗鱼的时候,我都会凝视它的眼睛,想一瞥它曾经看见的那些东西。可它从不曾与我四目相接。”他认为,科学家们的所作所为有很多动机。未知之谜是一个,但还有更多。“当我手握着它们、试图凝视它们的眼睛的时候,我接近的是一个超越了已知世界边界的东西。我们就这样遭遇了鳗鱼问题。鳗鱼的神秘性变成了所有人心底疑问的回响: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

在作者看来,鳗鱼代表了大自然的奥秘。他认为,人类傲慢地认为我们知道得太多了,可以控制自然,但事实远非如此。

鳗鱼的例子就证明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是多么少,而过度捕捞和污染等人类活动却将这些生物置于生存威胁之中。这个至少在地球生存了4000万年的生物,此刻正在消亡。尽管人类无法设定一条鳗鱼的命运,斯文松依然相信,科学家最终将找到帮助濒危鳗鱼物种在野外生存的正确方法,甚至是通过人工培育减轻野生种群面临的压力。

梁爽:媒体从业者,写作者,电影学硕士,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电影》《草堂》《延河》《新民周刊》《香港文汇报》等多家报刊。

编辑 闫清 1453337028@qq.com

猜你喜欢
马尾藻斯文鳗鱼
斯文细胞
“斯文”即“斯德”:《论语》“斯文”新诠
大西洋最大规模藻华
我国鳗鱼产业2019年发展趋势与建议
马尾藻海是个什么样的海?
水中鳗鱼机器人
盐度对半叶马尾藻幼苗生长及光合色素合成的影响
斯文哥阿豪
一种离散问题的新型鳗鱼算法
湛江近岸马尾藻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富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