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凌:山水精神之变——从“媚道”到“媚世”

2024-04-20 04:48
中国美术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笔墨山水画山水

近现代以来,尤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山水画从精神、形态等各个层面开始了体系化的转型。从超验到现实、从玄远虚静到世间万象、从超世到入世,勾画出了中国山水变革的历史轨迹,而这一轨迹也正是中国山水画由“媚道”到“媚世”演变的精神线索。到目前为止,中国山水画创作仍处于这一历史惯性之中。

我向来以为,如何评价中国山水的现代转型,是中国现代艺术史的重大课题。弄懂中国山水现代转向的前提是如何理解“中國山水精神”。这个问题,1600年前宗炳已在《山水画序》中给出了标准答案:“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从南北朝宗炳的《山水画序》、王微的《叙画》到唐代张璪的“心源说”,再到五代荆浩的《笔法记》,北宋郭熙、郭思的《林泉高致》,韩拙的《山水纯全集》,中国山水画的先贤们花了约600年的时间,创建了一套具有形而上学色彩的、以“味道”“媚道”为核心的山水画话语体系。

这个体系较为复杂,在此只能做个简单的列举:一、创作方法:“迁想妙得”“搜妙创真”“度物象而取其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二、造型:山水之象源于“卦象”,所谓的“物象”为“物理”之象征,而非物的外观,所以荆浩说“画者,画也”;三、构图:即布象,乃对宇宙运行秩序的把握;四、空间:游观;五、线条:诚如伍蠡甫所说:“线条意味着‘形而上的‘道或表现途径。”从魏晋到宋元,中国画着意于“意境”的营造,以意境媚道;晚明以降,“笔墨”上升为文人画的核心,“以蹊径之怪奇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以此为始,中国画以笔墨媚道。

1840年后,尤其1895年后,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基于救亡启蒙、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之使命,中国山水开始了由虚入实、由玄入世的现代转型,其精神亦由“媚道”转向“媚世”。所谓“媚世”,即以科学写实主义为方法,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以表现世俗理想为鹄的,以此构建“真山水”的语言形态,从而完成中国山水的现代转型。“真山水”体系大体包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科学写实主义的视觉与技术体系、题材的现实性、写生观与新笔墨体系建构。真山水体系建构了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图谱,诠释了新中国的时代精神,塑造了新中国的英雄主义形象。然而,在纷繁的现实图象背后,一个古老深邃的东方山水精神已趋于消遁。

改革开放以来,山水画创作对这个问题是有所反思的。尽管如此,当代山水画创作境况并不乐观,在消费主义、市场、图像的联合围剿下,当代山水创作呈现出五个特点:形式翻新大于精神建构、写生高于创作、图像大于自我、因袭大于创新、庸俗高于神圣。

我提几条建议:一、返回中国山水的原点,在那里重温“媚道”的深意;二、从大时代生活中寻找新的表现领域,并以此带动新笔墨体系的创建;三、以跨文化的姿态广收博取,建构无问西东的当代山水画话语体系。

总之,古老的山水之魂,重返充满时代创造力的山水语言体系,“媚道”与“媚世”合二为一,便是理想的当代山水艺术。

(作者系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猜你喜欢
笔墨山水画山水
我来打开山水画
爱在一湖山水间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笔墨童年
山水之间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一处山水一首诗
《山水》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