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涟:以理论推动实践,创作出反映时代的山水画作品

2024-04-20 04:48
中国美术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共识山水画绘画

山水画创作如何反映时代精神?在守正创新与交流互鉴已经成为共识的基础上,山水画创作的语言革新有哪些可以总结的规律?对中国画材料工具的认识还有哪些边界可以突破或者不可突破?未来中国国家画院的中国画创作应该呈现什么样的面貌与特色,如何从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即艺术的“技与道”层面体现引领性、前瞻性、未来性?这样的理论探讨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推动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相互促进。

在今天的主旨发言中,范迪安把中国千年以来的山水画创作历史做了高度精练的概括,并提出当下山水画创作如何继续在江山情怀、生态意识、理法创新上更进一步,以大历史观、大时代观走到前人没有走到的地方,触及前人没有触及的大山大水中去。与古人相比,我们不止在物质上也包括在思想的丰富性上、在知识的获取等各种方面有更好的条件。因此,才可以根据个人的性情、性格来寻找自己的艺术面貌,同时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属于自己的艺术高峰。王镛从40多年来中国山水画强化个性、简化形式两个维度出发,并以本次参展15位画家中的姜宝林、杜大恺作为实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我认为,每一位理论家的观点都可以引起我们新的思考。我们的研討就是希望能够提出大家可以讨论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大家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些有可能达成共识,能够在不断探讨中尽可能多地达成共识,但同时,也可以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意见中寻找到艺术新的突破点,这是我们理论研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张晓凌从学理的角度,把历史上关于山水画的理论做了简要且精炼的梳理。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中,艺术家的创作,和以画论为主要形式的绘画理论,是艺术发展相互促进的两个重要因素,而在这两条显性的线索背后,艺术赞助人的作用,艺术组织的方式方法,观看方式、绘画工具材料以及展陈场馆的变化,也都会对艺术产生深远影响。从丁宁的演讲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法从来不是简单的技术,它一定与精神境界紧密相关,但是这种技和道的关系到底怎么来阐述,非常有意思,什么样的笔墨能够承载“道”的价值与意义,又回到了“至人”,回到了艺术家的修养功夫与人格魅力。但艺术的作用或许就在于此,它可以表达语言所不能传达的内容,要理解它必须靠“悟”。尚辉从现代性视觉经验的变革过程开始讨论,提出在图像的视觉化的当下,山水画怎么回到自然、释放精神的自由,他提到了文人精神的重构。或者可以说,是山水画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重构,因为当下的山水画创作更多面对大众,画家的作品通过展览、画廊与观众形成观看的关系。而这些观众的趣味与审美需求,对于山水画创作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张敢以精神的景观为题把西方风景画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做了精练的梳理,西方的绘画也是有一个从不似到似、又从似到不似的过程,西方的绘画并不都是完全写实,但西方风景画的发展与时代是密切相关的。21世纪的背景下,如何重新看待我们与西方绘画的关系,早都已经不是问题了,或者说,关于东西方的交流互鉴与传统的继续发展已经成为共识,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开展我们的艺术实践,如何提升艺术创作水平,从高原走向高峰。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艺术观念和艺术手法,山水画家们如何回到当下中国美术创作的现实当中、走到时代大潮当中,去用心感受,将艺术创作的题材风格与寻找自我的个性特征相结合,反映时代、讴歌时代,创作出自己最好的作品,并由此走向时代的艺术高峰。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作者系本次活动学术主持、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共识山水画绘画
我来打开山水画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商量出共识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别让“PX共识”在爆炸中瓦解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