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融合发展*

2024-04-19 06:57陈方煜
运动精品 2024年1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竞技民族

陈方煜

体育强国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融合发展*

陈方煜

(桂林理工大学 体育教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4)

体育强国的建设不能只注重金牌数量,还要发展民族体育文化软实力。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受社会发展与竞技体育的冲击,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被“冷落”,同时面临着传承意识薄弱、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竞赛体系等问题。为探究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融合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梳理了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异同,总结了韩日国家体育项目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经验,提出了利用多元现代化宣传手段扩大宣传、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以学校为载体加大后备力量、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优中择精实现竞技化传承多条融合路径,旨在为新时代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出建设性意见。

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体育;融合

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表明举国体制下的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竞技体育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衡量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多样性、亲和性和直观性等特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育文化。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并没有受到高度的重视,甚至有些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失传。在体育强国的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要借鉴竞技体育的优势,体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融合竞技体育元素,助力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

1 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异同

民族传统体育和西方竞技体育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经历了独立发展、冲突和不断融合的过程。如表1所示,二者在理论基础、目标属性和价值追求上有很大的不同,竞技体育更加注重外在表现,民族传统体育体现的是修身养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民族传统体育只有不断注入新的力量,才能在世界体育之林中得到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太极拳、陀螺、风筝、秋千等通过不同的形式走向世界,中华传统文化在逐步被西方所认可,西方竞技体育项目在中国也家喻户晓[1]。无论是东方民族传统体育还是西方的竞技体育,都是以健身为目的,具有该项目的文化特色,这种肢体语言能被不同文化的人群所接受和认可。

表1 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比较

民族传统体育多数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很多竞技体育项目是由民族传统体育演化而来,所以说二者同根同源,只不过竞技体育为适应社会发展更加规范。二者都有增进体质健康、挑战自我、感受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等作用,这为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融合的意义

2.1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体育精神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到2023年已经举办了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延期至2024年11月举行。如表2所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分为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其中竞赛项目设置在20项之内,表演项目较多。以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例,竞赛项目主要设置了熟知的龙舟、秋千、陀螺、毽球、高脚竞速、板鞋竞速等项目,也有独具民族特色的木球、珍珠球、蹴球、射弩、花炮、独竹漂、押加以及少数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马术、民族健身操等17项。

表2 2011-2023年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项目设置情况

每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以熟知的龙舟为例,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南方很多地方比较流行,龙是中华民族图腾文化的代表,承载人们祈祷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赛龙舟历史悠久,更蕴含着“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和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2010年,赛龙舟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珍珠球源于模仿采珠人的劳动而来,满族人将珍珠作为光明和幸福的象征。可见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展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还展示了独特的体育精神。

2.2 助力民族传统体育走向奥运体坛,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

纵观奥运发展史,奥运会所设置的部分项目也是由传统体育项目演变而来的,借助奥运会这个平台让世界知晓。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柔道和空手道被纳入奥运会项目,实现了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高度融合。韩国为了使跆拳道成为奥运会项目做出了很大努力:先是根据奥运会竞赛项目的特点,对技术动作进行改良,突出腿部动作。再者,国家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推广跆拳道,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跆拳道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帮扶。在此基础上,多次举办世界级跆拳道赛事,这些举措使得跆拳道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日本空手道最早源于中国唐朝,日本在国内大中小学阶段大力普及空手道,在国际上成立了世界级空手道组织。在技术推广的同时也重视理论的传播,最终以奥运会主办国的身份将空手道设置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2]。2008年奥运会,太极拳作为特设项目登上了世界体育舞台,让世界人民领略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武术在奥运会赛场上的一次亮相,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迈出的一大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想要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从日韩体育项目成为奥运会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吸取经验,积极推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融合发展。

3 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的困境

3.1 竞技体育的强烈冲击使传统体育地位岌岌可危

在体育大国跨向体育强国的进程中,举国体制下的体育事业取得了骄人成绩,在精神层面人们热衷于快节奏、竞技性强的体育项目,使民族传统体育遭到了“冷落”,从而丧失了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就如同中医一样,西医的快速发展,使中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3]。民族传统体育在国内重视程度并不高,相反,国外似乎比我们更加热衷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他们对中国的太极拳、健身气功等项目充满好奇,并乐此不疲。作为最权威的体育频道CCTV-5对武术的转播率仅为1.5%,对竞技体育项目的转播率远远高于传统体育项目。在功利主义思想的趋势下,民族传统体育已经失去原本的“味道”,如武术的花拳绣腿,使武术的精神品质逐渐被遗忘。在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组织部门呈现出被“忽视”或被“架空”的状态,单项协会也没有发挥各自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地位岌岌可危。

3.2 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意识薄弱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受西方体育的长期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参与群体逐渐趋向中老年化,并且群众基础薄弱。一方面,专业的研究人才紧缺,虽然很多高校开展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但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与教学较少,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体系不全面。另一方面,在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缺少年轻力量,传承人的年龄普遍偏大,项目流失情况严重。以维吾尔族为例,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完全统计达278项,其中失传30项,濒临失传38项,剩余项目参与情况也不乐观,并且有些传统体育项目只有体育院校在进行教学与训练,民间已经濒临消亡。此外,学校对传统体育不重视,没有对青少年灌输民族传统体育保护意识,直接导致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意识薄弱。

3.3 民族传统体育政策落实不到位

政策具有导向作用,虽然国家大力支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受到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重视,但是在政策的执行上却是“纸上谈兵”,没有落到实处。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保护和扶持发展,2018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全面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发挥积极作用。可见,民族传统体育的政策文件在宏观上是多元的,具有引领作用,但是在政策的执行上并没有落到实处,究其原因是地方的执行力度弱,受“金牌理念”与“高分至上”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并未落到实处,体育资金投入不足,为了完成任务,比赛也只是拘于形式。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校园体育的焦点在中考、高考怎样能得高分,忽视了传统体育进校园的意义[4]。

3.4 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发展缺乏竞赛体系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民间开展多以娱乐健身为目的,没有严格的比赛规则和统一的评判标准。回顾历史可以看出,民族传统体育的赛事并不少见,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会举办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如“独木龙舟”项目的比赛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全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之一,每4年举办一次,截至目前已经举办了十一届。但是,面向民间的赛事并不多,能够形成传统性且定期开展的竞赛也不常见,同时面向学生群体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也相对较少。民族传统体育的竞赛体系还不完善,各级各类的竞赛机制也没有形成,造成了竞赛的局限性[5]。

4 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融合的发展路径

体育强国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融合发展从传统体育转型、思想认同、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政策保障等多方面出发,设计融合路径,见图1。

图1 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路径

4.1 利用多元现代化宣传手段,大力支持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千年的发展孕育了众多特色鲜明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贸易往来更加频繁,文化产业输出同样重要。可以利用多媒体、短视频等方式宣传民族传统体育,还可以将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风俗人情和价值观以电影、文艺交流会等形式展现给世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另外,要充分依托海外“孔子学院”等平台来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支持民族传统体育“走出去”,像蒲公英一样落地生根。在举办民族体育活动过程中要普及和宣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民族传统体育得到发扬,让人们感受到传统体育的独特魅力,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化发展。另外还可以通过打造赛事活动构筑传播平台,实现体育赛事的国际化传播。

4.2 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很多年轻人选择进城务工,造成许多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闲暇时,人们在运动项目选择上,偏向于足球、篮球、游泳等竞技体育项目,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却无人问津。为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掘和保护,要深入调研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源地,找出可以发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人,政府要建立健全传承人资格认定和待遇保障制度,使传承人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中去。还要不断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和内容,赋予新的内涵,更好地为提高全民健身活动和构建精神文明社会而服务。此外,传承人要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传承队伍,同时不断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化水平和理论基础,让更多的人能够全面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高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

4.3 以学校为载体,加大民族传统体育后备力量

民族传统体育受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及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有些项目只是在某些地区、某个民族开展,有着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相关部门要加大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力度,增加财政补贴,将独特的体育文化精神融入教育体系,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情怀,提升民族凝聚力。在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方面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向策略,夯实教师传承队伍。在项目选择方面要因地制宜地选择个性化、优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校园中推广,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通过网络视频、3D、VR等技术提升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深度理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民族传统体育在校园内得到可持续发展。还可以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进一步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开展体育类游戏或竞赛,在多样化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中促进学生对传统体育项目的进一步了解,加大民族传统体育后备力量。

4.4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保驾护航

在积极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下,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国家要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投入,给予场地、人才、资金等多方面的扶持,加大力度普及民族传统体育,实现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和进社区的目标。增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交流与学习,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自觉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去。要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娱乐、文化等功能,使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灿烂的光芒。与此同时,国家要制定和出台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政策法规,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给予民族传统体育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加大经济投入,普及和宣传民族传统体育,依托政府力量与政策导向,积极搭建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进一步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相关部门要积极为民族传统体育制定一套规范化的竞赛流程,统一竞赛标准与规则,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走向国际竞赛打下基础。

4.5 民族传统体育优中择精,实现竞技化传承

部分竞技体育项目是由民族传统体育逐步演变而来,但并不是所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可以转化为竞技项目。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要寻求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契合点,使民族传统体育在竞技化的道路上实现更大的发展,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比如武术项目在保留其健身、娱乐、修身养性等方面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改良和简化,完善竞技规则,规范组织管理体系,逐步与世界接轨。民族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相融合,就要从竞技体育的竞争性、广泛参与性和规范性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国家要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通过举办各类民族体育赛事,健全民族传统体育组织,完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规则,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和竞技性增强,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去。另一方面,改革原有的竞赛体质,建立多层次竞赛体系,不仅要面向大众,还要面向学生群体,使人人都有参与竞赛的机会,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实现竞技化传承。同时,要培育赛事融通机制,多层次的体育赛事能够激活体育精神,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要积极搭建国际化赛事平台,使民族传统体育能够获得更多的交流与融合机会,促进与其他国家的体育交流,提升中国特色体育文化国际话语权。

5 结语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渊远流长,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在与竞技体育的碰撞中实现融合,而不是一味地去适应竞技体育。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人民群众实际需要出发,认识到当代人的思想价值体系,给予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正确的定位,探寻健康有益、合乎人性的生存方式,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转型。要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承认文化的差异性,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对于竞技体育模式,在民族传统体育创新发展过程中,绝对不可以一味“拿来主义”,更不能摒弃文化内涵,要减少“功利主义”思想,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合而不同”,让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的浪潮中助力中国早日实现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

[1]宋证远,杨丽芳.建构主义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课程融合的哲学阐释[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2,21(11):77-80.

[2]申霖,吉灿忠.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入奥路径之研究[J].体育科技,2022,43(1):88-91.

[3]贾海如,吴志恒,雷涛,等.机遇、挑战与使命:新时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价值意蕴[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2,21(6):75-80.

[4]李鸿宜,韩重阳,姚蕾,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困境与发展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20(5):49-54.

[5]王洪珅,韩玉姬,韦晓康,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发展中的问题及纾困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10):145-156.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and Competitive Sports under the Strong Sports Country

CHEN Fangyu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Guangxi, China)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体育强国”视域下本科院校深化体教融合的路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JGA209)。

陈方煜(1971—),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竞技民族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竞技精神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花与竞技少女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