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训练与主题突破的作业设计
——以“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为例

2024-04-19 07:30王彦成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4年1期
关键词:约法民主历史

王彦成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第一中学)

涵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以对教材内容的精准整合为抓手,以学生的深入理解为突破,通过教学活动的互动和演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深化其历史理解和人文关怀。这要求教师在课程内容整合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认知思维,疏通好思维路径引领,教学主题达成的认知通道。本文以“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为例,探寻通过梯度性作业设计助推学生思维进阶的途径,实现教学理解的深入和主题的突破。

一、演示时空逻辑,架构认知主题

历史学以人们过去的活动为研究对象,无数史实点缀的历史星空丰富了历史内涵的同时也隐匿了历史的轮廓。捡括历史轨迹,感悟动态时空演进中历史脉络的过程就是发现历史规律,生发历史智慧的过程,即在历史思维的沟通下实现过去与现在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主题设置,为这一认知过程的驱动指明了方向。从本课的教学实践来看,如何让学生对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形成清晰且深刻的印象,认知思维可视化,无疑是高效记忆和理解的最佳手段。为此,笔者引导学生串联骨干知识,洞察历史演进的规律。

设置作业一——按照时间轴线梳理,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1:指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奋斗目标和其最终实现的标志。

问题2: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政治走向看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演进的趋势。

孤立、零散状态分布的基础史实只有统合在一定的体系下,才会形成具体的认识。发现叠压在具体史实之下的历史规律的过程既指引了学习的方向,又教会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一般技巧。阅读教材,学生可能受惑于大跨度、多层面的历史论述,如果没有清晰的导航,那必定会严重阻碍学生对无效认知资源的过滤,学生的认知负荷会在对无效资源的不必要加工中加剧,由此会阻碍学生的认知通道。影响学生思维路径的生成和学习品质的塑造。通过可视化的时间轴线梳理,剔除干扰信息,将不同阶段的政治形态进行比较,学生认识到民主共和是近代国民的政治追求,但其实践的道路复杂曲折。这一认识既温故了本课的精神内核,又为学生的深入研学打下基础。

二、组建知识群落,丰富主题内容

线索的骨感因具体史实而丰满,翔实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政治走向,需要以史料补充历史的轮廓,在鲜活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进程中,产生思维互动,夯实学生历史理解的基础。这部分以累积学生历史学习的必备知识为要点,让学生动起来,使其占有问题解决的工具,对于塑造学生获取重点问题解决的关键能力和形成深刻的历史理解有重要作用。为此,设置作业二——按照时间断限,填充历史信息,并分析以下问题: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走向共和之路)

问题1:指出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做了哪些努力。

问题2:指出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是如何破坏民主共和的。

问题3:结合南京国民政府的民主程序思考其是否实现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理想。

问题4:概述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探索民主政治的实践历程。

问题5: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括哪些内容。

散落在教材中的历史信息经过系统的归类、整合,突出了学习要点,形成了知识群落,带动了教材整体的把握。一个趋势(走向共和)、两条路径(资产阶级的宪政路径、无产阶级的宪政路径)、三个阶段(缔造共和、破坏共和、民主共和)、四任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线索演绎,实现了知识的再现和迁移,搭建了学生思维理解的逻辑通道,构筑起学生由形象思维向创造型思维转化的桥梁,为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抓手。

三、研读重点信息,攻克认知障碍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指导教师进行课程结构整合时突出强调要把握学习主题中的关键问题,并指出建立起这些关键问题解决与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逻辑的运用下使用材料,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确立了政务运作中的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的原则,是共和国体制的法制保障,寄托了革命党人的政治理想。对这部宪法的全面认识,影响了学生对民国政治风气的理解和中国历史走向的观测。为此,围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笔者进行了如下作业设计:

例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虽然罗列了人民应当享有的各种自由权利,但对政府非法侵犯人民自由却未设任何救济方法。同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 15 条又规定:“本章所载人民之权利,有认为增进公益、维持治安、或非常紧急必要时,得依法律限制之。”故有人批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给予人民的自由只是“猫口之鼠之自由”。材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A.保障资产阶级的自由

B.存在明显的法理缺陷

C.缺失制约政府的机制

D.忽视人民的民主权利

【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虽然规定了人民应有的权利,但却在缺少对政府侵犯人民权利的制约机制的同时,又增加了限制人民权利的章程。作为具有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其立法理念本应体现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学说,所以,如此矛盾的法制规定表明,人民享受的实际民主权利有限,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立法存在法理缺陷,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主主体的范围,A 排除;材料没有论及政府的监督机制,C 排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人民的自由权利,只是权利的保障机制缺失,不等于忽视人民的民主权利,D 排除。

例2.孙中山说:“而北方将士,以袁世凯为首领,与余议和。夫北方将士与革命军相距于汉阳,明明为反对民国者,今虽曰服从民国,安能保其心之无他?故余奉临时约法而使之服从。”材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为了( )

A.消弭南北矛盾

B.实现主权在民

C.维护共和体制

D.提防袁氏当政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立法背景的理解。结合材料可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北方将士是否真心认同民国体制存在疑虑,为了提防在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之后破坏民国法统,故订约法。所以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是维护共和体制,故选C。袁世凯就任总统是革命党人推翻帝制的交换条件,清帝退位后,袁氏主政已是注定事实,故D 排除;“消弭南北矛盾”的说法既不准确也不是材料反映的内容,A 排除;保证民国体制,不完全等于实现主权在民,B 排除。

例3.以下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内容,由此可见 ( )

A.总统的权力被有效限制

B.埋下了权力纷争的隐患

C.推动了政党政治的实践

D.实现了分权制衡的理念

【答案】B

【解析】本题是表格类比较题,找到比较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观察材料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通过责任内阁制限制大总统的权力为目的,却授予了大总统任命官职、总揽政务、统帅军队等实权,因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有效限制大总统的职权,且埋下了总统府与国务员争权的隐患。故选B,排除A,D;材料没有体现政党政治的相关内容,与C 选项无关,故排除。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法理依据、运作程序虽不够完善,但其民主理念在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也激起了进步人士利用法制改造中国社会的欲望。“宋案”的发生既打击了政治理性的诉求,也动摇了中国近代宪政的道路,随着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中国近代政党政治的实践走向了末路,随之走向末路的还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共和道路。为何近代的土壤里长出了共和国的胚胎,却不能滋养共和国的成长。递进性设问,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也推动了系统性学习任务的解决。对此,笔者布置了以下几个作业任务:

例4.章开沅在其著作《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中写道:“中国并没有真正实现过政党政治,也无所谓两党制或者多党制,而只是中国资产阶级一厢情愿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结果,是以悲剧性的失败而告终。”造成近代中国政党政治实践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社会的历史传统

B.资产阶级的发展水平

C.近代中国社会的国情

D.封建势力的打击阻挠

【答案】C

【解析】本题探讨近代中国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四个选项中A,B,D 三个选项分别从不同维度解读了近代中国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但这三个维度都是近代中国国情的体现,因此,C 包含了A,B,D 的论述关系,故选C。

例5.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护国运动后普通民众也在心理层面上形式上认同了共和政体;新文化运动后,人们开始自觉地关注着国家、民族命运;五四运动后民众对于自己应对共和国家所负的义务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当权者的善心上,而是依靠自身力量采取直接行动。由此推测 ( )

A.国民素养影响了共和道路的实现

B.公民意识是发展社会民主的保障

C.思想解放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D.政局动荡阻碍近代中国社会发展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随着近代政治形态的演进,人民的思想素质有了显著提升,国家意识逐渐成熟,壮大了追求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的力量,因此,必定推动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故选C。材料中的逻辑显然是政治实践影响了国民素养,推动了国民意识的提升,A 排除;B,D 选项材料没有论及,故排除。

例6.巴林顿·摩尔指出:正如笔者们已经看到的,国民党的主要社会基础是乡绅后裔、城市工商业、金融业的利益混合体,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合作。据此推知,国民政府 ( )

A.执政理念保守

B.阻碍社会进步

C.统治基础薄弱

D.政治威信不足

【答案】C

【解析】材料论述了国民党的政治组成力量,主要来自于“乡绅后裔、城市工商业、金融业”等社会上层群体,说明其统治基础薄弱,故选C。材料未涉及其执政理念,难以形成对其执政理念的评价,A 排除;材料也没有对国民政府的社会作用进行评价,B 排除;通过统治力量的阶级构成判断其政治威信不具有合理性,D 排除。

中国近代社会的国情造成了体制转型之困,但中国近代社会的体制转型之困是否全纠于双半社会的性质?这是个值得系统性讨论的问题。双半社会在弱化政府权威,带来民族危机的同时也撕裂了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形成了近代社会的权力重组,刺激了阶级力量的重新分化。在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那一刻起,融入全球化进程便成为不可逆转的命运选择。专制和民主,是传统和现代的较量,也是顽固力量和进步力量的角逐,在民族团结、国家独立这一命题上更成为影响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键选择。显然,民族资产阶级开创的共和道路夭折在封建军阀的破坏之下,打着孙文旗号的蒋介石也在民国法统的传承上出现了基因变异,主权在民的旗帜最终流转到了无产阶级手中,并通过共产党的努力发扬光大。

以古鉴今是历史佐世功能的表达,从过去走向现代的古今蝶变也是历史智慧的生发。今天的世界总会挂着过往岁月的影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何以生发,具何特色,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努力如何落地了近代以来的民主诉求,完善了共和体制?履迹无产阶级的政治实践,笔者布置了以下几个作业任务:

例7.毛泽东探讨“反革命可不可以转变”时认为:“在我国的条件下,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将来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变。由于我们采取了正确的政策,现在就有不少反革命被改造成不反革命了,有些人还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正确的解释是,新中国实行 ( )

A.人民民主专政

B.党的集体领导

C.基层民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A

【解析】本题是材料理解题,题中的“反革命”是指“敌对阶级”,“敌对阶级”是可以转变的,而且也实现了转变。因为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要“敌对阶级”成为人民的一部分,就完成了转变,故选A。材料未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等,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也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国体决定的,故B,C,D 排除。

例8.传播学之父施拉姆指出“一方面,毛泽东使基层群众广泛地分享民主,这一点他超过了当代其他革命领导人。……但同时,毛泽东又把民主的增进看作是只能在‘强大的国家’组织内实行的事项”。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答案】A

【解析】本题是材料理解题,材料指出了新中国的政治特色:既实现了“基层群众广泛地分享民主”,又保障了民主的运作范围在“‘强大的国家’组织内”;这一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体现,故选A。B,C,D 选项均排除。

例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各个抗日根据地中,有不少开明地主、名流士绅、社会学者以及抗日爱国积极分子被选入民意机关和行政机关,参加了抗日民主政权的领导工作,既有利于壮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增强了各阶级与中国共产党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信心与决心,同时也使占人民大多数的贫苦农民从社会底层解放出来,以极高的热情走上政治舞台,广泛地参与了民主政权建设。

——王若飞《我们是怎样在敌后根据地建设起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材料二以民盟为代表的中间各民主党派从一诞生起就高举爱国民主的旗帜。在抗战胜利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尽管各民主党派程度不等地存在着走中间道路的独立意识,力图从形式上保持对国共双方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斗争的体验使他们意识到“只有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才能冲破蒋介石国民党专制独裁的禁锢,去逐步实现自身的政治抱负。”

——邓泽宏、丁宇《从旧政协向新政协转变的历史条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原因。

【答案】(1)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参与群体广泛;实行三三制原则;群众热情高;抗日救国。

意义: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增进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为新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奠基;保障了人民参与边区政权管理的权利,提升了边区人民的政治素养。

(2)共同的爱国主义情感;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增进的政党互信;国民党一党专政及重庆政协的失败;北平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诚意及努力。

历史教育在以精密的逻辑、谨慎的态度还原历史面貌、得出历史结论的同时,也涵育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彰显了历史学科的时代担当和人文情怀。在历史的星河中穿针引线,描摹出中国共产党奋斗足迹的同时,也在学生的心里镌刻了家国情怀的底色。

四、洞见历史规律、升华历史理解

从学科属性上看“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从教育功能上看“历史教育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社会担当意识的现代公民”。历史规律、独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得以塑造,是知识与经验的积累通过思维作用的升华。“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既阐明了近现代中国追求政治民主化道路的历史发展规律,又演绎了不同阶层的治国理念。在塑造共和国的道路上,虽然民族资产阶级起到了首创之功,但是其民主的范围和运作程序上存在着明显的局限;封建军阀、南京国民政府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更是以专制代替民主,扼杀了民国的法统与政务程序。孙中山缔造中华的宏愿最终经无产阶级的传承与创新,实现了民主法治的落地和伟大中华的崛起。历史学科以证据推演逻辑,以逻辑夯实立场,实现了学生对过去的同情和现实的理解。历史教育在形成认知理性的同时,也推动了人文素养的升华和家国情怀的深层次表达。就本课而言,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深学生的认知感悟,最后笔者进行了探究性作业设计:

例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亨廷顿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限制权威。……发展中国家政治改革和运行的要点有三个:

(1)强政府:强有力的政府+政党+军队,维护公共利益,维持政治稳定。

(2)治理能力:政治体系的法制化,适应能力、复杂程度、自治能力和内部协调能力。

(3)政治参与:民众,自由知识分子参与到政治中来,充分发挥积极性。

——摘编自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权建设的基本史实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设计意图】

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本题设置的意图是通过学生的知识回顾和运用,在政治实践中感悟民主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体会近百年来共和国体制的目标在现代中国真正实现的历程,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从而增加学生的国家和民族自豪感。

综上,一次成功的学习活动在于思维的引领和学生的参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进阶的过程,表现为由形象逻辑到创新思维的转化。作业设计不仅是课堂知识的巩固,更是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的媒介,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紧扣课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的思维递进,实现知识本位和育人本位的双重落地。

猜你喜欢
约法民主历史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约法”夫妻
新历史
建政、救亡与启蒙:再论鄂州约法之人权条款
探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临时”之因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对《临时约法》大总统令副署权的质疑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好民主 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