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全全
(天津市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
历史地图作为一种图像类资料,是教学考试评价的重要载体,相关试题在高考中也经常出现。在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和地方卷材料题中,往往从识读地图时空信息、比较多幅地图、填涂绘制地图、论证解释地图等角度来检测,突出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素养,而直接提问考查史料实证素养的则相对较少。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材中的历史地图多选自权威资料,往往具有来源可靠、绘制准确等特点,学生在识读和应用时,缺乏对历史地图进行辨别真伪、判断价值等方面的训练,尤其对历史古地图的掌握则更为薄弱。
在新课程标准中,选修课程模块1《史学入门》“读史常识举要”中要求“了解历史地图的种类、特点及作用,以及古今地名的变化情况,能够尝试制作有关的历史地图和历史年表”,模块2《史料研读》“图像史料研读”中强调“选择有代表性的图像史料进行研读;认识图像史料的价值”,古地图作为重要的图像史料,自然也不例外。按照学术界约定俗成的观念,“古地图”是指民国以前使用传统方法绘制的地图,即古人近人绘制的舆图。“历史地图”是“今人”以其所在时代的当代地图为底图,依照“今人”的需要,以历史上某一年代或时期的地理状况为内容而编制的地图,因表现对象为历史时期内容,习称“历史地图”。历史地图,尤其是作为史料的历史古地图,对其进行辨析鉴别、比较判断,明晰其背景来源、信息内容、作者用意、类型价值等等,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应是中学历史地图教学中的应有之义。恰巧所见,2023 年高考全国甲卷文综第41 题以《塞尔登中国地图》来创设试题情境,第二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判断这幅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以及该地图的意义”考查史料实证素养,是一个古地图命题的典型范例。下面以此题为例,来研读历史古地图,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反思中学历史地图教学。
全国甲卷第41 题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地图的基本情况,“长160 厘米,宽96.5 厘米,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并采用上北下南方位,同时标识了欧洲风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二是地图的主要信息,“图中明朝信息最为丰富,北京城、黄河、各省边界等都有详细描绘,但却仅位于地图左上部分,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地图展现了东亚和东南亚全貌,覆盖了西起印度洋、北抵日本海、东南达印尼中部诸岛的广大地区”“这些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形成一个网络,最远可达地图最西端的印度卡利卡特港,图中还标注了如何前往也门、阿曼和霍尔木兹海峡”。三是对地图类型和作者的一些推测和判断,“该地图准确性较高,但它并非一幅中国传统的陆地舆图,而更可能是一幅航海路线图”“有学者根据图中信息判定,该地图为明末中国人所绘”。四是对地图流传过程的描述,“该地图后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约翰·萨利斯获得,辗转落到了约翰·塞尔登(1584—1654)手中”“在去世前夕,他将该地图捐赠给母校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塞尔登中国地图》的名字也由此而来”。五是对塞尔登的介绍,“塞尔登是英国律师,下议院议员、东方学家,是对波斯、阿拉伯以及中国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英国学者之一。在他那个年代,海洋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塞尔登比同时代的人更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经历海洋变迁的时代,他主张海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由国家行使管辖权”。六是材料的出处,“摘编自(加)卜正民著《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等”。综合上述要点,材料主要介绍了《塞尔登中国地图》的长宽大小、绘制手法、比例技术、地图类型、作者判断、流传过程、名称由来等信息。
本题将中国明朝历史与世界近代史有机融合起来,共有两个设问,尤其第二问“说明学者判断这幅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改变了往常依据材料推出结论的思维习惯,而是针对从材料中结论来寻找依据的逆向考查,使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顺此逻辑,此问要求考生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辨析并进行综合判断,能够迁移教材中所学习的相关历史知识进行互证,能够恰当运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这些都是史料实证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的能力要求。
与其他历史地图考查试题相比较,此题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此题没有呈现出《塞尔登中国地图》的样貌,主要通过文字叙述来介绍地图的绘制、由来和主要内容;二是描述地图内容详细,信息丰富,如绘制手法“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并采用上北下南方位,同时标识了欧洲风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绘制思想“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地图类型“并非一幅中国传统的陆地舆图,而更可能是一幅航海路线图”,绘制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形成一个网络,最远可达地图最西端的印度卡利卡特港,图中还标注了如何前往也门、阿曼和霍尔木兹海峡”等;三是设问问题达到了学业质量较高层次水平的考查,如“说明学者判断……依据”体现了史料实证素养学业质量标准水平3“能够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自主地搜集有关史料”和水平4“在评述历史时,能够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取舍”“能够恰当运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的要求,“说明该地图的意义”也达到了水平3“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并判断其价值”的层次;四是蕴含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此图是历史上第一幅以南海为中心的航海图,是第一幅准确表现中国与东南亚、东亚地理关系的地图。通过对这幅图的考查和分析,证实明朝时中国南海区域已纳入世界航海体系,能够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世界意识。
首先,从试题所给材料出发,精读、细读材料,提取出能够凸显这幅地图为中国人绘制的信息,比如“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并采用上北下南方位”“图中明朝信息最为丰富,北京城、黄河、各省边界等都有详细描绘”“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这些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同时,还会发现一些疑似外国人绘制的证据,如“标识了欧洲风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地图涉及诸多海外国家和地图,包括“地图展现了东亚和东南亚全貌,覆盖了西起印度洋、北抵日本海、东南达印尼中部诸岛的广大地区”“最远可达地图最西端的印度卡利卡特港,图中还标注了如何前往也门、阿曼和霍尔木兹海峡”。将上述相互矛盾,甚至外在表达涵义截然相反的两种信息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类,能够较为准确而全面地反映地图内容。如果仅仅结合材料回答第二问问题,我们提取出有利佐证的材料就可以了,但为培养学生实证意识,增强学生辨析判断能力,还应进一步分析和探究。
其次,结合教材所学知识,适当补充课外材料,对地图信息进行辨析。此图绘制时空信息明了,时间为明朝末年,空间涉及世界范围其他大洋和地区,而且是一幅航海路线图。依据教材介绍明朝“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以及新航路开辟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等内容,可知“郑和下西洋规模大、成果多,海上航线发达,海禁政策时而松动,西欧主导的丝银贸易发达等知识内容”。还有“明朝中国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这些知识可以从侧面说明明朝时期中外交往情况,尤其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后,中外交往日益频繁,马尼拉帆船贸易广泛,航线途经世界多国和地区,进而推断中国人能够了解甚至熟知一些航海区域和地名。
考试试题受字数的限制,无法完全展示和介绍《塞尔登中国地图》的所有信息,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和学术研究文章,寻找补充材料进一步解释论证。
材料在地图的上方,标绘以天干地支的24 方位罗盘图,并在外弦清楚标注了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等8 个主要方位。在罗盘图下方画了一把尺子,该尺分10 寸,每寸分10 分,应该是一把1 尺=10 寸的典型的中国尺量,而非西方所用的英尺,因为后者1 英尺=12 英寸。
——孙光圻、苏作靖《中国古代航海总图首例——牛津大学藏〈雪尔登中国地图〉研究之一》
根据补充材料,可以继续设问“判断这幅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进而从更多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解释和阐述。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不合理之处进行辩伪和反证,如虽然“标识了欧洲风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但其制作技术“天干地支”“中国量尺”等还是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只不过借用欧洲罗盘和比例尺的外在风格而已。
这样,通过迁移教材知识和解读补充材料,可以加深对试题材料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完善了“判断这幅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也反驳了疑似外国人绘制的论断。如果第一步仅仅提取几条材料字面意思的信息,还是史料实证浅层次素养的培养,而通过迁移知识,分析补充材料,进行综合判断,则可以引向深入。这将根据材料推出结论和根据结论寻找依据两个过程结合起来,使思维逻辑由史料到史识进而去实证,如此来回循环往复,不断提升学生素养。
最后,综合上述信息,总结归纳判断依据。就试题来说,判断依据既包括材料中所给的正面观点,也可以包括补充材料所反驳的不利内容。
通过上述阅读材料了解地图信息、迁移知识作出初步判断、补充材料进行印证、综合信息进行总结等环节,将判断依据进行较为完整的论证,这不仅是追溯成因判断的主要步骤,也是进行史料研读和探究的基本过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地图的意义”是第二个问题里面的第2 个小问,通常而言,“说明意义”属于历史解释素养的范畴,但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解释素养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必须以相应史料为依据。因此,在说明该地图的意义时,还是要从该地图反映的信息出发,以前述研读和探究地图的结果为前提。学会利用史料进行充分解释说明,准确理解史料的意义和价值,也是提升实证素养的重要一环。
依据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绘制地图本身、地图反映时代、地图流传国外等材料角度来说明价值,也可以从对地图、对地图作者、对地图收藏者、对中国、对外国等角度来解释意义,更可以查找材料从正反方面、学术研究等角度去延伸扩展。当然无论怎样解释,都应遵循唯物史观的指导。
此外,借鉴以往高考真题,可以直接设问该地图的史料价值,完全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来进行考查。以《塞尔登中国地图》试题为例,其地图的史料价值可总结如下表所示。
以上对意义和价值的分析,将地图前世、地图本身和地图背后等内容完整联系起来,使《塞尔登中国地图》走出故纸,重获新生,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其绘制和流传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并至今为后世去探索和讨论,去重现历史的客观真实,这也许正是史料研读的魅力所在。
通过前文所述,从总体上看,《塞尔登中国地图》是明末中国人融合中西方制图技术绘制的一幅航海路线图,其展现了当时海上东西方贸易的航线网络,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大航海背景下中外交流交往的产物和见证。它不仅仅是一幅古地图,而是与它有生命交错的人、事、物的集合,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再者,从命题角度来说,在近几年高考卷中,利用历史地图直接考查史料实证素养的材料题虽相对较少但也有涉及,如2021 年北京卷第20 题,“依据《中国考古百年成就(部分成果)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3 个视角,简述考古成果对历史研究的贡献”。2022 年山东卷第16 题要求“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隋代分郡图)分析说明材料二中‘研究行政区划与历史学、地理学和政治学有基本关系’的观点”;第19 题要求“结合两幅地图信息,回答‘编绘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的问题”。那么,在今后的试题中,大概率会再次出现利用历史地图来进行史料分类、谈史料价值、辨别史料真伪等方面的考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着力引导和培养学生。
此外,反思历史地图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充分发挥历史地图的史料特点。历史地图往往具有“以图释文”“以图补文”“图文互证”等特点,在对文字、实物等材料进行说明、比较、解释的时候,应充分发挥历史地图的这些优势,以弥补文字材料或实物材料的不足。
二是充分关注教材和《历史地图册》中的历史地图。统编历史教材和配套的《历史地图册》作为国家教科书,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地图资源。这些地图以教材内容为依托,以生动形象的地图语言来解释,是达成学业质量和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应用。
三是适当补充古地图相关史料,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教材中的古地图相对较少,可以通过适当的拓展延伸来进行补充练习。比如在第15 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中引用了意大利人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摹本)。除了教材介绍和解释外,还可以援引一些课外学术研究材料,让学生理解此图改变了欧洲人绘制世界地图以大洋洲为中心的做法,将中国放置在了图中央。此图还使中国人接触到世界地理大发现的最新成果,打破了中国传统“天圆地方”观念,将“地圆说”引进中国,推动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交流。
综上所述,透过高考真题,反观历史地图教学,在培养史料实证过程中,应多关注与地图有关的试题和材料,完善提取地图信息、迁移教材知识、补充材料说明、总结意义价值等探究过程,运用历史比较、归纳演绎、判断解释等探究方法,坚持唯物史观、论从史出、孤证不立等理论和原则,进而形成整体认知,提升学生实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