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妮娜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高级中学)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历史复习为一线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历史学科的课程模式、教学内容、考试要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复习?如何跳出题海战术?如何做到精准高效?以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刘建荣老师为核心的教研团队,在一轮复习备考的过程中研发出“四层四化”的创新备考模式,对接高考评价体系,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四层”即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三个组成部分中的“四层”,包括“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主要是回答“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四化”即核心价值引领化、必备知识结构化、学科素养情境化和关键能力测评化,主要是提供落实“四层”的优化方案。以“四化”对接“四层”,将课程内容和必备知识结构化、问题化,培养、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创新思维和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以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 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为例,通过“四层四化”备考模式,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考评价体系是以价值为引领的评价体系,在“四层”考查内容中,以核心价值为先。核心价值是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思想方法的综合体现,是学生面对现实问题情境时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核心价值放在第一要位,能够把握高考的正确方向和正确价值观。具体而言做好两个层面的把握,一是以学科核心大概念点明教材内容主旨,明确主流价值导向,二是将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主题学习精神、新课标要求、高考评价体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等体现出的国家意志、时代精神等,作为价值引领的载体,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本课的核心价值可以结合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进行提炼概括,春秋战国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在这一变革过程中贵族统治的礼制遭到破坏,开始了走向秦汉以后“大一统”的历史进程,社会呈现出大发展、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特点,据此明确本课的核心价值——“巨变与过渡”。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得内容情境化,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由此可见,课程内容结构化是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重要方式和具体措施。课程内容的核心即必备知识,必备知识在高考评价体系的“四层”中处于基础的地位。必备知识结构化就是将重要的知识点和核心概念等置于宏观知识结构中去重新定位其意义与价值,从而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现不同知识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结构脉络,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加强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本课可以通过问题链的方式来实现必备知识的结构化。
问题链:
1.春秋战国巨变发生的原因及表现有哪些?
2.春秋战国巨变对早期国家向大一统国家转变有何影响?
3.华夏文化认同的条件有哪些?
通过步步推进、逐层深化、相互关联的问题连接起来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对“巨变与过渡”的春秋战国进行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为全过程,让学生从碎片化、离散型的单一知识点中走出来,形成更加统整性、聚合性的知识观。
具体思路可以按照经济巨变、政治巨变、思想巨变三方面进行梳理复习:
1.经济巨变:①小农经济产生与确立:随着铁器的出现,牛耕逐渐在各诸侯国推广,井田制逐步瓦解,以家庭为单位的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开始出现。②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出现大规模的冶铁业,还出现了一些往来经营于各国之间的大商人。商业的发展要求稳定的交换媒介,因此铸币和贵金属顺时而生。列国间经济往来频繁,各地的物产互相补充,大一统的因素便蕴含其中。③城市的发展:大规模筑城运动的展开和城郭布局的形成,表现在营建新城和扩大城邑规模,对既有的城邑结构布局进行变革,冲击和破坏旧的等级城制,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
2.政治巨变:①权力更迭:平王弑父东迁,天子带头破坏宗法制,诸侯开始挑战天子权威,自西周以来的权力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春秋以来,天子不能制诸侯,诸侯不能制大夫,以至大夫不能制家臣,而战国时期,大臣专权并威胁君位的少之又少。②行政区划变革:随着郡县制的确立,基层行政组织逐步取代了宗族组织,形成郡县、乡、里的行政区划制度,西周春秋时期的世族世官制被战国时期的官僚制所取代。③人才流动:随着“士”的活跃和学术下移,春秋战国人才涌动,给当时社会造成巨大影响:首先,人才流动加速各国成就霸业;其次,人才流动直接推动了社会变革;再次,人才流动直接影响了各国的兴衰。④变法运动:战国后期,变法运动成为时代主流,变法的基本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富国、强兵、君主集权。
3.思想巨变:①“百家争鸣”的原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思想文化上私学的兴起。②诸子主张:
③百家发难:
儒墨之争——孟子主张“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墨子主张“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结论:儒家的爱以血缘为核心向外辐射,而墨家则是无差别的众生相爱。
儒道之争——儒家主张“行仁政而王”,道家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认识:这一争论的本质是对长期动荡下的时代作出的思考。“仁政”与“无为”都归于安定天下。
儒法之争——孟子认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韩非子认为“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认识:儒法之争的本质,源于人性的善与恶。儒家认为人是有善端的,可以通过施政者的道德教化去其劣端,唤醒人们的羞恶之心从而自我约束,法家认为人性是恶的,需要用严刑峻法来严格规范人们的行为。
④百家争鸣的影响: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了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奠定了中国后世两千多年精神文明基础。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为后续中国提供了政治、经济、权谋、军事、技艺思想范式、制度模式,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品质。百家争鸣所激辩出来的文化,使中国人基本摆脱了自商周以来的鬼神观,各家都以理性的视角思考、回应现实问题,这一影响是中华文明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既是社会巨变的时期,也是早期国家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转型时期。早期国家属于不成熟的国家形态,主要特点是以氏族部落为统治基础,集权程度低,管理松散。成熟的国家以地域划分国民,有完善的公共权力,集权程度高,管理严密。从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角度看,春秋战国恰好承担了转型的使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大一统经济基础的铺垫:铁器牛耕催生了小农经济的产生,经济基础的转变必然要求上层建筑的变革,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和分散性的特点,这就必然要求改变原有的集权程度低、管理松散的政治治理模式,因此春秋战国逐渐产生了“编户齐民”。
2.大一统政治制度的铺垫:①由分权政治向集权政治制度转变:兼并战争不仅扩大了各诸侯国的统治范围,但也产生了防御与再次扩张的矛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现实需要必然要求提高“中央”政府在资源调配上的能力。因此,由“中央”直接任命地方官员,垂直管理的治理模式更能适应现实统治的需要,“行县制”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②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战国时期,统治者逐渐认识到传统的分封制会再一次造成地方割据,于是打击旧贵族在各国变法中均有涉及,取而代之的是官僚政治的产生,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就是官僚政治确立的体现。③由家国一体到新型政府转变:“相”本为天子“家臣”,战国时期随着国家规模的扩大,统治者所要处理的事物繁多,且随着官僚政治的发展,“相”不仅成为百官之首,还成为独立的政府总理,新型政府机构逐渐定型。
3.大一统文化心理的铺垫:西周至春秋是邦国时代,战国是半邦国时代,即“帝国的前夜”。帝国与邦国的区别在于:国家体制上邦国是封建制度,帝国是郡县制度;统治阶级上邦国是领主阶级,帝国是地主阶级;政治形态上邦国是贵族政治,帝国是官僚政治。春秋战国时期,“士”朝秦暮楚,正是邦国观向帝国观转型的典型证明。
1.概念解读:华夏认同最重要的是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包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对历史、地理、血缘、传统习俗、制度律法等方面的认同。
2.春秋战国华夏文化认同的原因:①战争是促成华夏认同的直接因素。在长期的战争中,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战争交往使双方的接触、认识不断深入,特别是原本被视为夷狄的秦、楚在扩张中不断突破华夏族的核心防线,使华夏认同进一步扩大。②春秋时期夷狄有机会参与到华夏事物中,参与甚至主持华夏诸侯国的会盟,进一步促成华夏文化认同。③夏夷通婚是促成华夏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周王室、华夏诸侯国都曾与夷狄通婚。④华夏文化表现出的强大吸引力,促使夷狄贵族不断学习华夏文化,进一步推动了夷狄向华夏的融合。
3.春秋战国华夏认同的条件:①华夷以战争、经济交往、通婚为纽带的频繁接触;②华夏族文化的包容、开发;③以政治、文化认同的华夏文化;④华夏诸国综合国力的强大;⑤华夏族统治区域的广阔;⑥华夷长期以来的杂居。
历史情境是学生学习、感知历史知识的重要媒介,也是新课标体系下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黄牧航教授认为:“在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中,情境是连接各命题要素的关键点,既与考查内容相关,也与考查要求相关。……从而实现从二维命题向三维命题的过渡。”每一段史料都是一个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史料创设更为具体的情境,并引导学生分析,才能将核心素养具象化、可视化,从而实现深度学习,发展思想品质。
结合教材中的“史料阅读”,根据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对战国的描述,结合战国时代特征以及刘向生活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进行科学解释,从而落实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史料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效,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战国策〉书录》
问题:根据西汉刘向在《战国策》对战国的描述,进行评价。
分析思路:①刘向生活在西汉末年,本人是皇室宗亲,经历了宣帝、元帝、成帝三位皇帝,是著名的经学家、儒学家。②材料描述了战国初期、中期、末期三个阶段,着重描述礼崩乐坏、上下失序、兼并四起的场景。
素养点拨:评价是历史学习成果的重要检测,在“课程标准”中,往往要求学生“认识”历史。评价历史是对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可以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进行评价:①从作者、材料等所处的时代入手,解释作者、材料为什么会有此认识。刘向生活在西汉末期,必然受到时代意识形态的影响,对历史的评价带有时代的痕迹。因此刘向是站在儒家所构建起来的意识形态角度来看待战国这一历史的。②立足唯物史观作科学解释,唯物史观是解释历史的重要依托,依此分析其积极性和局限性。材料中,刘向未能从战国“巨变”的角度看出战国对整个中华文明历史进程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能力是培育核心价值、发展学科素养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是学生在经过学习后,应对现实问题情境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具备的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助理研究员徐奉先老师将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概括为三大能力群,即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并主张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增加试题开放度”“凸显对思维过程的评价”“改进评分方法”等四大路径进行考查。因此,在复习备考中,关键能力的养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测量化、试题化,让学生在实战中形成具有可迁移性的关键能力。在备考过程中要重视高考真题的整理和研究,以下是2023 年关于涉及本课内容的各地部分高考真题汇总表:
通过研究真题发现,试题既有选择题,又有主观题,孔子思想与儒家学派、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经济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文化是时代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射,春秋战国的变革,首先源于生产力的变革,以此为基础,推动了社会的总体变革。因此,我们要多花时间和精力讲深讲透,通过训练高考真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总之,历史学科复习,要以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据,明晰备考方向,把握核心价值;要通过问题链、任务群等方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要通过学科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有针对性的试题训练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帮助学生跳出题海战术,发展思想品质,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历史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