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和
爷爷叶圣陶任新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的第三年,我出生了。總有人问我:大教育家叶圣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想了又想,实在总结不出条条框框的法则来。倒是家里的那张八仙桌,像个临时课堂,留下了很多琐碎记忆。
在家里,一大家人每天都要围着八仙桌吃晚饭。首先,入席就是要讲规矩的。爷爷和奶奶先坐,小辈们再依次坐下。后来孙辈越来越多,几个小的只能轮流上桌。
爷爷在八仙桌上教我识字。印象最深的是在冬天,北京烧炉子,屋内暖和些。爷爷一回家就换上棉袍,在八仙桌前坐定,掏出几张识字卡片——他将用过的台历裁成方纸,拿红色的毛笔写上字,教我认。当然,爷爷也有严厉的时候。有一次,我急匆匆扒拉了两口饭,放下碗筷蹦着离开,不小心“咣”的一声摔了门。爷爷“噌”地起了身,厉声叫住我,“重新关一次门”。结果他越严厉,我就跑得越快,躲到了北屋,不肯出来。爷爷吃完饭,跑去北屋,一字一句地要求我,“把门再关一次”。我只能老老实实,轻手轻脚地,又关了一次门。这件事情,我现在想起,仍然记忆犹新。
爷爷曾说:“我想,‘教育这个词,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含义。”
还有一件事情令我记忆深刻。我大哥三午五岁半时,被送进一家小学的幼稚班,回家常常又哭又闹,想来是受了严师的责备。有一回,这位严师在他的成绩单上批了八个大字:“品学俱劣,屡教不改。”爷爷看了,回敬了八个大字:“不能同意,尚宜善导。”就这样给老师捎了回去。
后来我们都明白了爷爷的苦心,他绝不是一味惯着孩子胡闹,作为一名教育家,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静待花开,正是爷爷精深的教育理念。
(摘自《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