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水利工程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4-04-19 07:37张蔚徐龑文童朝锋
大学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教学改革

张蔚 徐龑文 童朝锋

[摘 要]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趋势的逐步发展,我国传统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在新工科产教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之下,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之路,对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海岸工程为例,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水利工程类课程建设定位与改革目标,提出了课程改革的设计思路,并从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和考核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深化产教融合视域下的课程改革措施,以期提升水利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并为水利工程专业课程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海岸工程;校企协同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1-0033-04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加速推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也为工程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应对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教育部启动了新工科建设计划,要求加强战略急需人才的培养[1]。目前,行业革命性转型升级触发了新的人才需求,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2],我国的新工科建设已成为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路径。产教融合是通过促进生产与教育一体化,实现行业企业和高等院校发展共赢的一种合作机制[3]。因此,在当前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深入推进产教协同育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对提升行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4]。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方略,发展海洋事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突显。海洋(海岸)工程科技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河海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其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本科专业(以下简称港航专业)是我国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秉承服务于新时代国家治水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我校以专业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的高素质人才。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以课程体系建设来推动,因为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也是践行产教融合的着力点[5]。

海岸工程课程作为水利工程学科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该课程以学生整体和谐发展为旨归,致力于学生专业意识的培育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掌握与海岸工程设计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概念,并熟悉海岸工程设计原理和技术方法。然而,随着海岸工程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新工艺和新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海岸工程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已跟不上行业、现行企业技术更新的步伐,课堂教学如何与当前行业实际需求有效衔接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我校海岸工程课程教学团队开展了产教融合背景下海岸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旨在突破传统海岸工程课程的教学瓶颈,培养具有前瞻意识的水利工程师,促进海洋防灾减灾相关学科建设,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保障。

一、 海岸工程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一)培养需求导向复合型人才

我校的办学定位是以水利为特色,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结合学校定位,港航专业以国家需求和行业发展为导向,服务于全国乃至海外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建设。基于此,海岸工程课程以培养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港航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通过产教融合、科教协同,对接江苏省沿海大开发重点发展四个产业中的物流产业,为推动沿海深水港建设,加快形成功能完善、分工明确、定位清晰的沿海港口群提供人才支持。课程坚持理论性、突出创新性、对接地方性、强调实用性,着力培养能够解决海岸工程实际复杂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二)匹配产业升级与技术发展

海岸工程课程的教学大纲由校内教师和产业教授共同制定,课程建设目标拟定时重点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否能够适应海岸工程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对海岸工程新技术更新的敏感性优势,根据行业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规范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在每个章节中设计引入海岸治理、防护与修复等实际案例,使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实际工程需求和社会应用背景。此外,教学考核中采用课程设计和虚拟仿真实验等多形式过程考核方法,以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从而实现课程建设目标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相匹配的目的。

二、 海岸工程课程改革设计思路

本文以河海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海岸工程为例,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提升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并从课程思政、产教协同、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等角度阐述课程改革的设计思路。

(一)思政元素引入课程体系

海岸工程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通过建设海岸工程课程思政案例库,将思政教育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海岸工程课程体系(见图1)。课程旨在突破传统课程教学瓶颈,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和工程责任、培养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意识,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什么”转变为意识到“为什么学”。例如,通过回顾我校海岸工程课程教学和研究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责任感;通过介绍我国举世闻名的海岸防护工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讲述海岸工程建筑抵御台风、保卫家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奋斗精神;通过展示世界瞩目的前沿工程,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创造的活力。要充分发挥我校海岸工程课程近70年的课程文化传承作用,将我国在海岸工程建设中的“国之重器、责任担当”精神根植于海岸工程課程体系,促进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同频共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从而构建“工科味”和“思政味”兼具的海岸工程课程体系。

(二)推进产教“双师”育人

依托校企共建的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海岸工程课程实行“校企双负责人”协同育人模式,以理论实践交叉融合为主线,产教深度融合保持行业技术进步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步更新。通过校企协作,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合作模式。“走出去”:组织专业教师到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深度参与生产实践,引导教师了解市场对人才的新需求,把握专业发展新趋势;课程团队的年轻教师在正式授课前,要有2年的听课经历,并要有半年赴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工程一线学习的经历。“请进来”:邀请一线工程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共同修订课程大纲、开展教学改革、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产业教授则承担海岸工程创新与实践课程教学任务,讲授典型工程案例,强化基于实际工程项目的研讨式教学,从而保证海岸工程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技术更新的同步性和先进性。

(三)劳动实践融入课程教育

课程将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以劳动过程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实现全面育人的培养目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前往产教融合基地参与实习实训,由产业教授指导学生顶岗参加部分工程环节的实践,保证学生在参与劳动的同时,掌握先进的海岸工程施工技术与技能。课程教学设计将劳动实践有效融入课程教育,通过工程现场让学生参与工程实践劳动,能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四)推动创新创业课程教育

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团队选择合适的校企合作项目,设计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内容,通过课堂实践激发学生进行创新创造,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其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及终身学习等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组建创新创业指导团队,该团队集结了教育背景、学术研究与工作经历、年龄结构等各要素优势互补的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型、管理型人才。此外,校企合作打造了供学生实习实训的海岸工程综合模拟平台,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效推动了科教协同。2022年,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本科生团队斩获了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实现了河海大学“互联网+”赛事首金的历史性突破。

三、海岸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施

课程教学团队围绕“两性一度”的内涵要求,开展了课程教学改革工作,通过教学与生产的交叉融合,保障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以增强课程实践教学效果。

(一)重构教学实践体系

海岸工程课程教学团队深入开展产教融合课程改革,提出校企双主体协同、产教元素全过程融合的课程改革理念,创建课程体系重构、课程结构重塑、课程模式重建的“三维度一体化”课程改革路径与方法,建立新工科背景下海岸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动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换,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按照“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反向设计理念,梳理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优化课程大纲。同时,课程构建了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三能力提升式”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学习、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五阶段贯通式”综合训练模式。此外,通过建立校企教学体系共同设计、优质资源共同使用、创新成果共同分享的三层次递进式融合机制,进一步增强企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参与度,破解以往培养过程中学生工程意识薄弱、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不足的难题。

(二)完善教学实践资源

课程基于与行业单位联合建设的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搭建大型海岸工程线下实践场景,开展针对实际工程项目的实习实训,促进真实场景下的真學真做。通过让学生顶岗参加工程环节实践,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具体操作技能。

同时,课程通过促进线上线下资源协同,推进新一轮产业革命下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针对海岸工程线下实践环节受到实际工程进度和施工现场环境限制的问题,课程依托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提供的一线工程素材,开发线上数字化资源、建设海岸工程慕课、搭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真实操作。在完成工程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工程全过程实训,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和潜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优化教学考核机制

课程以能力和素质评价为导向,建立线上单元测验、线下综合测试、课程设计报告和虚拟仿真实验的多渠道考核机制。同时,以有机融合“产学研用”为目标,采用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相结合、高校教师与产业教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方式,进一步完善过程性评价标准和校企评价体系。

其中,线上单元测验、线下综合测试以高校教师考核为主,而课程设计报告和虚拟仿真实验则由产业教授主导,高校教师配合完成考核。产业教授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高校教师重点考核学生在工程设计中知识运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通过线上单元测验、线下综合测试结果对课程培养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通过课程设计报告和虚拟仿真实验结果对培养目标中的能力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通过工程设计和小组研讨对培养目标中的素养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在完成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后,重点对达成度中的弱项进行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

四、结语

河海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是我国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入选江苏省首批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在此背景之下,海岸工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亟须对课程传统内容进行升级改造。本文结合海岸工程专业课程定位目标,探讨了产教融合视域下课程教学改革的设计思路,分别从教学模式重构、教学资源整合和考核机制优化等方面阐述了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举措,探索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以保障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响应产业转型和新业态发展需求。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武东,李小文,夏建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若干问题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52-55.

[2] 鄂竟平.坚定不移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  加快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2020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水利,2020(2):1-15.

[3] 唐未兵,温辉,彭建平.“产教融合”理念下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8(8):14-16.

[4] 朱柯锦,马近远,蔡瑜琢.新工科背景下大学产教融合组织创新的影响因素及挑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2):39-46.

[5] 杨梓樱,邓宏宝.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探究[J].职教论坛,2020(1):56-62.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教学改革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校企协同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分层培养体系探究
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