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夏天,“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等评论在各大网络平台刷屏。而在网络上掀起文化回归讨论热潮的是一部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微短剧。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发展迅速,并衍生出新类别——网络微短剧。当前,网络微短剧已成为人们的“电子榨菜”,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流量为王、粗制滥造、剧情尴尬等问题。而《逃出大英博物馆》通过细腻的表演、实地取景拍摄等,避免了微短剧易出现的问题,同时唤醒了人们的家国情怀,引起了人们的共鸣,成为网络微短剧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范例,为我国微短剧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该剧通过对共情元素与共情传播策略的使用,增强了人们民族认同感,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创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具有极高的传播价值。文章提出网络微短剧的共情传播策略:一是立足中华文化,彰显民族自信;二是找准情感切入点,引发普遍共鸣;三是彰显家国情怀,创造文化价值。
关键词:《逃出大英博物馆》;网络微短剧;共情传播;传播价值;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5-0243-04
网络微短剧是指单集长度低于10分钟,以横屏或竖屏形态出现的网络连续剧[1]。其节奏较快,内容紧凑,制作周期较短,发布渠道丰富多样,且较之传统的电视剧、网剧灵活性更强,近年来在网络平台上迅速发展。
《逃出大英博物馆》是由短视频博主“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联合拍摄的网络微短剧,主要讲述了一盏化为人形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从大英博物馆逃出后,邂逅中国记者并请求其帮助自己逃回中国的故事。该剧一上线就实现了口碑和收视双丰收,包揽微博热搜前五。截至目前抖音观看量破9亿,点赞量累计2.2亿,哔哩哔哩平台观看量破3000万,微博平台累计热搜已有12个,主创“夏天妹妹”与“煎饼果仔”被邀请到各个平台分享创作故事与创作初衷[2]。该微短剧还在海外同步出圈,唤起了人们的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引起了受众的普遍共鸣,国内外受众都纷纷呼吁“请大英博物馆归还文物”。这是一次短视频共情传播的典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共情”是心理学上的词语,表现为不同的个体产生共同或相近的情绪或情感,这与传播的效果是紧密相关的,而交流和传播所追求的效果,就是使情绪或情感接近或趋同[3]。《逃出大英博物馆》承载着人们共同的渴望,其通过对共情元素的应用,引起人们的共鸣,达到了最佳的传播效果。
(一)对文物回归的渴望
1856年,英法联军掠夺圆明园中的珠宝并将圆明园烧毁,大量中国文物流入海外。大英博物馆官网显示,馆内约有2.3万件中国文物。
2023年,据英国天空电视台报道,大英博物馆8月遭遇大规模盗窃,失窃或损坏的馆藏约2000件。
该消息一经发布,“请大英博物馆归还中国文物”冲上热搜,环球网发布新闻评论《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文章以“作为一家中国媒体,我们正式向大英馆提出要求,请把所有通过非正当渠道获取的中国文物无偿地归还中国”为开头[4],表明了自身的愤怒以及对文物回归的渴望。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媒体平台纷纷转载,并发表相关文章。网友们也留言表达了对大英博物馆不作为的愤怒以及对文物回归的渴望。
《逃出大英博物馆》正是在这一现实背景上进行创作的。2023年年初,有網友在“煎饼果仔”账号下留言,提议拍一部中国文物化成人形逃离大英博物馆的动画,博主回复了“等我”两个字,而后停更三个月,与“夏天妹妹”远赴英国拍摄视频。影片开头便以“突发新闻:大英博物馆发布消息称中国玉壶于两周前也就是5月28日19:00失踪”这则消息引入,与现实中大英博物馆文物丢失相呼应,引发国人共鸣,激发了国人对文物回家的渴望。
(二)拟人化表达引起共鸣
《逃出大英博物馆》的主角是一盏化为人形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创作者将文物拟人化,赋予文物“人”的情感,将情感羁绊投射到文物上。在故事的最后,小玉壶回到家乡博物馆,剧情采用对话与旁白交叉出现的形式,为所有文物赋予了人的情感,让漂泊在外的文物与博物馆里的文物进行跨时空对话。“唐大马,我是唐小马”“琴师陶俑伯伯,笛师陶俑阿姨让我告诉您”……她将远在大英博物馆的文物的思念带回了故乡,令人动容。该短剧通过具象化的文物仪式传播,拟人化的小玉壶的言行举止、身着的汉族传统服饰,融通着泱泱中华的历史记忆。
该剧播出后,网上出现了许多文物拟人视频。同时,该剧在海外的热度也不断提高,海外博主纷纷借这部剧表达对漂泊在外的文物的思念。例如,一名来自土耳其的自媒体博主在其社交平台上表示“请大英博物馆归还属于各国的文物”,并配上了《逃出大英博物馆》的视频。不同国家的网友在评论区汇聚,表达了对本国文物的思念之情。
拟人化贯穿《逃出大英博物馆》全剧,呈现出流落海外文物的具象处境,更为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中国观众奠定了潜在情感动力基础,凝聚起了人们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让人们得以共情漂泊在外的文物,在唤醒国人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文物回家的渴望。
(三)集体记忆追溯情感记忆
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提出了集体记忆这一概念,其指的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5]。这是一群人的意义、文化、价值观和经验的集合,是那些不能在“过去”生活的人的族群认同的根本源泉[6]。
集体记忆是构成国家认同的关键因素,文物是集体记忆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而《逃出大英博物馆》就是一个引发和承载记忆的锚点。该微短剧以国家历史、现实回应为背景,将当下和过去相结合,唤起人们的情感与记忆。同时,受众在观看时通过弹幕表达自身感受,能增强参与感,加深情感体验。历史的再现能够稳固历史记忆,将历史通过网络数字传播,能形成心理认同,构建家国认同体系。
(四)创作细节增强情感共鸣
从李子柒创造的田园世界获得巨大反响开始,短视频博主一直在探索新的可能。《逃出大英博物馆》将许多的文物细节隐藏在画面中,采用含蓄、温暖的呈现方式,融入了丰富浪漫的想象,让大众看到了精品短剧中的文化传播能量。该剧中的诸多细节值得品味:男主名叫张永安,对应“家国永安”;“盏”为古代量词,小玉壶用“盏”,而不用“只”或“个”;主角选择玉壶是因为只有它是被大英博物馆收购的,所以只有它能清清白白地回来,且玉壶对应“一片冰心在玉壶”;瑰葭路映射归家路……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了创作者们的用心。
在评论区与弹幕里,许多人也点明了剧里的细节,“下一站,归家路”“小玉壶说的是I sorry,是中式语法”……有受众表示“再看一次还是想哭”。该剧不仅展现了人们对文物归来的期盼,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回忆。
(五)创新表达增强传播力
《逃出大英博物馆》以小玉壶和中国记者张永安的偶遇展开叙述,采用第一人称对话形式,将叙述故事化,将无生命的文物变成叙述者。从开始的“你是谁”“我是来自中国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你是我的家人”的对话,到结局小玉壶回到家乡博物馆,以人的口吻叙述着漂泊在外的文物的心路历程,一问一答与第一人称叙述交叉运用的创意表达让人动容。《逃出大英博物馆》通过文物讲述中国历史,以文化记忆实现历史传承。从《朗读者》将文字结合舞台叙述呈现,到《国家宝藏》演绎每个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逃出大英博物馆》再一次创新了叙述表达方式,展现出极强的传播力。
同时该剧结局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圆满,相反,小玉壶选择回到大英博物馆,陪伴大洋彼岸的家人。那些漂泊在外的文物也仿佛看到了重回家乡的曙光和希望,坚信终有一天可以“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别出心裁的结局升华了主题,唤醒了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大幅度提升了该剧的传播力。
目前,学界对共情传播的认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它作为一种传播形态,另一种是将它作为一种传播策略[7]。学者刘海明、宋婷等学者将共情传播作为一种传播形态,将其界定为“个体在面对群体的情绪情境时参与信息接收、感染和表达,以及共同或相似情绪、情感的形成过程和传播、扩散过程”。[8]若将共情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策略,则存在两种传播行为:一是传播者通过共情叙事将传播内容传播给受众,使受众产生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情感(即共情体验),二是传播者对受众由共情产生的共情体验进行扩散传播[9]。《逃出大英博物馆》正是通过短视频传播、运用叙事符号等共情叙事传播策略将内容传播给受众,引起受众共鸣。
(一)短视频:以媒介储存记忆
近年来,市场上的网络微短剧大多为恋爱、悬疑题材,一些自媒体为了流量,甚至拍摄“脑残”“狗血”的剧情。而《逃出大英博物馆》却聚焦中国历史文物,表达了让文物回家的美好愿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为公众提供了更多书写、储存记忆的空间,而短视频因为碎片化、受众多、门槛低等特点,成为媒介记忆储存的重要空间[10]。相较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短视频内容凝练、参与性强、易制作、传播快,更能体现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即时性和交互性,能满足受众对碎片化、快捷化、场景化文化的消费需求。当下短视频平台制作传统文化视频的作者越来越多,既带动了更多受众关注传统文化,又增强了传统文化传播的生命力,使其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逃出大英博物馆》立足中华文化,将文物拟人化,实现了文化记忆的多元传承,借助新媒体平台将内容储存,为中华文化的媒介储存记忆提供了新范例。
(二)叙事符号:构建宏大的社会互动
一盏小小的玉壶,是中国文物、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象征符号,网友们通过民族认同感而紧密连接,成为互动仪式的参与者,形成了超越时空限制的情感共识[11]。
《逃出大英博物馆》叙事符号的呈现主要是通过视觉影像、听觉配乐及同期声来实现的[12]。其以视听语言直观展现了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万里归家路。该短片从创意到剧本、从妆造到动作、从构图到光影,都经得起大众的审视与琢磨。而社交媒体搭建起了网民群体情感共享的平台,人们在评论区、弹幕里实时互动,发表与讨论自身的感受,从而推动了一个超越面对面的想象共同体的构建,推动了受众共情传播的形成。
(三)仪式传播:情感能量助推群体认同
詹姆斯·凯瑞于1915年提出传播仪式观概念,他把“仪式”看作传播的隐喻,将传播视为文化,认为传播是维系社会存在的纽带,指出传播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信息传递,更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得以维系的一切仪式性活动[13]。传播儀式观即人们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进行仪式传播,把信息传播看作一种仪式,并通过仪式获得某种情感进行交流。《逃出大英博物馆》通过其蕴含的家国情怀等元素搭建起作者和受众之间、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仪式链,同时人们情感被唤醒之后产生的情感能量进一步推动了仪式链及群体认同的形成。
剧中运用了众多具有文化认同感的物象符号与语言符号,塑造了充满我国人民情感记忆的视听符号。如被称为“盏”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男主角“张永安”的名字、“小玉壶”与张永安相遇时所称的“家人”、英国信纸上用毛笔书写的“家节”、寓意归家路的瑰葭路等。剧中还集中展示了商代商双羊尊、明代三彩弥勒像、清代象牙鬼工球、明代铜铸真武像、隋代汉白玉阿弥陀佛像等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通过拟人化手法使其与中国博物馆中的文物展品“时空对话”。文物群像式的出场,立体声效与渐进加速的剪辑方式搭配,极具感染力与震撼力[14]。该片段在 B站弹幕区被“泪目”“我看哭了”之类的评论刷屏,可见该剧产生的情感能量。
与此同时,以家国情感为基础的二次创作与传播促进了群体认同。在媒介融合、多渠道传播的传播背景下,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实现了全媒体播映,引发了全民二次创作与传播热潮。“逃出大英博物馆”已升级为热门网络话题,它立足现实点燃个体的情感能量,通过仪式传播引发中华民族基于爱国情怀的群体性认同,同时媒体通过议程设置推动情感传播,进一步加深了共情传播。人民日报、央视等主流媒体联合发布的文章《下一站,路(归家路)!》被广泛转载,央视电影频道的《中国电影报道》栏目对其进行点评,都是该剧火爆出圈并引发共情的鲜明体现。
当下,网络视听已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与文化消费产品,但受资本介入、流量思维的影响,市场中“劣币驱良币”的现象屡见不鲜,以“流量明星”“噱头”博取流量的行为降低了网络微短剧的口碑。在此背景下,如何去拍、拍什么样的短视频,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逃出大英博物馆》为网络微短剧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范式。
(一)立足中华文化,彰显民族自信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5]
从李子柒田园短视频的大火,到《封神》《长安三万里》受到热议,再到如今的《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有可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及自媒体平台的日益兴盛,自媒体应秉持传播中华文化的理念,探寻古今共通之处,以引发受众共鸣,凝聚情感共识,促进集体记忆的再度建构。同时,也要不断优化内容与提高质量,打造优秀的短视频传播平台。
(二)找准情感切入点,引发普遍共鸣
在当今媒介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TikTok、YouTube等视频传播范围不断扩大,短视频不仅要向国内传播,更要走出去,提升文化传播竞争力。《逃出大英博物馆》不止在国内引起热议,在海外也有一定的热度,是一次成功的传播。而短视频要想走出去,就要找准情感切入点,讲好中国故事,讲述真实生活,持续生产优质文化产品,引发全球受众共情,从而提升跨文化传播竞争力。
(三)彰显家国情怀,创造文化价值
在微短剧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价值缺失成为主要问题,创造文化价值、实现文化价值是许多自媒体博主追求的目标。《逃出大英博物馆》立足传统文化,唤醒了人们的家国情怀,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育民族精神等,为后续微短剧的发展提供了思路。继《逃出大英博物馆》之后,《葵的精神世界》《当归》等类似微短剧纷纷上线,它们和《逃出大英博物馆》一样紧跟时事,通过宏大的主题、精细的制作、细腻的表达,获得了人们的关注与喜爱。许多人表示,当前短视频的质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逃出大英博物馆》作为2023年自媒体平台爆款微短剧,播出以来受到了很高的关注,其成功归功于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以及其对共情元素与共情传播策略的应用。网络微短剧要在共情传播的基础上扎根中华文化,并通过精心制作触发受众共情,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更好传播。
参考文献:
[1] 汪雪.快手平台网络微短剧的传播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3.
[2] 煎饼果仔.短剧: 《逃出大英博物馆》[EB/OL].哔哩哔哩,(2023-08-30)[2024-01-0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m4y1T7qp/.
[3] 计欣怡.共情理论视阈下《朗读者》大众化传播探析[J].新闻传播,2023(14):34-36.
[4] 社评: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EB/OL].环球时报,(2023-08-27)[2024-01-05]. https://opinion.huanqiu.com/article/4EIfewXDn2h.
[5]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4-45.
[6] 阿希塔,弓艺如.生态故事与脱贫记忆:《山海情》叙事研究[J].新闻论坛,2022,36(2):70-72.
[7] 隋岩,李燕.論网络语言对个体情绪社会化传播的作用[J].国际新闻界,2020,42(1):79-98.
[8] 刘海明,宋婷.共情传播的量度: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共振与纠偏[J].新闻界,2020(10):11-21,31.
[9] 刘春霖,郑冬芳.共情叙事与互动仪式:新主流电影的共情传播策略探析[J].电影文学,2023(20):32-37.
[10] 王啸.共情理论视域下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J].北方传媒研究,2022(5):22-26.
[11] 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译者前言.
[12] 潘皓,王悦来.短视频叙事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以YouTube平台李子柒短视频为例[J].中国电视,2020(10):90-93.
[13] 谌湘闽.詹姆斯·W.凯瑞传播仪式观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14] 王方,朱婕宁.《逃出大英博物馆》: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升维与审美转向[J].电影评介,2023(18):1-5.
[15]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4):5-6.
作者简介 杨宇彤,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