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财务管理流程变革与方法创新

2024-04-18 08:56汪胜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10期
关键词:方法创新信托公司财务管理

汪胜

摘要:对于信托公司而言,传统的财务管理流程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的竞争需求,这就需要信托公司要综合考虑内外部情况,对自身财务管理流程进行变革和优化。财务管理流程优化既需要融入现代管理理念,调整和完善现有的流程管理制度,同时要结合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需求,对不同管理部门、不同岗位的具体职责进行调整,实现人力资源利用与财务管理有效衔接。

关键词:信托公司;财务管理;流程变革;方法创新

理财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新型金融工具等的出现,加速了信托行业的转型升级。信托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且参与主体越来越多,整个信托行业市场越来越复杂。在经历一段时期的野蛮生长之后,目前整个行业呈现出增速放缓,竞争加剧的新样态。对于信托公司而言,更应该深入思考公司核心管理问题,特别是要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优化,进而提升信托公司的理财资金的运营管理能力。这既符合信托公司长远发展需求,也能够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流程,支持信托公司产品创新,保持信托公司的良好发展势头。但目前部分信托公司在财务管理流程方面还存在部门与岗位职责设置不清,审批流程过于烦琐,会计核算流程效率低,统计工作流程过于复杂等现实难点。因此,应坚持以问题导向,积极推进信托公司财务管理流程变革。

一、信托公司财务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

信托行业转型发展对信托公司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部分信托公司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仍然沿用着传统管理理念,在流程变革与方法创新方面主动性不足,财务管理流程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托公司管理质量。

(一)信托公司财务管理部门及岗位职责不清

信托公司信托财务工作流程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公司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财务管理部门及岗位职责不清问题。信托公司的信托财务工作横跨多个部门,包括财务、风险管理、法务等,形成了一个庞大而错综复杂的工作体系。同时,工作节点和操作细节也极为烦琐,需要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的高度协同与配合。但目前,一方面,部分部门职责不明晰。由于信托公司内部涉及复杂的金融业务,不同的部门往往需要在同一项目中合作完成各自任务,但由于职责划分不清晰,容易导致工作推诿、责任不明确,增加了内部交流的难度。这种不明晰的职责划分容易在项目实施中引发沟通障碍,影响工作推进。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岗位职责不清。信托公司的财务工作涉及资金管理、风险控制、投资决策等多个方面,不同岗位需要具备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在一些信托公司中,由于财务管理岗位职责边界不明晰,导致同一岗位人员需要处理过于繁杂的任务,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在信托公司的财务管理中,由于工作复杂性和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若部门及岗位职责不清晰,容易导致内部控制流程的漏洞和缺失,进而增加了公司面临的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

(二)信托公司会计核算流程效率低

首先,部分信托公司财务管理仍采用手工模式。部分信托公司在会计核算中过分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例如,信托公司采用传统的手工制证方式进行会计核算,会计人员需要手动录入大量数据,包括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信息,然后再进行手工核对。既费时又容易出现错误,特别是在处理复杂金融工具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数据不准确,从而影响公司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其次,信息系统缺乏协同。部分信托公司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存在滞后,系统不够智能化、不够灵活,难以适应公司日益复杂的财务管理需求。此外,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往往缺乏有效协同机制,导致数据在不同系统间的传递和整合存在问题,进一步降低了核算流程的效率。最后,缺乏自动化的数据审核与监控机制。在信托公司的财务管理中,对于数据的审核和监控通常依赖人工,这不仅增加了工作的复杂度,还容易出现人为疏漏。缺乏自动化的数据审核与监控机制容易导致对异常情况的响应不及时,增加了公司面临的潜在风险。

(三)信托公司统计工作流程问题

首先,数据采集不规范。由于信托公司业务复杂,牵涉多个领域的数据,包括投资、融资、资产管理等多个方面。然而,由于各部门使用的数据标准和方法不一致,导致了数据的不规范性。这种情况下,难以对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和比较,管理层难以全面了解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例如,投资部门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导致同一资产在财务报表和投资报表中的估值存在差异。这种不规范的数据采集方式可能导致公司在整体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中无法准确评估资产负债状况,增加了潜在的业务风险。其次,存在数据延迟和滞后的问题。由于涉及的数据庞大而复杂,信托公司的统计工作通常需要整合各部门的数据,并进行核对。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手工操作、系统不协调等原因,往往导致了数据的延迟和滞后。这使得决策者无法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影响了公司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最后,统计工作流程中的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相对较弱。信托公司面对的数据量庞大,但是在统计工作中,通常只是对数据进行简单整理,缺乏对数据背后的深度分析。这使得公司难以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对业务决策有价值的信息,限制了公司在竞争中的战略灵活性。

二、信托公司财务管理流程变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当前信托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在流程变革过程中要遵循价值增值原则、信息共享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确保信托公司财务管理流程变革符合信托公司自身利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财务管理流程变革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循序渐进原则有助于解决在财务管理变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降低外部不确定因素对信托公司财务管理流程变革产生的影响。

(一)价值增值原则

近年来,一些信托公司已经开始探索在财务管理中應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以更精准地进行资产配置,进行风险评估,并做好财务信息解读。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公司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价值增值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价值增值可以理解为财务管理流程中的各项活动应当注重创造和提升公司的整体价值,而非仅仅关注表面上的财务指标。首先,合理配置资产是实现长期价值增值的基础。通过对不同资产类别的精准评估与分配,使公司的投资组合更符合风险偏好和长期战略目标。通过更加科学、理性的资产配置,信托公司能够实现投资组合的优化,提高资产的整体收益水平。如果一家信托公司仅仅追求在短期内的高收益而忽略了对资产的全面评估,在投资组合中存在潜在风险。比如,过于集中投资于某一特定领域或行业,一旦该领域或行业发生波动,公司就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而遵循了价值增值原则的公司,会更加注重对资产的分散配置,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从而更好地实现长期的价值增值。其次,价值增值不仅仅是追求收益,还应关注风险管理。信托公司面临多元化的金融业务,因此需要根据公司整体战略和风险偏好,设计出一套科学的风险管理框架。通过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公司可以降低不确定性,保障资产的安全性,从而为长期的价值增值创造条件。最后,在财务管理中,仅仅关注传统的财务指标往往无法全面反映公司的价值创造情况。价值增值原则要求公司在财务信息的解读上更具深度,不仅要关注公司的短期财务状况,还要考虑公司的长期战略和发展规划。通过全面解读财务信息,公司能够更好地理解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为制定长期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信息共享原则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信托公司已经开始探索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信息共享提供支持。这些技术可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透明度和实时性,为公司构建更加高效、安全的信息共享体系提供新的可能性。信息共享原则是指在财务管理流程中,各个相关部门之间应当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以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实现公司整体效益的最大化。首先,信息共享原则要求各个部门之间共享的信息不仅仅是财务数据,还包括了公司战略、市场动态、风险状况等多个方面的信息。通过全面共享信息,公司内部能够更好地理解整体运营状况,各个部门能够基于更全面的信息进行决策,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不准确决策,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例如,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部门拥有财务数据,而投资部门则拥有与市场相关的信息。如果这两个部门之间没有及时进行信息共享,投资部门在制定投资计划时可能无法全面了解公司的整体风险状况。而如果遵循信息共享原则,风险管理部门的数据将及时流向投资部门,使其能够在投资决策中更全面地考虑公司整体风险,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信息共享原则有助于公司更好地了解资源分配情况,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通过及时了解不同部门需求和资源状况,公司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资源的调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如果某个部门在某一时期拥有过剩的资金,而另一个部门需要额外的投资,通过信息共享,公司可以实现内部资金的优化配置,使得每个部门都能够充分利用公司整体资源,实现最大化的效益。最后,信息共享不仅仅在公司内部进行,还应当与外部合作伙伴建立合理的信息共享机制。这包括了与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客户等多元利益主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行业趋势,及时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例如,与监管机构进行信息共享,有助于公司更好地理解监管政策的动向,降低违规风险。

(三)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在变革和创新中,通过逐步、渐进方式实现流程的改进,而非一步到位,急于求成。这需要在变革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步骤,确保每一步都是在前一步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的。当前一些先进的信托公司在财务管理流程变革中已经开始尝试采用敏捷(Agile)方法论,该方法注重迭代和快速响应符合循序渐进原则,有助于信托公司可持续发展。首先,信托公司财务管理流程的变革通常伴随着系统、流程、文化等多方面的调整,一次性推进会导致各种问题的集中爆发,增加变革的风险。采用循序渐进原则,可以逐步测试和验证新的流程、技术和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降低了整体变革的风险。例如,在引入新的财务管理系统时,可以先在一个部门或业务线进行试点,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再逐步推广至全公司。其次,财务管理流程的变革通常需要员工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工具和流程,过快变革可能导致员工的抵触情绪和阻力。通过循序渐进原则,可以使员工逐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减少对变革的阻力。再如,在推行新的财务管理流程时,可以先进行培训和沟通,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变革的必要性和优势,然后逐步引入新的流程,给予员工足够的适应期。最后,循序渐进原则允许变革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逐步调整和优化,保证变革是紧密贴合业务需求的。在财务管理流程中引入新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先从对某一特定业务问题的解决入手,逐步扩大应用范围,确保新工具能够更好地满足业务的实际需求。

三、信托公司财务管理流程的创新策略

信托公司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给予信托公司财务管理流程变革足够重视,并从其发展角度出发,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部门与岗位职责方面的优化,也要对审批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同时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会计核算系统化、自动化。实现业务统计数据标准化,重视财务管理数据信息的共享、利用和开发,为信托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以及公司决策提供全方位的财务数据信息支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信息的价值。

(一)部门及岗位职能优化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信托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进行财务管理流程的创新至关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当前信托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对部门和岗位进行优化和调整。首先,明确各个部门及岗位的职责定位。部门及岗位职责定位应当紧密契合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确保每个部门和岗位在整个财务管理生态系统中有明确的定位和责任。例如,风险管理部门应当负责评估和管理投资风险,而财务分析部门则应当专注于提供财务数据分析支持。要深入了解公司的业务模式、風险偏好、市场定位等。通过明确每个部门及岗位的职责,可以确保公司在财务管理中各部门各司其职,避免了职责交叉造成不必要麻烦。其次,确保各个部门及岗位的职责真正落地。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和信息沟通机制,提升各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协调性。例如,在优化投资决策流程时,需要明确各个部门在决策中的角色,围绕投资决策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结合市场信息、外部信息以及企业内部信息的结果做出合理决策。同时,有必要建立定期的跨部门沟通机制,推动信息的流通和共享,提高整个财务管理流程的协同效能。此外,适时引入信息技术工具,如协同平台和数据共享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建立与部门及岗位职能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传统的绩效考核可能更加注重短期的财务目标和指标,新时期,信托公司财务管理需要更多地关注长期价值的创造和整体财务健康。因此,绩效考核机制的调整应当更加注重综合性、长远性和协同性。将绩效考核与公司整体财务目标相结合,通过设定与公司战略目标相关的绩效指标,激励各个部门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公司长远发展。同时,注重引入多元化的绩效考核指标,不仅关注财务指标,还包括客户满意度、员工培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以全面评估部门及岗位的表现,并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合理利用,更好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性作用。

(二)审批流程的优化和完善

为进一步提升审批流程效率,有必要减少核节点,重点对放款中心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同时还要做好风险防范。首先,减少冗余的核节点。传统的审批流程中,存在重复的审批步骤,导致审批时间延长和效率下降。通过精细分析各个环节,消除审批流程中的冗余节点,可以缩短信托产品上线时间,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引入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审批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自动识别可信度高的客户,简化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核查,提高审批效率。其次,对放款中心组织架构及岗位设置进行优化。一方面,要优化组织架构。通过合理划分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提高决策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例如,设立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加强对借款人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的评估,以降低放款风险。另一方面,对岗位设置进行优化。优化岗位设置可以提高放款流程的效率。在放款中心引入专业化的岗位设置,如风险分析师、贷后管理专员等,以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的参与,减少人为错误。同时,借助数字化技术,例如区块链技术可以保障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有助于优化合同签署和存档流程,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最后,采取必要的风险防控措施。一是重视先进技术引入。在财务管理流程中,风险防控至关重要。采用先进技术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对信托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市场风险等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早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二是制定严格的风险管理政策。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方面。明确不同风险的容忍度和控制措施,为公司的决策提供清晰的指导,为风险防范提供必要支持。三是提升全员风险意识。通过培训和教育,增强全员风险意识。每个员工都应该明确自己在财务管理流程中的职责和对风险的影响,从而及时采取行动,防范潜在的风险隐患。

(三)推动会计核算系统化、自动化

在财务管理流程中,会计核算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首先,推进付款审批的电子化。会计核算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对付款进行审批和记录,而传统的手工审批容易受制于时间和空间限制,影响了审批效率。通过推进付款审批的电子化,可以实现在线审批,提高审批速度,减少人为错误。采用电子化审批系统,能够建立完善的审批流程,实时监控资金流动,降低财务风险。同时,电子审批系统还能够提供审批记录的自动归档,方便审计工作的开展。其次,实现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对接。通过与业务系统的无缝对接,实现财务數据的实时同步,减少手工录入环节,降低出错率。例如,将信托公司的投资和融资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相连接,可以实现对投资和融资交易的实时记账,确保财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这种对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其更专注于财务分析和决策相关工作。最后,结合现代技术推动会计核算的自动化。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可以推动会计核算的自动化,引入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大量财务数据的自动分析和处理,提高数据的挖掘和利用效率。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自动检测潜在的财务风险,预测未来的财务趋势,为信托公司提供更加精准和智能的财务管理支持。

(四)实现业务统计数据标准化

业务统计数据标准化的核心在于推动数据的互通共享。一些领先的信托公司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智能算法自动分析和解析业务数据,实现数据的自动标准化和录入。此外,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一些先进企业已经开始将区块链应用于业务数据的标准化。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其成为理想的数据存储和共享平台。通过在区块链上建立信任机制,可以确保业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推动业务统计数据标准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一方面,数据标准化是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转化为统一的标准格式和单位,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对于信托公司而言,业务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投资、融资、风险管理等,不同业务领域的数据往往呈现出多样性。通过引入统一的数据标准,可以实现不同业务数据的互通互用,为综合分析和决策提供基础。另一方面,数据采集前置化强调在数据产生的源头就进行标准化,以确保数据质量。通过在业务操作的初始阶段就规范数据的生成和录入,可以减少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和混乱。例如,在投资交易中,可以要求投资方在提交交易数据时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格式提供相关信息,以减少后续数据整理的工作量。

总之,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流程优化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持续性工程,不仅需要顶层给予足够的支持,还需要在具体执行层面,部门之间的沟通互动,并主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循序渐进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变革和优化,才能够实现财务管理流程变革目标,进而促进信托公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俊海.论股权家族信托的价值功能与制度创新[J].法治研究,2023(04):118-138.

[2]马更新.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人利益冲突的防范与规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4(03):74-83.

[3]王平,刘园园.信托项目风险管理案例研究——以××信托有限公司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9(02):53-63.

[4]缪若冰.融资财务控制权对公司制度的挑战[J].法学,2017(11):108-119.

[5]马艳红.内部审计在信托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2013(19):84-86.

[6]冉从敬,唐心宇,何梦婷.数据信托:个人数据交易与管理新机制[J].图书馆论坛,2022,42(03):56-68.

(作者单位:安徽国元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方法创新信托公司财务管理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创新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方法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规范信托营销上海银监局重提信托代销面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