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4-04-18 10:09周君彦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背景教师应绘本

周君彦

绘本阅读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激发其阅读的渴望和探索世界的兴趣。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游戏式教学逐渐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游戏化学习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可以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然而,如何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有效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意义

课程游戏化的核心在于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积极探索,实现“在游戏中学习”与“学习的游戏化”。在这种背景下,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首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能够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阅读,从而培养起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习的热情。

其次,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构建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的阅读环境,教师、家长和幼儿三方能够形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幼儿在游戏中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并解决疑问,进而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还能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在参与同阅读相关的游戏活动时,能够在实际语境中应用和实践自己的语言能力。特别是当他们在游戏中扮演绘本故事中的角色时,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思想,这种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在富有趣味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使用语言,还能促使他们思考如何更加准确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当前我国幼儿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主阅读能力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提高他们对画面、文字等方面的理解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所用到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置疑、梳理观点等思维能力。目前来看,幼儿园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幼儿阅读自主性不够

很多幼儿园仍在采用传统的教师主导的阅读教学模式,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参与性。在这种模式下,幼儿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对阅读材料的探索和理解受到限制,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多元能力的发展。幼儿在阅读中应该得到的乐趣被剥夺,导致他们对阅读的兴趣逐渐减弱,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2.幼儿阅读环境缺乏开放性

幼儿充满活力和好奇心,热爱探索和尝试新事物,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交需求,喜欢和其他同龄或年龄相近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和互动。目前来看,部分幼儿园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阅读习惯,阅读环境缺乏开放性,不仅阅读素材种类有限,而且对幼儿的限制较多,不利于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3.阅读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认知风格、学习速度和兴趣点,因此阅读教学方式应当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但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阅读教学方式通常为教师带领幼儿一同阅读绘本,教学过程较为枯燥,且阅读深度不足。

三、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

1.营造阅读氛围,引导幼儿参与阅读活动

在进行阅读活动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环境因素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创设阅读环境时,可借助一些有意义的物质材料或是多媒体设备,吸引幼儿主动参与阅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如:在进行《一只小老鼠,一个藏身处》绘本阅读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相关情境,让幼儿通过观看动画了解小老鼠的生活习性,然后让幼儿自己说出小老鼠是怎样生活的、它有什么朋友等。接着,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幼儿将注意力转移到绘本上,深入阅读并探讨小老鼠的故事。通过提问、讨论和互动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吸收绘本中的信息。过程中,教师应支持幼儿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并适当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增强幼儿阅读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还可鼓励幼儿将阅读时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让阅读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培养他们长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2.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幼儿主动思考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应正确引导并积极鼓励幼儿阅读时主动思考。在组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倾听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并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阅读一本关于动物园大冒险的绘本时,教师可先让幼儿自由翻阅,然后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以及最喜欢故事的哪个部分。过程中,教师应耐心听取幼儿的发言,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认可,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尊重和重视。接着,教师可根据故事内容提出一系列引导性的问题,如:“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中的小象?”“小猴子最后找到他的朋友了吗,是怎么找到的?”借助这些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故事的情节和角色的行为,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进一步增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增强趣味性,提供多种阅读方式

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对于幼儿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因此游戏化阅读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自主学习和阅读能力。以《好饿好饿的毛毛虫》为例,教师可根据绘本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兒深度阅读,提升幼儿对绘本的理解能力,比如角色扮演、故事复述、相关主题的手工制作等。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幼儿通过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如毛毛虫和各种食物,来亲身体验故事发展的过程,同时也锻炼了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在故事复述这一方式中,幼儿不仅需要用自己的话将故事连贯地讲述出来,还需要对故事情节和角色进行深入理解,因此他们对信息的归纳和总结能力也得以提高。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更深入地分析和讨论,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更加立体的知识结构和理解层次。

4.创设多元环境,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可为幼儿创设多元的阅读环境,设置不同主题的阅读角,如动物世界、奇幻冒险、科学探索等。这样一来,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应主题的绘本进行阅读,这种自主选择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幼儿阅读兴趣的一种培养。另外,教师不断地自我反思与调整能持续提升课程质量,是实现幼儿自主阅读能力有效提升的关键。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绘本内容,设计出充满趣味性、切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的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优化。

四、总结

幼儿时期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其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阶段。阅读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接触社会、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可通过设计具有游戏性、充满趣味性的阅读活动,不断创新和深化阅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积极引导幼儿进行自主阅读,掌握自主阅读的基本方法,获得自主阅读的能力,进而实现幼儿教育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背景教师应绘本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绘本
绘本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绘本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