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字经济时代孕育着全新的商业模式,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成为未来数字经济变革的主要特征。环境的变迁和模式的演进必然对会计产生重大影响。唯有顺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会计才能永葆青春,继续在计量确认报告、投资信贷决策、受托责任评价、经济利益分配方面保持不可或缺、难以撼动的独特地位。高职院校是会计人才培养的摇篮,有义务为国家社会输送更多人才,因此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要不断创新理论、更新理念、拓展方法、改革体系。
关键词:数字经济 数字智能 高职会计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1-090-03
20世纪90年代,信息通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技术层面的加速迭代,商业模式创新层数不穷。进入21世纪,“大智移云”等信息通信技术井喷式爆发,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新经济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发。古老的会计职业重视物资资源轻视人力资源,重视财务资本没有智慧资本一说,重视有形资产无视无形资产。但随着生产力发展、生产消费方式日新月异、社会治理机制酝酿变革等重大环境的变化,会计逐渐显示出了乏力和疲态。会计作为经济社会的一项制度安排和有效的管理工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必须大刀阔斧从财务核算向管理会计转型,向大数据智能化迈步,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在理论、理念、体系、方法上改革、创新、拓展。唯有如此,会计才能继续在其经济社会上保持不可或缺的独特地位。高校是会计人才培养的摇篮,为社会输送新鲜血液就要不破不立,需从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根据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和岗位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及时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等。
一、当今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局面
(一)岗位需求新变化
数字经济时代财务机器人的面世、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智能化财务软件的应用在会计行业从业人员心目中引起了不小的恐慌。不少人担心今后财务类基础核算岗位需求会大幅度减少,如审核发票费用等数据、编制记账凭证、编制报表等工作将会由财务机器人所代替,会计人员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那么会计人员是否将会面临大规模的失业潮。在行业大变迁面前首先大家要转变视角去看待新事物的出现。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并不代表所有的会计工作都能够由机器人去处理。智能化财务软件的发展应用也不代表企业今后不再对会计人员有需求。其次用长远的眼光看今后会计工作发展的趋势将会是会计人员熟练操作计算机利用智能化财务软件与财务机器人并肩作战共同处理会计业务事项。一些简单繁琐、重复性高、量多的财务数据处理工作将由财务机器人去处理并进行数据的整理,会计人员会将工作重心由原来的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移,通过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为管理层财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把控经营风险。所以转变立场从另一角度去看问题会发现数字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迫使会计工作主动变革,会计人员将从大量重复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财务管理及分析类工作。财务基础核算类岗位将减少,但管理会计岗位需求将增加。企业今后需求的人才不再是单纯的财务核算会计人员,而是复合创新型人才,今后社会所需求的會计人才应具备分析预测、投融资决策、税务筹划、风险防控、金融信贷、内部控制、绩效评价等相关方面的知识技能。
(二)技术发展带来新挑战
数字经济时代下新的价值创造方式,不断颠覆的数字技术与不确定的环境,对企业本身来说其内部自身管理、经营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这也增强了各方对会计信息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高精准高度透明化的会计信息披露是数字经济时代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最新要求。当前,企业中所产生的大量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息息相关,把这些分散的数据通过财务共享的方式整合、分析、治理,形成企业管理所需要的财务数据。同时,通过挖掘数据价值赋能业务体系,会计工作会给企业运营带去更多的战略支持。由此可见,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挖掘,对企业会计人员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和工作任务。
未来已来,数字化时代已开启,会计人才在会计改革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高职院校,不应因循守旧、裹足不前,应快马加鞭、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赋能,为会计这一古老职业注入新血液、赋予新生命。
二、数字化赋能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建议
(一)调整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已将“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但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确没有改变,还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此理念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如今数字智能化时代下的职业要求且缺乏职业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不能换汤不换药,应调整思路,为社会培养数智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即将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深厚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品质,掌握先进前沿知识,具有大数据思维,拥有数智技术时代下的会计管理意识的新型人才。
(二)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将重心围绕在会计核算方面,比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纳税实务》《会计信息化实务》等课程一般都会作为会计基础课程及核心课程。侧重管理及分析财务能力的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作为点缀课程放入课程体系中心,缺乏深度与宽度。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会计核算类工作中这些严格执行标准流程、遵循高标准的事务将慢慢被财务机器人所替代,具有管理、分析、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才会被企业所重视重用。因此,在制定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时,既要考虑到会计人才需求的实际性,又要考虑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要围绕数字智能赋能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并融入素质教育体系。建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要从会计核算类课程为主转变为财务管理类课程为主,并增设数智化新课程,同时丰富线上网络课程学习资源。
1.增加管理类会计课程的设置比重。商业模式的日益创新和财务机器人的逐渐应用使得现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随之变化,会计核算是基石,用人单位已不仅仅满足于基础核算技能,更加看重会计人员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力、投融资管理能力、预算决策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等。基于此,我们要在注重核算类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管理类会计课程开设的比重,以适应现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2.增设数智化新课程。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基础上的,以智慧资本和信息资源为主要驱动力的新经济不断变革创新,财务机器人、财务共享、智能财税等应运而生,这些新事物的诞生都是会计在数字技术发展下的创新,是会计行业在面对新经济时代机遇及挑战下的变革。会计专业要根据时代环境变化对人才诉求的转变引入财务新技术类课程,增设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智能财税等新型应用课程,如《智能机器人应用》《财务共享服务实训》《业财税一体化实训》《Python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前沿知识与技术,培养创新理念,增强信息化思维方式,使之今后更容易适应相应的工作岗位。
(三)丰富线上课程资源
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下,计算机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必学必备技能。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学习途径与方法。网络学习、传输资料、线上互动、直播视频等创新网络教学是当前乃至今后的教学教学变革趋势。作为输送会计人才的高职院校要建立相应的线上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库,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拓展学生知识面。利用互联网技术,以管理会计工具数智化虚拟仿真为依托,分析企业真实案例,将理论与实践融于教学中。
三、数字化赋能背景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实施
(一)打造一流双师教学团队
高职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答疑解惑者、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还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的引导者甚至人生榜样。教研室应当建设一支由专业带头人引领,骨干教师为首,专业教师和校外专家、特聘企业精英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一是多举办教学研讨会、课题讨论会、集体备课等活动,邀请团队成员一起参与会计专业建设、教学教改、技能交流等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成长。尤其对于年轻教师而言,要有“双重身份”的自我意识和诚恳学习态度,既是教育者同时是学习者,在教育这座高峰攀岩路上,向前辈、老教授、企业专家虚心请教。二是要求每一个任课教师拥有过硬的本领,即拥有扎实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技能水平,同时密切关注会计行业前沿发展动态,主动学习最先进的前沿理论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结构。三是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行业企业培训,帮助教师从以前的纸质化和电算化会计中成长起来,拓展视野,学习智能财税、财务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实践,学习计算机编程语言,掌握大数据等方面的知识。四是教师应通过指导学生顶岗实践,主动参与企业财务、业务、战略等相关方面,为教学积累素材和案例。高校可建立教师企业实践长效机制,切实提升教师信息化软件实操技术、掌握财务共享在企业中的实践运用等。五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考证课程、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与比赛,有效提高会计师资队伍水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二)融入信息技术手段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应新时代步伐。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课程体系中不同课程对应不同的教学目的就需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强调“教”与“学”,注重教师与学生二位一体的活动,而不仅仅只关注一方活动。随着教学设备先进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互联网平台资源共享化,教学方法由以教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中心,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以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锻造技能为重心,由单一化发展到了多样化,如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仿真实训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参观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地教学生,而应从教学目的出发,融入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多种多样的创新教学方法、线上与线下结合去完成教学任务,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思维,以期望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如对于财务核算类课程,其理論知识和会计准则内容较枯燥无味,教学时可引用情景美学法,通过会计之美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如管理会计类课程,可融入最新企业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来讲授知识点,像瑞幸咖啡的起起落落给予的启示、工业企业作业成本的运营等等,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打开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真正做到理实一体。数智化新课程应注重产教融合,目前,用友、中德安普、财智未来、中联等多家公司都开发了财务应用平台,集合了成千上万家企业财务数据和业务场景。教师可根据当地企业、会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选择优秀的教学平台和教学设备,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当然,因学生个体差异,对同一知识点接受程度不一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教学信息反馈,通过反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进行教学反思,对后期课程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
(三)搭建校企融合实训基地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积极向外延伸,与各行业优秀企业共建人工智能、大数据、业财一体化等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多元化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了解企业真实的会计工作及流程,在学以致用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让教师掌握各行各业的数智技术发展应用情况,将典型企业的财务数据处理流程作为实践教学案例素材引入教学教改中,从企业需求入手积极探索会计人才共育目标。
(四)创建立体学习环境
大学三年的学习任务重,需要花费苦功夫,要将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进行全过程管理,指导学生做好学习规划,包括课堂学习时间、课后实践、社团与竞赛活动、等级证书考取,做到“课、娱、赛、证”的融合。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增强学习、承受挫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全局观,培养职业能力。
四、结语
数字化赋能背景下会计改革的号角已吹响,召唤着复合型、学习型和创新型人才。学校应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积极面对改变,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团队、校企合作等方面不断研究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会计人才的输送,为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基金项目:2022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字化赋能背景下开放式高职新商科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ZJGB2022649。]
参考文献:
[1] 李亚林.财务机器人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财会学习,2020(19):170-171.
[2] 商思争,陈建芸,戴华江.会计机器人时代应用型高校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程地位探讨[J].财会月刊,2018(05):132-136.
[3] 谢淑芬,谭晖.浅谈财务机器人背景下高校会计专业教学[J].商业经济,2020(12):188-190.
[4] 孙刚.大数据驱动下业财融合导向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财会月刊,2021(02):88-93.
[5] 周守亮,唐大鹏.智能化时代会计教育的转型与发展[J].会计研究,2019(12):92-94.
[6] 陶红.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会计变革及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2(03):142-144.
(作者单位:湖南开放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4)
[作者简介:谭婷,硕士研究生在读,中级会计师、中级经济师,专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研究、财务数字化转型。](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