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实施与评估

2024-04-18 03:53周雅娟杨雅吉裴嵘军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托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周雅娟 杨雅吉 裴嵘军

托幼机构不仅仅是为家长提供照护服务的场所,更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的连续性和全面性,推进我国托幼一体化的发展,对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一、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1.以儿童发展为中心

(1)尊重差异性。幼儿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同时各年龄段的发展又有差异性和特殊性,因此课程体系在一体衔接的基础上强调差异性才能使教育保育活动更加有利于各个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

(2)注重幼儿的主动参与。设计和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激发、调动幼儿的参与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決问题能力。

(3)强调整体发展。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不仅关注幼儿的认知发展,还会兼顾幼儿情感、社交和身体等多方面的发展。

(4)强调环境的重要性。托幼一体化课程会提供适合幼儿发展的丰富多样的资源和材料,以便更好地激发其兴趣和创造力。

2.教育和保育相结合

(1)教育和保育要在课程设计中相互融合。课程内容既要包括知识、能力、态度和情感的教育,也要关注幼儿生活习惯和安全意识的培养,确保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2)教育和保育需要家园之间的合作。家园共同关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共同制定教育和保育的目标和计划。

(3)教师需不断学习和掌握教育和保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需要加强对0~3岁婴幼儿照护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

3.环境创设与教学活动相融合

(1)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用充满人性化和互动性的环境来支持幼儿的学习,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这里的环境不但包括室内环境,还包括为幼儿提供自然观察和体验的户外环境。

(2)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需要注重环境对课程生成和教学活动的影响。课程内容可以来自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让幼儿在对环境的探索与发现中激发学习热情。

二、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框架

1.课程目标的设定

(1)课程目标要将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全方位照护幼儿的生长和发育,引导并支持幼儿动作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关注其心理健康,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安全防护意识。

(2)课程目标需关注幼儿的社会交往与适应性,鼓励幼儿生发积极情感,发展自我意识、群性意识、社会责任感。

(3)课程目标要关注幼儿在语言交流、艺术创造、科学探索、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充分发展。

2.课程内容的设计

(1)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既要关注幼儿发展的连续性,又要关注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因此课程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发展阶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安排。

(2)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因此课程内容应该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个性化需求。

(3)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强调通过实践和动手操作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课程内容应该注重实践性、生活化。

3.教学方法的选择

做游戏、讲故事、实践探究、情境体验等都是幼儿园常见的教学方法,但不论选择哪种教学方法,其核心都是促进幼儿的发展,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在生活中学习也是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的重要特点,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注重灵活与融合。因此,教师应具备敏锐的洞悉力,能够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4.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

(1)评价与反馈是为了检验课程目标的落实效果,其机制应该与课程目标相一致,以确保评价与反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评价与反馈的方式应该多样化。评价方法不仅包括定量的评估工具,还应该结合观察、记录、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以全面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

(3)评价与反馈需具有时效性。教师应该及时观察、记录和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并给予反馈和指导。

三、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1.对教师角色的再认知

(1)教师需要成为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在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中,教师要通过观察幼儿的兴趣、需求和能力,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提供启发性的问题、设计情境和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与探究。

(2)教师需要成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在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应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

(3)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要求教师具备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多领域的知识、技能,并能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反思、总结经验,从而提高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2.建立家园合作机制

(1)鼓励教师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工作坊等形式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充分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从而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关怀。

(2)鼓励家长通过参与亲子活动、教学活动、课程设计和评价等方式,获悉幼儿在园的学习和发展情况,进一步理解幼儿的行为和情感需求。

(3)多为家长提供参与幼儿教育的机会,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与教师共同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3.系统专业培训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指示,教师需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思维方式,借助专业培训和自我学习,多掌握一些关于婴幼儿照护、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托幼一体化课程的需求。

四、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效果评估

1.评估指标的应用

评估指标应能够反映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为教师提供实际的教学指导和改进建议,为课程建构者和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具有一定的预测和解释能力。通过观察、记录教学过程进行定性评估,可获得有关幼儿学习行为、教学环境和教师的反馈信息。通过量表、问卷调查等工具收集数据进行定量评估,可根据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评估课程的效果。另外,通过鼓励幼儿和教师参与自我评估活动,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反思和评价,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和学习能力,也可帮助教师了解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

2.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解读

幼儿的学习成果主要包括学习的进展情况、学习的效果以及学习的差异等方面,通过对不同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比较,可以评估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对不同幼儿的教育效果是否具有普遍性。另外,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可以了解教师在实施课程过程中的表现情况,从而对教师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托幼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复杂而重要的。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有可能建立适合幼儿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猜你喜欢
托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新时期“托幼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街道食药监管所开展集体用餐场所专项检查
冬春季托幼宝宝穿衣经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