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妃
基金项目: 2023年度广州市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环境资源法”(2023KCSZ079);2023年广州开放大学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环境资源法”(2023jxsz02)
摘要:教师立足“环境资源法”课程特色,以一个核心、两个立足点、三个目标、四个融合为总旨,以坚持“学透专业知识、深思价值内蕴、践行职业拓展、融悟德法兼修”为人才培养目标传导路径,在实践中基于学情分析,形成有效学习机制,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注重实践教学,实现德法兼修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基于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Kirkpatrick Model),构建“学思践悟”课程思政多元主体、多维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实施中面临的困境不断优化和调整该模式,持续优化推广,提升育人成效。
关键词:“学思践悟”;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环境资源法”课程
中图分类号:G720;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4 -00 -07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同时,还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2]。因此,教师应从学、思、践、悟4方面发力,开展开放教育课程思政探索和实践,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战略高度构建“学思践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采取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
二、“学思践悟”课程思政模式构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体要求,强调要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2]。高校作为育人主阵地,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才兼修,践行明法笃行、知行合一教学实践理念。课程思政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3]。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要凸显专业特色,融合开放教育和法学专业优势。“环境资源法”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和素质层面具有天然的耦合属性[4],但同时又存在以记忆性理论知识为主、考核评价形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欠缺等不足,亟须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付诸实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健全综合评价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优化,使学生深刻领悟专业知识背后蕴含的家国情怀、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等。
广州开放大学结合“环境资源法”课程“强调法律伦理和社会责任”的特色,以服务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向,基于“三全育人”的培养理念,构建开放大学职业拓展型人才培养体系,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为使命,坚持开放包容的办学理念,坚持创优提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不断开辟新发展领域和新动能,奋力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法学专业团队通过创新课程思政设计,为有志于环境资源法基础理论前沿研究、具备发展潜力的学生,创造自由合宜的学习成长环境、规划灵活有序的学习发展路径。
“环境资源法”作为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第三法域特征和鲜明的公益性和科学性,但由于内容庞杂交错,课程思政教学难以把握。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在人才培养进程中兼顾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
(一)“环境资源法”课程思政模式构建总旨——“1234”
为更好地实现培养德才兼备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標,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环境资源法”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重构知识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强化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环境资源法”课程思政模式整体框架遵循“一个核心、两个立足点、三个目标、四个融合”的原则进行设计构建(图1 ),具体如下。一个核心即以立德树人总体目标为核心;两个立足点是基于课程内容培养具有法治意识和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才;三个目标是“底色”教育、“素养”教育、“技能”教育,即价值观、能力、知识提升,着重培养熟知环境保护法基本制度和专业知识、具备环境保护实践意识、具有高素养的德法兼修的人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道德,养成诚信、实干、公正的工作作风;四个融合是将专业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法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等深度融合。
“环境资源法”课程在充分考虑开放大学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下,主要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围绕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理和制度,兼顾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等内容进行编写。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基于立德树人总体目标下,“环境资源法”思政建设实施中贯彻“三全育人”理念,整合系统资源,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要求.
1.全面提升授课教师开展“环境资源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在日常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采取行之有效、契合开放大学学生特质的方法开展与教学内容关联性密切的思政教育。
2.在学校统一部署下,与教务处、院系、教研室专业责任教师及基层教学组织单位共同商讨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原则,推进法学专业所有课程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3.树立系统育人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各方教育资源要素,发挥开放大学系统优势,整合教师、课程等多方教育资源,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在知识传授中体现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彰显知识底蕴,真正做到“环境资源法”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相融合。
4.通过环境资源法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发挥课程思政“底色”教育、“素养”教育和“技能”教育三大功能,以培养爱国爱党、坚守理想信念、捍卫生态文明、守护碧水蓝天、正义责任感长存的德法兼修法律人才。
(二)“学思践悟”课程思政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志愿者服务队回信中希望“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环境资源法”课程教学遵循“学思践悟”育人路径,经过多年的课程思政构思和教学实践探索,形成了 “学思践悟”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坚持“学透专业知识、深思价值内蕴、践行职业拓展、融悟德法兼修”,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路径(图2)。
学:基于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完善资源建设,整体设计优化课程内容,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融合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提升专业认知能力;
思:构建纵向和横向贯通的课程思政体系,整体协同推进课程思政,翻转课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价值内蕴,内化于心,提升知识融合能力;
践:遵循“干中学”理念,通过垃圾分类、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拓展职业发展,使育人成效外化于形;
悟:融合理论与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线上法庭观摩学习、志愿者服务、环境保护题材电影、环境保护题材歌曲等,融悟德法兼修,提升道德文明素养。
“环境资源法”课程思政设计根据教材分为环境保护法的理论阐述和环境保护法的具体法则两大部分,在课程设计中通过挖掘思政元素,重构课程知识框架,使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有机融合,通过多样化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通过任务式教学法,师生角色互换,在翻转课堂中使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保护案例,进一步掌握理论知识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模式坚持“底色”教育、“素养”教育和“技能”教育同步。“底色”教育强化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神理念和思想意识,增进生态文明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低碳出行,以身作则,倡导学生一起坚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自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者、行动者、示范者。“技能”教育从专业层面促进学生掌握环境保护法的五个基本原则;熟知环境保护法的五个基本原则的理论知识,深刻理解领会公众参与原则对环境保护的倡导性作用;充分掌握公众参与原则观测与实施内容,运用到环保实践中去,践行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价值理念。“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意识,在教学中坚持知行合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多元治理创新思维能力。在新的征程上做“有法律学问、有社会常识、有法律道德”的新青年。
三、“学思践悟”“环境资源法”课程思政模式实践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渗入思考。在“学思践悟”“环境资源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以课程的知识、能力、价值观三维课程思政目标为基准,帮助学生了解环境资源法相关法律法规及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价值范式和育人资源[5]。
(一)构建长效学习机制,学透专业知识
首先课程教学基于开放教育的学情分析,学生学习目的的多元性、学生差异性较大,主要表现在年齡跨度较大、知识储备差异较大、求学目的各异等。课程开课前会针对学生开展一次系统的问卷调查,主要围绕学生求学的目的、学生层次、课程学习的期望、课程思政的理解等维度开展,以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有依据和针对性,提升教学的效果。其次组建混合式的课程教学团队,团队成员由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和学生工作者构成,专业层面上由全系统的课程教师、专业负责人、辅导老师构成,形成集体备课制度,利用开放教育的系统优势,充分调动系统教师的积极性,试行竞岗上课制,基于系统教学统筹平台,由专业负责人牵头搭建课程教学评价团队,挑选优质师资面向学生开展线上和线下教学,辅导教师负责课程教学答疑活动,通过整合系统教师,实现课程教学精细化和分工细分化。第三,整合课程资源,以主题教学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构建全在线课程资源,包括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教学视频、讲义教案、在线测试等,所有资源坚持贯彻主题教育形式,有针对性的构建相应资源。第四,实施差异化和分层教学,根据问卷调查所掌握信息对学生进行分层组建学习小组,将专业知识储备无异的规整一个团队,以便教师顺利开展分层教学。充分发挥系统规模优势,教师群体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有序推进,最终实现组内成员共同成长和组建相互促进的模式。第五,创新课程考评形式,在综合成绩的评定上,除了课程学习成绩以外,要侧重于对学生团队学习的参与度、线上和线下学习行为数据反馈、社会实践环节等综合评定。
(二)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深思价值意蕴
基于“环境资源法”课程的本质属性,其与思政教育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利用实践案例和本土红色教育基地,构建纵横交错的课程思政体系。首先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由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课程教师、辅导教师、思政课程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共同构成,团队成员从知识结构、年龄、专业结构等层面合理配置,各成员分工明细,职责清晰,有效引导学生深思专业课程的价值内涵,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融合三位一体[6]。其次,基于专业知识、学科方法、时代精神等维度挖掘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注重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前沿性,融合多学科交叉思想[7],提升学生认知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其内在价值、思想的温度。在思政资源库的构建上,坚持以学科专业内涵为构建课程思政之源,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职业素养四个层面挖掘思政元素,以本地资源和课程平台建设丰富课程思政实践。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要注重课程思政的适度视觉化、碎片化、时尚化和适度娱乐化[8],从而更加有效的开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第三,利用区位优势,挖掘广州地域红色资源,构建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体系,多渠道多形式立体活化红色资源,将红色教育基地作为教学的“第二课堂”,利用依托新技术建立的线上推广平台,将地方红色文化蕴含的德育基因推进融合进课程教学,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
“环境资源法”课程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全过程,充分挖掘各章节知识点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以鲜明的思政理念贯穿“环境资源法”教学课堂。从案例筛选为主要切入点,以观点解读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知识传授、价值引导为导向,结合学生学情特点引导学生换位思考,鼓励学生敢于为保护环境发声,知行合一,乐于实践运用。以下为部分章节课程思政教学框架设计(表1)。
“环境资源法”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坚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显性与隐形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的四结合融入方式,通过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融合线上和线下教学,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环境保护法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掌握,牢固树立客观公正、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技能提升、增强素养的职业道德观念,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效融合。
(三)坚持实践教学主导,践行职业拓展
“环境资源法”采取总分式立法体例,以记忆性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的知识体量要求较高,学生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基本法律知识储备,专业学习压力较大,在课堂教学中零散化嵌入式的课程思政教学收效甚微,因此在课程思政模式构建中,侧重于实践教学为主导,重视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结合专业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双轨并行,形成法学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有机构成部分。
“环境资源法”课程的实践应用性较强,如环境破坏问题的治理、环境保护政策的贯彻等可以直接融入到实践教学中,通过实践案例教学进一步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法治思维,强化职业素养。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实地调研教学、模拟法庭教学、实践基地教学、典型案例教学等形式,在实践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感受司法的公正公平,形成环境治理的诚信和法治理念,培养提升解决环境纠纷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职业素养。
在实践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以“学习课程内容——确定教学、课程思政目标——案例解读(实践教学)——感性体验——理性领悟——价值认同”的渐进式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路径。
(四)勤学深思力行,融悟德法兼修
所谓融悟是基于价值导向,通达颖悟,通达知识、通达行为,最终通达思想。即以思导行、以行达悟、以悟获得、得而善思。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高校要培养原来越多的“德法兼修”人才,不局限于法学专业,要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新时代,“德法兼修”是指在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培养既具有较高的法治素养和熟练的法治技能,又具有相当的道德素养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并适用于衡量从事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法律实践工作的专门人才的重要标准[9]。“环境资源法”课程思政模式构建最终要实现德法兼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模式的学、思阶段,强化学生的认知和价值引领,在实践的层面坚持以行动为导向,学以致用,最终内化形成知识和行为规范,塑造融合理论知识的真理性和实践行为正确性的内在信念,厚植情感,内化于心,成为学生行为选择的价值原则。“学思践悟”课程思政模型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培育基于善学、深思、践行的阶段学习提升过程,最终成为融悟德法兼修的人才。首先在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上确立以“德法兼修”为主要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和职业素养等内容融入教学进程,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形式引领学生深刻思考“知行合一”思想,坚定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认同感。其次在思政资源库建设上,坚持从专业知识出发,立足地方特色,创新教学方法和形式,活化红色资源。主要是侧重于利用广州地方红色资源,找准定位提炼地方红色文化特色,赓续红色血脉,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五)基于柯氏评价模型的多元主体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
对于课程思政评价不同学者研究的视角各不相同,郭凤婷借鉴CIPP模型(决策导向评价模式)构建评价递阶层次,从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四个维度构建了24个三级指标进行评价[10];熊平基于系统思维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联通、内外畅通”的課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11];王珊也基于CIPP评价模型构建将思政元素融入完整教学环节的“四维联动、三级递进”评价机制[12]。
“环境资源法”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组建课程评价团队,实现全员参与课程思政评价。评价主体包括专业教师、课程教师、辅导教师、学生等,针对资源建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程思政、育人成效、推广应用等维度全方位综合评价(图3)。
前四个维度属于教学实施一级指标范畴,育人成效和推广应用属于模式应用效果指标范畴。每一个维度均构建有具体的三级考核评价指标,有明确的要求和提炼的要素,构建“学思践悟”课程思政模式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考核评价体系。具体评价体系如表2。在育人成效的评价上,借鉴柯克帕特里克提出的四级培训评估模式,借鉴反应评估、学习评估和行为评估三个层级,构建三层级评价模式,衡量评价模式教学的满意度、学生学习的获得度、知识运用实践的程度等。
多元主体多维度评价体系改革了传统评价的单一式,从评价指标由单一向多样发展,评价主体和客体多元化,贯穿三全育人理念,评价覆盖育人全过程。
四、“学思践悟”“环境资源法”课程思政模式实践反思
“环境资源法”“学思践悟”课程思政模式经过几年探索积累,每学期遵循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优化、资源整合、形式方法创新、教研探讨、模式反馈评价等路径,不断优化调整,力图实现最优教学效果,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遵循。经过模式运行的效果反思,仍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一) “学思践悟”课程思政模式优化,增强各环节的关联性
模式在后续的实践运用和优化完善中,要注重加强探究“学思践悟”一体化模式上各环节的内容关联,有机融合,避免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化、形式化和功利化倾向。尤其是在践悟环节,从目前实施的效果来看尚且不足,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形式有待创新,要强化运用广州地域红色资源与专业知识传授有机融合,提升实践教学的成效,将显性和隐性有机结合。在悟的环节要加强学生对价值内涵深思的引导,促使学生形成有正确价值的行为规范。在实施过程中,还需强化各阶段环节的传导性,真正做到教学全程的一体化。并将该模式持续推进到专业各课程及跨专业的课程教学实施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同时要加强课后的实时跟踪,问卷调查,了解掌握学生职业发展面临困境,以便于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实现立德树人总体目标。
(二)丰富课程思政素材库,形式多样,呈现本土特色
目前的“环境资源法”课程思政素材主要结合各章节专业内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等四个维度挖掘思政元素,在呈现的内容上更多的局限于文本、案例、政策文件、教学视频等,在资源的建设上,对互联网融合不够,可以适度视觉化、碎片化、时尚化、娱乐化,拓展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温度。另外在于本土红色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思政素材库的本土化特征不够清晰,要找准定位,结合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标提炼地方红色文化特色,融入到法治人才培养中。后续要充分调动系统教师团队和学生群体,形成教学互动、共创共建格局。同时为保证课程思政素材库的时效性,计划建立素材库更新机制,形成文字版、在线案例、实践环节等素材库,组织团队教师拍摄课程思政视频素材库并运用到课程教学中。
(三)扩充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完善学习培训机制
进一步扩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开放教育系统优势,组建专家团队、实施团队和辅导团队三级组织。邀请校外专家对课程思政开展进行专业指导,实施团队成员将思政育人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同时发挥辅导教师团队功能,密切关注学生学习和价值动态,并反馈实施团队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教学。另外要组织教师培训学习,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使其更加高效服务于课程教学。每学期召开一次全系统的“环境资源法”课程思政研讨会,针对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加强探讨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时鼓励和支持团队成员参与各种形式的课程思政能力提升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运用相结合,逐步壮大课程思政教学实施团队。
(四)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专业实践教学能有效避免思政教育“孤岛化”倾向,防止专业理论与实践脱节,后续的教学实施中要进一步带领学生投入实践,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如城市环境污染调研、人居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城中村污染问题调查等。也可丰富第二课堂实践,如开展模仿实训,组织学生进行“法官”“当事人”“律师”角色扮演,进行模拟法庭教学,通过模拟环境法庭开庭审理的真实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冲击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让学生真实感受案件背后的司法正义、环保意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丰富课堂教学中的“学思践悟”,确保理论联系实践,使到“环境资源法”课程思政从学、思、践、悟四方面发力。
五、结束语
“环境资源法”“学思践悟”课程思政模式遵循“1234”总旨结合课程特性,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传导路径,坚持“底色”教育、“素养”教育和“技能”教育融合,在实践中构建长效学习机制,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丰富课程思政体系,提升学生认知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注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践行职业拓展,最终成为德法兼修人才。在模式的评价上基于柯氏评价模型,形成多元主体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经过多年不断实践反思,逐步完善,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学思践悟”课程思政模式。
參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3-04-03)[2023-08-01].https://news.cnr.cn/native/gd/sz/20230403/t20230403_526205648.shtml.
[3]谢斌,魏琰.目标管理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策略[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77(6):86
[4]胡安琪.“环境资源法”课程思政的耦合、困境与破解[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7(3):24
[5]朱飞.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澄明与进路选择[J].思想教育理论,2019(8):67
[6]白学军,章鹏,杨海波,等.心理学“知-行-信”课程思政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20(5):672
[7]陈士磊.“三师三堂”视域下课程思政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2023,22(4):97
[8]叶长兵,陈祯,李红梅,等.“源线面”课程思政模式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23(21):181
[9]彭凯.德法兼修: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标准[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1,31(6):19
[10]郭凤婷 周君华等.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2(12):71
[11]熊平,苟川.基于系统思维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39(5):114-122.
[12]王珊.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高职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4(4):84
编辑/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