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 刘洋 刘璐
摘要:文章以数字化作为驱动力,从日常管理、数字化农业、销售路径和产业联动四个维度入手,对昆明市嵩明县东村和新春邑村在数字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资源整合、乡村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构建出一个以“数字乡村”为核心的未来乡村产业发展架构,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产业振兴路径,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产业;产业升级;产业振兴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4.03.056
中图分类号:F 49,TP 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码:1672-7274(2024)03-0-03
1 研究背景
随着数字乡村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数字经济;2020年中央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1];2022年2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智慧农业发展、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
2 数字化视角下乡村发展路径选择
当前,在数字化改革视角下,数字产业发展从“生产、售卖、融合”三个方面来看,其发展路径大体有以下几个方向:路径一是以村落主体特点为特色,打造数字营销,通过将原有的产品重新包装,进而推出新的营销理念,吸引消费者;路径二是通过数字媒体,利用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开通电商之路;路径三是以当地自然资源为基础,与旅游产业联动,数字与文旅相融合,进而达到振兴乡村的目的。
3 东村、新春邑村的基本情况
3.1 东村和新春邑村的区位概况
东村和新春邑村同隶属昆明市嵩明县嵩阳街道,位于嵩明县北部,距离县城仅20分钟车程,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可与周边乡村联动发展,形成产业链。
3.2 东村产业发展概况
3.2.1 东村产业概况
嵩明县东村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经过的村子,拥有39.24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其中林地占80%以上,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丰富。一产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粮食、经济作物、果林为主导产业;集体经济发展良好,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2020年村内集体总收入约10.33万元,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三产以红色文化为特色,农民人均年收入约1.3万元。截至2021年底,一、二、三产收入占比分别为90%、0%、10%。
东村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但村内一直存在着产业与市场衔接不紧密、农产品难卖、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自主创业就业难、有效劳动力缺乏等问题。2021年,东村整合文化资源、产业资源、生态资源,抓住信息化、现代化农业转型的机遇,逐步开展数字化、智慧化产业发展。
3.2.2 东村产业发展总体策略
从生态保护、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三方面综合考虑,整合本村生态资源、人文资源、旅游资源,扩大农旅融合、数字服务的经济效益。规划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一主线”“两平台”“两产业”不断打造数字化产业路线。“一主线”强调利用当地红色文化及民族文化资源,串联核心旅游项目,向南联动县城,打造乡村智慧旅游发展线,既可以保护和发扬当地的红色文化,又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两平台”提出了线上网络平台和线下实景平台共同发展的策略,通过电商产业和网络宣传视频,既可以扩大电商产业规模,又可以加大乡村对外宣传力度。“两产业”则是指带动传统农业和红色旅游产业的转型,通过设立销售电商平台,直播售卖特色农产品和红色主题文创产品,为旅游产业提供转型升级的条件。
3.2.3 东村产业发展成效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数字化产业政策的推动下,东村传统产业找到了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同时也解决了产业活力不足、业态单一、集聚性弱、产业链延伸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在互联网的助推下,东村已经实现了4G网络全覆盖,5G网络正在逐步完善中。农产品销售半径进一步扩张,线上电商平台的搭建形成了农产品、文创产品电商发展的良好氛围,销售总量迅猛增长。线上产业集聚初现成效,东村借助互联网平台赋能,加快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3.3 新春邑村产业发展概况
3.3.1 新春邑村产业概况
第一产业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主导产业以种植蔬菜、花卉、草莓等作物为主,也培育苗木。村内有集体养殖塘若干,有良好的第三产业发展基础。
3.3.2 新春邑村产业发展总体策略
转变新春邑村以农业为主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让产业生态化、增值化、特色化,让农民富起来。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引进相关企业等发展经济,做优一产,做活三产。构建以文化催化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2]。
新春邑村产业发展布局为“一核两点”。一核是指融入和串联嵩明县乡村旅游经济带,以民俗文化、农旅旅游观光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核。两点是指依托新春邑村农业、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购物、住宿、餐饮等综合服务。以新春邑为发展核,打造集“乡村旅游+特色经济果林庄园”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区。
新春邑村以“乡村休闲旅游”为品牌的农旅融合村寨,整合现有土地资源,结合现状农业规模化布局,通过延伸现有单一的产业链条,科学引導农业服务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附加值高的项目,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果林种植园,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增加村民和集体收益。
4 数字化视角下东村与新春邑村的产业
振兴路径
4.1 日常管控——基础建设打造数字化乡村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领域的应用。
在脱贫攻坚工作的推动下,东村、新春邑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已实现4G网络全覆盖。为提升村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依托乡村综合服务云平台,将数字技术融入东村的日常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该平台集在线审批、应急管理、信息发布、环境治理、在线教育、村庄规划、投诉建议、组织生活、党务公开、党员管理、党建要闻发布等功能于一体,全方位覆盖村务管理、村民管理及党建工作,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让村民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用数据对各种事件进行分析预测,面向广大群众有针对性地及时发布公共信息,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精准服务[3]。
4.2 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种养,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
东村、新春邑村水资源丰富,均靠近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优越,具备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条件,可以通过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实时监测平台,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用数字化赋能农业生产。
依托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利用GIS系统的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采集农业资源数据,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变化趋势的可视化管理。实时掌握环境变化情况,包括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自动发布自然灾害预警。村民通过远程操控、实时监测、有效调整方式,实现智能化精准灌溉,节约水资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让农业生产更精准、更高效,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
4.3 销售渠道——打造“互联网+”农产品平台,拓宽产业销售渠道
为全面实现智慧农业,还应该考虑到数字化销售问题,借助网络平台来帮助农户解决“卖难”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将自己的业务范围拓展到乡村,借助京东、淘宝、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各大电商平台,依托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如蚂蚁金服、阿里云、菜鸟等,将东村和新春邑村的农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高效实现产销对接。
4.4 产业联动——一三产业联动、村村产业联动
以本地资源为基础,一三产联动发展,数字信息与文旅融合,打造东村与新春邑村的产业互动,联动发展。
东村社区拥有丰富的森林和水资源,辖区内有多个水库坝塘,如大石头、干河、龙王庙等,被誉为“天然氧吧”。这使得东村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具备了打造“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体验式旅游村的优越條件。此外,东村还拥有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将本地资源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并将数字信息和文旅融合,打造“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旅游”的模式。通过构建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VR/AR技术的智慧文旅平台,将红军长征纪念塔、红军攻城战斗遗址、东村龙王庙红军标语等文物进行数字化展示,打造数字化的文化体验空间。
基于大数据分析,整合各类资源,合理规划旅游路线,提供综合管控、智慧停车、智能向导、应急指挥调度等服务,以提升游客体验。同时,向游客推荐本地农特产品,并借助电商平台,以“线上+线下”的经营模式,推动农产品的销售,从而助推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5 结束语
数字化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大支撑,本文结合东村和新春邑村的发展现状,剖析乡村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整合本村生态资源、人文资源、旅游资源,扩大农旅融合、数字服务的经济效益,从日常管控、数字农业、销售渠道、产业联动四个方面进行数字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搭建乡村的村务治理、村民服务、农业生产、生态旅游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平台,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江茹依,向永胜.数字化改革视角下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以白牛村为例[J].商业经济,2022(2):128-130.
[2] 赵意焕.四力联动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23(3):7-11.
[3] 张亚杰.“十四五”时期加快数字乡村治理的价值审视与实践进路[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1(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