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MBTI 青年社交 社会心态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MBTI(全称为“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即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系美国作家迈尔斯及其母亲布里格斯基于心理学大师荣格的理论提出的性格测量表,可以说是当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人格类型测试工具。它的基础理论来自荣格1921年出版的《心理类型》一书。在该书中,荣格区分了两种态度类型:外倾型(Extraverted, E)和内倾型(Introverted, I),指称的是对客体的兴趣取向或力比多运动(力比多运动是荣格站在弗洛伊德理论的角度来看的人的内在动力特征;外在来看,它会表现为对客体的兴趣取向)的差异;还区分了四种心理机能:思考(Thinking, T)、共情(Feeling, F)、感知(Sensation, S)①、直觉(Intuition, N),用来指称个人面对客体和主体、意识和无意识时的应对调适方式,或者说是人类主要的理性及非理性功能机制。此外,荣格在论述中把体验(Perception)和决断(Judgement)列为个体生命行为的两大基本方面。②根据荣格的研究,布里格斯和迈尔斯提出,可以基于如下四维八极来判断人格:(1)注意力指向维度:外倾(E)—内倾(I);(2)接受信息方式维度:感知(S)—直觉(N);(3)得出结论方法维度:思考(T)—共情(F);(4)生活态度取向维度:决断(J)—体验(P)。并可将其排列组合出16种基本人格类型,用量表来加以测量。③MBTI自1942年左右创建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检验和测量量表的版本充实更新(不同版本用从A到Z的字母标识,目前国内常用的为MBTI-M版本;2001年,在专家的努力下MBTI-Q量表诞生④,更多的子维度被加入进来),已被许多大型公司用来为人职匹配、人员评估选拔、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依据。
MBTI人格类型量表在2000年前后开始被我国的心理学家译介、研究、检验和修订,最初主要应用于高校教学科研、企业团队管理、员工人格测试等领域。MBTI在网络中引起我国青少年尤其是职场青年的广泛关注,是在2022年冬季奥运会期间,特别是在谷爱凌接受采访时提及自己是INTJ型人格之后。至2023年3月,MBTI在中国的受众覆盖率达到了10%,且该数据仍在增长中。一方面,不少青年通过它来锚定自身人格、解答心理困惑,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市场乃至更广泛的社会力量也抓住了这一机会,越来越多的博主、小编、播主以之为基础进行社会交往乃至再创作。如此一来,也就形成了越来越庞大的网络趣缘群体,或曰“MBTI圈”。有人甚至称MBTI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社交名片”⑤。
将青年热衷MBTI作为一种亚文化来看待时,会发现它与其他诸多青年亚文化有不少相似之处。
一是具有鲜明的、能满足至少是部分青年群体特定需求的共性。青年处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在学习、工作、生活方面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苦恼。当然,面对未来人生的多种可能,青年也有着极大的探究兴趣。于是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诸如占星术、算八卦、批八字等类似“算命”的系统也通过新形式接近青年网友。这类系统尽管偏于“玄学”而较少科学性,其带有的“预测属性”“预言功能”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和满足年轻人的心理需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MBTI也是一种“玄学”,而是要强调它具备一定的“预测属性”“预言功能”,能够较好满足时下青年群体的共性需求。
二是文化“待淀性”凸顯,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沉淀”将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经将文化区分为三种理想类型:既淀文化、共淀文化以及待淀文化。“待淀性”在青年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意味着青年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环境里,会经历之前世代从未有过的生命体验。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手段和渠道前所未有地丰富,其文化总体上属于“待淀文化”,青年文化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⑥与大多数青年文化具有“待淀性”一样,青年热衷MBTI所形成的亚文化也具有“待淀性”,这种“待淀文化”与“既淀文化”相对立,镶嵌在青年不断更新的社交活动中。因此,它所负载的“价值任责、精神气质、思想观念”将比较容易获得广泛认同,极易在青年群体中凸显出来。一旦这种青年文化从“待淀”开始迈向“沉淀”,它将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三是相对独立性、自主性较强。在网络中关注MBTI的人群,创造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话语,一些不接触该圈子、不了解内情的人,甚至看不懂他们在相关网络社群中的话语含义。通过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亚文化话语,他们形成了具有较强自主性的文化,在这其中,青年通过对相关事务的关注、参与、投入,能够找到自身的归属感、定位感和自我支配感。
第一,MBTI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如前所述,MBTI依托于荣格精深的心理学思想,且其量表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反复检验、改进和完善。有不少研究报告支持其人格类型的相关假设;而它能够获得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大型企业中被普遍采用,以及发展到今天深受年轻人的青睐,也表明其作用是相当理想的。⑦这和许多以“玄学”和“娱乐”为基础的亚文化有着本质区别。
第二,MBTI的基本取向与时代精神相契合。其量表及理论系统展现出更多丰富的人格特质,与当今时代重视个人价值的理念趋势相契合。MBTI对其所标识的人格类型大部分持正向评价,强调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更加有助于青年充分挖掘自身潜力。
第三,围绕MBTI确立起来的青年亚文化强调人的平等性、互补性、多元性。MBTI测试操作简单,对结果的评估也比较客观,容易引发年轻人的共鸣。通过MBTI测试可以比较直观地从结果中得出有关自己注意力指向、理性和非理性运行情况以及生活态度取向的一些论断,这非常有利于测试者对自身心理状况的基本把握。需要注意,MBTI测试结果所指向的人格类型,不应也不宜放置在社会系统中去进行优劣评判,而是强调其各有特色,各有可取之处,彼此互补。比如,荣格就强调,外倾经验态度和内倾抽象态度相互矫正,在人类思维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像是一对孪生的能力。这对年轻人进行自我了解、自我定位,进而实现自尊自信自强是极有帮助的。
第四,具有较强的互动参与性。基于MBTI的内容、理论及其测试结果,年轻人往往可以在此基礎之上进行加工或再创作,并通过社交媒体进一步开展互动和传播,进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展示自己、理解他人、实现社交。MBTI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人际社交场合,也让这一青年亚文化仿佛成了一场全网性质的角色扮演大游戏,人们展示自我的同时,也吸引了那些具有共同话题的朋友,满足其社交期待。
青年人爱上MBTI甚至形成一种有着很强影响力的亚文化,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心态,其中的问题值得我们思索和辨析。
第一,体现出青年迫切需要定位自身、获取认同、开展社会交流的心态。个人的不确定性、可塑性、发展性在儿童及青少年群体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尽管如此,这些群体成员仍迫切地需要寻找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归属感。过去,他们可能更多是通过学习、生活、工作,形成追随某种思想、崇拜某个偶像,来对自身进行定位,形成自我的社会归属感。在日益个体化的现代社会中,网络对生活的渗透导致一些青年的孤独感、寂寞感随之增加。MBTI不仅可以帮助青年了解自己,增强自我认同,减少焦虑和抑郁,提升幸福感,还可以让他们基于人格的具体性、系统性而与更多的他人甚至是故去的人、文学人物等连结到一起,这或许能够让他们不会感到太过孤单。
第二,体现出青年希望自己能被他人正确看待和对待的心态。尽管一些青年热衷MBTI,可能有规避现实压力的诱因,但是,更多的青年热衷MBTI也表现出希望摆脱被“一刀切”式对待的心态,特别是希望在职场被领导和同事以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如果青年身边的人特别是亲朋好友能够较好地掌握MBTI的相关理论,根据其较为真实的人格类型来加以对待,权衡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将会大幅提升青年心理健康水平。
第三,体现出青年希望不断探索新型、平等、宽松的社会交往方式的心态。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使得在这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具有比较清晰的个人边界、鲜明个性和自主意识。他们不大会过多地勉强自己进行社交,或是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冲突,更希望以独立的人格来开展平等互动。基于MBTI而形成的互动社交圈,更契合青年群体的这一心态。在这样一个本质上要求平等沟通、尊重个人、具有较强伸展性的空间里,可以寻找到许多朴实而毫不虚夸的话题进行讨论,推进社会交往,从而为青年特别是职场青年带来更多的心灵慰藉。
青年MBTI亚文化的社会结构成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宏观社会环境变迁层面。历史的演进往往意味着族群的更迭、国家的兴衰,对于个体来说,在相当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关心的并不是他的具体人格类型,而是他隶属于哪个国家、种族和阶级。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竞争格局已是今非昔比。二战后的“核恐怖平衡”为人类社会赢得了相当长时间的和平与发展,人类文明的推进、互联网的普及,让真实地高扬个人价值、以人为本、人人平等成为可能。正是在这种条件下,青年有了更为广阔的职业及职位匹配空间,由此人格类型的差异和比较优势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同。
其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当今青年所处时代的竞争与过去战争状态时肉体上、生物意义上的竞争已大不相同。随着个人可以通过职业及职位匹配进行社会定位的空间越来越大,青年反作用于社会结构、对之进行重构的可行性能力也越来越强,但同时也容易造成青年个人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结构性张力。例如,单一化的绩效等级评价理念或底层逻辑,就与人格类型多样性的事实及尊重这一事实的理念相矛盾。青年特别是职场青年热衷MBTI,可以看作是一种希望社会做出改变的呼吁。
就社会结构效应而言,可以从该现象对社会结构的作用及其反作用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青年MBTI亚文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与人的交流与平等,但也需重视这其中可能会形成的“茧房效应”。青年了解MBTI指向的心理类型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用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反思与规划。他们在新型社会交往中强调彼此不同的人格特点,更好地认识、理解并欣赏其中的差异,从而达到人际和谐互动、理性互动的目的。自然,人格类型相似的青年更容易在社会交往中产生共鸣,而人格类型不同时,则需要更长时间来彼此适应。因此,也就需要青年群体警惕在不同人格类型之间形成心态上的“茧房化”趋势。
另一方面,从“反作用”的角度来看,既有社会层级结构会被带入到这种亚文化之中,进而破坏MBTI圈原本极力秉持的平等理念。MBTI圈作为一个系统,加入的人变得多了起来之后,有可能会出现圈层化。尽管MBTI圈不会像网络游戏那样发布各种玩家排名和榜单,但随着衍生创作越来越多,违背平等理念的操作仍不免会出现。例如,用类似金字塔的图片将不同的人格类型进行等级化,从上往下排序之类的操作⑧,以及将特定的某类人格贴上负面标签⑨,在不同类型人格间形成鄙视链,等等。当这类操作在网络流行并获得一定程度认同时,就会背离MBTI所强调的人格平等的精神理念。
人生是人与环境和社会系统性互动的结果,没有预定的标准答案,性格测试当然也不会向测试接受者给出一劳永逸的人生答案。青年MBTI亚文化中一些青年心态和社会结构的问题需要注意调适。这种调适涉及从微观到宏观的多个层面。
个体心理层面的调适。荣格与其老师弗洛伊德的理论冲突主要在于:荣格试图突破弗洛伊德从变态心理的临床分析推断常人心理的研究范式。比如说,荣格指出,当Ni(代表直观洞察力)的主导功能(意识)被主动或被动地无限夸大,整个人就会为其愿景而活。其无意识部分的Se(代表外向和感性)就会“愤然作色”,强迫性地让人去贪恋一些客观物体的感觉。总之,当Se跟Ni的愿景“对抗”起来,这时人就“生病”了,如强迫症、抑郁症等。⑩由此可见,心理类型理论本身就是强调个体心理调适的,它内在地受惠于中国儒家“致中和”的价值理念。
个人之间关系的调适。荣格从理论上拓宽了心灵的广度和深度,呈现出心理类型多样性的事实。这意味着,荣格真正把人当作一个体系中的人来对待,兼顾其个体性与整体性。人的个体性是作为整体的人类心理机能的一种显现。在荣格看来,个人从经验中得来的观念,和那种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已经存在的知识是连接在一起的,这样的联系具有一般性。 不难看出,在荣格这里,不同类型的人格之间并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不过是整体中的一个面向。这意味着,个人人格的健全和发展,要求加强人际互动、调适个人之间关系。哪怕是整个社会日益趋向个体化,我们也需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个体化,要敢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拓展社会交往的范围。
制度系统的调适。近些年来,心理问题还显现出低龄化趋势。尽管社会对这类问题进行了一些应对,但日趋严峻的现实也不能不让我们反思,一些人才培养模式是不是存在着亟须破除的问题?
社会文化的调适。在MBTI圈中,社会文化氛围非常重要。一些实证研究已经表明,具有类似人格特质的个体在不同文化氛围中表现出的行为具有显著差异。心理学者强调,在使用MBTI量表时,需要注意如下规则:“第一,所有的类型都是平等的,没有好坏之分;第二,不能仅仅依靠MBTI提供的类型报告便给被试者下‘类型诊断;第三,测验结果和最匹配类型应该是保密的,未经许可不能公开个人信息;第四,结果不应该用于给被试者贴上固定标签,或者用来评价被试者。” MBTI圈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则,秉持开放宽容的理念,深入荣格心理类型思想的精髓,从我做起,推进社会文化的调适。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注释】
①Feeling也被翻译成“感情”,不过从它作为一种心理机能来看,笔者认为,翻译成“共情”更妥当。Sensation也被翻译成“感觉”,基于同样的理由,笔者认为,翻译成“感知”更妥当。
②⑩ Jung C., Psychological Typ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p.466-486。
③⑦曾维希、张进辅:《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2期,第255、256页。
④ 范红霞、马逸群、程钢:《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发展应用及思想内涵》,《心理技術与应用》,2015年第9期,第20页。
⑤⑧许澄婧、刘俊冉:《网络趣缘群体的互动仪式行为探究》,《新闻世界》,2023年第11期,第58—61页。
⑥王水雄:《社交模式变革下的青年文化建设》,《青年研究》,2021年第2期,第5—12页。
⑨王亚成:《MBTI网络语言对年轻人社交的影响》,《互联网周刊》,2022年6月20日,第12页。
责编/贾娜 美编/陈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