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树集,刘金峰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潮州,521041)
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率成为评价高校教学质量指标之一,侧面反映了社会对高校的期望。职业人格类型同职业契合度的高低决定了就业的数量和质量,了解不同学生群体的职业人格类型,可以为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咨询、职业生涯课程改革、教学管理等提供借鉴。
本研究样本为A学院四个专业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的问卷数据,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经回收后统计获得有效样本279份。
有效被试样本的情况如下。性别比例:男生48人,占17.20%;女生231人,占82.80%。年级层次:三年级261人,占93.55%;四年级18人,6.45%。专业构成:烹饪与营养教育76人,占27.24%;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77人,占27.60%;旅游管理87人,占31.18%;心理学39人,占13.98%。学生类别:非师范生87人,占31.18%;师范生192人,占68.82%。
MBTI-G职业性格量表(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世界范围内使用广泛的测评工具之一,信效度良好。该量表共有93个项目,均为二选一的选择题。量表分别计算四个维度(外倾E—内倾I维度、感觉S—直觉N维度、思考T—情感F维度和判断J—感知P维度)上的偏好,各维度上分值高者则为该维度的偏好,得分相同取后者,即内倾I、直觉N、情感F和感知P。
四个人口学变量则分别通过一个项目进行调查。
本研究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相关分析,使用Excel进行数据清洗、数据净化和图表制作。
职业人格类型同职业的匹配度密切相关,匹配度越高则将来职业成就越高,个体更快适应工作,工作满意度和就业质量更高。了解不同群体的职业人格类型,为学生了解自身,准确定位职业生涯,快速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提供参考;为学校和教师认识学生群体,针对性地进行教改和职业咨询提供借鉴。基于现实因素,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职业人格类型和性别、年级、专业、学生类别均存在相关关系。
H2:四大类人格类型和性别、年级、专业、学生类别均存在相关关系。
H3:相同性别下,职业人格类型、四大类人格类型同专业不存在相关。
H4:相同专业下,职业人格类型、四大类人格类型同性别存在相关关系。
H5:师范生的职业人格类型、四大类人格类型和性别存在相关关系。
H6:相同专业的相同年级的师范生性别与职业人格类型和四大类人格类型存在相关关系。
性别变量为男或女。年级是研究对象所处的年级,样本数据的年级变量为三年级或四年级。专业变量是研究对象就读的第一学位专业,样本包括的专业有烹饪与营养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旅游管理和心理学四个专业。学生类别分为师范生和非师范生。职业人格类型则是根据美国的Briggs和Myers划分的十六种职业人格类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划定四大类人格类型,分别为SJ(教条)类型、SP(探索)类型、NF(友善)类型和NT(坚定)类型。
本研究使用卡方分析,对H1进行检验。卡方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人格类型和性别(F=18.816,P=0.222)、年级(F=18.359,P=0.244)、专业(F=52.193,P=0.215)、学生类别(F=16.724,P=0.336)间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推翻原假设。
关于不同学生群体在四大类职业人格上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的问题,卡方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F=1.313,P=0.726)、不同年级(F=2.185,P=0.535)、不同专业(F=12.170,P=0.204)、不同学生类别(F=6.154,P=0.104)的群体在四大类人格类型间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即H2不成立。
进一步验证是否因为多个变量相互交织,是否影响目标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表1显示,在控制性别变量的前提下,职业人格类型、四大类人格类型与专业间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因此,H3被证实。职业人格类型是个体在长年累月过程中慢慢形成的,而学生就读专业是基于现有高考填报志愿制度被迫或者自愿选择的,时间短,并不能体现基于人格类型而选择该专业。因此,职业人格类型、四大类人格类型与专业间相关关系不显著。
表1 相同性别下,职业人格类型、四大类人格类型与专业的相关系数表
*P<0.05,**P<0.01。
职业人格类型和性别同属于心理学范畴,都是个体经年累月形成的,已有研究表明两者间存在相关关系。[1-2]也有研究表明两者间相关关系不显著。[3]
基于现有数据,通过品质相关分析,在控制专业变量的前提下,职业人格类型、四大人格类型同性别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因此,H4假设被证伪。相同两个变量,得出不同结论,可能的原因有:第一,样本抽样方法,导致数据差异;第二,样本所处历史文化等背景环境的差异;第三,填答问卷者没有如实填答问卷;第四,随机误差。
表2 相同专业下,职业人格类型、四大类人格类型与性别的相关系数表
*P<0.05,**P<0.01。
在师范生中,职业人格类型同性别间存在相关关系,系数为25.484,P值为0.044。而四大类人格类型与性别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因此,非师范生的性别与职业人格类型、与四大类人格类型均不存在相关关系,H5不完全成立。
表3 师范生的职业人格类型、四大类人格类型和性别的相关系数表
*P<0.05,**P<0.01。
关于师范生在四大人格类型中不显著,是否存在着专业或者年级变量的影响,导致不相关的问题,本研究在进一步控制专业和年级两个变量后,探讨师范生性别和职业人格类型、四大类人格类型间的相关关系。样本中,烹饪与营养教育三年级和四年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三年级和心理学三年级专业有样本,其余均没有样本。旅游管理为非师范生专业,故无样本。通过F检验,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三年级(F=21.585,P=0.088)和四年级(F=11.906,P=0.291)与职业人格类型,三年级(F=3.726,P=0.293)和四年级(F=1.495,P=0.293)与四大类人格类型均不显著。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三年级与职业人格类型(F=17.937,P=0.266),与四大类人格类型(F=4.338,P=0.227)不显著。心理学三年级与职业人格类型(F=10.773,P=0.548),与四大类人格类型(F=2.447,P=0.485)不显著。因此,H6不成立。
表4 相同专业和年级的师范生性别与职业人格类型、四大类人格类型相关关系表
*P<0.05,**P<0.01。
基于现有的样本数据,职业人格类型和性别、年级、专业、学生类别四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四大人格类型和性别、年级、专业、学生类别四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也均不显著。
相同性别下,职业人格类型、四大类人格类型同专业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相同专业下,职业人格类型、四大类人格类型同性别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师范生性别同职业人格类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同四大类人格类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非师范生均不显著。
相同专业的相同年级的师范生性别与职业人格类型和四大类人格类型间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