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永红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因地制宜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打造发展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必由之路,集中体现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规律、新趋势。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學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要发展,为正确认识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坚持科技引领,突出创新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都会催生出新质态的生产力。因此,需要坚持科技创新,培育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原动力。当前,全球以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高科技发展战略,争取率先取得革命性突破,开辟生产力发展新赛道,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2.64%,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在太空探索、深海技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晶硅光伏等领域取得技术领先优势。但同时,美国构筑“小院高墙”,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与遏制不断升级,我国面临的基础研究、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发光材料以及芯片等“卡脖子”技术问题亟待破解。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获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技术,迈进创新型国家前列,从而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基础。强化科技创新引领,重点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经济增长新引擎。
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系统性。在新一代技术与数据要素的共同作用下,生产要素重塑蝶变,新业态、新模式、新动力不断涌现,推动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模式、社会运行和制度体系发生革命性变化。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程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有机统一,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起主导作用的核心要素。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的基础上,衍生出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渠道,将创新成果转化成强大的生产力。协调是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在于科技、新兴产业及生产领域,但又不仅限于此,还涉及传统产业、教育、金融、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等更多维度,需要四面八方、上上下下齐心协力共同推动。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高水平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带来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竞争与活力,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更高效率配置,关起门来是不可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标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在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共享规定了新质生产力的目的和重要特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区域之间的制度障碍,建设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保障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促进科技创新收益最大化。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机制,调动各行各业劳动者主观能动性,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
坚持效率优先,突出先进性。各国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不同,生产要素配置存在差异,形成了质态和发展水平不同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先进的,依靠创新驱动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质的跃升,依靠科技进步与数字赋能,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投入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大幅提高产出水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性体现为优质和高效,各种生产要素都是优质的,具有显著的高科技、高质量特征。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作为核心标志,确保在与其他质态的生产力竞争中发展更快、优势更大。鉴于生产资料的技术含量是决定生产力先进性的重要因素,需要抓住科技创新、设备改造升级这个关键环节,将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广泛融入生产资料,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机器设备的先进水平,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必要条件。
当前,有的地方对新质生产力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对其丰富内涵、本质特征、发展模式和动力源泉认识不够清晰、把握不够全面,从而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中可能会出现一哄而上、盲目蛮干的现象。对此,有必要统一思想、澄清认识误区,尽快处理好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统一标准与因地制宜、生产发展与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避开误区陷阱,少走弯路,加快形成符合各自特征发展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统筹产业发展,既要求“新”也要提“旧”。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激发生产要素活力,培养新型人才,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具,构建新网络、新平台,形成发展新模式和新动力。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然而,革故鼎新,不仅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还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需要处理好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创新驱动的产物,具有更高的技术门槛,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也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和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新赛道。同时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国是制造大国,拥有全球最完备、最齐全的工业门类,但是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约13%。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对我国稳就业、稳增长、稳外贸至关重要。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国,不能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更不能简单地“腾笼换鸟”“以新汰旧”,而是需要致力于提高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等的品质和效能,加入和发展科技、管理、数据等先进优质生产要素,拓展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强化传统产业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使其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因地制宜,既要逐“新”也要务“实”。纵观历史,四次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发展动力和模式的巨大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促进了生产力提质增效。实际上,生产力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局限性,当下的生产力在历史上几乎都曾经是某种程度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固定的范式和标准。我国各省市人才、产业、资源禀赋优势差异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路径和节奏。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基础雄厚、科研力量强大,创新条件和环境好,需要强化产教融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打造国际创新高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产业链龙头企业,构建新兴产业集群和新的增长极。其他地区需要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禀赋和特色经济优势,准确把握好点与面、新与旧、稳与进的辩证关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原则,综合考虑人才、产业、资金、管理、制度环境等条件,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集中力量推动生产要素优化组合,重点抓好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工作。
建立新型生产关系,既要抓发展也要抓改革。发展是硬道理,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牢牢抓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个核心指标,激励经济主体各尽所能,找准自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和途径,实现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需要针对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和卡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科学制定和完善生产资料所有制度、分配制度、考核制度,建立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新型生产关系,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服务,为鼓励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的跃升营造良好制度环境。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需要通过战略规划、产业政策、绩效考核、标准体系等宏观管理手段,充分发挥有为政府的积极作用,引导资源流向科技创新一线,克服市场失灵顽疾,壮大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尊重市场规律,推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定价,用市场手段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跨行业、跨区域、跨境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壮大新动能。一方面,以科技创新主导新质生产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创新是第一动力,自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23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排名第12位,在全球五大科技集群中占据三席,我国研发人员总量、研发经费投入、发明专利等都居世界前列,科技實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但也要看到,我国科技创新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瓶颈和短板仍然存在,集中表现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和工艺能力不足等。抓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这个“牛鼻子”,站在全球科技创新前沿,开放包容,善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努力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以前沿技术领域的颠覆式、突破式创新为导向,超前部署、全面开展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前沿技术研究,大力支持产业应用研究,打好工业软件、高端芯片等重点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统筹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协同构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多元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规模化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不断提升制造业底层技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供给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发挥金融的“加速器”作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另一方面,加大体制创新力度, 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聚焦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发展与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集成政府和私人部门资源,建立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在充分发挥国家战略导向作用的同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系统。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支持设立科学基金等多种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健全支持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构建由国家实验室、高水平科研院所、高校和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能力,同时加快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健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扩大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范围和成果类型,激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转化科技成果,为新质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数字赋能,助力塑造新优势。一方面,以数字赋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产业科技含金量还不够高,仍处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加快经济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赋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弱项,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进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赢得未来国际竞争力和形成领先优势的关键。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需要立足自身特点和禀赋条件,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和路径,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新兴产业、特色经济的深度融合,前瞻性部署元宇宙、量子信息、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加速推进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厚植发展新优势,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最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全系统、全角度、全链条改造,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建设“数字工厂”“未来工厂”,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强链补链,推进数字产业链现代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以强大的数据渗透和创新能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另一方面,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要素保障。发挥数字赋能的杠杆作用,前提是建设数量充足、功能强大的新型基础设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大力推进以5G、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协同布局算据、算力、算法,培育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网络贯通、万物互联,有效促进数据资源和数据要素高效流通,放大新型基础设施乘数效应,切实提升数字生产力。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权利保护、跨境传输管理、交易流通、开放共享、安全认证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加强统筹规划打破数据壁垒,整合多类别数据交易平台、多样化数据交易模式,健全数据赋能的体制机制。需要将数据变成主要的生产要素,促进数据深度融入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低边际成本、强渗透性和融合性作用,推动传统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为生产力发展模式、路径和动力创新提供实现平台和有效手段。
厚植人才沃土,着力夯实新根基。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需要打造强大的新型劳动者队伍。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育力度,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差异化、长周期、多元化的专业人才评价体系,面向全球引育院士、战略科学家、院士后备人才等高端稀缺人才,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以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市场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化要求为目标导向,建立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动态调整机制,打破路径依赖和学科壁垒,探索培养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理农医等学科深度融合,同时深化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打通科研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接口”,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培养能够熟练掌握先进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深化改革分配制度,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根据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建立科学考核机制,充分体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价值,激发生产要素活力,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人才基石。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财金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多玉琴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谢帅 美编/王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