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轨迹模式护理对靶向治疗肺癌患者的效果及价值分析

2024-04-15 02:21陈风云吴霞郁昊达秦楚蒋欣张利敏张胤胡彩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4期
关键词:因性靶向轨迹

陈风云 吴霞 郁昊达 秦楚 蒋欣 张利敏 张胤 胡彩霞

无锡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江苏省无锡市,214000)

肺癌属于临床上较常出现的恶性肿瘤,且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因此传统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疗均难以满足其治疗需求[1]。靶向治疗具有靶向性、非细胞毒性等特点,既往在临床中用于治疗肺癌,以抑制疾病进展[2-3];但多数患者行靶向治疗后,均易出现腹泻、皮疹等毒副作用,不利于治疗与预后;且慢性病康复过程较为漫长且复杂,不同时期所需的护理均各不相同,因此常规护理模式较难获得理想的干预效果[4-5]。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是根据慢性疾病轨迹行分期,对患者疾病相关行为、自我概念行为、日常生活行为提供干预;其能控制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该护理模式目前在国外已被普遍用于乳腺癌、脑外伤及糖尿病等疾病,且效果满意,但在国内的报道尚少[6-7]。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肺癌患者靶向治疗行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的效果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 年12 月—2022 年12 月医院收治120 例靶向治疗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符合临床肺癌的诊断标准[8];预计生存期超过6 个月;首次靶向治疗;癌症分期:Ⅲ期~Ⅳ期;无手术禁忌证、肺部手术史。排除条件:伴有其他癌症及重要脏器功能异常;伴有其他肺部疾病;认知障碍和配合度差;伴有严重并发症、生命体征不平稳。按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中男26 例,女34例;年龄47~70 岁,平均63.11±5.22 岁;病程1~5年,平均3.47±1.14 年;疾病类型:鳞癌10 例,腺癌31 例,小细胞癌19 例;癌症分期[5]:Ⅲ期39例,Ⅳ期21 例。观察组中男25 例,女35 例;年龄46~72 岁,平均63.56±5.54 岁;病程1~6 年,平均3.47±1.14 年;疾病类型:鳞癌11 例,腺癌32 例,小细胞癌17 例;癌症分期[9]:Ⅲ期38 例,Ⅳ期2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批准(编号:KS202055)。患者、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并给予其心理疏导,缓解其负性情绪;治疗过程中给予其常规护理;出院前,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与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即护理前,先收集患者疾病症状、合并症,心理状态等基础资料,并根据疾病相关行为、日常生活及自我概念行为实施评估,确认轨迹分期,进而为患者制订符合当前轨迹的个体化干预方案。

1.2.1 第一阶段(就诊期间) ①疾病相关行为:护理人员经口头宣教、视频及图片等多种形式为患者详细讲解肺癌基础知识、诊断、治疗方式及如何有效改善预后等内容,提升患者正确知识认知度。②自我概念行为: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为患者详细讲解自我概念行为相关知识,并告知患者自我行为与疾病转归之间的联系,提升其治疗主动性。③日常生活行为:鼓励、引导患者倾诉负性情绪,进而给予针对性疏导;嘱咐家属多陪伴、开导患者,以缓解其负性情绪;指导患者采用散步、下棋、聆听音乐、观看视频等方式分散注意力,以缓解负性情绪。

1.2.2 第二阶段(靶向治疗期间) ①疾病相关行为:开展靶向治疗方案、配合、治疗后的不适症状、饮食和注意事项等知识宣教,并为其详细介绍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讲解相应的应对方式,使患者做好心理建设,降低恐慌。②自我概念行为:引导患者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使其正确认知因疾病导致的身心变化,并学会结合疾病、适应疾病、生活与结果,共同探寻正确应对方式,帮助其建立健康行为,提升治疗依从性。③日常生活行为:对具有严重负面情绪的患者给予一对一情绪疏导;鼓励患者参与护理,当其配合治疗或有所改变时需给予及时鼓励、表扬;给予合并不良反应的患者对症治疗,帮助其缓解不良反应,促使其积极勇敢面对疾病;叮嘱家属参与治疗和护理,多陪伴、鼓励患者,提供情感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以进一步缓解其不良情绪;联合病房病友给予患者社会支持,挖掘患者潜在正向情绪,提升其治疗信心;构建社会支持系统,给予患者尽可能的经济援助。

1.2.3 稳定期(治疗后) ①疾病相关行为:通过面对面沟通,为患者提供饮食、康复等知识宣教;出院后,给予电话、上门随访,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干预措施进行调整,并提醒患者定期复查。②自我概念行为:为患者详细讲解治疗后康复训练相关知识,并将其重要意义告知患者,帮助患者创建自我管理效能,促使其积极主动做好日常护理。③日常生活行为:引导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训练,其中包含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等。如指导患者以清淡、易消化等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降低胃肠道刺激;还可适量食用深海鱼油、药膳鸡汤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引导患者结合自身情况多进行慢跑、太极拳、八段锦、有氧操等运动,同时多行腹式呼吸、吹气球等呼吸功能训练,以促进康复。两组患者均进行2 个月干预,然后行相关指标评估。

1.3 观察指标

(1)健康信念[10]与自我管理能力[11]:①护理前后采用健康信念量表评估,内容涵盖健康信念、资源利用等维度、共48 个条目,每一条目以1~5分计分,共240 分,分数高表示患者健康信念强。②以癌症自我管理效能量表(SUPPH)评估,包括自我决策(3 条)、正性态度(15 条)、自我减压(10条),每一条目以1~5 分计分,分值与自我管理效能呈正比。

(2)肿瘤标志物水平:于护理前后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全自动化分析仪采用日本日立公司,试剂盒均购自美国的罗氏公司。

(3)癌因性疲乏因子[12]与自我效能[13]:于护理前后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CFS)评估,包含躯体(0~28 分)、情感(0~16 分)和认知(0~16分),总分0~60 分,分数与癌因性疲乏呈正相关。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该量表共涉及10 个条目,每一条目以1~4 分计分,总分10~40 分,得分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信念与自我管理效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健康信念与自我管理效能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健康信念与自我管理效能各项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信念与自我管理效能比较(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health belief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between two groups (points)

2.2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umor marke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3 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因子与自我效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因子与GSES 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情感、认知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因子与自我效能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 and self-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s)

3 讨论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升高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该疾病确切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可能与肥胖、精神压抑、吸烟等因素存在一定关联[14-16]。手术疗法虽能获得一定效果,但其创伤性较大、复发率较高[17]。靶向治疗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但其在治疗晚期肺癌时,易出现部分非致命不良反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疗效,因此,需给予有效的干预,促进预后[18]。有研究指出,慢性病整体护理过程具有不断变化特性,因此常规护理方式难以获得理想的干预效果[19-20]

3.1 慢性轨迹模式护理能有效提升靶向治疗肺癌患者的健康信念与自我管理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其健康信念与自我管理效能均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可能是:肺癌是一种生活相关性疾病,其自我管理效能普遍较低;且不同时期自我管理行为各不相同[21-22]。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经对患者综合评估,进而从疾病、自我概念及日常生活等维度,基于患者不同阶段的表现,为其制订符合各时期的干预方案,可确保护理的全面与系统化。在疾病相关行为中,针对患者不同阶段中健康知识的缺乏,护理人员通过多形式宣教,给予患者针对性信息引导,为其提供个性化信息支持,能有效满足患者各阶段疾病知识需求,进而可提升其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度,有助于患者树立正确观念,使其以正确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进而有利于提升其健康信念评分。同时经自我概念行为干预,使患者明确行为与疾病转归的联系与重要意义,进而能有效激发患者治疗意愿与动机,促使其行为转变,可提高其治疗积极性,从而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3.2 慢性轨迹模式护理能有效提升靶向治疗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其CEA、NSE、CA125 及CA199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慢性轨迹模式护理能有效促进疗效与预后。肺癌患者发病诊断期间,患者通常处于自我概念丧失中;且因缺乏正确认知、被动接受治疗等原因,易出现负性情绪,不利于治疗与预后[23-24]。在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干预中,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基础情况的收集与评估,充分了解患者性格特点及情绪变化,进而制订科学干预方案,“有的放矢”,有重点地满足患者不同时期需求,能使患者获得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从而能确保护理的有效性。在就诊期与靶向治疗期间,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通过日常生活行为干预,给予其针对性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学习情绪转移法,并及时鼓励、表扬患者,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进一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有助于促进疗效最大化,有效控制病情,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3.3 慢性轨迹模式护理能有效改善靶向治疗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因子与自我效能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其癌因性疲乏情况与自我效能均得到改善,说明慢性轨迹模式护理能有效改善癌因性疲乏状况,并可促进其自我效能。癌因性疲乏属于癌症患者一个独特的症状,患者一旦出现癌因性疲乏,不利于其治疗与康复[25-26]。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能纠正常规护理的不确定性,且其更具多样化、可演变性、多维度性。在自我概念行为干预中,帮助患者有效结合疾病、适应疾病、生活与结果,有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有效改善,进而稳定患者症状和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疾病困扰,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27-28]。在稳定期,针对此阶段患者对康复相关知识的需求,再次开展心理疏导与宣教,能为患者坚持康复锻炼提供动力;此外,结合患者身体状况为其制订个性化康复方案,提供运动、饮食等方面指导,能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速度与效果,使其逐步恢复至健康生活状态,有利于进一步缓解其癌症性疲乏感。家属与同伴的支持能为患者创建良好的治疗与康复环境;能缓解其心理压力积极地参与治疗与护理,因此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利于减少其癌因性疲乏因子水平。自我效能是人们通过不同信息源获得关于自己的才智和能力信息而形成的,作为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29]。研究指出,患者高自我效能感水平能促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30]。护理人员在疾病相关行为中,强化宣教,告知患者治疗与不良反应相关信息及应对方式,不仅能引导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治疗;还能及时纠正患者错误认知,进而能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理念、改善疾病管理态度,不仅有利于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还能进一步促使患者积极参与治疗与护理,从而可提升患者自我效能,促进预后恢复。靶向治疗期,患者易出现众多药物副作用反应,影响其身心健康,导致情绪与行为出现变化。此外,通过自我概念行为的干预,引导患者正确的行为管理知识,进一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促进患者自我效能感提升。综上所述,肺癌患者选用慢性病轨迹模式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癌性疲乏情况,提升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进而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疗效,提升预后水平。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可能在效果判断上出现偏倚,后续研究需增加样本量及观察时间,进一步探讨慢性轨迹模式护理应用于靶向治疗的肺癌患者中的干预效果,以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更具科学性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因性靶向轨迹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MUC1靶向性载紫杉醇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实验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毛必静:靶向治疗,你了解多少?
轨迹
轨迹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轨迹
进化的轨迹(一)——进化,无尽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