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宏宇 胡昌生 冉孟军
高一新生小慧,最近在一次月考中发现一个令自己焦虑的问题:“考试开始前,我控制不住地感到很紧张,这种紧张会不会影响我的发挥呀?我有点担心。这次考试我复习得不错,自认为不会紧张了,然而一进入考场,我就不由自主紧张起来。”
小慧回忆道:“刚开始感到紧张时,我立刻告诉自己不要紧张,停止紧张。但完全没有用,紧张的情绪还是纠缠着我。而且我越是告诉自己‘停下来,别紧张,我的紧张情绪反而越重,渐渐产生心跳加快、肚子疼的感觉,手心也开始出汗。我感觉我的注意力可能都被紧张情绪分散了,读题和答题的速度变得很慢,最终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
考前紧张,可以说是学生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很多考生都会在考前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改变、手心出汗等生理反应,但一般能够通过自我调节缓解,在考试时不受其影响。那么,小慧为何没能通过自我调节,缓解考试紧张的情绪呢?
原因在于,小慧不能够接纳自己的紧张情绪,总想去抵抗它。正如她自己所说,越是告诉自己不要紧张,快停下来,紧张情绪反而越重,考试时还被分散了注意力。其实,有时候我们越去抵抗一件事,反而越会增加对它的注意,紧张对我们的影响也就被放大了。
小慧不能接受自己在考试前的紧张情绪,是因为觉得紧张一定是不好的,肯定会影响考试发挥,所以想要极力摆脱。实际上,紧张也有益处。
心理学研究发现,适当的紧张情绪可以激发大脑的兴奋水平,让我们能集中注意力在当前的事务上,从而更好地应对即将发生的事。
当紧张情绪出现时,小慧应该意识到,紧张并非坏事,它可以帮助自己提高注意力,发挥出更高的水准。坏的是自己的“过度紧张”。当自己过分留意和强化紧张时,焦虑和恐惧就会出现,导致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小慧要明白,在考试前和考试中感到紧张是每个学生都会出现的心理反应,也是正常的反应,不必对自己的紧张感到自责、自我批评或者困惑。
小慧在头脑中预设了自己不应该紧张,因为自己已经复习得很充分了—— 有这样良好的设想可以理解,但若是固执地认为自己必须做到不紧张,一旦感到紧张就难以接受,只想着怎么去摆脱它,一定会在考试时分心,无形中扩大了紧张带来的影响。
很显然,小慧的不合理信念在于她的要求过于绝对化、过于完美主义。
建议小慧将“应该/必须/一定”变成“我希望”。“我希望考试前不紧张”“我希望适度的紧张情绪不会影响我发挥”,能够这样想,就意味着自己能接受预设以外的情况,可以灵活应对。
小慧担心紧张会影响考试发挥,说明她对考试成绩还是很看重的。过于看重考试结果,会让考生产生过多的焦虑和压力,同时还会加剧紧张,对于考试的发挥是不利的。在她看来,考试成绩不仅是衡量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也是未来教育和职业道路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
要正确理解考试的真正意义,将其视为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而非全部。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享受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当紧张情绪出现时,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来进行平复,帮助注意力快速回到考试上。
深呼吸:对于深呼吸大家都知道怎么做,它可以有效缓解紧张、焦虑的感觉,有效调节人的生理活动。考试前可以试着深呼吸,让自己的心跳放缓,心情平静下来。
让自己笑起来:人在大笑时,会不自觉地放松下来,并适当缓解压力。如果去考试的路上,你很紧张,情绪很低落,可以用手机刷刷搞笑视频,让自己哈哈哈笑起来,放松紧绷的神经。没有手机,可以和身旁的同学讲讲笑话,开开玩笑,让自己笑出来。再或者,可以到洗手间对著镜子,练习冲着自己微笑。每一个笑容保持10秒钟,连续做几次。
蝴蝶拥抱:双臂于胸前交叉,抱住自己,看起来就像一只蝴蝶。想要消除紧张、焦虑的感觉时,两只手掌有节奏地轮流拍打肩部大约20秒,同时深呼吸,重复几次。过程中闭不闭眼均可,拍打的部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更换为胸口、肘关节等。
嚼口香糖:去考试的路上,可以随身带几块口香糖。咀嚼口香糖的动作能够分散人的注意力,降低唾液中的皮质醇含量,起到缓解紧张的效果。在心理层面上,我们认为进食的时候是最安全的,这种心理暗示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助于缓解紧张。
当你马上要去考试时,你是自信地告诉自己:“我能行!”还是自我怀疑:“我觉得自己会考砸。”
自我暗示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定势,会影响到人们的言行。消极的自我暗示会让人跌进情绪黑洞,而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考生可以调理心境,缓解负面情绪的蔓延,增强自信心。
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准备入睡时,以及第二天起床时,对自己说:“我复习得非常好,不必过分担心。”“我休息得很好,很有精神,我有把握发挥出正常水平。”
在开考前感到紧张,也可以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不会被紧张影响头脑”“我能够从容应考”“适度紧张对我是有益的”等。
进入考场,坐在座位上,还可以对自己进行暗示:“我镇定且正确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真棒,我感到斗志十足。”根据你所处时间节点以及环境的变化,用自己的语言去创造积极设想,随时随地你都可以靠自己消除紧张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