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Vlog中的“自我呈现”心理探析

2024-04-14 13:26尹如月
传媒论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媒介社交群体

尹如月

一、问题的提出

Vlog(Video Blog)是一种以自我叙事为主的视频博客,又称为视频日志,最早见于海外视频网站YouTube。Vlog一改先前用图片讲述故事、分享日常的叙事方式,转而用生活化、故事化、人格化和极具个性化的动态视频,记录与分享个人的生活日常。随着媒介技术的急速发展,Vlog作为一种新型的表演空间、社交方式深受大众喜爱。在这种“表演式社交”“浅社交”的媒介环境下,大学生群体凭借着较强的适应、学习、模仿能力,迅速成为Vlog制作与传播的主体力量。

大学生群体的Vlog,以分享个人的学习经验、展示自律的健身生活、讲述学校的历史文化、吐槽自己的琐碎日常、交流自己的美妆技巧等为主题的视频屡见不鲜。看似简单、平常的个人表达,背后暗藏着大学生群体独有的“自我呈现”逻辑和叙事方式,并主要体现在对他者的观看与凝视、Vlog中的自我展演、依托Vlog进行社交三个方面。大学生群体在媒介中的过度“自我呈现”,导致了该群体媒介依赖、思想钝化、身份焦虑、社交过载等一系列的问题。由此可见,无论是矫正大学生群体的社交依赖,还是解决当代大学生复杂多变的心理问题,厘清大学生群体Vlog“自我呈现”的方式及背后的叙事逻辑都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献综述

“自我呈现”(Self-Presentation)又称“印象管理”,是由加拿大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他认为“自我呈现是人际交往的基本条件,人们须定义情境及将要扮演的角色”[1],同时,他将“自我呈现”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分区,前台主要是“利用一些策略塑造自己的大众形象”[2],而后台则是“没有摄像机摄入镜头的地方”[3]。伴随着Vlog受众中大学生数量的日益倍增以及该群体复杂多变的心理问题,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状态,并根据该群体在媒介环境中的主体行为, 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与影响。同时,关于大学生群体在社交媒介中“自我呈现”的研究不断丰富。

(一)国外研究

关于“自我呈现”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认为“自我呈现”是前台主体表演与后台真实自我的结合,前台是塑造个人形象、创立人设的表演舞台,而后台是脱下形象包袱、回归自我真实的休息空间。罗伊·鲍迈斯特(Baumeister R.F)认为“自我呈现”是“利用行为去沟通关于自己和他人间的一些信息, 旨在建立、维持或精练个体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4]。 施伦克尔(Schlenker B.R)认为“自我呈现”是“有意或无意试图控制在真实或想象的社会互动中所反映的印象”[5]。

(二)国内研究

纵观当前的国内研究,不难发现,学者们对大学生群体Vlog “自我呈现” 心理的学术研究共分为两个主流方向:一是通过不同的“自我呈现”平台,如抖音、微信、哔哩哔哩(B站)、小红书等,探究大学生Vlog中“自我呈现”的叙事逻辑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二是聚焦“自我呈现”的动因、呈现方式等,对青年群体展开参与式、访谈式的观察,洞悉该群体基于“自我呈现”的主体行为及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第一种研究方向中,褚金勇、陈楠以微信“朋友圈”为依托,从“信息分享禁忌”(包含内容禁忌和频次禁忌)出发,阐述了大学生“自我呈现”所带来的社交过载、身份焦虑等一系列社会问题[6];陈苗从抖音出发,指出“大学生群体在抖音平台的呈现类型主要有三类, 分别为生活日常展示、外貌展示、恶搞逗趣”[7]。第二种研究方向中,李耕耘、朱焕雅从社会心理视域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的策略选择及社交影响[8];乐曲以青年群体为呈现单元, 探究了青年群体接触及使用Vlog中出现的问题,并指出“媒介带来了新的情景,但网络社交发展欣欣向荣的背后是青年群体的狂欢与孤独”[9];杨柯等人以观察法、深度访谈法的形式,从“个人信息”“生产内容”“表演策略”及“动机需求”四个方面剖析了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并指出关注大学生心理诉求、洞悉大学生心理状态的重要性[10]。

当然,除了以上两个主流研究方向外,还有少量的学者聚焦Vlog博主的个人定位, 以细化分类的方式展开研究,如杭翔从“视频博客和校园学习类博主的历史沿革出发”[11],对其“自我呈现”的缘由、发展过程和现状分别展开研究与阐述。

纵观目前的研究成果, 虽然不同领域的学者均对大学生/青年群体“自我呈现”的现状、动机、个体/社会影响等进行了不同角度与程度的论述,但是对大学生群体在Vlog中“自我呈现”心理的研究较少,对于该群体“自我呈现”背后的叙事逻辑、个体影响以及对其带来的心理变化的相关研究更是存在文献空白的情况。随着媒介技术的急剧变革、 媒介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频发,厘清大学生群体Vlog“自我呈现”的方式及背后的叙事逻辑显得尤为重要。

三、研究发现

(一)观看:“景观化”的他者与自我认同

法国导演居伊·德波(Guy Debord)在《景观社会》一书中提出了“景观化”的概念,他认为“从生活的每个方面脱离出来的图像,正在融合到一个共同的进程中,而在这个进程中,这种生活的统一性不再能够得到恢复,部分地看到的现实展开在其自身的普遍统一性中, 成为边缘的伪世界”[12]。换句话说,随着媒介环境的急剧变化,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发布的源头, 个体的信息展示犹如社会景观一样被观看、 模仿。 在Vlog发展的过程中, 素人Vlog创作者变身意见领袖(KOL)的范例不在少数,甚至很多素人Vlog创作者凭借着极具个性化、 人格化的Vlog作品实现流量变现。

大学生群体个性张扬, 有着极强的表达欲望和模仿能力,面对媒介环境中“景观化”的他者,该群体能够在短期内找到自身与他者契合的部分, 在凝视或观看他者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将自我融入“他者”,从而引发自我认同。同时,Vlog这种跨时空“面对面”的叙事方式/传播模式,打破了用图片叙事的局限,拉近了大学生群体与Vlog创作者之间的距离。在素人变身KOL、流量变现的双重诱惑下,大学生群体纷纷开始学习与模仿。总的来说,无论是Vlog第一人称的叙事特点,还是低成本的拍摄方式,抑或是自由随性的拍摄内容等,其具有的便利性、易得性的特点加剧了大学生群体的自我认同以及对“景观化”他者的学习模仿。长此以往,在Vlog不断普及、发展的同时,大学生群体的Vlog创作者也逐渐成为推动Vlog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展演:技术赋权下的主体建构

依据欧文·戈夫曼对“自我呈现”的定义,人们在特定环境中的主体行为分为“前台行为”和“后台行为”。“前台行为”主要依据呈现主体的人设进行不同程度的表演,而“后台行为”则是褪去表演、回归现实的真实行为。纵观大学生群体在Vlog中的“自我呈现”,亦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前台”与“后台”的划分痕迹,尤其在“前台行为”中,通过想象、美化等方式构建的主体极具个人表演痕迹。不仅如此,这些表演更是精心设计过的,并时刻向他人传递着“我是谁”“我想要说什么”等信息。纵观大学生群体在Vlog中的主体建构,主要通过自我定位、创立人设和形象维护等方式来完成,具体体现在具有故事性的视频、契合表演主题的音频、恰到好处的场景以及精心设计的字幕等方面。

首先,大学生群体身份特殊,不仅是独立的个体,更是有着“学生”标签的特殊群体。该群体在Vlog的人设上,一般依托“学生”这个标签,通过个人头像、个性签名的设置来强化自己的学生身份,如“学生党”“伪学霸”“学习博主”等,这些元素也时时刻刻出现在Vlog中。不仅如此,看书学习、 分享校园风景等也以一种讲述个人故事的形式成为视频中常见的主体内容。其次,该群体的Vlog作品并不是简单记录,而是有选择性的内容呈现,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背景音乐、画外音、个人独白、对话聊天等形式来丰富作品的内容,以此烘托作品氛围,实现情感共鸣。再次, 该群体的Vlog创作场景大多依托校园环境展开,寝室、教室以及图书馆成为Vlog创作的主要场所。这些场所在完成基本故事讲述的同时,也以一种符号化、标签化的形式强调着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最后, 精心设计的花字、元素丰富的贴纸、极具个性的字幕等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增强了视频的趣味性、观赏性,彰显了大学生青春阳光、积极向上的群体形象。

(三)社交:自我价值的他人附加

Vlog不仅仅是大学生群体展示自我的窗口, 更是该群体展开个人“浅社交”的主要方式。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媒介环境的急剧变化,抖音、小红书、快手等APP迅速成为大众消磨时间、休闲娱乐的首要选择,大众通过点赞、收藏、评论、转发分享以及个人打赏等行为,来表达个人的喜好、分享个人的观点、展示个人的立场。大学生群体的Vlog作品因“学生”等标签的特殊定位,其内容更具生活化、故事化、人格化和个性化,更易引发广大受众的共鸣,从而提升了大众的点赞、收藏、评论、转发分享以及个人打赏等行为。同时,这一系列行为在一定层面上推动了大学生群体Vlog创作者和观看者之间的关系。 长此以往,大学生群体Vlog创作者的网络“浅社交”行为日渐常态化。但是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该群体的Vlog创作行为对其自身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并主要表现在“他控的时间”“他控的空间”以及“他控的自我”三个层面。

1.他控的时间

大学生群体的主要任务是专注学习、完成学业,但是Vlog的创作挤占了该群体大量的学习时间,长此以往,该群体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等容易受到一定影响。Vlog不同于以往的图片式分享,需要“前期脚本策划”“中期视频拍摄”以及“后期剪辑美化”三个步骤才可以完成。同时,Vlog在视频拍摄环节需要记录创作者的课堂听课、 图书馆自习等日常。该拍摄行为严重影响创作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专注度,从而降低了创作者的学习效率。不仅如此,拍摄过程往往存在摆拍、重拍等现象,严重挤压创作者的学习时间。

随着Vlog作品在不同平台的上传与分享,Vlog创作者会收到他人的点赞、评论、关注等。为了维系与粉丝的关系,提高作品的喜爱度,增强作品的曝光度,Vlog创作者需要不间断地查看他人的点赞、评论,并进行回复。长此以往,Vlog创作者对手机的依赖将日益严重,长时间的手机使用异化了Vlog创作者的主体时间感知, 对于大学生群体Vlog创作者来说,更易出现时间紧张、学业压力大等问题。

2.他控的空间

大学生Vlog创作者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 同时渴望获得关注,因此在Vlog创作过程中更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尤其受评论者的言论影响。 大学生群体Vlog创作者为了让作品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认可, 往往会根据他人的评价改变自己的拍摄内容和空间。 为了跳脱出常规的拍摄环境, 大学生群体Vlog创作者将拍摄空间从寝室转移到个人的出租屋,从自习室、图书馆搬到了网红打卡景点,拍摄内容也从简单的记录日常生活转变为美食分享、 景点打卡“经验”分享等。如果说Vlog创作主体对于时间感知的异化降低了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那么他者影响下拍摄空间的转变直接致使大学生群体脱离日常校园、沉溺虚拟网络。同时,大学生群体在Vlog中过度地倾注时间和精力,也会加剧该群体与现实的疏离。长时间沉迷于网络虚拟空间、被他人的“需求”控制,不仅会加剧大学生群体现实生活中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还会诱发孤独、无助、焦虑等心理问题。

3.他控的自我

Vlog作为一种新的媒介, 为广大受众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媒介环境。在该环境中,大学生群体Vlog创作者可以暂时逃离现实生活中由人际关系、身份地位、生活琐事等带来的现实差异,通过主体的想象力构建一个全新的自我。大学生群体Vlog创作者根据他者的评论与反馈,会积极地将自己优秀的一面呈现出来,不断完善个人的角色设定。不仅如此,虚拟的媒介环境中“浅社交”的广泛性与想象性在美化Vlog创作者的同时, 也美化了该环境中的他者。由此使得“浅社交”中的人际交往较为简单,同时也规避了现实人际交往中的诸多困扰。

大学生群体Vlog创作者长时间沉溺于虚拟社交中,极易加剧个人的媒介依赖,从而引发焦虑、恐慌、逃离现实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同时,由于互联网用户众多,用户素质良莠不齐,大学生群体Vlog创作者面对他者的批评、吐槽、否定等,更容易产生情绪的波动,造成情感的负担。

四、结语

Vlog不仅为大学生群体强烈的表达欲望提供了一个情绪发泄的窗口,而且满足了该群体暂时逃避现实社交、塑造完美自我的心理需求。在技术的赋权下,Vlog成为一种糅合了观看他者、展演自我、实现社交等多重意义的新型表演空间。在这种新型的表演空间中,虚拟时空的“自我呈现”方式也暴露出了大学生群体的诸多问题。

第一,大学生群体因其年龄、身份的特殊性,正处在个人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网络内容的良莠不齐,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大学生群体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通过对成功Vlog创作者的观看、学习与模仿,可以在短期内提升作品质量,并获得广泛受众的喜爱,但是长此以往,容易使其思想钝化、失去批判与创新的能力,加剧个人媒介依赖,引发移动设备的不良使用习惯,从而淡化人际交往。

第二,大学生群体在Vlog中过度地“自我呈现”,容易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从而对个人的日常生活产生困扰。更严重的是,个人信息泄露后的人设崩塌、网友质疑,甚至铺天盖地的批评、 谩骂等容易对大学生群体Vlog创作者的心理形成严重冲击,从而引发该群体的身份焦虑、容貌焦虑、自我怀疑,如果不加干预,将会诱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第三,虚拟环境中社交的便利性使得大学生群体交往圈在不断扩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与现实格格不入等一系列主体感受,加速了该群体与现实的脱节,不利于个人的学习、生活与心理健康。

当然,大学生群体在Vlog的使用、创作过程中虽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但是也在另一层面凸显出了很多优势,如帮助Vlog创作者认清自我、监督自我、提供一个自我调节与放松的空间等。概言之,只有正视大学生群体在Vlog中“自我呈现”的叙事逻辑,积极面对该群体自我展演背后的心理走向及心理问题,才能紧跟时代发展,在复杂多变的媒介环境中,为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媒介社交群体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社交距离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