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长帅,何 苗
(石河子大学 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中起到关键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给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理论以指导方向,是对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和实践的丰富和升华,是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必须遵循的主线和纲领。高校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要更好地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重要前提是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应对出现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挑战。探索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培养守卫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重要高素质人才,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树牢共同体理念,要通过构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长城来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践行共同体理念,在实践的过程中遵循求同存异、理性辩证、完整系统的基本原则,还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其内涵。
如何正确认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对提升认知深度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共同性主要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以及牢固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差异性主要是饮食习惯、服饰服装、风俗习俗、文化艺术、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别。各民族大学生应以共同性为根基,以差异性为纽带,要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增进共同性,充分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坚决杜绝以尊重差异、包容多元为由弱化共同性。
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要合理辩证。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文化上兼蓄并存、经济上互相依存、情感上互相交融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意识是个体或群体对自身及群体的认知和基于外貌、语言、文化、血缘等属性所产生的自觉,各民族大学生要用辩证思维的方式认识这个问题,始终把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作为全体中华儿女的核心利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居于主导位置,本民族意识放在从属位置。同时,要避免过度强调大汉族主义的意识和防止过分突出地方民族主义,理性客观看待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存在的认知问题,合理进行认知偏颇的自我辩证,从而提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更深层次理解。
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最深层次的认同就是文化认同。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各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增强文化认同的核心。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引导各民族大学生完整系统认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真正将本民族优秀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中华文化是引领和各民族文化是支撑的作用。要以自信自强为导向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切实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各民族大学生在中华文化认同层面共筑共同精神家园。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环境和形势的影响,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国际反华势力长期以来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进行全方位渗透打压,任意歪曲和捏造事实,极力破坏各民族团结和谐和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繁重而艰巨,各类“灰犀牛”“黑天鹅”带来巨大风险挑战,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诸多矛盾叠加、风险挑战显著增多,这些都为统筹谋划和推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巨大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世界的进程中,西方多个主流学者一致论断无论我们主观上是否愿意,人类历史不可避免地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的进程使大学生不断增强“地球村”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用新的角度去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和进步的过程。但是,全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主权国家的合法性和国民身份认同提出了新的挑战。西方社会的新自由主义、商业文化、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断传入中国,对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认同产生了消极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宣扬的全球资本主义、无国界意识、主权“过时”论、限制主权论等思想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些思潮与“全盘西化”的论调互相呼应,向大学生推销新自由主义及“华盛顿共识”,日益侵蚀青年学生的头脑和观念,诱惑他们逐渐接受并增强“世界公民”意识,亲近西方价值观,逐渐淡化自己的国民身份意识、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各族群众跨地区人口流动和文化交流交往频繁,各民族的利益冲突也不可避免地日趋增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和区域等因素的制约,不同地区的治理水平不均衡。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部分民族群体会有心理落差,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因文化和习俗等诸多原因难以融入大学生活,也容易产生相对剥离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前提之一是政治认同,但当前社会背景下,这种政治认同感却被参差不齐的治理水平和地域经济水平所制约。由于部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较为滞后、治理体系不完善等事实导致治理现代化发展进度与其他先进地区不一致,影响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另一方面,这种扩大化的治理效能差距将逐渐扩展到高等教育领域,使落后的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自信和存在心理落差,进而影响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认同。
虽然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以来,高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高校之间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短板。主要表现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对其内涵意义阐述不够清晰透彻,对其实际应用于高校的深度和广度把握不够,导致进行理论教育时,重点难点无法有效突出,宣传教育效果不佳。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仅仅停留于感性层面造成缺乏系统的整体认识,铸牢途径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生被动接受形式,学生因理论知识系统性的缺乏,又没有亲身实践的体验感悟,从而导致整体认知不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环境相对单一,存在群体差异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不强和对学习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华文化的兴趣不高等问题仍存在,制约着铸牢质量的提升,需要予以重点关注和改进。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主渠道,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目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和思想内涵的研究还不够丰富,导致思政课程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透彻;未能全面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政课程体系,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政示范课;部分思政课教师存在照本宣书的情况,理论知识不够夯实,欠缺在课程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及含义融会贯通到课程内容中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或平台未能有效开发,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实习实践的机会不够多,无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融入实践教学中;思政课教师上课形式较为单一,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未能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视频或者动画展示,增加课堂生动性欠佳。
高校校园内宣传主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认同”“四个与共”标语为主,对其主要内容和涵义没有同步宣传和解释,导致学生只闻其字,不知其意,对其深层次内涵无法理解和掌握,无法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宣传内容没有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当下热点和时事新闻,比如热议“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做好正向价值观输出,引导和谐友好的探讨;宣传方法缺乏创新,主要渠道为展板、宣传栏、横幅、文化墙,未能有效利用学生喜爱的校园活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吸引广大学生群体参与互动;高校未能有效利用媒体平台,充分整合有效资源开展宣传工作,利用官方抖音号、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系统规划、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和校园活动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的结果之一,是使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现实层面的过程和成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关注,也让学生无法深度参与,导致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工作不足,宣传教育活动效果微弱。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融,多元文化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不断对我国高校大学生造成冲击,部分国家假借文化交融,冲击中华民族主流文化,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削弱高校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核心,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没有占领主导优势,导致高校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而不学、学而不悟、悟而不行。高校未能有效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仅停留在字面宣传、字面活动,无法有效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刻领悟与思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无法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看到中华民族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了美好生活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断磨炼的坚韧品质,无法深层次地激发大学生内心的源动力,勇于担当起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从而导致高校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降低,导致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受到影响。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而国际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日益加剧,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虎视眈眈,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对我国的民族团结工作造成了巨大威胁。高校大学生承担着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使命,而有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存在一定难度。高校在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上未能紧跟时代变化,没有系统建立正确的认知体系,以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课外活动为辅,课上认知不够重视,课外活动容易流于形式,导致整体教育效果不佳;高校对于大学生“五观”“五认同”教育不够充分全面,导致学生对其一知半解,无法领悟到“五个认同”的深刻含义和重要性;对于学生存在错误认知或者模糊理解的民族问题未能正面且透彻解答,从认知根源没有解决问题,导致开展活动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不足,也影响大学生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为了推动各民族大学生团结友爱、命运与共,为了营造和谐友善的民族团结氛围,为了巩固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但同时也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特点的系统工程。通过对新发展时期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形势与困境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方案,进行合理辩证与讨论,切实提出有效的实践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主渠道,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主导权,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教育,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形成教育内容的全覆盖和润物细无声的好效果。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促进思政课改革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创新授课模式和内容,提升思政课程的覆盖面。加强师资培育,加深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掌握,真正能够将思想意识融入课堂,使各民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进入头脑。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以文明素养、道德情操、时代新人培育为主要内容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程,增强各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学生共有的精神家园,要把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润心作为重要抓手,发挥校园文化的沁润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先进文化氛围下潜移默化地认同中华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其中,深入实施文化浸润工程。要结合院校自身特点,根据各民族学生发展实际需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拓宽文化传播途径,提升文化活动内涵,丰富文化活动内容,营造良好的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环境氛围,引导各民族学生身处其中,品味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从而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挖掘五千多年文化积累与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结合地方区域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等元素,积极实施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示范工程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典范工程。做好校园媒体主渠道宣传,有效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优秀文化,引导各民族大学生认识到各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借助网络自媒体作用,有效激发各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更好地构建和谐美好校园。
高校构建各民族大学生同住同学同乐的嵌入式格局,能够使他们的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能够使各民族大学生在朝夕共处中形成心理认同、人心凝聚和情感依赖,有利于增进各族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真正实现大融合。要创新教职工和少数民族学生结对认亲民族联谊活动形式,常态化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加强各族师生团结友善、和谐友爱的交流交融,营造师生相互关心、相互分享、相互学习的温情氛围。建立混宿、混班制度,让各民族大学生同吃同住、同学同乐,形成空间、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式学习生活格局,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在思想、生活、学习、情感的团结统一,使民族团结的同心圆越画越大。发挥好学生社团和学生骨干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优秀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帮扶小组,及时准确地了解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状况,帮助提升学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助力成长为政治素养过硬、专业基础扎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第二课堂以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达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促进了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培育新时代好青年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第二课堂,融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机会,鼓励各民族大学生相互交流交往,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和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领会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高校可以结合学校历史沿革、建设特色和独特优势,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校园活动,譬如开展少数民族起汉族名活动,通过起名活动增加身份的认同,也可以挖掘感民族团结故事,通过宣讲活动更好地感染周围同学,还可以积极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借助学生社团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使各民族大学生能够在志愿服务中传扬红色基因,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五观、五认同”,高校要加强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五认同”专项培训,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力度。培训着重开展民族问题理论认知和现实教育,对重大民族问题进行全面透彻的解读,通过专题宣讲为各民族大学澄清一些错误的民族问题认知,培养正确的民族观。充分认识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基础,语言不通很难形成认同,全面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工程。充分挖潜文物史料、民间故事等蕴涵的丰富教育素材,以历史的脉络理清各民族间以及各民族与中华民族间的交融历程。利用历史文化古迹开展现场教学,以学生感同身受的方式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帮助各民族大学生从整体视角下全面地看待历史进程,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史和地方发展史之间的联系,加强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客观理性认知和增强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