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华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晋中 030600)
成语是人类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其中,汉语成语形式工整、音律和谐、内涵丰富,而且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其独特的形式和艺术气息使其经久不衰,不断吸引着古今中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因此,一个好的汉语成语翻译不仅可以增加汉语文本的魅力与表达力,突出角色特色,而且,汉语、英语作为两种最为流行的世界语言,有很多共通之处,好的汉语成语翻译也可以增加英语语言的丰富性,以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很多学者不遗余力地研究着汉语成语翻译,但是很多研究仍然集中于直译、意译的优劣讨论,本文将从社会符号学这一理论出发,对汉语成语翻译策略进行阐述。
《现代汉语词典》将成语定义为:“人民群众长期沿袭使用的,结构基本固定的短语或短句。”[1]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成语产生于人民群众在漫长历史中使用的短语和句子。在现代社会,汉语成语被人们用现代的语言进行解读,并仍被用于日常交流的过程中[2]。汉语成语作为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和实践中形成的产物,它有着固定的结构和丰富的内涵,其特点可归纳如下。
汉语成语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它们和人类、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具体来说,成语与当时的地理、历史背景、商业活动、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文化心理息息相关。汉语成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因而也被称为民族特色词汇或者是文化特色词汇。例如,古代的中国人会把“心”比作灵魂、思想和感情的中心,继而创造了很多含有“心”的成语,如“全心全意”“呕心沥血”“心想事成”“心诚则灵”“心满意足”等。汉语成语存在大量的暗喻和引喻,由于这些成语源于神话故事、寓言和历史事件,如“破釜沉舟”“叶公好龙”“项庄舞剑”“毛遂自荐”等。而这些含有丰富内涵和民族特色的成语经常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使不知其历史的外国读者充满困惑,也成为汉语成语英译的一个难点。例如,如果不知道秦桧和他妻子王氏在东面的窗户下合谋杀害岳飞的故事,读者便很难理解“东窗事发”是指事情暴露的意思。
汉语成语作为一个单独的语义成分,在句子中充当着重要的部分。尽管它由几个汉字组成,但是它的意义并不是每个汉字的意义的相加。无论在写作还是会话中,汉语成语被作为一个完整的成分。总的来说,所有的汉语成语都有两个意义,即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而汉语成语的灵魂是它的内涵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汉语成语的语义并不等于其中汉字的意义的叠加。例如,“蜻蜓点水”的字面意思是蜻蜓在水面上掠过,而其内涵意义为做事时浅尝辄止,没有深入。
修辞是汉语成语最为突出的特点。汉语成语中包含有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押韵、转喻、夸张等。这使得汉语成语朗朗上口,被一代代地流传下来。此外,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汉语成语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而这些艺术价值正是通过修辞手法来体现的。例如,“从善如流”“光阴似箭”“人生如戏”“趋之若鹜”使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草木皆兵”“风烛残年”“铜墙铁壁”等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鸡毛蒜皮”“近水楼台”“高山流水”“金枝玉叶”则使用了转喻的修辞手法;“三头六臂”“滴水不漏”“九死一生”等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忐忑不安”“天真浪漫”“滔滔不绝”“破釜沉舟”则通过押韵的技巧,以达到音韵协调的效果。
汉语成语是由至少三个汉字组成的,如“破天荒”;最长不超过8个汉字,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但97%的汉语成语是由四个字构成,因此也常常被叫做“四字成语”[3]。不同于其他语言形式,四字成语是汉语语言的一种独特的存在,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中国人喜欢偶数多过奇数,强调对称、排比、结构美,这是任何文化中都无法比拟的文化宝藏。一般来说四字成语都比较优雅,相比之下,三字结构比较通俗。例如,“阿谀奉承”和“拍马屁”同样是表达迎合和讨好他人,“拍马屁”就要通俗一些。总而言之,四字成语是固定的结构,在形式上不允许有变化,基本不能随意替换,如“七上八下”而不能说“下八上七”。此外,四字成语的词序不能随意改变或颠倒,如“有始有终”不能说为“有终有始”
在汉语中,根据不同的语法结构,短语可分为“联合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动补词组”“动宾补词组”“偏正词组”和“兼语词组”。成语作为结构固定的短语,也可以分类为“联合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动宾补结构”“偏正结构”和“兼语结构”。
“联合结构”如“出类拔萃”“得寸进尺”“日积月累”“精打细算”。
“主谓结构”又可以分为:“主语+谓语”结构,“江郎才尽”“如鱼得水”“老生常谈”;“主语+谓语+宾语”结构,如“愚公移山”“叶公好龙”“众星捧月”;“主语+谓语+补语”结构,如“零临城下”“宾至如归”“日上三竿”。
“动宾结构”如“顺手牵羊”“临阵磨枪”“草船借剑”。
“动补结构”如“熟视无睹”“守口如瓶”“视同路人”。
“动宾补结构”如“流芳百世”“执法如山”“流芳百世”。
“偏正结构”如“循循善诱”“害群之马”。
“兼语结构”如“望梅止渴”“借花献佛”。
成语翻译在翻译史上是一个永恒而古老的话题。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成语翻译的策略,如从语用学和语言学的角度。社会符号学则是站在社会语言学和符号学的交叉视角上,也可以用于指导成语的翻译。
世界上充满了符号,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万物都是符号或者是复合的符号,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对它们的研究就形成了符号学。符号学不仅包括我们在日常交流中的语言,而且还包括任何有指示意义的事物。在符号学意义上,符号是采用词汇、图片、声音、姿势和物品的形式出现的[4]。现代社会语言学家不是孤立地研究符号系统的,而是把它作为符号系统中的一部分进行研究的。
作为符号学的分支,社会符号学(研究人类使用的符号系统的学科)出现了。人类是社交的动物,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他们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改变,而语言构成了文化,这就意味着,当我们在翻译语言时,是需要将它放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中进行的。社会符号学包含基本要素有文本、语境、语域、语言符号和社会结构。而翻译作为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在语言和语用上寻求语言之间的文本功能对应的过程。因此,将社会符号学应用于翻译过程中,既可以将哲学、语言学、交际方法纳入到翻译过程中,还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词汇意义和修辞特色。过去,人们往往会将形式与内容割裂开来,内容彰显意义,修辞手法只是用来润色语篇的。而在社会符号学看来,修辞手法也应作为有意义的语言符号。
此外,由于人们对于语言符号的理解包括在特定的社交语境下的交流,因此任何一个符号中都含有语言符号。在翻译中,社会符号语言学研究不再局限于纯语言学的研究,而是更加重视将那些包含有意义、语域、语境、文化等其他因素在翻译中的作用纳入研究之中。
正如前文所分析,汉语成语有独特的形式,而且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具有文化差异,使成语翻译成为难点。社会语言符号学认为,意义是由符号所传递的,每个符号都有自己的意义。总的来说,每个单词都有指称意义,但当不同的单词和短语形成句子和文本时,它们就同时具有了语言学意义、指称意义和语义意义。翻译就是将这三种意义都表达出来,或者部分表达出来。而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是有一定关系的,如全部对应、部分对应或不对应。因此,在翻译成语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来使主要意义得到传递。
汉语成语中常常用具体的事物指称抽象的意义,在不违反语言规则和不产生歧义的前提下,译者可以使用直译法,既可以传达事物的指称意义,也可以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尤其在文学翻译中,直接将汉语四字成语按字面意思翻译为英文是很有新意的,而且是贴切的。直译后不仅保留了目标语的语言形式,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又不会引起错误联想。例如,“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中的成语“否极泰来”,可译为The extreme of adversity is the beginning of prosperity,更能体现出古代中国的哲学精神,同时还保留了源语言的民族特色且放在这个语境中也很贴切。再如,将“狐假虎威”译为the fox borrows the tiger’s terror,将“雨后春笋”直接译为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shower,既保留了原文的表达形式,也尽可能地体现了汉语成语中的具体形象。
但译者必须意识到直译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成语的语义具有整体性,往往不能从组成成语的单个词语意义中猜测出来。尽管译语读者能了解成语中每个字的含义,但如果将汉语成语直译成英语的话,读者仍难理解其整体意义。
在符号学意义上,语言符号还能激发读者大脑的形象思维和联想,而且还能体现出其价值观和态度。若源语言中没有包含相似的联想,这个时候,为了确保译文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则不宜采用直译法。例如,将“胸有成竹”直译为have a bamboo in one’s stomach,译语读者不仅难以从该成语的字面意义上领会出成语的蕴含意义,还容易引起错误联想。此时,译者应舍弃成语中的比喻和形象,灵活采取其他翻译策略,在译文中传达出该成语所蕴含的意义,如have a well-thought-out plan before doing something.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可以使用意译法翻译汉语成语。它虽然难以保全成语的文化特色和具体形象,却能简洁明快地反映成语的喻义。例如,“如意算盘”译为perfect plan、“立竿见影”译为get instant results、“川流不息”译为never-ending、“开门见山”译为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黔驴技穷”译为at one’s wit’s end、“守株待兔”译为trust to chance and stroke of luck。
由于大部分习语都来自于人类共同的生活经验,因此一些语言符号的指称意在英语和汉语文化中是一致的,都是对自然和社会的相似认识,它们相互对应。这种情况下,译者在翻译汉语成语时,可以使用套译法。例如,“眼见为实”译为seeing is believing,“旁观者清”译为on-lookers see most of the game,“井底之蛙”译为to be like a frog at the bottom of a well。一般在两种情况下,译者可以使用套译法进行翻译,即套用译语中与汉语成语的喻义相近的成语来进行阐述。第一种是汉语与英语两个成语的蕴含意义和指称意义相近,如“趁热打铁”译为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事实胜于雄辩”译为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第二种情况就是,汉语和英语两个成语蕴含意译一致,但是比喻形象不一致。例如,“挥金如土”译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新官上任三把火”译为a new broom sweeps clean。
由于很多汉语成语有深厚的背景知识和文化信息,译者在翻译时既需要保留原成语的蕴含意义和比喻形象,又需要使译文被译语读者所理解[5]。因此,可以使用加注法在译文中添加读者所需的背景知识和信息。在汉语成语中蕴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故事,如“东施效颦”“怒发冲冠”“项庄舞剑”“破釜沉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等成语。如果采用直译的手法,往往会给译语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而意译法又不能保留原成语的文化信息,那么合适的翻译方法就是采用加注法。例如,“东施效颦”译为beautiful Xi-shi’s ugly neighbor,whose endeavors to imitate the little frown that made Xi-shi captivating produced as aspect so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译为when the old man at the frontier lost his horse,he thought it might be a good thing。
增译法是在译语语境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词语以补足汉语成语中的空缺。以便于使译语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这一方法是介于直译和加注法之间,它是对于原成语的一种补充。虽然增译后无法保留原成语的形式,但成语的蕴含意义被呈现出来了。例如,“惊弓之鸟”译为a bird startled by the mere twang of a bow-string;“路不拾遗”译为There was nothing taken from the roadside;“寿山福海”译为longevity enduring as the mountain,Happiness of the sea[6]。
省略法与增词法是相对应的。在汉语成语中,两个相似意义的成语会被放在一起,用来美化发音,平衡结构,达到放大和强调的效果。对于此类的成语来说,没有必要把全部内容都翻译出来。我们只需要根据语境将其中的一个语意词翻译出来即可。例如,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翻译为inexhaustible或者abundant;“鬼使神差”可译为for the influence of devils;“排忧解难”译为solve your problem。此外,汉语成语中还有一些重复的叠词,以体现音韵上的优美和谐[7]。例如,将“匆匆忙忙”译为hastily,将“安安分分”译为obediently。很显然,省略掉一部分词的翻译可以使译文更加精准生动。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成语翻译更甚。翻译四字成语的挑战在于其在构成、形式、修辞功能上的特点。汉语成语通常结构紧密、意义独特、形象鲜明、蕴含典故,是中华文明的沉淀和精华,折射出独特的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然而,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和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保留汉语成语的特色成为了一个难题。本文从社会语言符号学视角讨论了汉语成语的翻译方法。社会语言符号学认为,翻译是两个不同的符合系统的信息转化。除此之外,随着基于社会符号学的翻译研究与日俱增,使得译者能从语言、文化、心理和社会的大背景下,多角度阐述文本的涵义,从而以更宽的视角解决文化障碍所带来的问题,最终促进文化交流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