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糖衣炮弹”应对策略探析

2024-04-14 04:52王玉风
西部学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资产阶级领导干部

王玉风

(湖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湘潭 411201)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讲到:“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1]研究“糖衣炮弹”有助于从资产阶级的本性出发理解资产阶级对中国共产党的侵蚀是本性使然且持续存在,从而制定出更好的策略以抵御资产阶级的侵蚀。

一、资产阶级侵蚀党员领导干部的本性渊源

资产阶级思想作为最为完备的剥削阶级思想,其理论基础是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其实质和核心是唯利是图的极端个人主义。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欲望是每个人、每个社会、每个时代、每个阶级都有的,欲望是人的本性,那么“趋乐避苦”、追求幸福、及时行乐、享受等也是人的本性。现实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实践活动是天经地义的,也是唯一的目的,这就是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资产阶级逐利的本性自始至终从未改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性的政党变成执掌全国政权的党,任务也由革命变成了建设。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同时也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糖衣炮弹”这个词,虽然并没有对它进行明确的概念界定,但很明显,这里的“糖衣炮弹”是对资产阶级侵蚀的形象比喻。“糖衣炮弹”包含思想和物质两个层面:在思想层面指用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受主义观念迷惑、麻痹党员领导干部的意志,在物质层面指用金钱、权力、美色等攻击党员领导干部。

中国共产党虽对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有所警惕,但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且在国民党腐败政权多年统治之下,腐败思想已渗透到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抵挡资产阶级“糖衣炮弹”对党的猖狂进攻,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无疑是巨大而严峻的考验。资产阶级因其逐利的本性,利用“糖衣炮弹”向领导干部发起进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侵蚀党员领导干部。很多基层干部未能认识到腐败问题的严重性,经受不住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诱惑,开始享受权力带来的优越感,全然不记得革命年代的艰苦奋斗精神和优良作风,将党纪法规抛之脑后,侵蚀了党的健康肌体。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糖衣炮弹”的表现形式及中共应对策略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资产阶级“糖衣炮弹”侵蚀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现形式

物质糖弹,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利用不同的渠道让党员领导干部获取钱财。具体人员的贪污方法主要有:一些公职人员仗着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赊账不还;从事财务的人造假账骗取钱财;贸易人员大秤入小秤出以赚取差价;管理仓库物资的人盗卖公物;机关单位人员勒索受贿,收授“礼物”,甚至与私商勾结、出卖国家经济情报;采买人员与不法资本家互相勾结,以次充好,骗取国家财产;还有利用国家政策从事投机倒把违法活动等等。

思想糖弹,资产阶级利用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虚荣的人性弱点,给干部戴各种高帽子。比如,随便一句话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新思想;说这些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称他们是青年才俊、党内精英,脸上一看就有福相,等等。这是一种成本极低的“糖弹”,但效果非常显著,如若运用得当,便可与领导干部迅速拉近距离,事半功倍。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意志不坚定,听了甜言蜜语就飘飘然,陷入了资产阶级精神糖弹的泥潭,无法自拔。

浪费现象也是思想“糖弹”的一种形式,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觉得自己当了官,要讲排场,摆阔气,大肆挥霍。在国家百废待兴、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理应勤俭节约、把钱花在刀刃上,但当时在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浪费极为严重,对国家造成的损失比起贪污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央人民政府节约检查委员会主任薄一波曾举过一个例子:“中国人民银行视察团到河南视察工作时,河南省分行用了2亿五千多万元的招待费,招待人员一百多人,用了一百多万元的炮台烟,一千多斤苹果,还有一千六百多斤香蕉、梨、糖、瓜子等物品。”[2]

刘青山、张子善一案被视为开国反腐的典型,在革命年代,此二人都出生入死,坚贞不屈,在国民党的监狱里表现出了共产党人顽强的斗争意志。但是进城后,仅仅两年时间,他们就倒在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之下,思想上贪图享乐、无所作为,物质上贪污腐败、腐化变质,由革命的功臣变为人民的罪人。刘青山曾经说:“老子革命那么多年,该享受一下了。”[3]他与张子善“总计贪污挪用公款约二百亿元左右投入地委机关生产,作投机倒把的违法活动”[4]。

(二)中共采取运动反腐和制度反腐两种方式应对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

1.运动反腐——中共发动“三反”“五反”运动,有力惩治贪污腐败

基于资产阶级向党员领导干部发送各种各样的“糖衣炮弹”,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干部走上了腐化道路,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廉洁形象,毛泽东决心通过“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惩治和克服党内已经蔓延起来的腐败现象。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以这个决定为标志,正式拉开了全国范围的“三反”运动序幕。

这场政治运动取得了很大成效,惩治了一大批贪污腐败分子。1963年3月1日,中共中央对1952年的“三反”“五反”运动成效有这样的评价:“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提高了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阶级觉悟。”[5]尤其是刘青山、张子善这一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被称为“开国第一刀”,基于此二人在革命年代做出的贡献,当时很多人觉得应该对他们网开一面,但毛泽东说:“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 000个,20 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6]由此可看出为了保证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党中央反贪污反腐败的决心和意志,这一案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党内党外起到了醒聩震聋、振警愚顽的作用,对党内领导干部警示作用明显,不管功劳有多大,官职有多高,都必须遵纪守法,克己奉公,做到掌权为公,权为民用。

政治运动充分发挥了群众的作用,使“三反”“五反”运动更深入、彻底和高效,但运动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种非正常的社会秩序状态,它自身所蕴藏的盲目性、非规范性、随意性的特点也会对社会发展造成破坏,在这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群众检举的热情高涨使得整个过程有点失控,一些被检举者受到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一味追求数量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这归根结底都是法制的不完善和不规范。因此,中共中央越来越意识到法制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者认为反腐的制度建设是从1978年之后才开始的,1949—1978年之间都是运动反腐,但其实新中国成立后在运动反腐的同时,党内已开始了制度反腐的探索和初步建设,为后来的反腐败制度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制度反腐——为反侵蚀、反腐败斗争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1)完善法律规章制度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重视反腐败问题。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惩治贪污的重要法规。新中国成立后,这一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有关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法规政策不断出台。1952年4月,基于“三反”“五反”的实际需要,并结合当时的具体国情,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成为“三反”“五反”运动中依法惩治腐败分子的有效依据,这个条例对之后很长一段时期惩治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行为、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廉洁奉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54年宪法的反腐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7]相较于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这项规定更加明确和深化,对防止和惩治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2)建立纪检监察机构

1949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有效防止了官僚主义作风的产生,加强了党的纪律性。这对我国的纪检监察工作来说无疑是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如纪检只能监督下级党委,对同级党委没有约束力。因此,在1955年3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检查委员会的决定》,借以加强对党员的各种违法乱纪现象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之前纪律检查委员会存在的缺陷。

(3)建立政府监察机构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1949年11月成立了人民监察委员会,该委员会为政府的监察机关。1954年9月决定设立国家监察部。同年11月2日,国务院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组织简则》,各级行政监察机构对于一切贪污盗窃、铺张浪费、官僚主义、违法乱纪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查处并惩治了一大批政府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4)形成人民监察制度

作为以群众路线为根本工作路线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深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可比拟的,“三反”“五反”运动中群众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发挥的强力作用,使得在反贪污腐败中,党意识到可以运用人民群众监督检举的力量来对抗资产阶级的侵蚀。针对群众检举无门、有话无处说、责任部门相互推诿的情况,1952年8月19日,政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人民监察通讯员和人民检举接待室的指示》,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号召下,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责任感和热情的人民群众很快就参与到监察工作中来,在反腐败的监察工作中发挥了高效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虽然存在不足和缺点,但不能因为它的不完善和不规范,就否认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反腐制度建设的努力和探索。总体来说,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制度反腐建设对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政治生态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应对“糖衣炮弹”的经验及启示

(一)始终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抵御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

在与资产阶级“糖衣炮弹”斗争的过程中,党中央引导各级相关组织,针砭时弊,对党和人民进行了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干部的素质,使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在真正的共产党人面前毫无用武之地。这些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如下。一是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马列主义修养的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官本位思想的免疫力。二是加强示范教育,深化警示警戒。对于正面典型人物和事例要加以弘扬和宣传,教育党员干部崇尚勤政廉政的模范。对于已经违法违纪的腐败分子,应依法给与应有的惩治处罚措施,这也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警示,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使干部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对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坚决说不,夯实拒腐防变的根基。

(二)反侵蚀、反腐败斗争必须走群众路线,但不能搞群众运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抵制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基础上,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发动了“三反”“五反”运动,从当时的情况看,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反侵蚀、反腐败是有必要且有益的。它强化了党员领导干部抵御资产阶级糖衣炮弹侵蚀的自觉性,加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巩固了党的执政根基。但是,由于群众运动具有非规范性、随意性、一旦发动起来就不好控制的特点,只适用于特殊的社会状态。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今天,反侵蚀、反腐败斗争,要充分发动群众,但不能让群众运动放任自流。反资产阶级侵蚀、反贪污腐败,必须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的力量,但不能照搬“三反”“五反”运动采取的做法,搞群众运动,要与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引导相结合,更好地抵制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取得反腐败斗争的胜利。

(三)发挥党内党外多种监督方式的协同作用

当前党员领导干部所处的社会环境极为复杂,抵挡资产阶级侵蚀的任务也更为艰巨。针对这种情况,要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这是社会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可以对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行为起到一定的阻止作用。一是人民群众监督。人民有权监督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政治,拓宽人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和渠道,使人民的意见有地方说、有人听、有人管,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群众。二是党内自我监督。重视自我监督、勇于自我革命,对于革除自身病症、解决自身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建立一整套党内监督的体制机制,使纪检监察机关保持自身独立性,促进党员领导干部依法行使权力,从而推动从严治党,净化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态。

四、结束语

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政党,决不允许腐败分子侵蚀党的肌体。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国际形势日益复杂,抵御资产阶级侵蚀的任务也更艰巨。“糖衣炮弹”理论是毛泽东及老一代中共领导人对执政初期党面临抵御资产阶级侵蚀的巨大考验作出的高瞻远瞩的论断,有效地惩治了一批贪污腐化分子,为党严明纪律、保证肌体健康提供了保障,也对我们今天的反侵蚀、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资产阶级领导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