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爱臣,陈菲
急诊科作为收治危重症患者的一个主要且重要的科室,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患者获得专业的救治,为其生命安全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但因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往往较为严峻且复杂多变,这对急诊科的治疗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常规急诊急救的应用,其急诊急救流程不够标准与规范,导致患者急救消耗的时间相对较长,易于错过黄金抢救时间,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整体性急诊急救作为近几年一种新型的急救模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专业性,可将院内急诊科、CT 室、手术室等多个科室有效衔接,优化急救的流程与医疗条件,促使其共同协作完成对患者的救治工作,以此来缩短对患者的抢救时间,促进其抢救率得以提升[1]。鉴于此,本文选取近年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70 例危重症患者用于研究,分组实施常规急诊急救与整体性急诊急救,旨在研究急救的效果,阐述如下。
按照本院2022 年4 月至2023 年4 月这一年期间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抽选70 例进行本项研究,以随机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进行急救,35 例为常规急诊急救,作为对照组,患者男性、女性各占18 例、17 例,年龄43~78 岁,平均年龄(52.17±9.28)岁;另外35 例为整体性急诊急救,纳入整体组,有20 例男患者、15 例女患者,年龄42~79 岁,平均年龄(52.34±9.3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等一般资料,运用统计学分析差异性不大,不具有意义(P>0.05)。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加入研究,全部签订知情协议书。
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均符合急诊科收治标准,为危重症;年龄超过18 岁,收治时有生命体征。
排除标准:认知障碍或听力障碍;严重精神异常;依从性较差;入院24h 内死亡等。
1.2.1 常规急诊急救
当接诊患者进入急诊室,医生给予患者病情的快速评估,并检测其血压、脉搏及心率等生命体征,随后根据患者的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结果,以会诊方式来确定治疗方案,完成对患者的抢救。急救结束后观察患者情况[2]。
1.2.2 整体性急诊急救
具体流程如下:①组建急救小组。根据医院现有的医疗条件,按照急诊科常见的危重病症类型,挑选专科的医护人员,对组内人员进行培训,并总结危重病救助知识,优化急救流程与诊疗条件,建立绿色通道,为患者的疾病诊断、方案制定创造便捷条件。②做好院前急救配合工作。在接到电话后进行准备工作;当接触到患者后,急诊医生要及时与各个科室联系,衔接好院内的CT 室、手术室等科室,明确急救方案,为患者抢夺更多的急救时间[3-4]。③在患者入院救治后,急诊医生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判,于2min 内由检诊分诊完成对患者病情状况的评估,并借助绿色通道为患者安排各项检查,结合病情类型有目的、有侧重地监测与记录体征数据。若患者出现可疑危机数值,需给予及时处理。若患者病情较急,要立即会诊。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明确疾病的风险点,预测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并给予救助准备。④医生要对患者的情绪加以安抚。针对有意识的患者,可简单说明病情与治疗方案,并引导患者积极配合,给予心理支持与疏导,指导患者放松身心状态,并出现不适感受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针对意识昏迷的患者,医生要与其家属取得联系,告知家属准备好住院用品,协助其办理住院手续,并耐心解答家属提出的疑问,做好情绪安抚工作[5-6]。
(1)观察并计算患者的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合格率(绿色通道平均停留时间≤1h)、预检分诊准确率(预检分诊准确数/预检分诊总数×100%)、救治成功率(救治成功数/总例数×100%)。
(2)记录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与住院时间。
(3)密切观察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跌倒坠床发生情况。
(4)在救治1 周后,采用NSNS(纽卡斯尔满意度量表)[7]进行急救满意度的评价,共计19 个条目,采用1~5 分的5 级评分法,1 分为十分不满意、2 分为不满意、3 分为一般满意、4 分为满意、5 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度即一般满意率+满意率+十分满意率。
本文调查研究数据处理,选用SPSS23.0 统计软件进行组间资料分析,其中计量均符合正态分布,对比行t 检验,(±s)表示,计数对比行x2检验,[n(%)]百分比表示;差异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数据,整体组患者的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合格率、预检分诊准确率、救治成功率相比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更高,组间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急救相关指标比较[n(%)]
据表2 可见,两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与住院时间相比之下,整体组患者各项时间数据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相关时间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相关时间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n) 急诊停留时间(min) 分诊评估时间min) 急救时间min) 住院时间(d)整体组(n) 35 12.32±7.56 1.87±0.28 36.12±10.31 25.44±3.12对照组(n) 35 19.59±7.13 2.69±0.47 48.72±10.46 28.15±5.49 t 值 10.178 14.091 11.345 10.024 p 值 <0.05 <0.05 <0.05 <0.05
观察表3 数据,统计两组患者的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及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整体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跌倒坠床发生率比较[n(%)]
据表4 数据显示,经过救治1 周后,整体组患者的满意度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1.43%(P<0.05)。
表4 两组救治满意度比较[n(%)]
急诊科作为医院中一个重要的科室,所收治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普通患者不同,通常是病情急骤且严重、复杂多变,尤其是处于休克状态的患者,往往生命将会受到威胁。因此需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患者的抢救,帮助患者转危为安,最大限度上提高其生存质量。故而这对急诊科治疗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考验医生的专业水平与技能,还需其具备较高的急救意识与能力[8]。
近几年,临床广泛运用整体性急诊急救,相比常规急诊急救而言,更加具有综合性与专业性,可有序地实施相应的抢救工作,既能保证抢救的进度与有效性,又能减少抢救中的错误事件发生,以此来缩短抢救的时间,属于一种全新的急诊急救模式[9]。
通过整体性急诊急救的落实,根据医生的工作能力,做好各项抢救工作,并在院前急救现场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结合其实际状况进行救治,以及联系各个科室之间予以有机衔接,最大限度上缩短每一个急救过程的时间,同时保障抢救的顺利完成[10]。基于此,为了进一步证明整体性急诊急救的落实效果,本文选取近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70 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5 例为常规急诊急救,作为对照组,另外35 例为整体性急诊急救,纳入整体组做出详细研究与调查。从文中数据可见,整体组患者的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合格率、预检分诊准确率、救治成功率相比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更高,组间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的急救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与住院时间相比之下,整体组患者各项时间数据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整体性急诊急救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对患者的急救时间。相比常规急诊急救而言,整体性急诊急救医生一方面可提前与急救中心沟通,提前了解患者的病情来做好相应的准备来减少等待时间与急救时间,以便最快速度让患者得到规范、高质量的救治,另一方面还可避免因救治不及时出现的不良后果;统计两组患者的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及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整体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救治1 周后,整体组患者的满意度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1.43%(P<0.05),可以看出,整体性急诊急救无论是在规避并发症、预防患者跌倒坠床方面,还是救治满意度层面上看,均比常规急诊急救更占优势,利于急诊急救水平得以显著提高[11]。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急救,临床落实整体性急诊急救,可达到最佳的救治效果,能够有效地优化对患者的抢救流程与操作程序,利于缩短对患者的急救时间,最大限度上保障救治的成功率,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具有在急诊科治疗中广泛推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