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2024-04-13 01:19张慧
保健文汇 2024年1期
关键词:硬膜外产程组间

文/张慧

分娩疼痛是分娩过程中常见症状,分娩过程中通常伴有强烈疼痛,伴随较为复杂生理、心理活动,并分娩疼痛难忍[1]。分娩疼痛会引起产妇儿茶酚胺物质分泌量、出汗量增加,自控能力变差,增加不良妊娠结果发生概率。分娩疼痛出现机制为子宫收缩导致子宫缺血,收缩时牵拉连接子宫的韧带及腹膜,胎头下降压迫宫颈管及宫颈管扩张导致,再通过神经传至脊髓,出现痛感[2]。硬膜外麻醉作为一种传统分娩镇痛方式,可降低剖宫产率,但因为顺产分娩期间持续硬膜外麻醉镇痛难以消除胎头下降、宫颈管扩张宫口扩开等产生的不适感[3]。腰硬联合麻醉保留硬膜外镇痛优势,同时具有可控性强、镇痛完善、麻醉见效快、麻醉药物用量少等优势[4]。本文研究观察分娩镇痛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效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 年4 月至2023 年6 月于我院收治94例分娩产妇为研究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两组,47 例/组,对照组(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年龄21~38岁(28.56±0.78)岁,孕 周38~42 周,平 均 孕 周(40.12±0.24)周;观察组年龄22~39 岁,平均年龄(28.49±0.74)岁,孕 周38~42 周,平 均 孕 周(40.14±0.23)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患者自愿入组。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足月产妇;单胎;自然分娩;年龄18 周岁以上。

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合并认知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药物过敏者;参与其他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穿刺位置选择L1-2 或L2-3,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头端置管,硬膜外腔留置导管3cm,胶布固定。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后,推入试验量5ml 2%利多卡因(2%;国药准字H37022147;山东华鲁制药),确定无误后,胶布固定好硬膜外导管。硬膜外脉冲式止痛泵配备,0.5μg/ml 的舒芬太尼+0.1%罗哌卡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10ml 脉冲泵设置首次剂量,产妇自控镇痛PCA 设置9ml,自控锁定时间20min。

观察组:本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位置选择L2-3,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1μg 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171; 宜昌人福药业)+2mg 罗哌卡因+生理盐水(国药准字H20033844;河北天成药业)稀释至2ml 蛛网膜下腔注射,硬膜外置管3cm,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后,推入试验剂量5ml 2%利多卡因,确定无误后,胶布固定好硬膜外导管。硬膜外脉冲式止痛泵配备,0.5μg/mL 的舒芬太尼+0.1%罗哌卡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10 mL 脉冲泵设置首次剂量,产妇自控镇痛PCA 设置9mL,自控锁定时间20min。

1.3 观察指标

(1)镇痛情况:观察两组产妇镇痛前、镇痛10min 后、 镇 痛30min 后、 镇 痛60min 后、 镇 痛120min 后、分娩时疼痛(VAS)评分情况,评分范围0~10 分,分数越高则表明产妇越疼痛。

(2)产程情况:观察两组产妇第一产程耗时、第二产程耗时、第三产程耗时。

(3)麻醉情况:观察两组产妇麻醉药物用量、麻醉起效时间情况、麻醉不良反应情况。麻醉不良反应观察两组产妇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情况,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4)母婴结局:观察两组产妇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使用Apgar 评分情况,观察新生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情况。

(5)生命体征情况:观察两组产妇镇痛前、镇痛10min 后、镇痛30min 后、镇痛60min 后、镇痛120min 后、分娩时呼吸、平均血压、心率情况。

1.4 统计方法

研究计量资料(±s)表示、组间对比t 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组间对比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运用SPSS24.0 软件为统计工具。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镇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镇痛前,VAS 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镇痛10min 后、镇痛30min、镇痛60min 后、镇痛120min 后、分娩时VAS 评分<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段两组疼痛VA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不同时间段两组疼痛VA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镇痛前 镇痛10min 镇痛30min 后观察组n=47 7.52±1.12 1.01±0.14 1.15±0.13对照组n=47 7.49±1.23 4.65±0.16 2.18±0.16 t 值 0.124 117.376 34.252 P 值 0.902 <0.001 <0.001

续表1

表1 不同时间段两组疼痛VAS 评分比较(±s;分)

镇痛60min 后 镇痛120min 后 分娩时1.35±0.17 1.46±0.13 1.35±0.15 1.55±0.12 1.70±0.15 1.86±0.11 6.589 8.289 18.797<0.001 <0.001 <0.001

2.2 两组产妇产程情况比较

观察组第一产程耗时<对照组,观察组第二产程耗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第三产程耗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程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产妇产程情况比较(±s)

组别 第一产程耗时(min) 第二产程耗时(min) 第三产程耗时(min)观察组n=47 70.33±5.21 65.83±2.66 6.54±0.85对照组n=47 80.25±5.20 74.33±2.57 6.71±0.79 t 值 9.239 15.755 1.004 P 值 <0.001 <0.001 0.318

2.3 两组麻醉情况比较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2.84±0.41)min、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8.41±0.33)min,组间对比t=72.554,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麻醉药物用量(18.59±4.77)ml、对照组麻醉药物用量(39.54±4.26)ml,组间对比t=22.458,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3%(1/47,头晕1 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02%(8/47,头晕5 例、恶心呕吐3 例),组间对比x2=6.021,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母婴结局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钳助产率2.13%(1/47)、对照组产钳助产率17.02%%(8/47),组间对比x2=6.021,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剖宫产率4.26%(2/47)、对照组剖宫产率19.15%(9/47),组间对比x2=5.045,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0.00%(0/47)、对照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2.13%(1/47),组间对比x2=1.011,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生命体征情况比较

平均血压:观察组镇痛前(95.52±1.12)mmHg、 镇 痛10min 后(95.41±1.14)mmHg、 镇痛30min 后(95.45±1.13)mmHg、 镇 痛60min 后(95.48±1.17)mmHg、镇痛120min 后(95.46±1.13)mmHg、分娩时(95.43±1.15)mmHg;对照组镇痛前(95.49±1.13)mmHg、镇痛10min(95.45±1.16)mmHg、 镇 痛30min 后(95.48±1.16)mmHg、 镇痛60min 后(95.45±1.12)mmHg、 镇 痛120min 后(95.40±1.12)mmHg、 分 娩 时(95.46±1.16)mmHg;组间对比镇痛前t=0.129、镇痛10min 后t=0.169 、 镇 痛30min 后t=0.127、 镇 痛60min 后t=0.127、镇痛120min 后t=0.259、分娩时t=0.1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心率:观察组镇痛前(76.52±2.43)次/min、镇痛10min 后(76.46±2.44)次/min、镇痛30min 后(76.44±2.48)次/min、镇痛60min 后(76.45±2.47)次/min、镇痛120min 后(76.4±2.43)次/min、分娩时(76.46±2.44)次/min;对照组镇痛前(76.53±2.45)次/min、 镇 痛10min(76.43±2.47) 次/min、 镇痛30min 后(76.43±2.46)次/min、镇 痛60min 后(76.47±2.42)次/min、镇痛120min 后(76.42±2.46)次/min、分娩时(76.48±2.47)次/min;组间对比镇痛前t=0.020、镇痛10min 后t=0.059、镇痛30min后t=0.020、镇痛60min 后t=0.040、镇痛120min 后t=0.040、分娩时t=0.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分娩疼痛同产程关系密切,整个生产过程中,第一产程产妇从规律性宫缩到宫口全开需要较长时间,宫颈扩张、子宫收缩等均导致产妇感觉剧烈疼痛。出现疼痛原因,从神经角度分析为:宫缩时子宫内血液被挤出和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引起子宫缺血;宫体和宫底肌纤维间神经末梢受压等[5-6]。宫体和宫颈传入神经纤维经过宫颈神经丛、上腹下神经丛、下腹下神经丛等,后传递至脊髓。随产程进展,疼痛加剧。

常用麻醉镇痛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阻滞、椎管阻滞等方式。其中椎管阻滞方式在分娩镇痛中应用率较高,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均属于椎管内阻滞方式。硬膜外麻醉方式,操作时将麻醉药物注入硬膜外腔达到神经阻滞效果,此种镇痛方式不仅可以起到镇痛效果,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产妇及胎儿血氧情况[7]。腰硬联合麻醉兼具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两种麻醉方式的优点,麻醉用药量少,起效快,且镇痛效果完全,可以有效改善分娩疼痛情况,满足产妇分娩需求[8-9]。研究观察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结果显示观察组镇痛情况、产程情况、麻醉情况、钳助产率、剖宫产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命体征情况、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无差异(P>0.05)。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均较为理想,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后产妇不同时间段疼痛VAS 评分更低,第一产程耗时、第二产程耗时更短,麻醉药物用量更少,麻醉起效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更低,镇痛不同阶段产妇生命体征较为稳定,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硬膜外产程组间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