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翘退热汤对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4-04-13 01:19杨磊
保健文汇 2024年1期
关键词:银翘热汤外感

文/杨磊

小儿外感发热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具有发病急、病程周期短等特点,因小儿身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故称为外感发热的高发群体[1]。小儿外感发热的原因较多,其中以外感触发最为多见,此类发热多由风、寒、暑、湿、燥、火所致,严重者可由疫疠之气感染引起[2]。小儿病理生理特点较为复杂,例如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在感受到风、寒、湿等外邪后可导致其脏腑功能异常,出现阳气内郁、正邪相搏的问题,从而引起发热。现代医学认为外感发热是微生物入侵或免疫系统疾病所致的体温定点升高,因此在入院后多实施解热、镇痛、抗生素类药物经治疗,虽可缓解其临床症状,但极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同时可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随着中医辨证理论在临床的应用,结合小儿外感发热诱发原因发现银翘退热汤在控制患者病情中有一定价值,为深入分析其用药安全性、起效时间等,本文遴选2020 年1 月至2023 年2 月在本院因外感发热进行治疗的60 例患儿研究,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EXCEL 表格统计2021 年1 月至2023 年12 月在本院因外感发热进行治疗的60 例患儿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观察组中,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龄1~7 岁(平 均3.41±0.24 岁),病 程7~15h(平 均10.05±1.14h),入院时体温38.1 ℃~38.9 ℃(平均38.32±0.21℃),按中医卫气营血辨证:11 例卫分证、19 例气分证;对照组中,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龄1~8 岁(平均3.58±0.26 岁),病程7~16h(平均10.11±1.24h),入院时体温38.2℃~38.9℃(平均38.38±0.28℃),按中医卫气营血辨证:10 例卫分证、20 例气分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可比(P>0.05)。本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相关人员批准。

纳入标准:①结合临床症状、《外感高热诊疗规范》《实用儿科学》中相关标准确诊[3];②药物适应证;③病程在24h 内;④年龄在8 岁以内;⑤由监护人签署 “知情同意书” ;⑥体温在37.5℃及以上[4];⑦近期未服用治疗发热的中西医相关药物进行治疗;⑧经流行病学调查非聚集性发热。

排除标准:①传染性、皮疹相关疾病;②未出现发热症状或发热在39.0℃以上;③发热后1h 内自行服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⑤临床资料丢失;⑥自愿退出本次研究;⑦治疗需覆盖的局部皮肤破损或对试验药物过敏;⑧患有精神疾病或是其他原因而不能按要求配合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当患儿体温升高至37.5℃且<39.0℃时可以使用医用降温贴、擦拭等方法进行降温,可将降温贴分别贴于患儿前额、大椎,每次使用时间为8h,每日使用1~3 次;擦拭额头、腋下、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每次擦拭15min,间隔30min~60min 后再次擦拭。体温≥39℃时,予布洛芬混悬液(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H19991011)降温治疗,0~1 岁1 次2ml,若发热或疼痛不缓解可间隔8h 再次给药;2~3 岁1 次3ml,若发热或疼痛不缓解可间隔6h 再次给药;4~6 岁1 次5ml,若发热或疼痛不缓解可间隔6h 再次给药;7~9 岁1 次8ml,若发热或疼痛不缓解可间隔6h 再次给药;10 岁以上1次10ml,若发热或疼痛不缓解可间隔6h 再次给药,24h 内给药不超过4 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银翘退热汤治疗:方剂中含有金银花10g、连翘9g、柴胡9g、黄芩6g、牛蒡子6g、桔梗6g、荆芥6g、法半夏9g、大青叶9g、板蓝根9 g、生甘草3g,针对风寒偏重者佐以羌活、防风,针对里热偏重者佐以生石膏。药物剂量应随证加减,将其混合后水煎取汁200ml,于早晚分2 次口服,持续治疗3d。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根据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分为显效(用药48h 内体温恢复正常,发热未反复且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有效(用药48h 后体温逐渐下降,但未恢复至正常范围内)、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5]。

(2)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腹泻、呕吐、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情况。

(3)体温,监测给药后0.5h、1h、2h、4h 体温变化。

(4)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

(5)中医症候积分,采用4 级评分法,评价治疗前后咳痰、咳嗽、喷嚏、流涕、鼻塞、发热等改善情况,分值0~3 分,得分越高提示临床症状越严重[6]。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涉及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28.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 “(±s)” “t” 展示;计数资料以 “[n(%)]” “x2” 展示(P<0.05)提示存在对比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经SPSS 统计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经SPSS 统计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3 体温对比

经SPSS 统计,两组给药后0.5h 体温对比无差异;观察组给药后1h、2h、4h 体温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体温变化(±s,℃)

表3 两组体温变化(±s,℃)

组别 n 0.5h 1h 2h 4h对照组 30 38.15±0.52 38.12±0.22 38.11±0.21 38.08±0.24观察组 30 38.14±0.46 37.98±0.26 37.91±0.14 37.82±0.22 t-- 0.078 2.251 4.340 4.374 P-- 0.937 0.028 0.000 0.000

2.4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经SPSS 统计,观察组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s,h)

表4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s,h)

组别 n 退热起效时间 解热时间对照组 30 4.91±1.91 17.33±8.98观察组 30 2.31±0.42 12.02±2.42 t-- 7.281 3.127 P-- 0.000 0.002

2.5 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经SPSS 统计,治疗前两组各症状积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咳痰、咳嗽、喷嚏、流涕、鼻塞、发热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s,分)

表5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s,分)

组别 n 咳痰 咳嗽 喷嚏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1.54±0.22 0.77±0.14 2.46±0.41 1.66±0.41 1.46±0.32 1.02±0.12观察组 30 1.55±0.23 0.46±0.11 2.47±0.38 1.42±0.25 1.47±0.28 0.73±0.13 t -- 0.172 9.536 0.097 2.737 0.128 8.978 P -- 0.864 0.000 0.922 0.008 0.898 0.000

续表5

表5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s,分)

组别 n 流涕 鼻塞 发热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0.63±0.12 0.49±0.08 1.35±0.22 0.64±0.21 3.36±0.41 3.96±0.41观察组 30 0.64±0.11 0.44±0.07 1.36±0.24 0.52±0.12 3.35±0.34 2.37±0.22 t -- 0.336 2.576 0.168 2.717 0.102 18.716 P -- 0.737 0.012 0.867 0.008 0.918 0.000

3 讨论

3.1 小儿外感发热

小儿外感发热为临床常见急症之一,造成发热的原因较多,其中外感引起的发热最为常见[7]。小儿外感发热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热势高等特点,同时伴有恶寒、咽痛、咽痒、咳嗽、喷嚏和流涕等症状[8]。从中医角度分析,小儿本身为纯阳之体,因此在疾病发生后具有快速变化的特征,于日常生活中感受外邪后极易从阳化热,继而热郁化火,出现体热、口渴、烦躁、便秘等症状,因此在该病治疗中需要兼顾解表、和解少阳、清泄里热。

3.2 提高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降低体温

表1~4 数据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无差异,且给药后1h、2h、4h 体温低于对照组,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可见银翘退热汤在控制小儿外感发热病情中安全性及有效性较高,分析:西医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以解热镇痛类药物为主,但儿童各个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应用西药治疗极易增加胃肠道负担,导致其出现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其次退热贴、物理散热等方法均为辅助降温方法,作用持续时间短,且部分患者可出现过敏的情况,因此收效甚微。银翘退热汤中含银翘散、白虎汤、小柴胡汤、承气汤方义,加入退热作用明显的大青叶、解表化湿的藿香,共奏清气透热、表里双解之功,应用卫分证、气分证的外感高热患儿治疗中效果理想,通过用药可及时泻火通腑,控制病情进展。

3.3 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

表5 数据显示,观察组咳痰、咳嗽、喷嚏、流涕、鼻塞、发热积分低于对照组,可见小儿外感发热治疗中应用银翘退热汤既可改善临床症状,亦可控制机体炎症因子水平,避免疾病反复发作,分析:银翘退热汤中连翘可清泻心火、疏肝解郁,荆芥能够搜血中之风、剔除营血之邪气,与连翘配伍可预防热扰神明之变化;牛蒡子可解毒利咽、泄热通便;柴胡、黄芩泻火,达到标本兼顾的目的;桔梗具有宣肺气、祛痰止咳之功效,与半夏相配伍可调和升降、宣肺止咳,将该方剂应用在小儿外感发热治疗既可借助焦三仙健脾化食之功,亦可佐以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且方剂中清热解毒药品较多,对微生物或病毒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既可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亦可调节免疫功能,确保治疗效果。

3.4 小结

综上所述,将银翘退热汤应用在小儿外感发热治疗中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亦可缩短治疗及起效时间,达到控制患者病情的目的,避免疾病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值得借鉴与实施。

猜你喜欢
银翘热汤外感
敲门,门就会打开
UPLC法同时测定银翘解毒合剂中10种成分
银翘解毒丸经常被用错
桑菊饮治猪外感咳嗽
法“奶奶团”常年为流浪汉煲汤
为小事烦恼
活血清热汤治疗湿热瘀阻型结节性红斑36例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能为小事烦恼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