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剂量二联疗法与经典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对比

2024-04-13 01:19王玲玲余晶晶郭现芳
保健文汇 2024年1期
关键词:螺杆菌幽门耐药性

文/王玲玲,余晶晶,郭现芳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全球人口感染率高达50%,而中国的感染率更是高达48.4%~52.3%。而不同经济与卫生条件下,感染率也存在差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胃部疾病密切相关,例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进展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着重要的联系,特别是对于胃癌这一常见疾病的防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成为防治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适当的药物和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从而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加强公众宣传,可提高人们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降低相关疾病发生的风险,从而保障人民健康。随着H.pylori耐药菌株的增加,根除H.pylori的难度也随之增加。目前临床上常用的H.pylori 根除方案主要为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CTT)和经典的铋剂四联疗法(BQT)。但是,由于耐药菌株的增加,这两种疗法的根除率正在下降。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新的H.pylori 根除方案。HDDT 疗法是一种高剂量的阿莫西林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二联疗法。相较于CTT 和BQT 疗法,HDDT 疗法具有更高的根除率。但是目前,对于HDDT 疗法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目前还缺乏研究。因此,本研究选择了我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H.pylori 阳性无症状患者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HDDT 疗法对H.pylori 的根除率及其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 年1月至2022 年12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体检显示H.pylori 阳性无症状患者12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HDDT,n=60)和对照组(BQT,n=60)。统一两组使用药物的厂家和剂型,其中观察组男女例数为33 例和27 例,年龄18~57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4±3.56)岁,对照组男女例数为29 例和31 例,年龄19~5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12±3.41)岁,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入选标准:无症状阳性,年龄范围在18~60 岁之间;一月内未使用过抗生素,初次14C 呼气测试为阳性;患者对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知晓且同意。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心、肺、肾疾病;患有其他消化道疾病;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患有精神疾病,神志意识模糊。

1.2 方法

观察组使用高剂量的二联疗法,具体治疗方法为:口服艾司奥美拉唑,每天4 次,每次20mg,口服阿莫西林,每次750mg,每天4次;共治疗两周。

对照组使用铋剂四联疗法,具体治疗方法为:口服艾司奥美拉唑每天2 次,每次20mg,餐前半小时服用;口服枸橼酸铋钾,每天两次,每次220mg,餐前半小时服用;口服阿莫西林每天两次,每次1000mg,餐后半小时服用;口服克拉霉素胶囊,每天两次,每次500mg,餐后半小时服用;连续治疗2周。治疗期间注意饮食清淡,禁烟禁酒。

服药期间需要对患者进行随访,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微信联系,观察患者服药情况,包括是否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如有严重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做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H.pylori 的根除率,治疗一月后进行14C 尿素呼气复查,结果阴性者为根除成功,结果阳性为根除失败;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主要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便秘、心悸乏力、口苦口干、皮疹等。

1.4 统计方法采用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 [n(%)]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行t、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H.pylori的根除率

观察组的H.pylori 根除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H.pylori 的根除率[n(%)]

2.2 比较两组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H.pylori 的根除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包括胃内p H值、菌株抗生素耐药性、患者服药依从性、CYP 2C19 基因型及IL1RL1 基因多态性等。其中,PPI 在H.pylori 根除方案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从而提高抗生素药效,使H.pylori更易被清除。但是,一项研究发现,PPI 剂量提高时,CYP 2C19 基因型对H.pylori 根除率的影响被削弱。这意味着,增加PPI 剂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基因型对根除率的影响[2]。因此,在治疗H.pylori 感染时,医生应该考虑个体患者的基因型和药物剂量之间的关系,以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此外,H.pylori 的耐药性也是影响根除成功率的另一重要因素,由于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传统的治疗方案可能无法有效清除H.pylori 感染。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菌株的耐药性和个体的基因型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所以治疗H.pylori 感染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医生应该综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包括基因型、药物剂量和菌株耐药性等因素,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根除成功率。

据最新研究发现,H.pylori 对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在我国较低。这一发现为H.pylori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在选择药物时,可以优先考虑这些药物。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在浙江地区,部分H.pylori 菌株对甲硝、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的耐药性非常高,分别高达94.44%、44.44%和27.78%。这说明,H.pylori 的耐药情况还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菌株的耐药情况[3]。另外,选择合适的剂量也非常重要,如果药物剂量不足,容易产生耐药菌株。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合理调整药物的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

幽门螺杆菌(H.pylori)可以导致胃溃疡和胃癌等严重疾病,目前根除方案包括CTT 疗法和BQT 疗法。在选择抗生素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抗生素耐药模式、患者既往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过敏史以及药敏结果[4]。CTT 疗法虽然包括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等抗生素,但对于克拉霉素耐药菌株的根除率只有22.2%。此外,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也在急剧上升,导致CTT 疗法不能达到预期的80%根除率。因此,BQT 疗法被作为替代方案引入。BQT 疗法是一种一线治疗方案,特别适用于克拉霉素或甲硝唑高度耐药的地区,以及最近或反复接触这些抗生素的患者,它包括铋剂、奥美拉唑和四环素等多种药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药敏结果进行组合使用,在考虑CTT和BQT 疗法时,需要结合当地的抗生素耐药情况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5]。近年来,BOT 疗法成为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兴方案。研究表明,BOT疗法能克服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但是,BOT 疗法治疗失败也会增强H.pylori 菌株的耐药性,这对后续治疗会产生不利影响。由于H.pylori 菌株的耐药性日益增强,多种抗生素根除方案已经成为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首选方案。但是,这些方案在治疗失败后,会限制后续治疗的选择[6]。因此,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除了上述问题,药物数量的增加也会影响患者的依从性,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长期用药,而且药物种类较多,这对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都是一种考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案应该尽可能简单、方便,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在本研究中,高剂量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二联14d 疗法是一种与经典四联疗法相当有效的根除H. pylori 的治疗方法。相比之下,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抗生素种类使用更少,这也是HDDT 疗法的一大优势[7]。此外,改良二联疗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与BOT 疗法同样有效,但更安全、成本更低,且多项研究证实HDDT 疗法是安全、有效的H.pylori 根除方案。这些发现对于治疗胃部细菌感染方面是一大突破,HDDT 疗法和改良二联疗法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和抗生素使用,这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和降低医疗成本都有积极意义。因此,医生应该考虑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以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8]。

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治疗方案中,HDDT(持续双重治疗)疗法相比BQT(四联治疗)疗法,在根除率方面无显著差异,但是安全性方面更高,患者依从性更好。但是,HDDT 疗法可能不适用于患有慢性皮疹、心悸乏力、恶心呕吐的患者。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医生应该综合评估患者的基础疾病及已有的临床症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HDDT 疗法在H.pylori 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药物不良反应更低,患者用药依从性更高,可为患者减轻心理以及经济上的压力。但是,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螺杆菌幽门耐药性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基因组揭示结核杆菌耐药性根源
不同胃黏膜病变中TFF3表达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