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芳芳
硬核白内障是老年人群多发的眼科常见病,指眼球内的晶状体发生混浊,患者以复斜视、近视、散光为主要表现[1]。此病患者发病后视力水平不断下降,若治疗不及时可能造成致盲等严重后果,加重患者心理负担,需要尽早治疗。手术是治疗硬核白内障常用手段,超声乳化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但对设备要求较高,晶体超声乳化需要较长时间,存在组织损伤风险,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困难重重。然而,传统术式存在较大创口,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会受到影响,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符合微创原则,在该条件下植入晶状体,能够避免手术损伤,为视力水平的恢复奠定条件,安全性极为突出[2-3]。基于此,采用该术式与常规大切口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总结如下。
选择2020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本院眼科收治的硬核白内障患者,纳入其中80 例开展分析。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硬核白内障诊断标准,经过影像学、临床检查等方式确诊为硬核白内障。②具备手术指征患者。③临床资料完整患者。④年龄50 岁以上患者。⑤初次行眼科手术患者。⑥书面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眼部疾病患者。②存在手术禁忌证患者。③眼部外伤史患者。剔除标准:①中途失访者。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为40 例。对照组男性20 例、女性20 例,年龄50~78 岁,平均年龄(61.35±4.22)岁,白内障病程1~6 年,平均病程(2.75±1.01)年。观察组男性20 例、女性20 例,年龄51~75 岁,平均年龄(61.40±3.98)岁,白内障病程1~7 年,平均病程(2.80±0.95)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1 观察组
本组行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清洗、散瞳,眼表麻醉后上直肌缝线固定眼球。取上方穹窿部的结膜瓣为基底,充分止血后根据晶体核实际大小,取角膜缘前界3mm处作切口,切口长度为4~6mm、深度为1/2 巩膜,沿切口分离,到透明角膜缘内1mm 左右穿刺处理。穿刺刀自9 点方位刺入前房,注射黏弹剂后环形撕囊。水分离游离晶状体核,在其上下注入黏弹剂以保护角膜内皮。随后作弧形运动将晶体核旋转至前方,缓缓夹出并清除残留皮质。注入黏弹剂并在囊袋内后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切口密闭情况并做出调整,确保结膜复位遮盖切口。
1.2.2 对照组
术前准备与观察组相同。首先,在眼球上方的角膜边缘处做一个长度为8~10mm 的切口,深度为巩膜的3/4。在12 点钟方向使用尖刀切穿角巩膜,使切口达到前房。然后,撕去晶状体前囊膜,通过角膜剪自行截取囊切口并插入,随后扩大角巩膜缘切口,将晶状体核娩出。接下来,使用10-0 尼龙线对角膜缘切口进行缝合,清除皮质,并移除部分角巩膜缝线。随后,植入人工晶状体,完成对角巩膜伤口的缝合,使前房深度恢复正常。处理结膜伤口时,下拉结膜瓣,覆盖角膜缘切口,并进行缝合和灼烧处理。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滴眼液抗感染治疗,持续治疗3~4 周,每日治疗3 次,密切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1.3.1 治疗效果
分级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 等级,显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视力水平基本恢复到治疗前。有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视力水平有所提高。未达到上述标准患者为无效。显效、有效患者在组内占比为总有效率。
1.3.2 并发症
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症状涉及角膜水肿、高眼压、囊膜破裂、虹膜损伤,比较总发生率差异。
1.3.3 眼压、散光度
分别在术前、术后测定两组患者眼压水平和散光度,对比两组差异。
1.3.4 视力
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 个月的随访,分别在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时测定两组患者视力水平。采用Snellen 视力表测量结果转化为LogMAR 视力等级,20/800 对应1.6、20/500 对应1.4;20/400 对应1.3;20/250 对应1.1。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可见表1。
表1 组间治疗效果对比[n(%)]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可见表2。
表2 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术前两组患者眼压、散光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眼压、散光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可见表3。
表3 组间眼压、散光度对比(分,±s)
表3 组间眼压、散光度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眼压(mmHg) 散光度(度)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对照组 40 18.22±2.29 15.71±1.03 3.05±0.50 2.02±0.31观察组 40 18.18±2.35 14.06±0.96 3.08±0.41 0.89±0.20 t 值 0.0771 7.4115 0.2934 19.3722 P 值 0.9387 0.0000 0.7700 0.0000
术前两组视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个月、3 个月时,观察组视力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可见表4。
表4 组间随访结果对比(分,±s)
表4 组间随访结果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视力水平(LogMAR)术前 术后1 个月 术后3 个月对照组 40 0.40±0.21 0.57±0.22 0.68±0.13观察组 40 0.39±0.20 0.74±0.21 0.97±0.15 t 值 0.2181 3.5352 9.2402 P 值 0.8279 0.0007 0.0000
硬核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眼部疾病,患者晶状体的中心位置硬化并伴随浑浊,是一种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典型白内障,以视物模糊和视力下降为主要症状,其发生与遗传、患者自身年龄和代谢情况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4]。硬核白内障患者需要及时治疗,患者视力水平可能不断下降,若忽视治疗可能致盲,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因此,如何提高硬核白内障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重点方向。
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应用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了裸眼视力,提高了生活质量。但该手术方式切口大、创伤严重,存在术源性角膜散光较大等缺陷,患者术后早期可能出现散光,不利于视力恢复和无法确保整体疗效的稳定性。大切口手术存在较大度数的散光漂移,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加之此病多为中老年人,该类人群角膜内皮细胞功能不佳,该手术方式中术中晶体核处理难度高,潜在风险较多[5-6]。作为一种新型疗法,本研究术式切口小、术中损伤程度轻,能够在微创条件下完成晶体植入,提高手术效率,为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奠定良好基础[7]。该术式综合囊外摘除术和小切口无缝线手术的优势,弥补了常规大切口手术的诸多不足,可控制散光,且无须缝合处理,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本研究应用微创的新型手术方式治疗硬核白内障,将其疗效等指标与大切口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体现出统计学优势,对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眼压、散光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该手术方式疗效显著,能够减轻眼压、缓解散光症状。究其原因:切口是导致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的重要因素,小切口手术切口长度短、术后角膜散光度低,且无缝合方式不会对角膜产生牵拉作用,引起的散光为顺规性散光,易于人们接受,不仅能够提高安全性,还有利于术后视力和生活质量的恢复[8-9]。同时,该术式可减轻手术对角膜的损伤,术中妥善固定晶状体核,继而减轻散光症状、降低眼压[10]。
本研究对比两种术式的安全性,结果可见: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可见统计学优势,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提示无风险小切口手术的优越性。该方式切口长度显著小于常规大切口手术,在巩膜隧道小切口形成的角膜瓣具备较好的自闭作用,无须缝合可降低感染风险、异物感。与此同时,小切口手术的良好自闭作用可降低手术过程中对角膜、晶体后囊膜等部位的损伤,将并发症发生风险扼杀在萌芽中。此外,该手术方式能够避免大切口和眼部结构损伤,保护后囊膜并降低手术器械进入眼膜的次数,术中创伤减小、安全性随之提高,各项并发症发生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11-13]。对于硬核白内障患者而言,恢复理想的视力水平是患者治疗的重要目的。经过为期3个月的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术前两组视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个月、3 个月时,观察组视力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所用的术式精准度更高,能够有效清除患者囊袋内的浑浊物,继而提高视力水平。除此之外,该手术方式能够避免并发症从而高效完成手术,小创伤下患者术后恢复效率、效果均较为理想,促进视力水平的恢复,尽早回归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效果突出,能够减轻患者眼压、降低散光度,可调节角膜内皮细胞、促进视力恢复,安全性理想,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