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是否跟随务工父母进城接受教育决定着子女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甚至影响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留守和跟随父母进城各有优劣,厘清留守和随迁的优劣有助于明晰问题。留守劣势主要来自于不可抗因素,父母进城是既定事实,而随迁劣势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变化。因此,与留守相比,随迁劣势更易解决。通过政府建立专项资金,学校开设特色课程,教师协助引导学生和家长等方式缓解甚至破解当前面临的难题,逐步形成社会合力,帮助每一位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随着抑郁症、自闭症、狂躁症等心理疾病被人们广泛熟知,与心理问题相关的新闻、影视剧登上荧幕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也开始逐渐被家长重视,成为家长关心的焦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陪伴或面临教育困难,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容易成为心理健康发展问题领域需要重点关注人群。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令人普遍关注的特殊群体。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到,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者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无监护能力、年龄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1]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一概念,农村流动儿童的概念开始较为清晰地界定了农民进城务工后子女的流动状态。“农民工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概念逐渐变得清晰和明确,表明国家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持续不断的关注和重视。据有关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人口14.13亿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14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全国人户分离人口5.04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85亿人,比2020年又增长了900万人。[2]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比例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每一位考虑进城务工的父母都不得不面临让子女留守还是随迁的两难境地,无论哪种选择都必然是父母慎重决定的结果,然而抉择的背后也不得不考虑子女随之而来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若不妥善解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发展问题,父母也难以安心工作。因此,面对留守和随迁的两难选择,关键是合理解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发展问题,这不仅是父母诉求,也是社会需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留守与随迁的优劣势情况,得出比较有优势的应对方案,进而提出解决措施。
儿童留守的优劣势分析
民政部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留守儿童697万人。[3]一部分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基本持平,虽有微小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显著。[4-6]但另一部分研究则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康,出现了各种各样心理问题,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表现一般,甚至非常差。[7-10]由于留守儿童数量不少,分析研究留守优劣有利于“对症下药”,改善留守儿童生活状况,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一)留守的优势
第一,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留守儿童不等于问题儿童,相比较于在父母身边的孩子,留守儿童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早早肩负起诸如承担家务、填补家用的重担。除此之外,与隔代亲人相守的留守儿童通常要负起照顾家中老人的责任;与小一辈相守的留守儿童还要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与家中亲戚相守的留守儿童则更为早熟、独立、自强。因此,留守儿童的独立性与生活能力相对较强。
第二,对环境适应性强。留守儿童留在家乡比随父母流动更为熟悉环境,这种熟悉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方言、饮食、习俗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给儿童带来安全感。除了日常生活,在教育上,留守兒童与当地儿童相处更亲切,也更有共同话题。留守儿童虽然没有父母的陪伴,但通过交友,同龄朋友的陪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心灵空缺。
(二)留守的劣势
第一,儿童易产生被抛弃感。在儿童日常生活中,由于父母角色的缺席,使得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习惯性对外界保持警惕和疏离,过度的“内生长”也使其长期压抑自己、隐藏自己、封锁自己,这种“自我封闭”的成长环境很容易导致农村儿童对外界产生错误认知。[11]儿童以目前的年龄和经历无法理解父母的苦衷,他们在最依赖父母的时候却早早地承受与父母分离之痛,被迫接受成长,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成长使儿童在被迫成熟的同时也较易产生被抛弃感和无助感。
第二,家长和子女的感情交流需要更长适应期。父母角色的长期缺席,使儿童与父母之间产生疏离感,这种疏离感体现在长期分别后父母返乡的前一段时间。子女适应了没有父母的生活,难以在独身一人和父母陪伴的情感状态中进行转化,在短时间内也难以进行子女角色的转换。从儿童自身性格发展的角度讲,由于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沟通能力不足,而且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群相对特殊的群体,“父母情感的缺失会造成他们的心理或精神上的情感危机。”[12]此外,父母返乡后,儿童反复经历喜悦-陌生-依赖-离别的过程,这种大喜大悲的体验加重了儿童与父母分别时的痛苦。
第三,缺乏沟通交往能力。与隔代亲人相依为命的留守儿童每天接触交流最多的除了同龄同伴就是隔代亲人,而对于教师这一年龄阶段的成年人,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少与该年龄段成年人的日常接触,也就相应缺乏与其沟通交往的经验。这种现象映射到教育上就会形成当儿童遇到学业困难时,往往羞于向老师开口,造成学业问题积压,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习。
第四,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叛逆心理。一般来说,青春期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2018年我国民政部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6-13周岁的留守儿童占到总数的67.4%,而14-16周岁占10.9%。他们的主观认知正处在逐步发展完善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心理最脆弱、最易发生变化,心理健康发展较不稳定,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被社会存在的不良风气所影响。[13]一方面,由于父母角色的缺失,导致儿童从小缺少家庭教育,缺乏人生经验的儿童难以辨别善恶,容易遭遇人生困境,误入歧途;另一方面,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校不曾开设心理健康课,也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引导。对心智还没有发育健全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缺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容易沾染不良风气和习性,走上歪路。
儿童流动的优劣势分析
留守儿童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而流动儿童则是相对新的问题。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城上学,能够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拓宽眼界,更能待在父母身边享受完整的家庭状态。但流动并非不存在问题,如在教育问题上,流动儿童由于社会大环境和日常学习环境也会面临心理健康问题。
(一)流动的优势
第一,拥有父母陪伴的家庭教育。儿童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童年也是最依赖父母陪伴的年纪。研究表明,父母陪伴使得子女拥有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对子女教育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父母陪伴带来的在子女身上追加课外投资对其教育同样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因而,在现实教育中,父母陪伴与课外投资是促进性而非替代性关系。父母陪伴对子女学习成绩和认知能力的正效应大于课外投资的正效应,即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的时间投入比金钱投入更为有效。[14]由此,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儿童跟随父母进城能够获得完整的家庭环境,不仅能够感受来自父母的爱,还能接受父母参与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是隔代教养无法替代的。
第二,获得更优质的学校教育。儿童随父母进城上学,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通常都会优于家乡,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大城市的教育资源更为充沛,教育理念更为先进,教育体系更为完善。随迁儿童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不仅有课本知识,而且还能接受到类似生理、心理方面的课外知识补充,学校教学设备也更为完备。相较于留在老家接受教育,随迁城市的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儿童身心全方面发展。
第三,激励儿童聚焦向学。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医疗教育资源丰富,以其经济繁华和就业机会吸引无数外来务工人员,也同样吸引随迁儿童。部分随迁儿童在城市开阔了视野,与家乡对比后产生了留在城市的想法,并以此为目标转化为学习动力,将对外部条件的期望转化为内在行为的动机,勤奋刻苦地学习,完成走出家乡、奔向未来的跨越。通过进城的机遇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过上更好的生活。
(二)流动的劣势
第一,儿童需要全新的适应能力。儿童跟随父母进城接受教育,需要适应目标城市的气候、饮食、社会环境等,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并适应融入是一种考验。尤其对于父母工作不定、居所不定的情况来说,儿童需要不断地更换学习环境、更换亲密的伙伴,儿童就要随之不断适应漂泊不定的情形。这种居无定所的生活令儿童无法建立起对城市和学校的归属感,无法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不稳定的生活条件也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二,儿童产生被歧视感。由于话语体系、生活习惯、经济基础等有差别,农村进城务工子女在学校接受教育时容易受到歧视、排斥,敏感的儿童也会随之产生被歧视感。在这种城市偏见下,儿童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难以在学校结交好友,也羞于主动与他人结交。久而久之,心理问题愈发严重,儿童容易就此变得孤僻、不合群,不能与人保持正常的交往,人际关系紧张,以致于对自我评价偏低。
留守和随迁的比较
对于许多农村进城务工家庭来说,如果带着子女进城生活,并在他们居住的城市接受教育时将会面临各种困难。如果他们的子女被留在家乡,就会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就无法抚养孩子,更不能教养和陪伴孩子。对于所有流动家庭来说,都必然面临着“随迁”和“留守”二者择其一的两难境地。通过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和随迁对其心理健康发展影响的横向比较发现,无论留守还是随迁都各有优劣,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了影响。然而,选择留守还是随迁是父母身不由己的决定,父母进城务工给予子女物质保障,但却难以提供精神保障,这种选择是无奈的却也是必需的。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做出选择时,父母尽可能地想让子女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条件,却容易忽略子女的心理健康。虽然留守和随迁各有优劣,但比较而言,儿童健康成长更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和陪伴。儿童和父母在一起居住和生活,这是父母能够亲自养育和陪伴的基础,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也正是依赖和需要父母的最重要时期。儿童在新城市所面临的适应挑战、城市偏见、教育公平等问题是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并通过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来解决的,这种解决办法能够通过外力帮助儿童更快适应新的生活,而且儿童可塑性强,通过教育的力量可以改善随迁带来的劣势。两相比较,留守儿童在家的劣势,例如所产生的被抛弃感会成为儿童的情感经历和内心感受,经久不散。父母离家是无法改变的既定事实,他人无法感同身受,也难以通过改变外界的力量改变儿童与父母分离的痛苦。因此,儿童与父母随迁相较于留守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子女是父母的牵挂,迁入地若想获得更多稳定的人力资源支持和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妥善解决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让父母能够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让孩子也能够在迁入地获得归属感,在父母的陪伴下拥有完整的童年。随迁带来的劣势容易解决,而且这些劣势都是外在的,通过从外在根源处改变现状,帮助随迁子女在新的城市获得新的生活。对此,就需要据此制定相应的对策举措,提出合理的方式改善随迁子女面临的处境,解决当前的社会难题。
对策措施
与留守在家相比,儿童跟随父母进城能够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教育资源和家庭环境。城市若想吸引更多人力资源,也需要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日常生活问题,解决父母关心的孩子成长和教育问题。儿童随迁的劣势主要来自于政策的不完善和周围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这就需要依靠社会政策、学校和教师的支持,让随迁儿童能在新的城市获得归属感。
“双减”背景下开设学校特色课程。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后,不少学校开设了课后服务课程,例如:地方特色课程、校本特色課程。对于外来人口占比多的学校,尤其是私立学校,可以针对学校特色开设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课程。学生可以介绍自己的家乡,分享家乡特色,促进彼此了解。在节假日,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节日特色举办活动,让学生在异地也能感受家乡的温暖,同时,学校可以通过活动向不同区域的学生介绍本地特色,加强家乡与异地的融合,让学生适应异地生活。
政府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政府加大对子弟学校的投资力度,放宽农民工子弟入学条件,为农民工子弟学校购置基本教学设备、改善食堂卫生条件、加强安全设施保障,为农民工子女提供良好的公共教育环境。做好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对心理知识进行相应补充;开设特色课程,根据随迁子女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教师引导宣传促进班级团结。随迁子女在新城市的教育和心理问题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儿童正处于认知发展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要发挥教育的力量,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通过开班会的形式,教育学生尊重他人、与同学团结友爱;通过组织活动的方式,加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专题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提高随迁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举行家长会,提高随迁子女家长的重视程度,分享教育心得。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重要角色,教师如同艺术家,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因此,教师发挥教育的力量对随迁子女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结 语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将儿童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目标。儿童心理发展健康关系着儿童能否健康发展、如何健康发展、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人。儿童受年龄的限制,身心发展不够成熟,难以进行自我调节,容易走向歧途,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帮助儿童健康发展。儿童心理健康受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因此,改善儿童生活环境是帮助儿童健康发展的途径。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是重点关注对象,他们或是缺少父母教养,或是缺少外界的正确认知和合理对待,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对比留守儿童,随迁儿童在父母的陪伴下拥有更好的成长环境,但也面临着来自周围环境的心理压力,如:缺乏适应能力和遭遇外界的歧视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提出应对措施,社会、学校、家庭应当各司其职,守护随迁子女适应新的学习和生长环境。除了随迁子女外,留守是父母的无奈决定,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随迁儿童,都需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帮助其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解读》,载《中国民政》,2016(6):41-42页。
[2]魏佳羽:《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 2022》,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8952986。
[3]民政部:《图表:2018年农村留守儿童数据》,http:l/www.mca.gov.cnJarticlelgklitb/201809/20180900010882.shtml。
[4]岳慧兰、傅小悌、张斌:《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载《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0(1):4-6页。
[5]张建育、贺小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关系》,载《中国公共卫生》,2008,24(8):932-933页。
[6]满小欧、曹海军:《农村社区10~15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保护性因素》,载《中国公共卫生》,2018,34(11):1537-1540页。
[7]林细华、沈敏、王琳等:《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2):228-231页。
[8]赵苗苗、李慧、李军等:《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载《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1):60-63页。
[9]HulH、Lu S:《Huang C.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of migrant and leftbehind chidren in Chinal》,载《Chi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14(46):1-10页。
[10]Zhao F、Yu G:《Parental mioration and ruallf behind chidrei's mentalheathin China Ame a anl is asedon Meital He athTes》,载《Joumnal Chid and Famiy Stuies》,216,2512:3462-3472页。
[11]蒋桂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行为疏导》,载《中国果树》,2022(09):126页。
[12]邹琳:《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创新模式探索》,载《核农学报》,2020,34(11):2643页。
[13]何宏莲、宋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面临的问题及治理对策》,载《理论观察》,2021(06):83-86頁。
[14]顾天竹、马建富、孙柔:《子女教育投入:金钱和时间孰轻孰重》,载《教育报》,2021,17(04):148-165页。
作者简介
应梦倩 湖州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