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利
[摘 要] 随着社会对早期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学前教育专业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挑战和需求,尤其是在教师培养和实践教学方面。而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课程目标模糊、课程内容落后、实践衔接不足、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在此背景下,采用OBE理念优化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即通过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现“三级循环”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和考核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师培训的实效性,还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幼儿教育人才的需求,为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关 键 词] OBE理念;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8-0150-04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实践能力培养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并实施OBE理念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优化策略显得尤为紧迫,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还能更好地满足幼儿教育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通过对实践教学进行优化,可以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教育实践的需求,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因此,立足OBE理念,优化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学前教育人才,以及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OBE理念的定義和核心要素
结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是一种教育模式,其核心在于确保学习者能够达到预先设定的学习成果。该理念最早由美国教育学家提出,旨在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过分侧重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问题,转而强调学习的结果[1]。在OBE模式下,所有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标准均应围绕学生实际掌握的技能和知识来设计,这也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明确定义教学目标,确保这些目标具有明确性、可测量性以及相关性,并且教学资源和策略需要围绕这些目标进行优化和调整。此外,OBE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指标,高职院校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持续的评估和反馈,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OBE理念的核心要素包括学习成果的明确性、教学策略的灵活性、评估机制的有效性和持续的质量改进。
首先,学习成果的明确性体现在教育工作者需明确设定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应达到的具体技能、知识和态度,成果要做到明确、具体,还应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及社会需求相匹配[2]。
其次,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强调在不同的教学环境和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教育者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确保教学策略能够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需求。评估机制的有效性则要求教育者设计出能够准确评估学生是否达到预定学习成果的方法,这些评估不仅应包括传统的考试和测试,还应包括项目作业、实践活动等多元化评估方式。
最后,持续的质量改进意味着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反馈信息来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OBE理念在实际应用中,要求教育工作者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出既符合教学目标又能适应学生多样化需求的教学计划,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鼓励创新型教学和个性化学习,使教育过程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实际培养。在实施OBE理念进行教学时,教育者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
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分析
(一)针对性
针对性强调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阶段。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早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性格形成以及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需要聚焦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这也就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理解能力,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3]。
(二)综合性
学前教育不仅包括基本的知识传授,还涵盖音乐、艺术、体育、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这种教育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背景,还要能够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使之既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学前教育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上,教育者需要在培养幼儿认知能力的同时,同样重视其情感、社会交往和身体协调能力的培养,全方位的教育方式自然也对教育者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发展性
随着社会对早期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和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从事学前教育的教育者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技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此外,发展性还体现在教育者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评估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对教育效果的持续观察和分析,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这种以发展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也能为教育者自身的专业成长提供动力和方向[4]。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特殊性体现在其对幼儿发展阶段的精准把握、对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综合融合以及对教育实践持续发展的追求上,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价值和实施方向。
三、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模糊
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实践教学分配了一定的学时,但在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这种情况下,课程内容未能详细规划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的具体实践技能,以及实现这些技能的具体教学方法。多数情况下,实践教学目标的表述过于空泛,如“培养基本的保教实践能力”等,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5]。因此,这种模糊的目标设定导致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被边缘化,往往只被视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或实践部分,而非作为一个独立且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进入幼儿园实际工作时,往往会发现自己缺乏足够的保教实践能力,难以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和需求。
此外,由于各专业课程在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上缺乏明确区分,学生在不同课程之间很难获得连贯和系统的实践技能训练。这种状况进一步削弱了实践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未能有效地支持学生达到毕业要求和职业发展目标。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改革,確保实践教学在课程中占据更为核心的地位,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实践教学规划,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幼儿园工作的实际需求。
(二)课程内容落后
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学前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及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师共识,并在实际工作中被积极实践,高职院校的学前教师教育也在实践课程中充分融入儿童视角的教育理念。然而,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和艺术体育课程在实践内容安排上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而言,教育理论课程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主要围绕学科知识内容组织教学,这导致专业教学与幼儿园一线的教育实践脱节[6]。尽管幼儿园实践改革如火如荼,但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仍旧遵循传统的理论体系,缺乏创新和实践性。许多学生表示,在学校学习期间未能接触到幼儿园实践中的新理念和方法。
(三)实践衔接不足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课堂实习、教育见习、实习等各环节之间缺少有效的水平连接与垂直拓展,导致了学生的保教实践能力发展不均衡、不全面。考虑到幼教专业的特点,专业教学要紧紧贴近学前教育工作的实践需要。但是,目前大部分的高职学院都并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关系,与幼儿园的实际工作相脱节,导致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这种分散且缺乏协调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保教技能。缺少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目标和有效的实践课程体系,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难以形成系统的保教实践能力。此外,高校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不够深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不能充分理解和应用幼儿园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这种脱节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使得他们在毕业后面临更大的挑战,难以迅速适应幼儿园的工作环境。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保教实践能力,高校需要重新审视和优化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同时建立更加紧密、系统的合作关系,以确保教学与幼儿园实际需求对接,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评价方法单一
学前教育领域对学生保教实践能力的要求具有特定的行业标准,因此评估这些能力时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应当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紧密相连。然而,目前在实践课程的评估方面,主要集中在课程实践、教育见习和实习阶段后的成绩评定上,这种评估方式过分侧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际实践能力的单独评定和系统评价,缺少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各项技能的全面考量。
此外,学生在幼儿园的教育见习和实习评定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评估往往显得主观、片面,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过程的深入考查。这种评价机制无法有效指导和促进学生保教实践能力的发展,无法反映学生在实践中的真实水平和进步。为了更有效地评估和提升学生的保教实践能力,高职院校需要对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和优化,确保评价标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相符,同时加强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跟踪和评估,以便更准确地反映他们的实践水平和能力。
四、基于OBE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策略
(一)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制订实践教学目标应该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依据,即毕业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应该取得的职业与专业成绩的整体状况,而毕业需求又被称作“毕业能力”,它是指一个人在毕业时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其中包含在专业中所获得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它们组成了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应该得到的学习结果。毕业要求则是从知识、能力和境界三个维度,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技能发展,所以从根本上讲,毕业要求也即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体现。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应以培养保教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在保教实践中的能力。这些实践能力包括多个方面,如教育理念的理解和应用、课程设计与执行、幼儿观察与评估、互动沟通技巧、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的应用以及持续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等。这些方面共同构成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旨在确保学生在完成学业时不仅掌握了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且具备了应用这些知识于实践中的能力。
(二)实现“三级循环”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有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以OBE教育理念的“成果导向”为基础,深入分析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思路和关键点。目标是确保学生通过专业课程学习获得必要的保教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强化并优化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功能,并确保实践课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和实践教学的需求,构建“三级循环”式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该体系包括课内实践、教育见习、五大领域专项实习和综合实习四个主要部分,形成一种层次分明、循环互补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级循环”式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一级循环包括课内实践和教育见习。课内实践主要集中于每学期的课堂教学中,着重于在课堂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见习则安排在第一、二学年的1~4学期,每个学期的重点不同,一年级侧重于幼儿观察和教师保教流程的学习,每学期持续1周;二年级则集中于保育实习和班级管理,每学期持续2周。这一循环为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为后续更深入的实践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级循环由五大领域教育专项实习和综合实习构成。五大领域专项实习在第三学年的第5学期进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课堂集中学习,时间为1~12周,旨在梳理领域核心知识,明确领域核心技能,并理解并掌握教学法的总论性知识;第二阶段为下园实习,时间为13~18周,进行连续性的领域活动专项实习,每周五回学校进行实习总结。综合实习则在第三学年的第6学期进行,持续18周,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所有专业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实践与应用。
第三级循环是综合实习与课内实践之间的循环,它是学生保教实践能力培养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将在实际的幼儿园工作环境中,将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综合运用,从而形成初步的保教工作能力和独立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能力。通过这一循环,学生在课内实践和教育见习阶段获得的专业知识、理念与能力将在综合实习阶段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内化和提升。
总体来看,“三级循环”式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其独特的结构和设计,使学生的保教实践能力在不断的循环和螺旋上升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发展。从课内实践到教育见习,再到五大领域专项实习和综合实习,每一级循环都在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学生毕业时具备成熟、全面的保教实践能力,能够高效地适应并胜任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
基于OBE教育理念,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完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方面,需重点考虑实施“双导师制”以优化教学成果。该体系应确保校内外导师的有效配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的教授与指导,而校外导师则聚焦于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现场经验的分享。这种双向导师系统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还确保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满足OBE理念下对学生成果的要求。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完善还需要建立明确的评估和反馈机制,通过定期的评估,以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项目完成情况等手段,确保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上的均衡发展。同时,及时的反馈机制有助于导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双导师制,高校与合作幼儿园之间应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不应仅限于人员交流,还应涵盖资源共享、教学研究和实践项目合作等多方面。通过深入合作,多方能够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深入参与幼儿园日常管理、参加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等真实工作中,从而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成长。除此之外,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还应包括专业发展的持续支持,高校应为教师提供定期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机会,以促进其教学方法和实践指导技能的不断更新,教师则应鼓励学生参与教育研究和项目实践,以提高其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根据OBE(结果导向教育)理念,實践教学的评价应重点关注学生在完成实践学习后所获得的保教实践能力。在三个主要的实践教学模块——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以及科学研究(毕业论文)的评价中,都应以学生应获得的七项核心保教实践能力作为评价标准。
在对教学实践成果进行评估时,要侧重实习工作的完成情况,并按一定的比重计算在总分中,职业实习的考核要重视过程性考核,要以提高师范生的发展为目的,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在评估科研(毕业论文)时,除了要遵守相关的学术准则之外,还要让学生注意到在幼儿园的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把科研结果和现实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所学到的理论、技术应用到现实工作、现实问题中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保教实践能力。
这样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学习成果,还能促进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更好地成长和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提升,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幼儿园教师的目标。因此,这种综合性、多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五、结束语
培育能够全面胜任幼儿教育工作的“综合型高素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是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关键。在OBE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能够系统构建并实施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明晰实践课程的培养目标,实现以培养目标为核心的逆向设计实践环节,形成“三级循环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增强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学前教育实际工作的需求,培养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凯利.基于OBE理念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活页式教材开发路径研究[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3(2):29-33.
[2]李娟.OBE理念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23(39):173-176.
[3]林银珠.OBE理念下学前教育专业“课赛融合”教学改革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8):153-154.
[4]阮晓磊,张鹏.OBE理念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3,9(19):186-190.
[5]周子莉.基于OBE理念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优化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34(2):93-96.
[6]张菊梅.基于OBE理念的高校学前教育改革研究综述[J].现代职业教育,2022(13):175-177.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