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玮娜
塔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有着特定形式和风格的传统建筑,最初是用来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称“佛塔”。西汉末年、东汉初年,随着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塔这种建筑也一并传入中国。智慧的古人将中国的亭、台、楼、阁、殿的建筑特点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其中,创造出了独具中国文化艺术特色的中国塔。
塔的作用
1.宗教崇拜。由于佛家弟子将释迦牟尼佛祖的舍利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圣物品,因此,安放舍利的佛塔就成为佛祖的象征和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佛塔作为象征性的佛教建筑,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而流传开来。一座座造型优美、风格各异的佛塔吸引着无数的善男信女,为佛教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镇守风水。中国佛塔的建筑功能,在明清时期风水学盛行的影响下,从神圣的宗教走向了世俗,佛塔的蕴意逐渐被淡化,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和用途——人们出于迷信,或是祈求一方太平、镇鬼压邪,或是振兴文风、勃发才俊。佛塔昭示着人们的集体梦想,寄托了人们的精神需求。3.导航引渡。“点燃八百灯笼火,指引千帆夜竞航”,在一些山峦水岩、海湾港埠、长桥古渡等地方,常有宝塔高耸,以彰显山川之秀。由于古塔高耸挺立,远远就能看到,所以,许多古塔既是人们登高远眺的极佳之处,又是指示津梁路途的重要标志,具有导航引渡的作用。
4.军事瞭望。古塔在观察远方敌情、防御射击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大的优势。当人们登临塔顶、极目四望时,周围形势尽收眼底、一目了然,塔的军事作用昭然若揭。我国有不少古塔曾经在历史上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克敌制胜的作战工事。
塔的种类
1.楼阁式塔:在中国古塔中的历史最悠久、体形最高大、保存数量最多,是汉民族特有的佛塔建筑样式。这种塔的每层间距比较大,一眼望去,就像一座高层的楼阁。在塔内一般都设有砖石或木制的楼梯,可供人们拾级攀登、眺览远方。
2.密檐式塔:这种塔的第一层很高大,而以上每层的层高却特别低,各层的塔檐紧密重叠。塔身的内部一般是空筒式的,不能登临眺览。
3.亭阁式塔:塔身的外表就像一座亭子,单层,有的在顶上还加建一个小阁楼。在塔身的内部一般会设立佛龛,安置佛像。
4.花塔:在塔身的上半部装饰繁复的花饰,看上去就好像一个巨大的花束,用来表现佛教中的莲花藏世界。它的数量虽然不多,但造型却独具一格。
5.覆钵式塔:塔身部分是一个平面呈圆形的覆钵体,上面安置着高大的塔刹,下面有须弥座承托。这种塔由于被西藏的藏传佛教使用较多,所以又被人们称作“喇嘛塔”;又因为它的形状很像一个瓶子,故被人们称为“宝瓶式塔”。
6.金刚宝座式塔:塔的下面有一个高大的基座,座上建有五塔,位于中间的一塔比较高大,而位于四角的四塔比较矮小。基座上五塔的形制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有的是密檐式,有的则是覆钵式。在中国流行于明朝以后。
7.过街塔和塔门:过街塔是修建在街道中央或大路上的塔,下有门洞,可以使车马和行人通过;塔门就是把塔的下部修成门洞的形式,一般只容行人经过,不行车马。这两种塔都是在元朝时期开始出现的。
中国名塔
登封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该塔位于河南登封县城西北约6公里,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内,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总高41米左右,周长33.72米,塔身呈平面等边十二角形,中央塔室为正八角形,塔室宽7.6米,底层砖砌塔壁厚2.45米,这样的十二边形塔在中国现存的数百座砖塔中是绝无仅有的。整个塔室上下贯通,呈圆筒状。全塔刚劲雄伟,轻快秀丽,建筑工艺极为精巧。该塔虽高大挺拔,却是用砖和黄泥粘砌而成,塔砖小且簿,历经千余年风霜雨露侵蚀而依然坚固不坏,至今保存完好,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建筑工艺之高妙。
大理千寻塔
大理三塔在大理城西郊的洱海之濱,为一大两小。大塔又名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的砖塔,共有16层,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为唐代典型的塔式之一。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楼梯,可供人攀登。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传说是用来镇压洱海中的水妖水怪。自塔顶向东眺望,洱海胜景尽入眼底。塔前照壁上镶有大理石镌刻“永镇山川”四字,字体苍劲有力。分立在大塔两侧的南、北两小塔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又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塔高67.31米,底部直径30.27米,总重量为7400多吨,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的九层塔。应县木塔是现存世界木结构建设史上较典型的实例,是中国建筑发展上较有价值的坐标。
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建于唐代。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杭州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宣和五年,塔被烧毁。南宋绍兴二十四年重建,清光绪二十五年重修塔外木结构部分。
六和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和敬”,当时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塔高59.89米,其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八面十三层。清乾隆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分别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曾有人评价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将军,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从六和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
开封铁塔
铁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公园内,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因塔全身用褐色琉璃砖砌成,远看近似铁色,故被人们称为“铁塔”。塔高56.88米,为八角十三层,是国内现存琉璃塔中最高大的一座。它完全采用中国木质结构的形式,塔身修长,高大雄伟,通体遍砌彩色琉璃砖,砖面蚀以栩栩如生的飞天、佛像、伎乐、花卉等,图案达50多种。令人惊奇的是塔为仿木砖质结构,但塔砖如同斧凿的木料一样,个个有榫有眼,有沟有槽,垒砌起来严密合缝。据统计,塔的外部采用经过精密设计的28种标准砖型加工合成。塔身设窗,一层北、二层南、三层西、四层东以此类推为明窗,其他为盲窗。环挂在檐下的104个铃铎,每当风度云穿时,便悠然而动,像是在合奏一首优美的乐曲。塔内有砖砌蹬道168级,绕塔心柱盘旋而上,游人可沿此道扶壁而上,直达塔顶。登上塔顶极目远望,可见大地如茵,黄河似带,游人至此,顿觉飘然如在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