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志英
中共党员,重庆市九龙坡区鹅公岩小学语文教师,先后被评为校优秀党员,十佳教师,巾帼战疫标兵,优秀教研组长,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向上向善好青年,骨干辅导员。
为什么选择当教师?樊志英最初的想法直白又真实:“因为高考的时候填报的是师范专业,找工作也想找和专业对口的,而且感觉当老师也很有成就感。”就是这么简单的理由,让她站上了讲台,并且一站就是十余年。随着和学生的接触越来越多,对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樊志英对“教师”这份职业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如今,越来越体会到教育的幸福感。”樊志英说道。
她走上讲台带的第一届学生,从一年级一直带到了六年级。有焦虑的时候,也遇到不少幸福时刻。在六年级的时候,她去休产假了,后来从一名任课老师那里得知,班上的孩子一直在盼着她回来。“本来确定了周一一早返回学校,但因为其他事情耽搁,推迟了几天,那几天时间里,班上的几个孩子就到楼道口眼巴巴地看着前方,等着我归来。”樊志英回忆。而其中一个孩子,虽然平时很调皮,但那几天,一下课他就跑道楼道口等着,其他老师问他缘由,他含着手指头,颤巍巍表示:“我在等樊老师回来。”樊志英说,每次想起这个画面,她的内心总是升腾起一股强烈的幸福感。“我在学校里面,他们就有依托。”樊志英说道。
“小孩子真的很天真,在学校里面,作为老师,一定要去影响他,带领他,在学校里面,我们就是他们的家长。” 对樊志英来说,爱学生是必须的,但爱也不能盲目去爱,“老师的爱一定是有‘目的的”。有时候,学生的作业做不好,她总是变着法让学生明白,做作业的目的,而不是以严厉的态度去迫使学生屈从。“把爱融入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技巧里面,让学生知道,你是爱他的。”
作为班主任,樊志英更是时刻不忘做中学、学中悟。为了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曾经教授过的班级里,她创新性地开展过许多德育活动。有一年年后刚开学,她便组织了一次班队活动。活动开始,她问孩子们过年得到了多少压岁钱,说到了感兴趣的话题,孩子们七嘴八舌、滔滔不绝聊了起来。看大家聊得差不多了,樊志英话锋一转,“如果换个角色,让你们来给长辈发红包,你们会发什么?发多少?为什么要这样发?”她把问题抛出去,并让大家讨论。
有的孩子说,没有钱发不了。樊志英换个角度启发他们,“可以给他们写几句知心的话、感恩的话”。当然,也有孩子发散思维表示,可以不给长辈发红包,而是用压岁钱买礼物送给他们。讨论完毕,她让孩子们课后去准备,写一段知心话也好,买一个小礼物也罢,全班孩子瞒着家长偷偷进行。收到礼物的那一刻,许多家长纷纷给樊志英发来感谢的信息。“许多家长都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热泪盈眶。我觉得这就已经达到教育的目的了。”樊志英表示。
当然,在班级管理中,她更深的體会是一定要民主,尤其是针对高年级的孩子。所以在她的班级里,不管是日常的排座位也好,还是班级活动选主持人以及选班干部等等,都秉持着公开公正的方式进行,让孩子们信服,他们才会遵循。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就像树叶一样,都不一样。不同的花,不同的树,它有它的颜色,它有它的花香,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方法、同一个套路去对待他,他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应该尊重他,和他一起跳动,和他一起同频共振。”走上教育岗位的第十二个年头,樊志英深有感触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