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杰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温州 325006)
随着康养产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作为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食用油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健康的食用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1]。茶油正好符合上述标准,茶油是油茶果榨的油。油茶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2]。茶油作为森林康养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温州地处浙江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丰富的中低海拔的山地、丘陵地区,适合油茶的生长。2008年之前温州地区的油茶产业主要是以地方品种的种植为主,2008年后随着国家对油茶产业的重视,温州地区开始以油茶优良品种的引种种植为主。目前温州引种的油茶优良品种以长林系列油茶为主,兼有赣林和闽林系列油茶。对于长林系列油茶在温州的表现已有研究[3],而赣林系列油茶在温州的表现还未有报道。赣林系列油茶是江西省林业科学院选育的经过国家林草局审定的油茶优良品种,包含赣无1、赣无2等多个品种[4]。
用于试验采摘的油茶树均为2010年从江西省林业科学院下属油茶苗圃引种的5年生赣无1、赣无2带土球大树,引种成活率100%。采摘时间为2020—2022年的10月16日、10月19日、10月23日、10月27日、10月31日、11月7日,包含了霜降和立冬。采摘时每个品种随机选择3株树,3次重复,做好标记,来年重复选择该植株。试验地的经纬度为27.94°E、120.60°N,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7.6 ℃,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 ℃,全年平均气温18 ℃,极端气温最高41.3 ℃,最低-4.5 ℃。年无霜期约280 d,年降水量1 100~2 200 mm。
1.2.1 油茶果实主要经济指标的测定
油茶果实鲜果重测定:每个油茶品种均随机采摘100个油茶鲜果,3次重复,称重并计算平均鲜果重。
干籽得率的测定:油茶鲜果称重后,放置于室外晾晒至果壳开裂,待果壳与茶籽自然分离,称茶籽质量并计算干籽率,3次重复求平均值。
1.2.2 油茶籽仁主要成分及脂肪酸组分分析
将晾晒好的油茶籽,剥壳粉碎后于100 ℃烘6 h后作备用。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使用凯氏定氮法,具体参照GB 5009.5—2016[5];脂肪含量的测定使用索氏抽提法,具体参照GB 5009.6—2016[6];脂肪酸组成的测定使用归一化法,具体参照GB 5009.168—2016[7];淀粉、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使用蒽酮比色法[8]。
所得数据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1.1 赣无油茶的鲜果重
由图1可知,随着采摘时间的推迟,2个油茶品种的平均鲜果重均呈现降低趋势。同一采摘时间,赣无1的平均鲜果重均高于赣无2。不同油茶品种鲜果重存在差异,这和王湘南等[9]报道的湘林系列油茶鲜果重,江源等[10]报道的长林系列油茶鲜果重的研究结果一致。鲜果重随着采摘时间的推迟逐步降低是由于随着油茶果实的成熟其果实的含水量会逐渐降低。这和周长富等[11]的研究中长林系列油茶果实发育特点一致。
图1 油茶鲜果重随时间的变化Fig.1 Changes in fresh fruit weight of Camellia oleifera over time
2.1.2 油茶的干籽率
由图2可知,随着采摘时间的推迟,2个油茶的鲜果出干籽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间采摘的赣无1的鲜果出干籽率均低于赣无2。平均鲜果出干籽率随时间上升,一方面由于鲜果的质量随着果实的成熟含水量减少而降低,另一方面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茶籽所占的比重会逐步增加。不同油茶品种的鲜果出干籽率不同,这和陈永忠等[12]对1 361份不同种质油茶果实的研究结果一致。
图2 油茶鲜果出干籽率随时间的变化Fig.2 Changes in the dry seed rate of fresh fruit of Camellia oleifera over time
油茶籽的成分主要是脂肪,其次为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淀粉等,其中的脂肪含量就是通常说的出油率。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采摘时间的推迟,2个品种茶籽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步降低,而淀粉含量则逐步升高,脂肪含量则在10月31日前呈逐步上升趋势,随后基本稳定。油茶籽脂肪的含量随着果实成熟度提高而升高,果实完全成熟后脂肪含量维持不变,这和陈亨业等[13]报道的高州油茶籽脂肪含量变化结果一致。淀粉含量变化趋势和何超银等[14]研究中华硕油茶淀粉含量变化结果一致。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在近成熟期到成熟期呈下降趋势,与姜志娜等[15]的研究中湘林210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变化情况一致。
表1 油茶籽成分含量随时间的变化Table 1 Changes in the cont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seed components over time
由表2可知,茶油脂肪酸成分由多到少依次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顺-11-二十烯酸、α-亚麻酸、棕榈烯酸。其中,2个品种硬脂酸、油酸含量随着采摘时间的延迟含量逐步升高,亚油酸、α-亚麻酸含量则随着采摘时间的延迟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2个品种相同脂肪酸种类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这和周长富等[16]在研究长林4号、长林40号和长林166脂肪酸含量,李好等[17]在研究油茶混合样品种子发育过程脂肪酸各组分含量动态变化,以及梁文静等[18]在研究油茶赣石83-2果实和种子生长发育的动态发现的脂肪酸含量变化趋势一致。
表2 茶油脂肪酸成分随时间的变化Table 2 Changes i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Camellia oleifera oil over time
目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的油茶良种基本上以湘林系列(湖南)、长林系列(浙江、江西)、赣林系列(江西)、桂林系列(广西)为主,其余的均为各省地方优良品种等。温州地处华东地区最南端的沿海城市,其油茶以外来引种为主,目前市内以长林系列为主,兼有赣林系列和闽林系列。
温州市引种的赣林系列油茶目前已处于盛果稳产期,通过比较不同采摘期赣无1和赣无2的鲜果重和鲜果出干籽率,发现2个品种在立冬前后采摘要比霜降前后采摘有更好的经济性状优势。结合不同采摘时间的茶籽成分及脂肪酸变化,发现随着采摘时间的逐渐推迟,2个赣林油茶品种茶籽的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步降低,而淀粉含量则逐步升高,脂肪酸含量则在10月31日前呈逐步上升趋势,随后含量基本稳定;2个品种的油茶脂肪酸含量中硬脂酸、油酸含量随着采摘时间的延迟逐步升高,亚油酸、α-亚麻酸含量则随着采摘时间的延迟呈现逐步降低趋势。可以看出立冬前后采摘的油茶茶籽出油率高,茶油中含量最高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也呈现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