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探究

2024-04-07 07:04郝美彦
山西财税 2024年2期
关键词:山西省山西数字化

■郝美彦 李 婷 苏 徐

一、山西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现状

山西把实施大数据战略、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智慧山西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行业领域,遴选一批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具有示范性项目给予支持,在数实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

1.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生产过程智能化、经营管理数据化。2018 年,山西省农业农村大数据管理平台初步成型,多家企业成为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积极培育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益农信息社覆盖山西省90%的行政村,山西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9%左右;许多县城围绕数字农业、社会化服务、乡村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创新工作。

2.支持和鼓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线上网络销售,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山西省科技公司借助数字乡村平台,利用山西省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数字产业集群,实现乡村基础信息、农业生产要素、乡村治理数字化,打造数字三维乡村、智慧绿色乡村,开展高素质农民技能培训,建立农产品直播基地,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各领域各环节深度融合应用。

3.校企联合共建智慧农业创新中心等机构,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实践。山西高校与科技公司合作共建智慧农业创新中心、智慧农业学院实训基地和数字农业学会,推进和解决教学、科研与农业产业应用面临的问题,助力山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

1.优先发展5G、信创、大数据、集成电路和软件业。山西5G 基站开通率在全国领先,在用在建数据中心设计机架数年均增长58.4%,云中e 谷、大同秦淮等超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在中国名列前茅。在半导体产业方面,山西建成中国最大碳化硅单晶衬底生产基地,占国内市场份额超50%。2020 年,山西软件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行业从业人员等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以智能制造为目标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促进山西省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打造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积极开展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认定工作。2020 年,富士康精密电子(太原)公司等30 户企业被认定为2020 年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山西立业制药有限公司等10 户企业被认定为2020年省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

(三)数字经济与服务业深度融合

1.数字经济与旅游服务融合。山西文旅集团聚合山西旅游资源,打造全域旅游“最强大脑”的山西智慧旅游云平台,借力数字技术,创造出独特观影视角,跨时空全息呈现表里山河九大展区,更让每一位体验者分分钟穿越一年四季。2021 年,山西文旅数字体验馆入选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园区致力于开展旅游业科技研发或应用,丰富旅游业态,优化旅游服务,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实现旅游和科技深度融合。

2.数字经济与教育服务融合。(1)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教学转型。山西数字化建设已初具成效,科技助力不少高校加速谋划教育信息化建设,先后建成课程中心、智慧教室、精品在线课程、网络共享课程等教学平台与设施,为师生营造智慧的教学空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推进教学手段创新,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2)加快数字化资源建设。山西省承担的互联网节点建设任务,为山西高校、数十万师生员工提供教学科研网接入服务和网络传输平台服务;各类多媒体教室、实验实训室等场所进行的数字化装备配置全覆盖,引进数字科技企业融入教育全链条。多所高校实现校区多媒体教学系统的集中控制、自动巡检及运维,有效提高多媒体教室管理水平;建成VR 虚拟仿真实验室,丰富信息化智能教学感知体验;搭建智慧教室管理平台,实现对所有多媒体教室中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灯光、空调、教室环境监测等物联网设备的统一控制与管理,为顺利开展数字化教学活动提供硬件保障,助力实现高效教学。(3)营造数字化教育生态环境。山西省打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体系,定期同步云端教学,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学习需要,构建让智慧“面对面”、研究“心连心”、成长“手牵手”的共创互融共生教育生态共同体。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协同、生态成长”的思路,与高校共建数字化项目30多个,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丰富了学习资源和机会,辐射和影响更多人。

3.数字经济与医疗服务融合。山西智慧医疗产业园运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挖掘等技术,打造集总部办公、研发、数据、生产于一体的智慧医疗产业综合体,努力打造国家级智慧医疗产业基地,建立了覆盖全省的“智慧卫监”网络,对医疗废物产生到处理的全过程实现了全方位的监督监测;多家医院利用5G+智慧医疗移动会诊平台/查房系统,开展5G 实时远程会诊、5G 实时远程查房、5G 实时MDT,实现患者在临县就享受到省级专家的优质服务,真正做到了“患者少跑路,信息多跑路”,省级优秀专家资源直接服务基层。

4.数字经济与物流服务融合。积极推进智慧物流体系建设,打造智慧物流平台、数字产业园。山西省建设了“一张网、两融合、三突破”的智慧物流体系,建成了集物流电商、云仓库、数据交换等十大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物流云平台。平台经济助推物流业迈进数字经济时代,一批以快成物流、聚鑫物云等为代表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应用企业纷纷涌现。山西省现代物流与供应链联盟、网络货运数字产业园的成立,为山西省智慧物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山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存在问题

(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整体水平不高

1.数字经济规模小、发展水平不高。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 年)》显示,2021 年,山西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达到1948 亿元,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300 亿,而同为中部省份的河南省,同年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7 万亿元。国家网信办《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21 年)》显示,山西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数字社会建设水平、网络安全建设水平、数字化发展环境建设水平以及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等关键指标在全国排名都在十名以外。

2.数字经济比重较低、增速缓慢。2019 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36.2%,而山西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预计到2025 年达到5.4%,数字经济增速大大低于全国增速。中国信通院2020 年7 月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 年)》显示,湖北、四川、河南、河北、安徽、湖南等省市2019 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均超过1 万亿元;辽宁、陕西、广西等省份的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也超过5000 亿元,山西省则榜上无名。

(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不平衡

山西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水平存在区域、产业上的不平衡。

张海超(2022)采用单一门槛模型进行了测算,通过对回归结果分析得出山西11 个地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度有差异。山西省11 个地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排名依次为:太原、运城、长治、大同、晋中、临汾、吕梁、晋城、阳泉、忻州和朔州。

刘战豫,何妞妞(2023)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得出山西省数字经济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融合水平不高的结论。

李莹,程广斌(2023)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中国2012~2019 年30 个省份、四大地区制造业和数字经济产业的融合度。2012~2019 年,山西省制造业和数字经济产业的融合度均值为0.2578,按照他们对制造业与数字经济产业耦联协调度的划分,山西的融合等级为初步融合,也就是说,山西省制造业和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处于初步融合的水平。

曹方林(2021)采用耦合关联度模型对全国30 个省份2009 年~2018 年数字经济与商贸服务业的耦合度与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得出山西省的耦合值为0.997,远高于西部省份,这就说明山西商贸服务业与数字经济的耦合水平较高。

(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

山西省5G 网络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全省5G 基站数量不足,千兆光纤网络覆盖能力不强,千兆城市少,10G-PON 及以上端口规模不大,全省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不足2300 万户。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尚不健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有待建立,尤其是县城数字基础设施存在短板,大多数乡镇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刚刚起步。

(四)核心关键技术缺失

1.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山西省科技创新投入经费少、投入强度弱。2017 年~2022 年连续六年山西科技创新投入经费和投入强度排名均在20 名之后,科技经费投入强度低于全国水平,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017年~2022年山西与全国科技经费投入一览表

2.关键核心技术缺失。第一,科技成果数量少。2016年~2019 年,山西省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8 项。2020 年,山西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06 项,增长33%,年增长率6%,位居国内省市区第23 名;第二,科技成果转化弱。2020 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23.11 亿元,河南省为7907.5 亿元。山西省创新成果市场化规模低,与邻省差距很大。2018 年,山西省登记应用技术成果产业化或小批量小范围应用的比例合计达到52.18%,较全国低了27.5 个百分点。第三,山西省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较低。由于山西的头部企业少,带动能力不强,而且行业集中,辐射面狭窄。2021 年《财富》中国500 强企业名单中,山西有7 大公司入选,这些企业大多数是煤炭行业。在其它行业缺乏实力较强的企业,因而在产业集群中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五)专业化数字人才缺口大

人瑞人才联合德勤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估算中国当前数字化综合人才总体缺口约在2500 万至3000 万左右,且缺口仍在持续放大。山西省跨界融合人才储备尤为缺乏。第一,山西省在信息技术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不多,培养的人才数量不足;第二,山西省跨界高端人才引进的政策措施不完善,无法吸引具备跨领域能力和素质的人才;第三,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创新和多元化,高校毕业生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技术人才大量流失,这都造成了山西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所需的技术研发人才、管理人才、日常操作人才缺口较大。

(六)政策法规支持动力不足

相对于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水平,山西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政策体系不够完善,支持融合的动力明显不足。第一,数据资产的合法地位得不到保障,数据权归属问题没有明确界定。第二,监管体系和数字治理有待变革。平台企业垄断认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数字经济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扰乱数字市场竞争秩序。第三,上下级政府、不同机构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政策协同衔接水平有待增强。

三、推动山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布局,有序推进数实深度融合

首先,做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布局,以推进数字经济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元宇宙、区块链、web3.0、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研发力度;其次,要大力拓展数字技术和产业融合应用新场景,将算网协同的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等充分应用于数实融合大场景中,培育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各种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智能化水平;第三,发挥山西在能源、装备制造等方面的优势,打造特种金属、新型化工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提高数字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二)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治理力度,夯实数实深度融合发展之基

1.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大数据网络中心、超算中心、功能齐全的云数据中心平台等,提升实体经济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推进云计算的应用与创新发展。同时,要加快在一些关键领域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在数据、市场、资本、数字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搭建工业互联网交流对接平台,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探索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路径。

2.健全数实融合法律法规。国家应加快出台数据隐私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将数据使用等行为纳入法律法规监管之下。山西省应加快制定惩罚条例,对于滥用数据实施垄断、无序扩张等行为的平台经营者加大惩罚力度;完善数字服务平台治理体系,加强平台责任主体制度建设,厘清政府和平台的监管责任,提升监管和服务效率。

(三)强化核心技术,突破尖端技术,提高数实深度融合的质量

山西应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契机,探究核心技术、尖端技术攻关“山西模式”。政府要加大对数字龙头企业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激励数字企业攻克信创、大数据、半导体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破解产业瓶颈;鼓励数字企业突破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尖端技术,提升企业价值;要集中行业领军企业、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自主研发可控的底层技术和软件系统,打破国际技术封锁;山西要充分利用资源能源优势,着力攻克技术难关。积极研究非常规天然气技术,重点攻克“三气共采”、多煤层合采、煤层气分级利用、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等关键技术难关;深究环保节能技术,突破二氧化碳低能耗大规模吸附捕集技术;探索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碳基新材料领域,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和成套核心技术难题;持续攻关半导体新材料、半导体芯片及器件、半导体制造装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深入研究数字技术应用于实体经济各领域创新场景,加快产业数字化赋能山西经济转型发展。

(四)培育和引进跨界复合型人才,抢占数实深度融合发展高地

第一,健全高等院校数字人才培养体系。省内高等院校应积极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根据人才需求调研结果设置专业、开设课程、配备师资、改善实践实训条件,满足数字人才培养的需要。第二,完善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鼓励企业协同高校、科研机构共建数字化产业学院,贯通式地培养数字人才;采用订单制、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入学即入职。第三,企业要具备国际视野,关注行业最新动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和头部企业的交流合作,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企业从业者进行数字化改造相关知识培训,提升从业者的数字化素养。第四,政府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创造优越环境,在住房、配偶就业、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进一步提供便利化服务,多措并举从省外引进所需的高层次人才;企业也要加强针对引进人才的人文关怀,创造有温度的人才环境,为实现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五)强化数实融合的充分性与平衡性,提高深度融合发展水平

首先,要促进地区间、行业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均衡性、充分性发展,消除数字技术覆盖领域造成的数字鸿沟;其次,要大力推进山西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实现煤焦、化工、电力、冶金、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第三,鼓励和支持不同区域、领域、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使他们成为区域、领域和行业内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引领和带动更多企业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不断打造白酒、陈醋、法兰玛钢、玻璃器皿、日用陶瓷等行业极具竞争活力的优势。第四,加快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在继续推进服务业数实融合的基础上,推广数字技术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的应用,尤其应该围绕山西优势制造业,发展数字经济尖端技术,积极赋能制造业转型发展,提高工业智能化水平,扩大数字经济带来的红利,让数字技术在与农业、工业的融合中获得技术上的突破,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山西省山西数字化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叹五更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