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粤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为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地方财税体制作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柱,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现行地方财税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和政策建议,旨在科学规范有效地优化财税资源配置,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高质量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注重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发展理念。它强调质量优先、效益优先,通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注重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二是依靠质量竞争。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通过产品质量的竞争来获取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三是突出效益优先。高质量发展要求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四是促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求注重环保和生态建设,推动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财税体制是一种管理和分配地方财政资源的体系。它包括税收制度、非税收入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税收制度主要指各级地方政府征收各类税收的规定和程序;非税收入制度主要指地方政府筹集非税收入的方式和渠道;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主要指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机制和规定。
地方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加强地方财政自主权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其次,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再次,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可以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改革可以增强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满足民众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
第一,资金支持。地方财税体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通过地方财政的调配,加大对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投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第二,政策引导。地方财税体制可以制定针对高质量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引导企业加强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第三,监管机制。地方财税体制可以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督和指导,推动企业遵守质量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第四,经济调控。地方财税体制通过税收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引导资源向高质量发展的领域倾斜,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传统地方财税体制过度依赖转移支付和地方性税收,这导致了地方财政收入来源单一,难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地方财政资金依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导致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地方财税体制存在着资源错配、投资浪费等问题,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在许多地方,传统行业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房地产和能源等,而这些行业面临着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无法长期持续发展,存在周期性波动的风险。
我国地方税收体系还存在一些缺陷,如税种不合理、税收调节作用较弱等,这阻碍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和稳定。现行地方财税体制缺乏地方税种多样化和税率调整的自主权,使得地方政府无法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财政政策,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潜力。税收分配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一些地区财政困难,而另一些地区财政过剩,这导致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地方政府在地方财税事务上的决策权和自治权相对较弱。我国的分税制改革虽然使地方财政的自主权有所增加,但由于分税制的设计并不是从地方实际出发,导致地方财政自主性不足。在改革初期,地方政府的事权、财权与财力不匹配,造成了很多问题。随着地方财政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地方政府对财税权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地方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在分权和集权之间寻找平衡点。地方政府更了解本地的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应适度下放财税权力,以促进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传统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在信息化、透明度等方面存在滞后问题,难以适应现代化财政管理的需要。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发展,推动了财政管理方式变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财政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数据获取与分析是地方财税体制改革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和挑战。在高质量发展环境下,对于各地区的财税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非常高。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各地区数据采集方式和统计口径不同,数据的可比性存在较大的问题,目前地方财政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信息孤岛”等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财政管理信息化平台。
一是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应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目标。在当前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持续增长。具体来说,要以新一轮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为切入点,以税收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地方税体系建设;要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目标,通过区域协调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征管体制,按照地区人口等因素合理安排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二是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应以税收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当前我国地方税体系建设面临着一些困境。在此背景下,要建立健全地方税体系,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格局;要以完善地方税征管体制为核心目标推进税收制度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构建“一主多元”的地方税体系;要优化税制结构、完善地方税征管体制。
三是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应以职能转变和创新发展为助推剂。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从“过程控制”向“结果导向”转变,实现政府的创新和效率提升。推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发展,需要从优化地方政府职能入手,通过构建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和学习型政府,通过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和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引导地方政府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推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应以理顺政府间关系为稳压器。健全科学规范、注重绩效的预算管理制度,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增强财政预算的完整性、透明度和有效性。完善预算公开制度,健全公开机制,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将绩效观念和绩效要求贯穿于财政管理的各个方面,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秉承支出必问效益,无预算不支出原则,以结果为导向,让地方财政资金的融合更加合理合规,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最终实现统筹协调的综合发展。
五是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应以强化地方财政监管和风险防控为防火墙。在新的政策制度下,地方政府应当积极主动地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通过财政权力下放和税收体系优化,实现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促进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对潜在风险的管控也显得尤为重要,在持续的推动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管和风险防控,防微杜渐,提高财政收支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确保财政资源的安全和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