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现状及提升策略
——基于全国样本量的调研数据

2024-04-07 10:31许姗姗
教育观察 2024年3期
关键词:职称评定职称学历

许姗姗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江苏徐州,221004)

一、问题提出

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教育振兴不仅能够夯实乡村现代化的人力根基,而且还能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文化繁荣提供坚实基础。在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进程中,乡村教师是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因此,提升乡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是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举措。

评判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实力的强弱可以从教育规模与师资结构两个标准来考量。教育规模主要体现在物质方面,如幼儿园的占地面积、设施设备、环境创设等,这方面的发展受到政府经济投入的影响,具有较小的弹性空间,政府的投入可以快速实现需求。师资结构的调整则是一项难度较大且是长期性的工程。师资培养是建设本地区高质量学前教育机构的首要条件,优质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一定程度可以弥补设施设备等物质力量建设的不足。[1]有研究表明,教师队伍问题是制约乡村学前教育质量发展的短板[2],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教师业务素质不高、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3]因此,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

鉴于此,本研究拟采用实证调研的方法,了解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探讨影响农村幼儿园教师发展的可能性因素,以期为提升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的质量提出针对性对策,助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农村幼儿园教师师资队伍现状调查”问卷收集数据。问卷主要涵盖基本信息(性别、专业、学历、职称)、教师资格证持有情况、获奖情况等方面内容。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问卷题目的公因子方差提取值均大于0.6,表明问卷效度较高;Cronbach’s α为0.856,说明问卷信度较高。

调查对象涵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台湾除外)的城区、县域、乡镇、农村幼儿园教师。按照地域分布,将问卷发放范围划分为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域,进行分层抽样,共收回教师问卷7313份,有效问卷7313份,有效率达到100%。调查对象地域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地域分布

三、研究结果

(一)教师队伍以青年女教师为主,男教师占比与全国大致持平

如表2所示,在性别及年龄结构方面,无论是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以26—35岁教师为主。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以女性为主,符合全国的普遍情况,且西部地区男性教师占比相对较高。由此可见,农村幼儿园教师在性别、年龄比例结构上较合理,以26—45岁女教师为主体,其中男教师的比例不低于2%,与全国整体男教师比例大致持平。

表2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占比:%

(二)东部地区教师本科学历占比较高,中西部地区教师以专科学历为主

如表3所示,在教师学历方面,东部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以本科学历为主,其次是大专学历,中专及以下学历占比较少,还有0.19%的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以大专学历为主,其次是本科学历,中专及以下学历占比高于东部地区,且目前没有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此外,在本科学历方面,西部高于中部地区。由此可见,东部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学历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则以大专学历为主。但无论哪个地区,都存在一定比例的初中、高中等低学历情况,因此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表3 不同地区教师学历结构 占比:%

(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教师占比均最高,中部地区非师范专业教师占比最高

如表4所示,在教师专业背景方面,在农村幼儿园教师中,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占比最高,其次是非师范专业教师,中部地区非师范专业教师占比最高。由此可见,中部地区40.54%的教师的专业背景是非学前教育专业,且存在相当比例的非师范和其他专业教师,教师专业背景需进一步优化。

表4 不同地区教师专业背景 占比:%

(四)部分教师存在无证上岗情况,尤其是中部地区

如表5所示,在农村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持有情况方面,东、中、西部地区存在一定差异。具体来说,在具备教师资格证方面,西部地区的农村幼儿园教师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在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方面,东部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持有率高于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由此可见,需大力关注农村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持有情况,中部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教师资格证持有情况最不理想。

表5 不同地区教师资格证持有情况 占比:%

(五)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缺少高级教师

如表6所示,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职称结构存在一定问题。具体来说,在职称方面,农村地区幼儿园无职称的教师比例最高,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其次是幼儿园二级教师比例较高,东部地区的比例高于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最后,高级教师比例较低,幼儿园高级教师比例均在1%左右,占比较低。由此可见,不管是东、中、西部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都存在职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少高级职称教师,多以无职称教师为主。

表6 不同地区幼儿园教师职称情况 占比:%

(六)教师市级获奖较少,尤其是西部地区

如表7所示,在教师获奖方面,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未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占比均在70%以上,西部地区达到了94.23%。由此可见,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普遍缺少市级以上获奖,尤其是西部地区。

表7 不同地区教师获奖情况 占比:%

四、分析与讨论

(一)教师学历、专业背景相对合理,政策倾斜影响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

调查显示,农村东、中、西部教师均以大专及以上学历为主,学前教育专业背景教师占比一半以上,教师资格证持有率均在一半以上,这体现了国家相继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等系列文件所取得的效果,采取定向培养教师、地方公费师范生等方式,乡村教师专业结构失衡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4]但与此同时,这也表明农村教师专业结构还有很大改善的空间。例如,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持有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研究生学历教师相对稀少等,需要继续发挥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改善乡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结构等现状。

(二)东、中、西部教师结构存在差距,经济福利仍然制约教师队伍的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结构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具体来说,东部地区农村幼儿园的教师专业结构整体优于中部、西部地区。这可能与经济福利水平的差异有关。在农村幼儿园教师学历方面,东部地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比50%以上,甚至存在少部分研究生学历教师。相比之下,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情况则不及东部地区理想。这一差异可能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教师福利待遇相对优厚,因而能够吸引较优秀的教师加入乡村教师队伍。

(三)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教师管理及职称评聘体系有待完善

调查显示,农村教师存在大批量无职称教师,中部、西部地区无职称教师的比例达到了60%以上,整体农村地区无职称教师的比例也超过50%,高级职称的教师相当短缺。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两方面原因导致的。

一是农村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比例的教师未能满足职称评聘的条件,导致无职称教师比例较高。幼儿园教师评定条件最初级的要求是要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二级乙等或以上、幼职毕业或大专毕业以上。由调查可知,目前农村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着一部分中专及以下学历的教师,且较多教师未获得教师资格证,不满足职称评定的条件,不能够参与职称评聘。

二是农村教师缺少获奖动机或途径,导致高级教师比例较低。评定高级职称一般要求获得一定的奖项,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幼儿园教师获得市级以上奖项占比较低。这可能是专门面向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的比赛机会较少,或因为在与市区教师同场竞赛中,自身的专业知识或技能不及市区幼儿园教师,所以未获得相关奖项。

五、提升策略

(一)政策扶持,持续加大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支持力度

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以提升与保障农村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工资待遇直接影响教师的稳定性。[5]因此,需要确保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度,从而缓解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年轻化而导致的缺乏经验以及农村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政府应解决幼儿园办园经费不足和编制名额有限的问题,避免过多使用临时教师,难以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加入。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幼儿园农村教师队伍水平,政府部门务必出台相应的教师权益保障政策,特别是针对临时性农村幼儿园教师合法权益的保障措施。同时,还应增加农村幼儿园编制名额,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整体工资水平。

除政府部门出台相关制度以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外,还应依法落实并监督农村幼儿园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并根据需要寻求拓宽农村幼儿园资金来源的途径,缓解农村幼儿园资金匮乏而导致教师工资待遇水平降低等问题。

(二)精准提升,着力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整体专业水平

构建精准、多元化的培训模式。为满足不同农村地区幼儿园、不同教师个体的需求,应建立多样化的培训模式。这包括定制化的培训课程、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方式及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的个性化培训计划。

构建“一统筹、一帮扶、一示范”的精准学习共同体。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建立长期、有效的学习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市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下(“一统筹”),全面调查各个农村幼儿园的师资队伍现状,根据各个农村幼儿园的教师现状和需求,推荐一所匹配度最高的省级优质园与一所农村幼儿园进行一对一帮扶结对(“一帮扶”),两所幼儿园的教师建立一对一的师徒导师制(“一示范”),围绕实践遇到问题进行指导、示范,精准构建起学习共同体,让农村幼儿园教师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得到培训、学习的机会,进而提升其专业核心能力。

构建“需求导向,问题中心,高校引领”的精准培训体系。首先,必须调研、了解受训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需求状况,并科学分析调研结果,以此为依据,制定出个性化、系统化、精准化的培训课程方案。其次,培训要以真问题、真情境为中心,以真实的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开展小组研讨、学习,增加学习互动性,调动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最后,注重高校引领作用,做好幼儿园与高校常态化对接,地方高校就各个农村幼儿园的整体发展规划、教师教育理念的优化、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给予常态化的服务与支持,促使农村幼儿园教师在高校相关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理论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三)深度优化,健全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路径

改进并完善职称制度、推动职称评审向乡村学校倾斜,是提升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非常关键且紧迫的任务。[6]一方面,应根据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出台农村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体系,保证农村幼儿园教师参与职称评聘的机会。农村教师在学习机会、工作条件等方面与城镇幼儿园有一定的差距,获得省、市方面的奖项不及城镇幼儿园,在职称评定中不占优势。因此,在职称评定中,应根据农村幼儿园教师整体发展现状,有目的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职称评定办法,或使农村幼儿园教师享有定向的职称评定名额,保障农村教师职称评定的资格。

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的支持力度。深度调研农村教师在职称评定中的难题与困惑,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定创造机会与条件。例如,创设农村片区化的各类科研论文、优质活动组织等各类竞赛活动,为农村幼儿园教师积累一定的职称评聘基础。或是针对在农村幼儿园执教10年或以上的老教师在职称评聘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其学历、从事农村幼儿园教育的年限和工作情况,酌情放宽某些条件的限制,激励优秀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更愿意长期投身农村幼儿园教育事业。

(四)多措并举,激发强化农村幼儿园教师持续发展动机

相关部门相应采取多种举指,激发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动力,促进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发展。

第一,制定激励措施,唤醒动机。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参与各项比赛。例如,设置培训积分制,参加培训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根据参加比赛的级别获得相应的奖励等,鼓励教师不断学习进步。

第二,给予展示机会,享受喜悦,强化动机。给予农村幼儿园教师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与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农村幼儿园教师感受到通过自身努力所带来喜悦,强化农村幼儿教师持续进步的动力。

第三,营造氛围,共同进步,维持动机。在幼儿园层面:鼓励教师相互学习,完善互相听课评课制度,互相取长补短;健全集体备课制度,共同开展课程审议,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幼儿教师队伍发展的活力;建立增加城乡交流的常态化机制,增强彼此的专业技能。

第四,看到城乡差距,制定规划,实现终身学习。农村幼儿园教师发展的内驱力是持续发展的关键。幼儿教师的成长需要内部动力推动完成,转变教育方式,改善教育认知,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和提升自身的专业文化水平,使自身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自身发展需要。[7]因此,要让农村幼儿园教师走出去,认识到自己与城市幼儿园教师的差距,制定个人化的成长规划,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水平,转变教育观念,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拥有不断实现社会要求及自身需求的能力,追求终身学习。

六、结语

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而其重中之重就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应多措并举支持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陆续补齐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短板,进一步优化师资配置,缩小城乡差距,以实现农村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职称评定职称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事业单位职称的评定问题初探
村医职称评定需有据可依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知识无力感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研究生就业遭拒是因为学历太高吗?
“教学型教授”能否推动职称评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