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浪燕
(岑溪市实验小学,广西梧州,543200)
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并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1]同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鼓励开展平时表现评价、学段综合评价和学生劳动素养监测,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2]这一系列文件指出了构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鉴于此,岑溪市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以“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为核心,以劳动教育评价为抓手,以“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为载体,以“4+”评价为统领进行探索,创新劳动教育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同时,将“打造幸福实小娃”贯穿于劳动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个阵地、各个时机,使劳动教育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的综合育人相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衡量与诊断学校劳动教育的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为完善或改进劳动教育实践提供指导,为劳动教育评价与督导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全新教育模式的形成,推动课程改革和家校共育的深层发展。
为了有效推进劳动教育,我校构建了四层保障体系,包括组织保障、课程保障、师资保障和基地保障。这四层保障共同确保劳动教育的全面展开和有效实施。
加强劳动教育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五育并举”育人模式的重要环节。在劳动教育改革过程中,组织保障和顶层设计尤为重要。我校构建的组织保障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中层领导和组长为成员。同时,组建了由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改革试点团队,并制定了《劳动教育评价方案》。为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我校还建立了完善的经费保障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劳动教育评价部署会、推进会、阶段反馈会等,积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以确保劳动评价工作的有效落实。
图1 组织保障管理模式图
劳动教育强调实践与经历,认为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为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必须善用自身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我校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劳动课,每周每班不少于1课时。同时,围绕质量与特色两大主题,开发并逐渐形成“6D+3+”全融合劳动教育体系,具体如图2所示。该体系以评价为导向,通过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三方联动机制,实施“提出主题→制定方案→前期准备→实施活动→交流反思→适时评价→拓展延伸”七个步骤。这样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多样化、情境化、真实化、评价化的劳动实践中感知劳动的魅力。
图2 “6D+3+”全融合劳动教育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地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劳动教育有效实施和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基础性工作。为此,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立劳动教育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和管理劳动教育相关事务;选拔两名优秀青年教师作为专职劳动教研员,打造“专职+兼职”“专职+特长”的劳动教师队伍;聘任54名经验丰富的家长担任劳动顾问,并为其颁发聘书,为学校的劳动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每学期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不少3次的劳动教育培训,共派出5批次、25名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邀请当地的劳模和非遗传承人开展专题讲座,共举办了3场次,超过1000名师生参加培训,丰富了学校的劳动教育内容。通过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项培训和指导,我校打造了一支社会型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确保每节劳动教育课都有专业教师为学生指导和服务。
建立劳动基地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保障。我校利用校园东面闲置的3000多平方米荒地,巧妙打造了“幸福躬耕园”劳动基地,并为每个教学班分配了责任地块。同时,充分利用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建立了2个校外劳动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学活动机会。结合“6D+3+”全融合劳动教育体系,我校将田园课程、实践课程和课后服务紧密结合,营造了良好的劳动氛围。“幸福躬耕园”这一劳动教育项目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喜爱,成为师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场所。
推动四项融合是劳动教育实施的重要策略。学科融合、家校社融合、文化融合、非遗融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更丰富的成长体验。
学科融合劳动教育是我校劳动教育的一大特色,旨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追求、行动能力和生长状态。立足于夯实第一课堂,我校实现了学科的有机融合,将劳动教育与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建立了劳动课常态化机制,挖掘不同学科的劳动教育素材,以劳增智,为落实核心素养做出新的尝试。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亲自示范,教会学生劳动技能,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将这些内容与劳动教育融合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设计和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教材中充满哲理的课文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同时也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以教材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为例,该词描绘了农家的真实生活景象,大儿锄草于豆田,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剥莲蓬。首先,教师借助诗词描绘的共同劳动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家庭共同劳动的温馨,激发学生参与家庭劳动的热情。随后,教师向学生介绍基本的家务劳动内容和相关技巧,如洗菜、烹饪的正确步骤。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模拟家务劳动场景,实践所学的劳动技能,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步骤。这样的融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所蕴含的哲理和价值观。
此外,我校还开展了以“欢乐种黄豆、种玉米”为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劳动教育与各学科的有机融合。在种植之前,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进行量距计算,然后逐步完成种植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参与到劳动中,学习黄豆和玉米的种植技巧,还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贯彻了生活即教育、劳动即课堂的理念。我校抓住劳动基地的玉米喜获丰收这一契机,开展了以玉米为主料的制作和烹饪活动。学生亲身体验设计菜谱、采购辅料、解说创意等环节,通过与他人合作和分享,达到了美劳共育的作用。
在此过程中,各科教师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在课堂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帮助学生记录和表达对劳动活动的感受和体会。美术教师带学生到基地进行“连环画+创意”写生,通过艺术的方式表现劳动场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音乐教师教学生学唱《二十四节气歌》,使学生通过音乐艺术感受自然与劳动的和谐,增强对劳动的认同感。科学教师通过科学课堂讲解玉米的种植与养护技巧,帮助学生了解劳动背后的科学知识。数学教师则指导学生数玉米芯的圈数,引导学生发现玉米粒的偶数规律,实现劳动教育和数学学科的融合。
学科融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促使学生愿意动手动脑,真正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从课本到生活、从认知到实践,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能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科融合学习中幸福成长。
教育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之中,更需要延伸到课外。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为此,我校充分利用校园报刊、公众号、视频号、班级微信群等媒介与渠道,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拓宽劳动教育传播途径。同时,积极开展劳动周和劳动节系列活动,利用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劳动节、农民丰收节等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劳动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丰富学生的劳动实践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此外,我校还整合了各方力量,引导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寻找服务“小岗位”,并通过评价表对学生的劳动习惯进行跟踪评估,有效促进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加深学生对劳动的朴素情感。
学校文化是塑造学校的灵魂和精神核心。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时,不仅要充分调研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本身的特色文化,还应拥有广阔的视野,全面了解国家教育政策,探索教育发展趋势,打造出适合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的品牌教育。劳动教育远不止于知农事农、下田种地,也不仅仅是制作美食的诱人过程。其真正目的在于通过参与劳动,让学生感悟幸福生活的真谛,认识到每种劳动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校结合“幸福教育”办学理念,从书本理论走向实际行动,从躬身实践走向幸福感受,特别开设了以“幸福种植体验”为核心的劳动实践基地,系统规划了劳动教育课程,将学堂厨房、生活美学、小管理家、果蔬种植、绘画写生等劳动课程纳入课程表,要求劳动教育课程全员必修、全员受益,以点带面、融入日常。
惊蛰时节,“幸福躬耕园”举办了春耕祈福活动,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农耕劳作,参与春种实践,让学生体验并传承中华传统春耕文化。通过每日精心照料作物,学生培养了爱心与责任感。学生不仅领略到了 “汗滴禾下土”的劳动情感,也在身心愉悦中领悟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乐趣。学生在学校里亲手劳作,体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幸福,同时收获“四时农耕”的相关知识,增强了劳动带来的幸福感,在实现以劳育人的同时,也促进了“幸福教育”办学理念的落地和育人目标的达成。
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中的明珠瑰宝。我校将劳动教育融入“书香校园”的文化特色。在丰富的古诗词中,有许多反映劳动智慧的篇章。诸如《悯农》《蚕妇》《田园乐》《归园田居》《田园四时杂兴》等古诗,讲述了劳动的艰辛、美丽和伟大,诵读这些经典,能够加深学生对劳动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明白劳动不仅仅是体力劳动,更蕴含着做人的智慧。实践证明,将诗词文化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能够促成古诗词的美与劳动的美相辅相成,实现教育的双赢效果。
在开设非遗课程方面,我校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设了扎染、织布、牛娘戏、竹编等课程,使学生在学非遗、做非遗中感受文化魅力,涵养劳动品质,感悟和体验工匠精神。以下两个融合实例已见成效。
1.融合牛娘戏,进行耕读文化的延伸
牛娘戏是岑溪市独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本地戏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在民间歌舞“舞春牛”的基础上衍变而成,主要表现耕田、播种等农事劳动过程。我校结合地方特色牛娘戏,对节气时令、农谚、劳动过程等进行歌词创编、牛娘新唱,让学生通过有趣、灵活的肢体与声音表达自身独特的体验。学生自编自演牛娘剧目,如《玉米丰收啦!》《家乡的豆腐酿》《豆腐“诞生”记》等,把自己对学习、生活、劳动的感悟吟唱出来,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赢得了专家、师生和家长的高度评价。
2.融合竹编,对“幸福田园”进行美化
我校邀请有经验的非遗传承人和家长参与美化工作。师生和家长用竹子美化“幸福田园”,用自己编织的小鸟、蝴蝶、青蛙等小动物点缀装饰“小菜园”,赋予“幸福田园”灵动和原生态的美感。这一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想象力发挥。劳动与非遗融合,展现了学生对地方文化和生活的热爱,激发了其对地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课堂是落实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劳动教育的主要职责。劳动教育不仅是促进学生成长和构建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更是新时代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践行劳动教育观,意味着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3]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一是小艺术家课程,利用美术课引领学生到“幸福田园”开展绘画写生、手工艺制作等活动;二是小厨神课程,利用劳动基地的蔬果进行厨艺比拼,传承家乡美食,如岑溪的酿豆腐、艾叶糍粑、粟米粥、粟米糕点等;三是小菜农课程,开设以“种→赏→画→收→品→创”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玉’你相遇”“‘萌兔’拔萝卜”“‘薯’于你的美好”等一系列劳动活动;四是小研学家课程,组织学生到社区、公园、乡间田野等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还举办了学生劳动技能大赛,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的深化发展,通过以赛促学、实践育人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实现劳动树德、劳动增智、劳动强体、劳动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此外,我校依托学校和家庭、社会资源,构建了劳动教育三大领域的校本课程体系,借助劳动实践成长记录手册,以班会、活动为载体,以节日为契机,增加学生的直观性情感体验,丰富和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例如:开展每月“魅力小菜农”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丰富校园生活;在重阳节,开展“敬老爱老”“今天我当家”等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资源,促进劳动教育三大领域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
创设“6D科创”是我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赋能劳动教育的重要举措。我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以劳动教育为主线,综合多学科、跨学科的力量,实现课程统整。我校以STEM教育为抓手,创建“6D科创”,涵盖科学知识、科普课堂、创客教育、编程教学、机器人课、文教单位六个维度。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巩固了学生的科学劳动观念,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与操控力。学生创造了130多件“胡萝卜搭高塔”作品、30多件“胡萝卜不倒翁”作品,以及60多件水培植物实践作品。此外,我校指导学生参加2023年广西机器人比赛并荣获该比赛区级第四名。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激发了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筑起学生心中的科技创新梦想。
劳动教育评价是确保新时代劳动教育有效推进的关键因素,对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4]我校以打造“新时代幸福实小娃”为目标,积极探索并巧妙运用多元化劳动教育评价。针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我校制定了“劳动美,做幸福实小娃”综合评价表,确立了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同时,充分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小管家、班级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进行综合评价,完善“4+”多元化评价机制,以达成学生劳动全过程的纪实。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评价以学校制定的劳动清单任务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简单易懂,环环相扣。周评价的累积结果将呈现到月评价中,以此类推进行累积。我校在制定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时,以下列三个原则为定向。首先,从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取向出发,分学段落实要求。由于每个学段的劳动项目和层次不同,教师需要搭建学生劳动教育体验的支架,使学生亲历自己的成长过程。其次,根据我校特色,结合地方传统特色劳动,在劳动中加入“幸福娃,家务劳动我来做”的家庭劳动评价方式。最后,多方位考量设计,遵循学生个性自主原则、阶梯递进原则、传统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原则。
我校以四维目标为导向,依据各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结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细化了劳动素养评价的二级指标,使劳动评价具有清晰的观测指标点,让评价设计更加贴近核心素养发展的劳动评价。
根据劳动清单的不同,针对低、中、高年级段分别制定了“劳动美,做幸福实小娃”综合评价表,实现“一生一册”的评价记录。利用“四级评价”方式,以时间为轴,从低、中、高年级段着手,形成以“日评价(等级)→周小结(奖状)→月展示(奖章)→学期表彰(奖杯)”为核心的长期、多层次的评价模式。
劳动教育的主体不仅是教师,还包括家长和同伴,家长、学校、社会的教育引导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为了对劳动教育成效进行相对客观准确的评价,应将相关的评价主体都考虑在内,评价形式应该包括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同伴互评和自我评价。[5]劳动教育需要家校双方配合,也需要社会层面的介入,家庭、学校、社区和受教育者四端交互,共同参与劳动评价,形成一张全面准确反映劳动教育情况的评价网络,能够促进教与学的融合共生。
在劳动教育评价实施过程中,我校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设计了四个项目学习清单,分别是家庭劳动一周清单、社会实践记录单、劳动技能比武清单、学科融合评价单。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幸福田园”劳动基地,设计小菜农项目,开设以“种→赏→画→收→品→创”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并解决劳动中的困难,助力劳动素养的迭代生成,使劳动评价过程呈现出动态发展的特点。
此外,我校为每一名学生制定了劳动记录手册,实现“一生一册”。该记录手册有目的地收集学生一学期以来的劳动学习和实践情况,便于学生、教师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该段时间内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劳动教育多元评价机制使学生通过分享、互评、互学等形式体会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保证学生在劳动评价体系中获得持续劳动的动力、善于劳动的技能和乐于劳动的心境,真正实现 “劳动教育促品格,多元评价助成长”的目标。
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能够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五育”评价观。[6]在劳动教育改革中,我校着眼学校实际,构建“6D+3+”劳动教育课程及多元化评价方式,以评促教、以评提质、以评促升,实现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深入融合,达到以劳“树德、增智、育美、健体”的教育目标。通过评价引领劳动教育发展,使学生在劳动体验中转变观念、养成习惯、培育责任,促进教师教学改革及学校育人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