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 年国审小麦品种生育期、株高与品质的变化趋势分析

2024-04-07 15:15董连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6期
关键词:冬麦区麦区黄淮

董连生

(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6)

小麦(Triticum aeativumL.)的栽培规模较大,是产量和商品率都比较高的谷物类作物之一。各麦区小麦的全生育期长短不一,相应的单产水平也不同,一般来说,同一个麦区内全生育期越长,单产水平就越高,但是生育期长会导致作物晚熟,风险增加,对下茬作物的播期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全生育期与单产协调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小麦育种正在尝试培育降低生育期并增加单产的小麦品种。在同一麦区内,小麦株高越高,总体产量就会越高,但是单产却不一定高,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株高越高单产才会越高[1-2],而株高升高会增加倒伏风险,一旦发生倒伏,小麦的单产就会大幅降低[3]。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优质小麦品种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实际生产中,优质小麦的生产存在待改进之处,特别在提高单产方面需要深入研究[4-6]。

本文调查了2019—2023 年国审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和品质,分析其在我国各麦区的分布以及其与单产的关系,为各麦区进一步实现高产稳产小麦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注: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小麦品种审定公告)。

1 国审小麦品种与相关指标间的关系

1.1 国审小麦品种

分析2019—2023年国审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和单产(表1)得知,单产从2019年的6 724.5 kg/hm2增加到2023年的8 739.0 kg/hm2;全生育期从2019年的217.8 d 增加到2023 年的221.0 d;株高从2019 年的80.9 cm 增加到2023 年的83.0 cm。全生育期呈现先减少,再增加,然后再减少趋势;株高和单产均呈先降低再升高趋势。

表1 2019—2023年国审小麦品种的生育期、株高和单产

从表2 可以看出,2019—2023 年国审优质小麦品种的数量分别为6、17、27、39 和48 个,逐年增加,且每年审定的优质小麦品种中中强筋占多数,其次是强筋,最少的是弱筋。中强筋的小麦品种逐年增加,强筋的小麦品种数呈正态分布,弱筋的小麦品种数呈偏正态分布。

表2 2019—2023年国审小麦优质品种数量分布单位:个

由2019—2023年国审小麦品种全生育期、株高和单产的相关性分析(表3)可知,5年间的全生育期与单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0.586、0.429、0.642、0.529和0.787)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后升高,变化趋势与5 年间全生育期的分布相似。株高与单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527、-0.199、-0.327、-0.411 和-0.423)先升高再降低,变化趋势与5年间株高的分布相反。这说明单产的提高与全生育期的延长关系密切,且随着全生育期的延长,单产越高,与单产的关系也越密切。株高的增加与单产的提高同样关系密切,但随着株高的降低,单产反而提高,即总体产量降低,单产反而提高,这可能是由于株高在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小麦的生产能力无法适应株高的升高速度,所以株高降低反而导致单产升高。

表3 2019—2023年国审小麦品种全生育期、株高和单产的相关性分析

1.2 长江流域国审小麦品种

1.2.1 长江上游麦区长江上游小麦的单产从6 091.5 kg/hm2降低到了5 472.0 kg/hm2,再升高到5 995.5 kg/hm2(表4),整体产量水平不高;全生育期从189.5 d 下降到186.3 d 再下降到180.4 d,全生育期的天数较短,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23年,长江上游国审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降低到了180.4 d,熟期提前。株高的变化趋势与单产的变化趋势一致,从2021 年的87.8 cm 下降到2022 年的82.9 cm,再上升到2023 年的88.6 cm,整体株高较高,说明长江上游小麦的单产与株高的关系密切,且为正相关,与全生育期为负相关的关系。此结果可能是因为长江上游每年审定的品种数较少。

表4 2021—2023年长江上游麦区国审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以及品质和单产的分布

从2021年开始,长江上游麦区每年审定的品种中都含弱筋小麦品种,且只有弱筋小麦品种,审定的弱筋小麦品种数总体增加,到2023年审定弱筋小麦品种数为3个(表4)。

1.2.2 长江中下游麦区通过2019—2023 年长江中下游国审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单产和优质品种的分布(表5)可知,5 年间的全生育期(196.0、192.5、195.5、198.1 和197.4 d)、株高(83.0、81.0、83.0、85.0和86.1 cm)和单产(6 280.5、6 637.5、6 826.5、6 580.5和7 113.0 kg/hm2)变化趋势相似,说明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单产的升高与全生育期和株高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与2019年相比,2023年的全生育期、株高和单产都有升高,分别为197.4 d、86.1 cm和7 113.0 kg/hm2。长江中下游麦区5年间审定的优质麦有强筋(3个)、中强筋(10个)和弱筋(5个)小麦品种,2019年无审定优质麦;2020年审定1个弱筋小麦;2021 年审定1 个强筋麦、2 个中强筋麦和2 个弱筋麦;2022 年审定2 个强筋麦、4 个中强筋麦和2 个弱筋麦;2023年审定4个中强筋麦;每年审定的优质麦品种逐渐增加,且以中强筋麦居多。

表5 2019—2023年长江中下游麦区国审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以及品质和单产的分布

1.3 黄淮海区域国审小麦品种

1.3.1 黄淮南片麦区黄淮南片麦区是小麦主产区之一,整体产量较高,该片区2019—2023 年国审小麦品种的单产(7 297.5、8 782.5、8 619.0、8 404.5和9 282.0 kg/hm2)总体有所增加(表6)。5年间的株高(78.6、78.2、78.3、80.8 和83.0 cm)总体增加,增幅较大,其变化趋势与单产相似,说明在这5年间黄淮南片国审小麦品种株高的增加对单产提高的促进作用明显。到2023 年,株高已升高到83.0 cm,仍有上升的空间,但是上升的空间可能较小。全生育期(229.2、221.9、224.8、225.6和224.5 d)的变化较为反复,整体来看有所缩短,从2019 年的229.2 d 缩短到2023年224.5 d,这对单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实践中,缩短生育期可以规避一定的生产风险,还可以及时布置下茬作物的种植。

表6 2019—2023年黄淮南片麦区国审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以及品质和单产的分布

黄淮南片麦区2019—2023 年共审定70 个优质小麦品种,没有弱筋小麦品种,主要是中强筋小麦品种。其中,强筋品种25个,中强筋品种45个;审定的优质麦品种个数逐年增加,其中,强筋麦较为稳定,中强筋逐年增加;5 年间审定的优质麦品种数分别为2 个(0 个强筋、2 个中强筋),12 个(6 个强筋、6 个中强筋),12 个(6 个强筋、6 个中强筋),21 个(7 个强筋、14 个中强筋)和23 个(6 个强筋、17 个中强筋)。

1.3.2 黄淮北片麦区通过分析2019—2023 年黄淮北片麦区国审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以及品质和单产可知(表7),单产(7 449.0、8 245.5、8 758.5、9 039.0 和9 519.0 kg/hm2)在5 年间逐年增加,从2019 年的7 449.0 kg/hm2增加到2023 年的9 519.0 kg/hm2,增加了2 000 kg/hm2以上,且突破了9 000 kg/hm2。株高(80.7、75.4、77.2、78.6和80.6 cm)在5年间先下降再升高,整体保持平稳且较矮,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全生育期(238.0、233.2、232.8、236.1 和235.3 d)在5 年间的变化趋势较为反复,整体较长,因此判断单产的增加与全生育期关系密切,其所做的贡献较大。

表7 2019—2023年黄淮北片麦区国审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以及品质和单产的分布

黄淮北片麦区在5年间审定的优质小麦品种数23 个,其中,弱筋小麦0 个,强筋麦8 个,中强筋麦15个;每年审定的优质麦品种数量较为反复,但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其中,2019年审定1个强筋麦,1个中强筋麦;2020 年没有审定优质小麦品种;2021 年审定4个强筋麦,2个中强筋麦;2022年审定1 强筋麦,3 个中强筋麦;2023 年审定2 个强筋麦,9 个中强筋麦。

1.3.3 黄淮北部冬麦区旱播组黄淮北部冬麦区旱播组国审小麦的单产在2019—2023 年逐年增产(表8),分别为4 930.5、5 523.0、5 838.0、5 752.5 和6 211.5 kg/hm2,产量水平不高,最高单产仅略超过6 000 kg/hm2;全生育期先缩短后增加再缩短(243.5、232.8、237.3、239.5和236.9 d),相比2019年,2023 年全生育期缩短了7 d,但整体较长,均超过230 d;株高同样是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变化趋势和全生育期相似,5 年间的株高(79.3、74.5、77.8、78.2 和76.8 cm)都低于80 cm,整体株高不高,因此,可考虑通过培育株高较高的抗旱节水品种来增加该麦区冬小麦的单产。黄淮麦区旱播组5 年间国审的优质小麦品种共4 个,全部为中强筋优质小麦,分别为2019 年1 个、2022 年1 个和2023 年2 个,审定的品种数量在小范围内有上升趋势。

表8 2019—2023年黄淮北部冬麦区旱播组国审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以及品质和单产的分布

1.4 北部冬麦区国审小麦品种

北部冬麦区2019—2023 年国审小麦品种的单产、株高、全生育期和优质麦情况如表9所示,单产整体上呈上升趋势,2019—2023 年产量水平(5 692.5、6 210.0、8 164.5、5 752.5 和9 154.5 kg/hm2)整体上有所增加,且增幅较大,从不足6 000 kg/hm2提高到9 000 kg/hm2以上,5年间提高了3 000 kg/hm2以上。全生育期在5 年间先缩短再增加,分别为263.3、261.6、249.5、239.5和261.1 d,全生育期较长,对单产的贡献较高。株高在2019 年和2020 年超过80 cm,分别为82.3 cm 和83.6 cm,2021—2023 年都低于80 cm,分别为79.1、78.2和79.5 cm,总体株高不高,因此,可以考虑通过提高株高来提高单产。国审的优质麦品种数较少,5 年间只审定了2 个优质麦,都是中强筋优质麦,且都于2023年审定。

表9 2019—2023年北部冬麦区国审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以及品质和单产的分布

1.5 东北、西北春水组国审小麦品种

2019—2023 年东北、西北春水组国审小麦品种的单产变化较大(表10),从2019年的4 414.5 kg/hm2升高到2020 年5 914.5 kg/hm2,再下降到2021 年的5 122.5 kg/hm2,再升高到2022年6 043.5 kg/hm2,再下降到2023 年的3 405.0 kg/hm2,变化幅度较大,且整体产量水平较低,增产空间较大。全生育期的变化趋势与单产的变化趋势一致,呈M型,5年间的全生育期分别为90.8、96.8、92.0、97.8和91.0 d,因此全生育期对单产的影响较大,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全生育期整体较短,不超过100 d。株高较高,5年间的株高(98.4、86.9、84.7、90.5和98.9 cm)呈现出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因此,可以考虑降低株高来稳定或提高单产。东北、西北春水组5 年间审定了13 个优质小麦品种,多为中强筋小麦,其中强筋小麦1 个;2019年审定中强筋小麦1个,2020年审定强筋小麦1个和中强筋小麦3 个,2021 年审定中强筋小麦2 个,2022 年审定中强筋小麦3 个,2023 年审定中强筋小麦3个,每年审定的优质小麦品种数量较为稳定。

表10 2019—2023年东北、西北春水组国审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以及品质和单产的分布

2 相关指标变化趋势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1可知,2019—2023年国审小麦品种的生育期5年间分布趋势几乎一致,东北、西北春麦区的全生育期最短,5年的全生育期都分布在90~100 d;其次是长江上游麦区,3年间的全生育期都在180~190 d;再次是长江中下游麦区,全生育期分布在190~200 d;黄淮南片麦区5 年间审定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在220~230 d;黄淮北片麦区全生育期分布在230~240 d;黄淮冬麦旱播组的全生育期在230~245 d;北部冬麦区的全生育期最长,在249.5~263.3 d。全生育期的长短对单产高低的贡献非常大,一般情况下,小麦的全生育期越长,单产越高;全生育期越短,单产越低。如表11—12 所示,黄淮冬麦旱播组的全生育期与单产恰恰相反,全生育期偏长而单产偏低,且全生育期越长对小麦生长产生的风险越大,对下茬作物的生产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协调小麦全生育期的长短,不至于太长也不至于太短,将其控制在有利于单产提高的范围内。

表11 2019—2023年国审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分布单位:d

表12 2019—2023年国审小麦品种的单产分布单位:(kg/hm2)

2.2 株高

2019—2023 年各个麦区国审小麦品种的株高如表13 所示,年份间变化幅度较小、各麦区间差异较为明显。东北、西北春麦区审定小麦品种的株高最高,5 年间有3 年超过90 cm,2 年在80 ~90 cm;长江上游麦区国审小麦品种的株高次之,3 年都超过80 cm;长江中下游麦区的株高和长江上游麦区的株高差异不大,都在80 cm以上;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南片麦区的株高在年份间的差异较小,5 年间都在80 cm左右;黄淮北片麦区和黄淮冬麦旱播组的株高差异不大,5 年间黄淮北片麦区的株高一直在80 cm 左右,而黄淮冬麦旱播组的株高一直处于80 cm以下。一般情况下,在相同麦区,株高越高,单产越低,如表13所示,黄淮冬麦区旱播组株高不高但是单产也不高,当株高升到一定高度时,株高升高单产反而下降。

表13 2019—2023年国审小麦品种的株高分布单位:cm

2.3 品质

2019—2023 年国审小麦品种中优质麦的分布如表14 所示。5 年间审定的弱筋小麦最少(12 个),审定集中在长江上游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和东北、西北春麦区。2020 年长江中下游麦区审定1 个;2021年长江上游麦区审定1个,长江中下游麦区审定2个,东北、西北春麦区审定1个;2022年长江上游麦区审定1个,长江中下游麦区审定2个,东北、西北春麦区审定1个;2023年长江上游麦区审定3个。5年间审定的弱筋麦有川麦1694、蜀麦114、蜀麦1671、南麦941、扬辐麦17、扬麦38、川辐14、扬麦36 和扬麦32 等。5 年间审定的中强筋麦最多(89 个),除长江上游麦区外其他麦区都有审定,其中黄淮南片麦区审定最多,北部冬麦区审定最少,审定的中强筋麦有南农1632、宁麦39、宁麦资100、镇麦22、安科1704、泛育麦20、淮麦48、淮麦49、瑞华麦519、陕禾1028和皖垦麦22等。5年间审定的强筋麦37个,主要集中在黄淮南片和黄淮北片麦区,审定的强筋麦主要有临泛麦3号、西农1125、新麦58、安科1804、中麦7152、金粒719、裕田麦126、昌丰1号和中麦32等。

表14 2019—2023年国审小麦品种优质麦的分布单位:个

3 结论与讨论

3.1 全生育期

全生育期从2019年的217.8 d增加到2023年的221.0 d,先减少再增加再减少,与单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后升高,变化趋势与5年间全生育期的分布相似。长江上游麦区的全生育期从189.5 d 下降到186.3 d 再下降到180.4 d,全生育期的天数较短,与单产呈负相关关系。长江中下游5年间的全生育期和单产的变化趋势相似,说明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单产的升高与全生育期和株高呈正相关关系。较2019年,2023年的全生育期升高为197.4 d。黄淮南片麦区的全生育期变化较为反复,但是整体上缩短,从2019 年的229.2 d 缩短到2023 年的224.5 d。黄淮北片麦区全生育期在5年间的变化趋势较为反复,但整体较长,到2023 年有所下降。黄淮冬麦区旱播组的全生育期先缩短后增加再缩短,相比2019 年,2023 年缩短了10 d 以上,整体较长。北部冬麦区的全生育期在5 年间先缩短再增加,最高在260 d 以上,全生育期较长,对单产的贡献较高。东北、西北春麦区的全生育期变化趋势与单产的变化趋势一致,呈M型,对单产的影响较大,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全生育期整体较短,不超过100 d。

各大麦区5 年间全生育期分布趋势几乎一致,东北、西北春麦区的全生育期最短,5年间的全生育期都分布在90~100 d;其次是长江上游麦区的全生育期,3 年间的全生育期都在180~190 d;长江中下游麦区全生育期分布在190~200 d;黄淮南片麦区全生育期在220~230 d;黄淮北片麦区全生育期分布在230~240 d;黄淮冬麦旱播组的全生育期在230~245 d;北部冬麦区的全生育期最长,在249.5~263.3 d。全生育期的长短对单产的贡献较大,一般情况下,小麦的全生育期越长,单产越高;全生育期越短,单产越低。但黄淮冬麦旱播组的全生育期与单产恰恰相反,全生育期偏长而单产偏低。

3.2 株高

株高从2019 年的80.9 cm 增加到2023 年的83.0 cm。株高和单产均先降低再升高。株高与单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先升高再降低,变化趋势与5年间株高的分布趋势相反。长江上游麦区株高的变化趋势与单产的变化趋势一致,从2021年87.8 cm 下降到2022 年82.9 cm 再上升到2023 年88.6 cm,整体株高较高。长江中下游麦区株高和单产变化趋势相似,说明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单产的升高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较2019年,2023年的株高有所升高,为86.1 cm。黄淮南片麦区株高虽有反复,但总体也是增加,且增幅不小,变化趋势和单产的变化趋势相似。黄淮北片麦区株高先下降再升高,整体保持平稳且较矮,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黄淮冬麦旱播组株高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5年间的株高都低于80 cm,整体株高不高。北部冬麦区株高在2019 年和2020 年超过80 cm,2021—2023 年都低于80 cm,总体株高不高。东北、西北春麦区株高都在90 cm 以上,先降低再升高,因此,可以考虑降低株高来稳定或提高单产。

各个麦区的株高年份间变化幅度较小,各麦区间差异较为明显。东北、西北春麦区审定小麦品种的株高最高,5年间有3年超过90 cm,2年在80~90 cm;长江上游麦区国审小麦品种的株高次之,3 年都超过80 cm;长江中下游麦区的株高和长江上游的株高差异不大,都在80 cm以上;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南片麦区的株高在年份间的差异较小,5 年间都在80 cm 左右;黄淮北片麦区和黄淮冬麦旱播组的株高差异不大,5年间黄淮北片麦区的株高一直在80 cm左右,而黄淮冬麦旱播组的株高一直在80 cm以下。一般情况下,在相同麦区,株高越高,单产越低,但黄淮冬麦区旱播组比较特殊。

3.3 优质品种数量

2019—2023 年国审优质小麦品种的数量分别为6、17、27、39 和48 个,逐年增加,且每年审定的优质小麦品种中中强筋占多数,其次是强筋,最少的是弱筋小麦品种。中强筋的小麦品种逐年增加,强筋的小麦品种呈正太分布,弱筋的小麦品种数呈偏正太分布。长江上游麦区审定的优质麦只有弱筋小麦,审定的弱筋小麦品种数逐年增加,到2023 年审定弱筋小麦品种数为3 个。长江中下游麦区5 年间审定的优质麦有强筋(3 个)、中强筋(10 个)和弱筋(5 个)小麦品种,每年审定的优质麦逐渐增加,且以中强筋麦居多。黄淮南片麦区从2019—2023 年共审定70 个优质小麦品种,没有弱筋小麦,主要是中强筋小麦品种,其中强筋25 个品种,中强筋45 个品种。2019—2023 年,每年审定的优质麦个数逐年增加,强筋麦较为稳定,中强筋逐年增加。黄淮北片麦区在5 年间审定的优质小麦品种23 个,没有弱筋小麦,其中强筋麦8 个,中强筋麦15 个;每年审定的优质麦数量较为反复,但总体呈增加的趋势。黄淮麦区旱播组5 年间国审的优质小麦品种共4 个,全部为中强筋优质小麦,审定的品种数量在小范围内有上升趋势。北部冬麦区国审的优质麦较少,5 年间只审定了2 个优质麦,都是中强筋优质麦,且均于2023 年审定。东北、西北春麦区5 年间审定了13 个优质小麦品种,多为中强筋小麦,其中强筋小麦1个,每年审定的优质小麦数量较为稳定。

2019—2023 年国审小麦品种中,审定的弱筋小麦最少,5年间审定了12个,如川麦1694、蜀麦114、蜀麦1671、南麦941、扬辐麦17、扬麦38、川辐14、扬麦36和扬麦32等。审定的中强筋麦最多,5年间审定89 个,除长江上游麦区外其他麦区都有审定,黄淮南片麦区审定的最多,北部冬麦区审定的最少,如南农1632、宁麦39、宁麦资100、镇麦22、安科1704、泛育麦20、淮麦48、淮麦49、瑞华麦519、陕禾1028和皖垦麦22等。5年间审定的强筋麦37个,主要集中在黄淮南片麦区和黄淮北片麦区,如临泛麦3号、西农1125、新麦58、安科1804、中麦7152、金粒719、裕田麦126、昌丰1号和中麦32等。

全生育期是小麦较为重要的质量性状,由于区域不同,各麦区的全生育期完全不同且差异较大。通过本文对各麦区全生育期的研究,发现各麦区的全生育期有较小幅度的缩短,育种者可能考虑的是全生育期对于小麦生产的风险和下茬作物播期的影响。小麦株高一直是育种者非常关注的性状之一,且小麦的株高和产量、倒伏关系密切[7]。在一定区域、一定高度范围内,株高升高可以提高小麦的生物产量,为单产的增加提供基础;随着株高的继续升高,倒伏的风险加大,一旦发生倒伏,小麦的单产就会大大降低,因此株高和单产是相互协调的关系[8]。优质小麦的育种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审定的优质小麦品种数量有限,且强筋和弱筋小麦的审定数量有下降趋势。小麦的品质与产量关系密切,提高小麦的品质则会降低小麦的产量,二者同样也是相互协调的关系[9]。

本文调查2019—2023 年国审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和品质,发现各麦区全生育期差异较大,与单产的关系密切,因此,在一定范围和区域内缩短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对于提高小麦单产、降低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麦株高在各大麦区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5 年间,各麦区的株高有相应的提高,提高的高度在可控范围内,若继续通过提高株高来提高单产,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小麦的株高育种还是需要多加注意,以降低倒伏的风险。品质育种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如弱筋小麦育种只能在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和东北、西北春麦区进行;强筋和中强筋育种在除长江上游麦区外的其他麦区进行,主要还是在黄淮南片麦区和黄淮北片麦区进行。现阶段,需要加强强筋和弱筋小麦的育种,协调好品质育种和产量育种之间的关系。

综上,本文研究2019—2023年国审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品质以及单产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其在各麦区的分布情况以及与单产的关系。结果表明,(1)各麦区小麦的全生育期在2023 年较前几年均有所缩短,5 年间各麦区的全生育期分布趋势几乎一致,全生育期由短到长排序为东北、西北春麦区、长江上游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南片麦区、黄淮北片麦区、黄淮冬麦旱播组和北部冬麦区。(2)各麦区小麦的株高年份间变化幅度较小,各麦区间差异较为明显。麦区间株高由高到低排序为东北、西北春麦区、长江下游麦区、长江中上游麦区、北部冬麦区、黄淮南片麦区和黄淮北片麦区、黄淮冬麦旱播组,在相同麦区,株高越高,单产越低。(3)国审小麦优质品种的数量逐年增加,数量分别为6、17、27、39 和48 个,中强筋小麦品种逐年增加,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有减少趋势,5 年间审定弱筋小麦12个,中强筋麦89个,强筋麦37个。

猜你喜欢
冬麦区麦区黄淮
黄淮麦区Fhb1基因的育种应用
水利诚信单位风采展示(驻马店市黄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 及其聚类分析*
国内外301份小麦品种(系)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当前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
河南省同一适宜生态区小麦品种引种备案目录(第四批)
小麦栽培的特点及不同冬麦区存在的问题
中期天气预报
灌溉与非灌溉条件下黄淮冬麦区不同追氮时期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