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节意识流变与当代文化价值考

2024-04-07 07:17沈劭奕
今古文创 2024年9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淡化

【摘要】中和节为唐德宗在“中和”思想影响下于贞元六年首创,而后中和节节俗随朝代更迭流变。本文通过考查关于中和节的文史作品,梳理中和节节俗的表层淡化现象,结合社会背景探究中和节节俗深层流变原因,总结出唐代中和节重农本质,宋代工商业发展,宋代市民阶层兴起三大因素,进而深入挖掘中和节在农业发展、环境保护方面的当代价值,推动中华民族传统节俗文化创新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中和节;中和节节俗;淡化;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9-006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9.020

中和节,兴盛于唐,淡化于宋。明清时期则继续呈现淡化趋势:“明清以来,特别是清末以来,人们绝大多数都过二月初二的‘春龙节,而很少有人再过二月初一的‘中和节了。”[1]目前,学界在中和节起源、中和节节俗及其内涵等方面均有论述,但仍可深入挖掘唐宋时期中和节意识流变的原因。系统梳理中和节节俗,探究其流变的深层原因,挖掘其当代价值,利于推动中和节传统节俗文化的创新继承与发展。

一、唐宋两代中和节节俗概况

唐宋文史作品中的中和节节俗及其演变显示了宋代中和节意识淡化的趋势。

(一)唐代中和节起源与节俗

唐德宗曾诏:“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代正月晦日,备三令节数,内外官司休假一日。”[2]367可见,中和节起源于唐代,为唐德宗首创。

“中和”思想则先于中和节出现。《礼记》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519句中“中和”乃自然万物生发之道。《荀子》云:“故公平者,听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4]85此处“中和”为公正治国之道。唐代白居易曾写道:“臣闻圣人兴五福销六极者,在乎立大中致大也……然则和者生于中也,中者生于不偏也,不邪也,不过也,不及也。”[5]697可见,“中和”又指中庸思想。

中和节亦受“中和”思想影响。白居易曾作《中和节颂(并序)》,其文曰:“乃命初吉,肇为中和,中者揆三阳之中,和者酌二气之和……”[5]520古人有天地自然阴阳之论,白居易在此附“中和”以三阳二气之说,体现中和自然之意。后文提及的“中和尺”又与“中和”公正治国的思想内涵关联。因此,唐德宗创设中和节,是在吸收中和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中和”官定节日的全新含义。

中和节自创设后日渐兴盛,节俗常见以下三类:

1.农业节俗——献农书、祭句芒、献生子

中和节与农耕活动密切相关,故有献农书、祭句芒、献生子等农业节俗。《唐会要》载:“其年,以中和节,始令百官进太后所撰《兆人本业记三卷》,司农献黍粟种各一斗。”[6]633《旧唐书》中“村社作中和酒,祭勾芒以祈年谷”描绘了百姓酿中和酒祭祀句芒,祈求风调雨顺的场景。[2]367另据《新唐书》载:“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相问遗,号为献生子。”[7]4637可见,献生子节俗在民间广为流传。

2.帝王赏赐——赐诗、赐中和尺、赐春衣

帝王喜于中和节赐诗。《唐会要》曾载唐德宗赐诗一事:“序曰:‘朕以中春之望,纪为令节,听政之暇,韵于诗歌。象中和之容,作中和之舞,聊复成篇,以言其志……中书门下等称贺,谢赐观制中和乐。”[6]721-722

帝王亦好赐中和尺,此可见于李观诗《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以“具寮颁玉尺,成器幸良工。岂止寻常用,将传度量同”[8]3600四句最为精彩。其中“玉尺”即为中和尺,“岂止寻常用”一句则以中和尺赞颂帝王公正治国。陆复礼的同题诗中“皇恩贞百度,宝尺赐群公。欲使方隅法,还令规矩同”[8]3602二句则与李观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方隅”“规矩”均指律法,蕴含公正廉明之意。

赐春衣也是中和节皇帝赏赐之一,在吕颂《谢赐春衣及牙尺表》和令狐楚《谢敕书赐春衣并尺表》中均有提及。

3.歌舞宴乐——摆中和宴、唱跳中和乐舞

中和节乃官定,故帝王常于中和节宴乐群臣。李泌曾以“风俗时有变,中和节惟新。轩车双阙下,宴会曲江滨”[8]1127的诗句,展现中和佳节君臣宴饮,共庆佳节的欢乐景象。《新唐书》亦载昭义军节度使王虔休在宴会中没有尽兴,“乃作《继天诞圣乐》,以宫为调”[7]478。唐德宗亦作《中和乐舞》,表达内心欢乐。

(二)宋代中和节继承与节俗

《西湖游览志馀》载:“二月朔日,唐、宋时谓之中和节。”[9]369宋代沿袭唐朝中和节,中和节节俗具體见下:

1.农俗活动——进农书、献生子

《梦粱录》载:“二月朔,谓之‘中和节,民间尚以青囊盛百谷瓜果子种互相遗送,为献生子。”[10]15可见,宋代保留了进农书、献生子等部分唐代中和节农业节俗。

2.帝王活动——摆宴、赐诗

宋代帝王继承唐代摆宴节俗。《旧五代史》载:“二月庚戌,中和节,御崇勋殿,召丞相、大学士、河南尹,略封讫,于万春门外庑赐以酒食。”[11]65宋帝也在中和节赐诗。《玉海》曾记宋真宗赐诗:“二月庚午朔,上作中和节五言诗赐王旦已下。”[12]587

3.官民节俗——着春衣

宋代仍有着春衣节俗。《醉翁谈录》载:“然朝士自是日著单衣公服,唯政事老臣犹衣夹袍入宫,见上御单袍,即亟易之。”[13]11《文昌杂录》中有“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14]4的记载,中和节在这七十六天之中。可见,宋代中和节亦有假日。

(三)唐宋两代中和节节俗异同

宋代中和节及节俗皆继承于唐,比较二者可发现,两代节俗同中存异。

首先,唐代“尺”与“诗”的文化较宋代更为兴盛。唐代中和节帝王常赐诗或赐尺于臣。文武百官也在中和节作诗慨叹,相互赠诗蔚然成风。民间文人雅士亦参与其中,还出现“士庶以刀尺相问遗”[2]367的现象。而至宋代,虽有宋真宗赐诗的记载,但未见诗尺节俗广传盛况。

其次,唐宋对春衣之俗态度不一。唐代春衣为皇帝亲赐,或由重臣上奉,具有官方正统性质,传达皇权至尊的专制主义思想。而《武林旧事》载:“唐人最重,今惟作假,及进单罗御服,百官服单罗公裳而已。”[15]16南宋时期百官无需赏赐便可自行穿着,春衣的正统性和权威性减弱了。且由《醉翁谈录》中“唯政事老臣犹衣夹袍入宫”可见,春衣之俗在宋代官方政治集团中为政事老臣等人承袭,亦是中和节意识淡化之证明。

此外,宋代中和节假期性质逐渐弱化。唐中和节假期在唐德宗诏书中有“内外官司休假一日”的明确规定[2]367,具官方法定性质。宋代则表现为“今唯作朝假,亦不休务”[13]11。句中“朝假”特指古代官员因无法上朝所请假期,可见,宋代官府仍在中和节开展政务工作。中和节假期随时间推移与社会变迁逐渐失去了法定属性。

综上所述,唐代中和节节俗上有帝王赏赐、宴饮歌舞,下有百姓祭句芒、献生子之俗,社会各阶层皆有可乐,体现了唐代中和节节俗丰富性、普适性特征。至宋代,虽有节俗流传,却多见差别,呈现淡化趋势。

二、宋代中和节节俗淡化趋势分析

结合唐宋社会背景分析中和节节俗演变过程,其主要因素有三:

(一)唐代中和节重农本质

吕渭有诗《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诗云:“皇心不向晦,改节号中和。”[8]3488道出中和节设立的表层原因——唐德宗最初不喜晦节之名而另设节日,名为中和。但结合农耕社会背景不难发现,中和节是农业与社会文化交互碰撞的产物。

中国古代重农思想源远流长。夏商周时期,大禹治理水患,商王致力于农业发展。《周礼》中亦记载周朝天子亲自耕种。春秋战国时期耕战并举,强调农业繁荣和国家强大。而至唐代,官方亦行重农之政,重视农业生产,藏富于民,保持以农耕经济为支撑的基本社会形态。在此影响下,中和节与节俗于农本思想也有一定体现。

首先,“中和”之名已深谙重农务本思想。正如前文《礼记》所言,“中”为天下万物之根本,“和”乃万物遵循之道,万物先至中和而发育生长,社会则以农业发达而兴旺。农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不仅为普通民众提供温饱之源,同时也是国家繁荣,治理有序的基石。而于中和节的设置时间看,中和节设于二月朔时万物复苏之际,暗示农耕也应遵循农时,顺应自然生息之道。

务农为本的思想更体现于中和节农业节俗中。中和节,为唐德宗在贞元五年创设。唐德宗后于贞元六年下诏,“始令百官进太后所撰《兆人本业记三卷》,司农献黍粟种各一斗”[6]633。如此一来,进农书在中和节创设的第二年便被定为官制。进农书节俗以唐德宗单独颁布诏书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高的地位,可见唐代官方不仅重视农业生产实践,更注重理论总结。其中所提农书《兆人本业记三卷》更由武则天亲编。《齐民要术》《王祯农书》等农书均非皇家亲力亲为,相较之下,更显唐代官方重农之策。

另据《礼记》载:“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3]210句芒乃春之木神,掌管万物发芽生长之事。可见,唐人对春耕的重视。而中和节时百姓借献生子交流种业,亦能促进农耕发展。

因此,唐代中和节是农业社会影响下的社会文化产物,中和节及其节俗体现了传统农本思想。

(二)宋代工商业发展

唐代中和节重农本质与宋代工商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存在本质矛盾,造成了中和节意识的淡化。

宋代官方于工商之态度较唐代有所变化。唐王朝重农抑商,政府对商业活动从时空上进行严格的约束与管制。而至北宋,已出现市场管理机构市“易务”,负责平抑物价,流通市场。南宋官方亦出台减税政策,“朝家务欲平物价,纾宽民力,累降旨蠲免商税,仍令本州具合收税额申省科还”[10]320。以上举措均利于推动工商业发展。

因而民间工商业在官方影响下发展迅速。《东京梦华录》描绘元宵节京城坊市盛况,其文曰:“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16]1刘永笔下“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17]169的富奢珠宝铺商至南宋又有所发展:“自融和坊北,至市南坊,谓之‘珠子市,如遇买卖,动以万数。”[10]

宋代官方转变对工商业的态度,百姓亦多从工商之事,农业生产地位略降,故而中和节与祭句芒、献生子等节俗作为农本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官方与民间的双重作用下随之淡化。

(三)宋代市民阶层兴起

《夢粱录》载:“杭城之外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见杭城繁盛矣。”[10]331宋代繁荣的工商业推动人口城市化进程,市民阶层兴起。市民阶层的兴起和丰富的节日文娱活动,导致了宋代百姓中和节意识的淡化。

宋代二月除中和节外,还有祠山圣诞、花朝节等节日。祠山圣诞节三日之中,首日便有龙舟竞赛,“诸舟俱鸣锣击鼓,分两势划棹旋转,而远远排列成行,再以小彩旗引之,龙舟并进者二”[10]17;更有“苏堤游人来往如蚁”的游玩盛况。[10]17另据《梦粱录》所述,花朝节时都人喜欢前往玉湖、云洞等地玩赏奇花异木。也有市民参与道观盛会,人数众多。花朝节亦有农业节俗,有劝农之作用—— “此日帅守、县宰,率僚佐出郊,召父老赐酒食,劝以农桑,告谕勤劬,奉行虔恪”[10]19。对同月中和节的农业节俗具有一定替代性。

同时,同月花朝节等节日的节俗文娱活动更为丰富,充实着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中和节在此影响下于二月节日中逐渐边缘化,呈现一定的淡化趋势。

综上所述,唐代中和节与中国古代传统重农思想联系紧密,唐人所创中和节的重农本质与宋代社会繁荣发展的工商业存在本质矛盾。在二月中,以宋代工商阶层兴起为基础日益丰富的节日和文娱活动对中和节及其节俗具有替代性,这都造成了宋代中和节意识的演变和淡化趋势。

三、中和节节俗当代价值

中和节自唐代兴盛后几经流变,渐趋淡化。尽管中和节已于2011年被正式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但并未因此引起现代社会广泛关注。挖掘中和节及其节俗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中和节文化的创新继承与发展,对于推动中华传统节文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之启示

中和节重农本质反映的唐代农业发展政策仍可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唐代中和节百官进献农书后传至民间,在发展农业生产实践的表层作用下强化了百姓务农为本的意识,注重农民和农业的社会作用。

中和节有献生子节俗,百姓于当日交换瓜果种子,相互交流种植经验。这种古老的种业发展方式,展现了民间百姓的农业智慧,为我国新时期种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自然之呼唤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明确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和节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典范。

首先,“中和”之名深谙自然本意,表达了事物皆循自然之道的思想。中和节赐春衣、着春服的习俗,则是将人的日常生活与自然时令相联系,体现了唐人顺应自然的生活理念。同时,衣物更换本为人自身主观意识决定之事,交由外界客观自然决定,亦是敬畏自然之体现。而百姓祭祀句芒借以表达农耕生活的美好祝愿,更为一种直观的自然崇拜形式。而至宋代,相较其他节日,中和节节俗略显单一,新兴市民阶层享乐于丰富的节日文娱活动,百姓在工商业发展影响下对自然农业的依赖减弱,中和节意识随之淡化。

因此,应注重发扬中和节所蕴含的自然理念,这易于中和节的保护与继承,更益于践行“绿色”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唐宋时期文史作品中关于中和节节俗的差异,体现了中和节的流变淡化。此现象是唐代中和节重农本质,宋代工商业发展与市民阶层兴起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亦于从中探寻到中和节及其节俗传统在农业发展、环境保护方面的当代文化价值,推动中和节文化创新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勇波,徐传武.晦节、中和节及春龙节的源流演变[J].东岳从论,2013,(03):100-105.

[2]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丁鼎.礼记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楊琼.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白居易.白氏长庆集[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

[6]王溥.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7]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曹寅.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9]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10]吴自牧.梦粱录[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8.

[11]曾枣庄.旧五代史[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12]王应麟.玉海[M].扬州:广陵书社,2003.

[13]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14]庞元英.文昌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5]周密.武林旧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6]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7]柳永.乐章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4.

作者简介:

沈劭奕,男,汉族,文学本科在读,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指导教师:马敏)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淡化
用平和的叙述淡化存在的荒谬——论尹向东的中短篇小说
提升下垂的嘴角 淡化法令纹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基于膜过滤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
海水淡化前途无量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