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峻承 曾义山 邓春玲 谭利莎 周 倩 余梦琴
(昭通市中医医院肾病风湿科,云南 昭通 657000)
痹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等邪气乘虚侵袭人体肌肤、经络、肌肉、筋骨、血脉,从而痹阻经脉气血,出现肢体关节麻木、重着、肿痛等症状,甚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1]。《内经选读》[2]中提到,病在四肢关节肌肉为轻者,病在脏为重者。
1.1 《黄帝内经》对痹证的论述《黄帝内经》提出“痹”“五体痹”的概念,以及“五体痹”向内脏传变的机制。痹证的发生与风寒湿邪的侵袭、脏腑营卫气血的失和相关,既需重视外因,也不能忽视内因。另外,痹证的预后从感邪气性质、发病部位、病程三方面论述,风气胜者、病在皮肤间者、初起者易愈,病在筋骨间者、病久者难愈,病邪入脏者预后差。
参照《内经选读》[2]教材结构,首先,论述了痹证的发病特点、病因病机及其分类,见第711条:“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其次,提出痹证的发生与营卫之气相关,见第713条:“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再次,分析了痹证临床症状的病机,见第714 条:“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最后,总结了痹证的预后,见第712条:“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1.2 《伤寒论》治疗痹证的论述汉代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虽未提及痹证病名,但提出了“风湿病”的病名。临床上将痹证称为中医风湿病[3]。
参照《伤寒学》[4]教材中治疗痹证的条文,可见第20 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第35 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第146 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第301 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第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第318 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第351 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1.3 《金匮要略》治疗痹证的论述仲景在《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3 篇中,不仅论述了痹证的病因病机、症状以及方药分类,还提出了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5]。
参照《陈慎吾金匮要略讲义》[6]中治疗“痹证”的条文,见第2条:“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第5 条:“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第8 条:“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第10条:“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第20条:“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第21 条:“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第22 条:“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第24 条:“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第29条:“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7]提出:风、寒、湿邪侵袭关节,痛甚有如虎啮。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按病因和部位将痹证分为风痹、湿痹、风湿痹、血痹、历节风、虚劳风痿痹、五体痹等,论病机不离气血,提出“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并记载治疗痹证之按导法30 余条,每条有具体术式和适应证,如“安心定意,调和气息,莫思余事,专意念气……徐徐以口吐气,鼻引气入喉。须微微缓作,不可卒急强作,待好,调和引气,勿令自闻出入之声”[8]。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将痹证归纳在诸风、虚劳等疾病的方药辨治中,比如常用的独活寄生汤[9],提到“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
南宋的严用和在《济生方》中提到“身体烦疼,项背拘急,或痛或重,举动艰难,及手足冷痹,腰腿沉重,筋脉无力”,并创立现今临床上依然广泛应用的蠲痹汤[10]。宋代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制方用药宗于经典、顾护脾胃,剂型以丸散为主,如芎附散“治五种痹,腿并臂间发作不定”,增损续断丸“治荣卫涩少,寒湿从之痹滞,关节不利而痛者”,川乌粥法主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11]。
金元四大家时期,张从正治疗痹病用“攻下”之汗、吐、下三法,汗法用于“风寒之邪,结搏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或发疼痛走注,麻痹不仁及四肢肿痒拘挛”;吐法用于“风痰宿食,在膈或上脘”;下法用于“寒湿痼冷,热客下焦”。朱震亨从痰浊瘀血论治痹病,立“痛风”病名,《丹溪心法·痛风》提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因于风者,小续命汤;因于湿者,苍术、白术之类,佐以竹沥;因于痰者,二陈汤加酒炒黄芩、羌活、苍术;因于血虚者,用芎归之类,佐以红花、桃仁”,总结出“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李东桓从脾胃论治痹病,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以及“风能胜湿”,认为“脾全藉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否则“脾病,体重即痛,为痛痹,为寒痹,为诸湿痹,为痿软失力”以及“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也”[12]。
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提出:“尺肤涩者血少,血不能营,故为风痹”。营血虚少是感受风邪的发病关键,善用祛风、温补,辛甘温热不仅体现扶阳思想,还注重培育真阴[13]。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提出:“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可用防风汤、如意通圣散等[14]。
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风湿化热,蒸于经络,周身痹痛,舌干咽燥。津液不得升降,营卫不肯宣通,怕延中痿”,因“经脉受伤,阳气不为护持”,出现“痹痛全止,行走痿弱无力”及“经热则痹,络热则痿”[15]。清代林佩琴在《类证治裁》指出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气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病久者“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并论治了各种痹证,如历节寒痹治以辛热除寒、开结定痛,药用川草乌、松节、生姜,服药后饮酒借势直达病所[16]。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概括了湿温热痹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提到“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萎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寒痹势重而治反易,热痹势缓而治反难,实者单病躯壳易治,虚者兼病脏腑夹痰饮腹满等证,则难治矣”“暑湿痹者,加减木防己汤主之”,其中加减木防己汤是治疗暑湿痹之祖方[17]。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18]中指出:“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症……用身痛逐瘀汤”。
民国时期,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19]提出:“从来治腿疼臂疼者,多责之风寒湿痹,或血瘀、气滞、痰涎凝滞。不知人身之气化壮旺流行,而周身痹者、瘀者、滞者,不治自愈,即偶有不愈,治之亦易为功也。愚临证体验以来,知元气素盛之人,得此病者极少。故凡遇腿疼、臂疼,历久调治不愈者,补其元气以流通之,数载沉,亦可随手奏效也”。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痹证专辑》共收录54 位医家的医论及医案,涉及医家医论85 个、医案78 个,其中当代名医朱良春的虫类药运用、董建华的药对、谢海洲对疼痛的用药、焦树德等医家治疗用大剂以及张沛虬的酒剂、汪世英等医家的外用制剂等,对痹证的治疗都颇具特色[20]。现将《当代名医临证精华:痹证专辑》[21]中当代医家对痹证的病因病机、方药等认识,举例如下:
朱良春指出,痹证日久,邪气久羁,深经入骨,久之血瘀滞不行,变生痰湿瘀浊,经络闭塞不通,非草木之品所能宣达,必借虫蚁之类搜剔窜透,方能浊去凝开,气通血和,经行络畅,深伏之邪除,困滞之正复。寒湿甚者,用乌梢蛇、蚕砂;化热者用地龙;夹痰者用僵蚕;夹瘀者用地鳖虫;痛甚者用全蝎或蜈蚣;关节僵肿变形者用蜂房、僵蚕、蜣螂虫;病变在腰脊者用乌梢蛇、蜂房、土鳖虫。
焦树德着眼风寒湿热,自拟经验良方。行痹、痛痹、着痹用自拟治痹汤,热痹用自拟清热散痹汤,尪痹用补肾驱寒治尪汤。
汪履秋对风湿痰瘀痹阻证,用丹溪痛风方加减。
娄多峰辨病性,按部位,用药不忘整体。病性辨证分风寒湿证、风湿热证、瘀血证,按部位辨证分为颈项部、肩部、腰部、上肢部、下肢部。
施今墨证辨四候、治从八法,将痹证分为风湿热证、风寒湿证、气血实证、气血虚证,立散风、逐寒、祛湿、清热、通络、活血、行气、补虚八法,临床视证候情况合用各法以治之。
刘渡舟认为方不在多,法活则灵。他治痹首先分清寒热,热痹以吴鞠通加减木防己汤,寒痹以张仲景的桂枝芍药知母汤或桂枝附子汤或乌头汤为主;有瘀滞者采用自拟活命化瘀汤;关节红肿疼痛者,可兼服犀黄丸。
任继学指出久痹不愈,养血调气,兼用通经达络之法治之。
路志正以养阴清热愈风痹,治以秦艽鳖甲散;强肾固本治寒痹,治以右归丸、麻黄附子细辛汤;健脾益气除湿痹,治以麻黄加术汤合麻杏薏甘汤;温补脾肾医热痹,治以济生肾气丸。
董建华指出,疏涸阴破冱寒配乌头、麻黄,清热毒凉营血配水牛角、赤芍,散外寒清里热配川乌、石膏,袪湿毒利关节配萆薢、蚕砂,缓拘急舒筋脉配桑枝、木瓜,治顽痹开闭阻配麝香、黄酒,补肝肾填精髓配猪脊髓、熟地黄,壮元阳补督脉配生鹿角、杜仲,益心气调营卫配黄芪、五加皮[21]。
姚兰[22]用桂枝附子汤治疗产后阳虚痹证。袁钟瑜等[23]运用麻黄汤类方证诊治营卫失和,邪犯太阳的痹证。陈建[24]用柴胡桂枝汤治疗肝气郁结,气血不通的痹证。于虹等[25]用甘草附子汤加味治疗风寒湿痹证。王庆国[26]指出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主要作用是温经通阳、散寒通痹,临床应用并不局限于太少两感证,不必拘泥于有无发热恶寒之表证,如风寒身痛等证,使用本方均有卓效。梁志峰[27]用附子汤治疗寒湿痹。周祖山等[28]用四逆散治疗湿热痹。赵新秀[29]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血虚寒凝的痹证。古结乃特汗∙拜克里木等[30]用越婢加术汤治疗湿热痹。燕美彤等[31]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寒热错杂的产后痹。顾向浩等[32]用乌头汤治疗阳虚寒凝的痹证。岳峰[33]用麻黄加术汤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病久气血虚弱的痹证。刘杰祥等[34]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疗风湿痹证。戴锦成[35]用防己黄芪汤治疗肺卫气虚,湿邪痹阻的痹证。吴薇薇等[36]用桂枝加黄芪汤治疗风寒湿型痹证。梁天贤[37]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哺乳期血痹。
中医对痹证理论的认识,以文献形式存在于历代医家的著作之中,但历代中医书籍浩如烟海,如何读书呢?国医名师路志正说过,中医书籍归纳为4类:经典医籍,需要精读;结合本人专业和研究方向,精选历代有代表性的书籍;参考书籍,可选书中之精华细览;查阅书籍,有疑难问题可随时查阅[38]。在历代医家对痹证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当代医家不断完善、补充其证治规律,有很多独到的理论、方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