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支援期间课程思政融入线上专业课教学的探索
——以针灸学教学为例

2024-04-06 02:44宋扬扬倪光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针灸学术疫情

宋扬扬 倪光夏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自2019 年底席卷全球,对人类健康、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SARSCoV-2 不断变异,出现了阿尔法、德尔塔、奥密克戎变异株等[1]。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当前的主要流行株,与其他变异株相比,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2]、传播更加隐蔽、免疫逃逸能力强大[3]、重复感染风险更高[4],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5]。

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挑战,张伯礼院士指出:我们要坚定走自己的路,走“动态清零”的路。“动态清零”指的是采取积极的措施,其核心内涵是快速发现疫情[6],而短期内多轮全员核酸检测是其重要举措[7]。奥密克戎变异株使得两年多疫情重压下已不堪重负的医疗卫生系统雪上加霜,部分省市号召医学院校的教师投入到疫情防控的行动中去。

教师迅速响应号召,在组织有需要、民众有需求的特殊时刻穿上神圣的白色战甲从教学一线转向抗疫一线。教师志愿者们深知教书育人是己任,在支援期间克服困难,通过线上授课的形式坚守在教学岗位上,其展现出的责任与担当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作为支援教师中的一员,作者总结疫情支援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内涵,并以针灸学床边班的线上授课为例,浅谈如何将思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1 激发爱国热情 提升社会责任感

通过向学生讲述多国采取“躺平”政策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我国仍采取“动态清零”政策,以及全民积极配合国家全员核酸检测、全域静态管理政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学记》曰:“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身正为师、德高为范。“传道”的师者加入抗疫一线队伍,在抗疫战场中负重前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声的影响,可激发学生抗击疫情的责任与担当,提升其社会责任感。此外,学生配合教师志愿者的抗疫任务,更改上课时间、调整课程进度,甚或是通过线上留言的方式关心和问候教师是学生爱国、支持国家政策的具体体现,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感谢,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任校长、现代针灸学科奠基人承淡安先生1929 年在苏州望亭开诊、教学、著书立说,创办了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出版了《中国针灸治疗学》,提出了“针灸救国”和“教育报国”的思想,即复兴针灸以济民生、助兴邦[8],培养中医人才以报国[9]。教师们“舍小家,顾大家”,甚或与已工作的学生们以不同的身份在抗疫一线并肩作战,诠释着同样的坚守,践行着共同的誓言,是传承承淡安先生“济民生、兴国运的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通过上述事例呼吁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人才。

2 提高中医文化自信及疗效自信

《素问·刺法论》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中国古代医家在2000 多年前就提出提高正气和安全防护是防病的基本原则。针灸防病的方法不胜枚举,如《灵枢·刺节真邪》曰:“用针之类,在于调气……以通营卫,各行其道”,《肘后备急方》载:“断瘟疫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佳也”。承淡安先生[10]提出“夫西洋科学,不是学术惟一之途径,东方学术,自有其江河不可废之故”。习近平总书记2021 年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时讲到:“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重申了中医中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11]。上海方舱医院根据其原则,将“三方三药”与上海拟定的协定方药同用,在减少无症状、轻型患者转重率和出舱时间等方面有良好的疗效[6]。通过以上事例提高学生的中医文化自信、疗效自信,鼓励学生加强对中医经典的学习与研究,提高中医思维能力,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医精髓,增强其对复兴中医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的认识。

针灸学是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考试课程之一,是床边教学的临床课程之一[12]。作为非针灸专业的学生,对针灸重视度可能不够,教师通过列举古籍中关于针灸防治疾病的方法、典型医案,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推荐针灸全程介入治疗[11],以及向学生普及国内外重要期刊上针灸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和康复中的临床效果与作用机制,提高学生的针灸疗效自信,加强学生对针灸的重视。

3 加强医患沟通及人文关怀

《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载:“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也就是说,医生在施术前要与患者充分沟通并给予人文关怀以助其稳定情绪、消除紧张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依从性,促进疾病向愈[13]。《灵枢·九针十二原》曰:“粗守形,上守神”;《灵枢·本神》曰:“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针灸治疗过程中强调医生和患者“神”的重要性,且调神是针灸起效和区别于中医其他学科的关键点之一[13]。

疫情反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志愿者在疫情防控期间除支援核酸样本采集,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在支援苏州疫情防控期间从专业角度出发,针对当地一线志愿者精心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结合调查结果就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和应对方法进行了线上分享交流。通过此事例向在临床实习的学生传达要秉承“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精神,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给予患者充分的人文关怀。此外,可请学生讲述在临床实习、见习中与患者沟通时遇到的问题以及感悟,以进一步强调尊重患者、擅于与患者沟通以及给予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4 秉承科学严谨的作风

立学先立品,“先做人,后做学问”。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们应崇尚科学,遵守学术道德,有科学、严谨的作风,以科学精神治学。

承淡安先生认为“凡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者,即成一种学术。西洋科学,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东方学术亦能之”。承淡安坚持学术至上,借鉴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知识诠释针灸的学术学理,构建了现代针灸学科的基本框架[8,9,14]。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较强的传播能力,教师志愿者们严格遵守呼吸道卫生的防范要求,以科学精神和专业素养规范地开展支援工作。通过上述事例,告诉学生在临床中要严格遵守疾病治疗规范,以专业素养给予患者正确的治疗;在学术研究中切忌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要树立科研诚信意识,坚持学术至上,追求中医学术学理的本质,发扬中医[15]。

5 小结

当今世界疫情局势变化莫测,教师要做好随时在线教育,甚或是投入志愿支援的同时通过在线教育坚守在教学岗位上的准备。要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即要擅于挖掘特殊时期的思政元素,通过严谨的教学设计,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专业教育中,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力构建“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培养无论世界如何变幻,均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具有家国情怀、专业自信、仁心仁术、严谨诚信、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人才。

猜你喜欢
针灸学术疫情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