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温佳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2019年9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1]。为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国家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提出一系列重要措施。在此背景下,探究“双师型”教师队伍该如何把握机遇、谋求发展,对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分工细化,为满足社会对大批量、专业化、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而产生的教育类型,从诞生之始就兼具“教育”与“职业”的双重属性,“双师型”教师和产教融合都是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重要体现。
“产教融合”是指教育与产业为了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联合开展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培训、技术服务、生产和科研协作等活动的过程[2],是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 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通过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3]。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提出三大战略任务,即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被形象地称为“一体两翼”。《意见》是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提出的,指明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具体来讲是希望以省域、市域、行业联合体或者共同体为载体,汇聚政府、企业、行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集聚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推动产教深度融合,进而促进职普融通、科教融汇,最终形成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价值链顺畅沟通的良性发展局面。因此,产教融合是最基础、最直接的要求。在《意见》精神指导下,2023 年以来,多个省份结合本省情况积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并与教育部联合发布实施方案,对省域、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做出具体规划,目前山东、天津等地的具体方案已出台。2023年7月25 日,首个国家重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暨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标志着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一体两翼”总体布局全面铺开。
“双师型”教师兼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是沟通“教育”与“职业”、培养满足产业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骨干力量,其存在逻辑与产教融合发展的目的高度契合。一方面,“双师型”教师的双师素质决定了其专业水平提升与产业发展需求联系密切,根据某“双高”A 档高职院校近五年科研项目统计结果显示:纵向科研项目323 项,横向科研项目275 项。横向科研项目占科研立项总数的46%(不包括专利申请成果)。“双师型”教师通过横向科研项目转化,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技术发展难题、生产方式改进等现实问题,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是正面助推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个人的教育成长过程中的高等教育经历和一线企业工作经历或者企业实践经历,本身就是“教育”与“职业”二者契合共生的正面印证,让他们对“教育”与“职业”有更全面的认识。因此,“双师型”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将思政元素、工匠精神、职业素养与教学内容融合,无形中帮助学生塑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观,发挥价值导向和精神培育的关键作用[4]。经过职业院校系统化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技能培养规范,可开发的终身持续学习能力较强,能够为产业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企业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是提高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双师水平,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的重要来源。因此,从2011 年教育部首次在职教领域提出“产教融合”的理念,到如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探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历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重要内容。
“双师型”教师队伍因其兼具理论和实践技能素养这种跨界的人才属性,决定了其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意义非凡。当前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造了极佳的外部环境,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20世纪90 年代提出“双师型”教师概念到现在,经历三十多年的探索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1.数量不足
近年来,伴随职业教育事业有序发展,教师队伍不断得到补充,教师总数逐年增加,但是,仍存在较大缺口。教育部发布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高职(专科)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生师比均不超过18:1。根据2022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对当前职业教育各阶段师资队伍情况进行了整理,见表1。
表1 各层次职业教育教师相关数据统计(单位:万人)
统计数据显示,高等职业教育阶段,无论是高职专科还是本科的平均生师比未达到规定要求,而同一阶段普通本科学校生师比为17.65:1[5],差距显而易见。公报显示,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6.18%,已达到《方案》规定的“双师型”教师不少于专任教师总数的一半的基准要求,但是实际上不同地方、不同教育阶段的双师比均应该高于这一基准值。各地落实国家“双师型”认定标准而出台的地方标准印证了这一点。以天津为例,《天津市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到2027 年中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应达到70%,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应达到80%。
2.质量不高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生及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是职业院校教师的主要来源,由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生数量有限,职业院校师资中来自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较多。大部分教师都是毕业直接到职业院校任教[6],虽然理论基础较为扎实,但是企业一线实践经历匮乏,实际操作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影响了职教师资队伍质量。近几年,各地均积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的要求,然而,社会上技能水平高且兼具学科理论背景的人才数量不多,有的人才即使技能水平达到要求了,但是教育教学技巧及理论基础又往往差强人意,真正满足职业院校需求的教师较少,社会招聘存在一定难度,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职教师资队伍质量不高的问题。
“双师型”教师的个人成长受职业教育及教师个人成长规律的限制,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需求,满足职教师资需求、符合职教类型特色的培养培训体系有待完善。在职前培养阶段,职教专业化师资培养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为主,整体学历层次较低。职后培养过程中,一方面,面向职教师资队伍开设的满足职教师资类型需求的培训项目较少,针对教师成长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化定制项目更少;另一方面,面向“双师型”教师的在职学历晋升渠道不畅,仍然以普通高等院校偏理论性学科为主,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面向在职职教师资的高学历层次优质教育资源有限。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的要求,近几年各高职院校实践性课程量增多,这些课程绝大多数由“双师型”教师承担,相较于普通本科院校,教学任务量较大。此外,为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双师型”教师的工作内容、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比较复杂,上课的地点不限于干净整洁的教室,还包括酒店、养老院、幼儿园、厨房、机床车间、厂房、设备间等实习实训地点。受社会对职业分工的刻板印象影响,社会对“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性认识不全面,专业认可度有待提高。
企业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兼职,作为改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短期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各职业院校都进行了积极尝试。尤其近几年,通过“固定岗+流动岗”的方式,不断优化兼职教师授课渠道,而实施效果有些不尽人意。一方面,由于企业兼职教师人事关系在原单位,受企业业绩和产能考核压力影响,大多数兼职教师兼课的前提是不影响主业,对兼职教授的课程投入精力有限,授课效果和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虽然兼职教师来校兼职的聘用形式不断优化,但是管理难度也在不断加大,管理上难以落实严格的量化考核标准,兼职教师的授课效果和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度因人而异。
基于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存的诸多问题,借助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良好形势,职业院校应该运用系统化思维,有针对性重点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多主体联合确保师资培养提质增量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职业技术师范学校建设。支持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借鉴此思路,充分利用产教融合良好形势,“双师型”教师培养也可以采取多主体联合思路。一是加大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发展的投入力度,对现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增加建设经费投入,允许办学质量较好的职业技术院校增设硕士点、博士点,提升职教师资的学历水平,满足职业院校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二是深刻领会当前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政策导向,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纳入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探索、市域产教联合体试点甚至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规划中,形成高等院校、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多主体联合的培养共同体,多主体联合完成系统化高质量师资培养任务。实施过程中,高等院校承担理论及教学技能培养,行业企业负责实践技能培养,职业院校负责职业教育适应性实践,科研院所负责科研能力培养[7],充分发挥各主体优势,多方联合提高职教师资培养与职业院校发展需要的契合度。此处的高等院校不仅限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还包括具有校企合作基础的工科类和应用技术类院校,通过扩大培养主体,增加学生培养数量,缓解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提高师资培养质量。
2.优化招聘方式做好外部补充
优化公开招聘方式,扩大公开招聘来源,根据人才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采取灵活招聘录用形式。前期制定招聘计划时,根据不同人才类型,放宽学历学位、职称职务等条件限制,做好招聘信息宣传解读;招聘过程中,灵活采用技能操作考察、试讲、面试等不同专业能力测试方式,准确判断应聘人员能力素质;后期采取灵活的聘用形式,对于紧缺人才可以采取一人一议的方式,通过年薪制、优化绩效奖励分配等形式,吸引理论功底扎实、技术技能本领强的人才到校任教,补充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
师资培训是教师职后培养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双师型”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的有效途径。首先,充分利用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根据“双师型”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特点,制定面向新入职教师、骨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等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增强培训契合度,提升培训效果;其次,充分发挥“一体两翼”在提升职业院校关键能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资源优势,在各类共同体建设规划中设置一定职业院校教师参与岗位,将其作为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一种方式,鼓励职业院校教师通过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实现企业与自身的“双赢”;最后,鼓励职业技术师范类、工科类、应用技术型院校设立面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高水平技术人员等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定向培养计划,职业院校为在职攻读学历的教师提供学费补助、课时减免等支持,在职“双师型”教师通过学历提升,进一步提高其岗位胜任力。
1.推进职教“双师”标准认定工作
标准化是专业化的前提,凸显职教类型特色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是提升“双师型”教师专业认可度的保障。在国家发布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基础上,按照严把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突出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注重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实绩的要求,各地、各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尽快出台省级、市级、校级认定标准,明确认定范围、严格标准要求,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机制,让“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有据可依。通过标准化建设,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提高职业院校教育质量。
2.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教师专业发展
由于“双师型”教师能力特点和工作内容有别于其他专业理论课教师,所以职称评聘、日常考核、年度考核等评价考核标准也应该结合岗位类型特点单独设置,确保公平公正。另外,为满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在考核评价标准设置时应该突出“双师”导向,比如在评先评优、榜样选树、课时费标准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激发在岗教师提高自身“双师”素质的积极性,挖掘现岗教职工的“双师”潜能,鼓励符合条件的教师尽快成长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聘任兼职教师是优化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改善实训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企业人员到校兼职需要校方、企业合作推动,双向流动是保障校企合作顺畅的保障。校方要继续完善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的灵活用人机制,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吸引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来校任教,采取“双元”(教室+车间)课堂、“1+N”(教师+多名兼职教师合力开设一门课程)等多种灵活授课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兼职教师技能优势,保障教学质量;设置产业导师特聘岗,在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环节积极听取产业导师意见,充分发挥产业导师的职业能力特长,引导产业导师提高专业建设参与度。企业方应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产教赋能提升各项支持政策,通过参与企业实践中心建设,在生产一线设置一定比例跟岗访学岗位等方式,接纳学校教师开展企业实践锻炼,鼓励企业根据生产发展需要设置部分考核内容,发挥教师企业实践锻炼价值。同时,企业应该正确认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长期效益,为到学校兼课职工合理减少工作量,为促进校企双向人员流动创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