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祖兵 刘美辰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改变学校教育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都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研学旅行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本领。基于此,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研学旅行的主要历程,总结其重点议题与发展状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我国研学旅行的发展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携其弟子的游学,到近代的修学旅行,再到2016年后研学旅行的大规模开展。虽然2013年才正式提出研学旅行,但相关研究早已有之,本文主要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研学旅行研究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后,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显著提高,精神生活也日趋丰富,休闲旅游成为部分家庭放松度假的生活方式。此时人们多进行游玩观光活动,很少涉及研究、学习。虽然已存在冬夏令营等实践活动,但未进行理论研究,也未出台相关政策。这一阶段尚未出现“研学旅行”这一说法,只有对古代游学的研究。根据已有文献,对古代游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82年,有学者详细描述了朱熹青少年时期游学拜师的情况,[1]此后还有对孔子、王符、蔡元培等学者游学生活的研究。真正意义上全面研究古代某一阶段游学的是《东汉时代的游学风气及社会影响》一文,文章归纳了东汉游学风气的突出特点,并分析了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及社会影响。[2]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对三国、元朝等时代的游学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为我们认识古代不同时期的游学活动和历史影响提供了重要资源。
总体来讲,这一阶段的研学旅行研究处于初始酝酿期,主要是对史料文献的梳理总结,仍属于历史学的研究范畴。虽然这一时期研究成果较少,但对后人研究古代游学的教育意义及研学旅行的发展历史有一定启发。另外这一时期也有少量的冬夏令营等实践活动,可以作为研学旅行的前身,但缺少相关政策。其研究还未涉及游学、冬夏令营的本质、设计和实施、国外发展等方面,缺乏教育学的研究视野,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人民对旅游的需求更加旺盛,一些来自欧美、日本等地的修学旅行团前往中国修学旅游,产生广泛影响,我国修学旅行自此出现。1993年12月,在南京召开首届中国修学旅行研讨会,促进了国内修学旅行的兴起。2003年,国内第一个修学旅行中心在上海成立。2006年,山东曲阜举办弘扬儒家文化的“孔子修学旅行节”,这是我国第一个修学旅行节庆活动。[3]这一阶段深受国外影响,所以多使用“修学旅行”的称谓。从已有研究看,主要涉及对国内修学旅游市场的分析。例如,赵幼芳提出开发学生修学旅游市场应根据不同年龄和阶段考虑的初步设想。[4]此后,一些学者关注厦门集美等不同区域的修学旅行市场优势及开发策略。还有研究提出应重视开发特色修学产品,联合培育修学市场,把好产品质量关。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处于初步萌芽期,关注修学旅行的旅游学研究。研究内容聚焦我国青少年修学旅游市场的开发;研究方法涉及个案分析,并有少量的数据支撑;研究人员多是旅游学方面的学者,属于旅游学的研究领域,有助于我们初步了解修学旅行的设计与市场开发,更有针对性地认识修学旅行。但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对修学旅行的实质、类型、国外经验等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缺乏系统性、理论性和国际性。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深入,研学旅行逐步受到国家重视。2008年,广东省率先把研学旅行写进中小学教学大纲,作为必修课程之一。2012年,国家选取12个地区作为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试验区。在总结试点区实施成效的基础上,2013年国务院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首次把研学旅行纳入国家政策。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明确教育部为主管部门。同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研学旅行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由学校组织安排,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一种普及性教育活动。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支持研学旅行发展。从2013年后密集发布的政策中,可以看出国家对研学旅行的支持和重视。
这一阶段的研学旅行研究紧跟国家政策。首先,从称谓上看,2013年政策发布之后,研究者普遍使用“研学旅行”这一称谓,很少使用游学、修学旅行、教育旅行等。其次,从内容上看,研学旅行的研究主要涉及内涵、价值、特征、国外经验等方面。在研学旅行的内涵上,学者普遍认同通知的界定。在研学旅行的价值上,学者均认为开展研学旅行应顺应时代形势,将其作为撬动素质教育杠杆和落实新课改的重要突破口。[5]在研学旅行的特征上,已有研究强调研学旅行具有普及性、教育性、体验性、实践性、自主性等特征。在研学旅行的国外经验介绍上,主要涉及日本的修学旅行和欧美的户外教育。
总体上看,这一阶段处于持续探索期,研究内容较为全面,受到政策的导向作用,主要涉及研学旅行的概念等本体性问题和发达国家研学旅行的国际经验,有助于后续研究的深入,初步实现了从旅游学向教育学的转型。但此时仍存在成果不够丰富、偏重经验总结、理论深度不足、主题相对单一的问题。研究方法多以理论分析为主,和前两个阶段一样,缺少混合研究方法的使用。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列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这意味着研学旅行走上了课程化的发展道路。2017年国务院出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同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将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范畴。2018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开发研学旅行、实践营地、特色课程等教育服务产品。2020年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指出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2023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有针对性地常态化开展研学活动。
伴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研学旅行研究的主题更加多样,内容也日益丰富,涉及教育学和旅游学等多学科。教育学方面,研究包括研学旅行的内涵、实施困境等。旅游学方面,研究涉及中小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动机与行为、研学旅行市场与产品开发等问题。就前者来说,多数学者从心理学视角,运用定量研究法分析某地研学旅行中学生的参与动机和影响因素,并尝试建立影响因素的层级模型。就后者而言,学者多从市场供求关系,结合地域特色分析当地研学市场,较有特色的是近两年流行的基于红旅资源、乡村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研学产品开发。
自《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出台后,中小学研学旅行研究正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呈现出立足本土的研学旅行课程化的特点。第一,研究内容相对丰富,但深度不足。已有研究主要涉及教育学和旅游学,其中基于课程建设角度的研学旅行研究较为丰富,但多停留在工作经验的总结归纳,缺少对研学旅行课程发展规律的深入分析。第二,实践研究成果丰硕,理论研究稍显薄弱。研究多集中在就某一地区的研学旅行课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实践性较强,但缺乏理论层面对研学旅行课程的本质、类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的分析,理论研究不足。第三,立足本土研究居多,国内外比较研究较少。研究聚焦国内市场,对中国学生国内游的研究较多,对国外研学旅行课程的研究较少。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研究涉及多个主题,本文主要从教育学角度对重点主题进行梳理,以便从整体上把握研学旅行的研究现状。
研学旅行与游学、修学旅行、教育旅行、营地教育、户外教育、冬夏令营、春秋游等密不可分。作为研学旅行的源头,游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存在,学者普遍认为游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人异地求知的文化活动,[6]具有自主性强、范围广泛、注重精神陶冶的特点。游学与研学旅行都强调旅游体验,但研学旅行比游学要更加规范和正式,也更突出主题性和教育价值。国外和研学旅行较为接近的是修学旅行和教育旅行,在日本称为修学旅行,在欧美称为教育旅行,虽然两者称谓不同,但内涵基本一致,是学生以集体形式离开居住地进行旅游、观光和学习的旅游活动。[7]两个概念均强调研学旅行的教育目的性和集体组织性,但落脚点在于旅游活动,相比于我国的研学旅行,教育意蕴不足。此外,国外和研学旅行相关的概念还有营地教育和户外教育。营地教育是英、美、俄等发达国家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是在户外以团队生活为形式,并能达到创造性、娱乐性和教育意义的持续体验。[8]户外教育盛行于欧美,是在户外进行的教育。[9]从营地教育的概念可以看出它是包括研学旅行、户外教育等在内的多种体验教育形式。改革开放后,在研学旅行被正式提出之前,和其相关性最大的是冬夏令营和春秋游,冬夏令营是以亲近自然、鼓励探索为基本宗旨的青少年校外活动,[10]组织和管理方一般为校外机构,且多在寒暑假开展。与之相比,研学旅行更注重学校组织和管理的作用,时间安排上也更加灵活。春秋游是在春秋季由学校组织开展的让学生放松身心、增长见识的休闲旅游活动。[11]研学旅行对比春秋游,更强调学而非游,因此教育性更加明确,时间上更加宽泛,形式上更加多样。
从以上对相关概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研学旅行作为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活动,内涵更加明确,更具教育性、自主性、实践性和集体性。对研学旅行内涵的界定主要涉及旅游学和教育学两个学科。从旅游学看,研学旅行是以研究性学习为目的的专项旅行,是旅游者出于文化求知需要,暂时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开展的文化性的旅游活动。这一定义强调研学旅行是一种带有教育意义的旅游活动,本质侧重于旅游,主体是具有学习需求的任何人,可以说是广义上偏重旅行的理解。从教育学界看,学者普遍采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表述,认为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这一定义强调研学旅行包括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主体指向中小学生,由教育部门和学校安排组织,实施方式是集体旅行和食宿,本质侧重教育,旅行只是实现教育意义的途径和手段。
关于研学旅行的现实困境,已有研究多从设计困境、实施困境和管理困境上进行分析。从设计困境看,有学者指出研学旅行存在重旅行安全、轻学习规划,重旅行、轻探究,重市场主导、轻家校参与等问题。[12]从实施困境看,研学旅行开展过程中只学不旅或只旅不学现象严重,重旅游、轻教育,重形式、轻效果,过度依赖旅游公司,教师指导不足等问题突出。[13]从管理困境看,研学旅行虽然具备了纳入学校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诉求,但仍存在组织管理难度较大、学生安全保障压力较大、政策规章不够系统、实施经费不足、家长支持有限等问题。[14]总之,关于研学旅行现实困境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最急需解决的是实施困境,研究者应立足各区各校的实际情况,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研学旅行的现实问题,研究者主要从研学旅行的利益相关者方面提出实施策略。利益相关者包括中小学生、家长、学校教师、政府和研学基地。中小学生方面,要突出其参与研学旅行的主体地位,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生存能力。[15]家长方面,应正确认识研学旅行,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支持孩子积极参与,加强对孩子安全保护的教育和自主能力的培养。[16]学校和教师方面,需明确研学旅行的目标、内容和实施,制定详细方案,合理设计课程,做好学生的安全保障,构建研学旅行教育共同体。[17]政府方面,要完善研学旅行顶层规划与设计,加大制度建设,做好安全、资金和组织保障。[18]研学基地方面,应做好中小学生的学段对接,加强研学旅行产品和课程设计,注重基地自身内涵式发展。[19]综上所述,关于研学旅行实施策略的研究较为丰富,但研究成果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还需加强。例如,关于研学旅行指导教师和机构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可加大对这些研究领域的探索,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关于研学旅行课程定位的研究,2017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形式。根据政策要求,已有研究赞成把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20]研学旅行按照课程内容的属性,属于活动课程;按照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属于综合课程;按照课程的管理主体,属于校本课程,但部分环节由旅行机构、研学基地等实施。
关于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研究,已有研究分为课程设计模式和课程要素设计两方面。从前者看,研究认为应借鉴目标模式、实践模式、过程模式和情境分析模式对研学旅行的设计模式进行剖析。[21]从后者看,已有研究主要从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课程评价设计、课程资源建设几方面展开,并结合具体学校与学科论述。例如,有学者制定了研学旅行的课程标准,分析其基本要素;[22]有学者以巴蜀小学为例,从校本课程角度说明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23]有学者结合具体学科、场馆资源、乡村特色资源等,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关于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研究,已有研究聚焦国外研学旅行课程实施对我国的启示、我国部分地区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建议、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模式构建三方面。第一方面,有学者通过分析国外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自然教育模式、生活体验模式、文化考察模式和交换学习模式,提出拓展多元化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模式、转变教师角色、延伸育人格局的启示。[24]第二方面,有学者通过调研山西、北京等地研学旅行实施现状,指出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科学性、规范性有待提升,对此应明确研学旅行的价值追求、开发研学旅行课程体系、采用项目学习和学科融合的方式、统整知识内容、营造场景体验、增强研学旅行导师教育修养、健全研学旅行课程评价标准。[25][26][27]第三方面,学者多从单列研学旅行课程以及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探索,在单列研学旅行课程的研究上,有学者基于现代课程理论和后现代课程理论,构建了“三阶段四环节”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模型。[28]在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研究上,有学者联系地理、语文等学科,探索“学科+研学”的研学旅行课程实践模型。
关于研学旅行课程评价的研究,已有研究以学科为依托,聚焦研学旅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例如,有学者把CIPP模式应用于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评价;[29]有学者以表现性评价及SOLO分类理论为指导,制定历史研学旅行课程评价细则;[30]有学者以课程要素分析为理论框架,构建研学旅行课程评价体系。[31]
综合已有研究,发现关于研学旅行课程化的研究多集中于从学科角度探讨课程设计和实施,对研学旅行课程的本质、不同类型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研学机构和基地的可为与应为,高职院校研学旅行专业的人才培养等方面关注较少,今后可尝试做更多探索。
改革开放40多年,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小学研学旅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对研学旅行研究历程和主要议题的梳理,笔者认为未来应加强理论研究、推进实践研究、探索制度研究、重视借鉴研究。
第一,积极开展以政策为导向的研学旅行研究。研学旅行研究的不断深入有赖于政策的持续推动,从2013年起,研学旅行的政策陆续出台,有效促进了研学旅行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研学旅行的研究要在充分解读和领悟政策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理论生长点。例如,结合高质量教育体系,探索高质量研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结合教育数字化的时代背景,研究技术如何与研学旅行相融合;结合新课标,探讨研学旅行的课程化问题。
第二,深化对研学旅行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研学旅行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其内涵、本质、特征、理论基础等。根据既有研究,发现围绕研学旅行的开发与实施等实践问题研究较多,理论问题研究较少。为推进研学旅行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应深化对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索。在借鉴国内外游学、教育旅游、修学旅行等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和地方乡情,开展本土化的理论构建,尤其要构建研学旅行研究与实践的中国话语体系。
第三,提升研学旅行研究者的理论层次和水平。追溯已往的研学旅行研究,发现高水平研究相对不足,提升研究者的理论层次和水平迫在眉睫。首先,需要研究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确保研究方向正确;其次,需要研究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快速寻找研究突破;再次,需要研究者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有效进行深度思考;最后,需要研究者拥有从事该研究的意愿,推动研究深入。
第一,准确把握研学旅行设计和实施中的现实问题。纵观已有研究,虽然很多研究都提到研学旅行的现实问题,但多是基于对某区或某校的分析,缺乏对某学段或某类型研学旅行课程的思考,具体性和针对性不足,且多是经验总结式描述,很少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针对这些问题,应通过问卷、访谈、观察、文本分析等方法,调查某学段或某类型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和实施中面临的困境,以此来探究影响研学旅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实施策略,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第二,关注相关利益群体对研学旅行的不同需求。研学旅行的相关利益群体涉及学生、家长、教师、学校、政府、研学基地和机构等,需要重点思考如何在众多利益群体中兼顾和取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研学旅行的教育意义。已有研究多聚焦教师、学校和政府,对其他群体的关注相对较少,不能全面有效地揭示研学旅行参与方的状况。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所有群体的诉求,尤其是学生、家长、研学基地和机构的需求,以便更好地协调需求方、供给方和支持方的关系,确保研学旅行的实施。
第三,强化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活动过程。研学旅行作为典型的活动课程,强调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亲身实践开阔视野、探索世界、获取经验、提高认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因此必须让学生充分参与、自主选择和规划,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有研究对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关注较少,今后应重视该方面研究,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助力学生自我提升。
第一,明确各方责任,助力有效实施。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从习总书记的讲话反思研学旅行的实施,当务之急是明确学校、旅行社、研学基地、保险公司、家庭等各方的责任,建立责任清单,强化责任担当。例如,学校应担负主要责任,旅行社应担负承办责任,研学基地应担负供应责任,保险公司应担负保障责任,家庭应担负引导责任,以保证研学旅行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二,构建协同参与制度,主动履行教育责任。未来的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教育,研学旅行应多方协同,以发挥更好的教育效果。叶澜老师指出,当前教育中出现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问题,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教育内外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形成相嵌、链接、互补、共生的合力,教育才能有更好的明天。[32]这启示我们应加强各方合作,建立一个教育型社会,每个社会机构都应主动履行教育责任,确保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第一,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西方发达国家研学旅行发展较早,有相对成熟的实施经验,值得我国学习。从以往研究看,学界对国外研学旅行的研究关注不足,主要集中在对日本修学旅行、欧美营地教育和户外教育,对其他国家的研究较少。未来应在立足我国研学旅行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本土化的研学旅行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研学旅行的稳步发展。
第二,打破学科界限,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随着学科间联系的日益密切及跨学科学习的日益盛行,跨学科研究被广泛关注。研学旅行作为跨学科实践活动,应采用跨学科视角研究。已有研究虽然从心理学、地理学、经济学等角度分析研学旅行中的个体行为、旅游资源和产品研发,但研究仍较为薄弱,成果不足。因此,研学旅行的研究需要借鉴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计算机科学等视角,在文化传承和育人功能的发挥、社会参与机制、历史发展脉络、基于人工智能的课程设计等方面作出探索,促进研究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