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承范式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4-04-03 18:15陆冰
新楚文化 2024年5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摘要】广西的壮族山歌是壮族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载体,壮族山歌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转型发展。本文分析了广西壮族山歌文化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在剖析其发展所面临的窘境的基础上,探究如何更加有效地传承创新发展壮族山歌文化。

【关键词】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5-0044-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5.014

【基金资助】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课题《文化自信视角下广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KY0901)。

一、引言

广西壮族山歌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区域特点、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载体,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一整套具有特殊文化标识的展现形式,被纳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伴随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在进入新时期以后,面对时代的变迁和多元文化环境,这些植根于壮族民间生活,原汁原味的壮族山歌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进入式微状态。在新时期背景下实现壮族山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建设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现实问题。

二、广西壮族山歌文化的社会意义与时代价值

“人类社会生活及为其服务的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1],壮族是广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山歌文化是劳动人民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集合,体现出壮族人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在历史上为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具有多重的社会意义和显著的时代价值。

(一)唱响时代旋律的扬声器

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统称为壮族山歌[2]。原始社会时期,壮族的先民们在狩猎时发出的呐喊是壮族山歌的最早雏形,并在生产劳动、祭祀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演变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形式,也成了壮族人民表达情感、表现生活和日常交流的一种独特方式。“壮学丛书”系列中的《壮族民歌100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等书籍收录、整理了大量壮族山歌原创文本,为研究壮族山歌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素材。

从不同时期的文本比较来看,大量壮族山歌以团结凝聚为主题,以壮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故事为载体,通过传说故事中隐喻的优秀文化品质影响壮族人民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了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旋律,展现出壮族人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勇气,流露出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情感追求。例如,在广西东兰县一带广为流传的壮族山歌《盘古子孙好相爱》的唱词“同是壯家好子孙,好像芭蕉一条心,盘古子孙好相爱,远近团结一家亲,盘古子孙好相爱,远近团结一家亲”[3]以隐喻的方式将盘古开天辟地的中国神话融进壮族山歌,并对壮族人民的内心情感进行再塑造和新延展,进而转化为激发壮族人民团结一心的正能量。可以说,壮族山歌文化是集精神、情感、艺术等为一体的民俗文化,在表达壮族人民内心情感的同时,唱响了团结奋进的时代主旋律。

(二)展现族群性格的透视镜

壮族作为农耕民族,族群外表文静、谦和,民族性格沉稳、质朴,如大象般温敦宽厚、吃苦耐劳,如蒲柳般柔顺坚韧、自强不息,如木棉般热情绚烂、开朗友善,如溪水般源于自然、融于自然,如大海般吸收学习、多元一体。壮族山歌产生和传播于壮族聚居族群之地,壮族人有特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也有自身特定的精神特质。

广西壮族山歌遍布广西,由于每个地方的语言、环境、习俗都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广西壮族山歌的体裁、特色、风格以及名称也各有所不同,共有五个类型:广西北部韵律柔和抒情的“欢”、左右江流域旋律欢快而朴素的“西”、柳江流域委婉抒情的“比”、左江壮汉杂居地短小精悍的“加”、桂南山区高亢有力的“伦”。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壮族山歌,其内容题材基本包含了壮族的社会发展历史、生产生活习俗、民族精神、传统美德和生活理念等。这些内容固含壮族族群特性。比如在隆安县流传的壮族山歌《大家心情愿》,描述了壮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通过讲述人们共同努力奋斗的故事,诠释了壮族人民的勤劳、善良、包容等优秀品质。可以说,壮族的鲜明族群特性是壮族山歌的灵魂所在,也是壮族人的精神与情感依靠。这是壮族山歌珍贵的文化价值,更是壮族山歌深厚文化底蕴的根基。

(三)弘扬社会道德的传声筒

壮族民众善于将民族内在的价值规范、道德行为引导等融入民俗文化中,通过山歌的歌词文本,歌颂优秀伦理道德,阐释道德规范,传递道德教化。例如产生于壮族稻作农耕的长诗《传扬歌》,就是壮族人民把一些伦理道德规范用山歌表达出来,积少成多,民间诗人便把它们连缀起来辗转加工而形成。壮族山歌通过哲理性的语言,论述做人的道德规范和应承担的义务,以及如何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等。壮乡在节日、婚嫁、丧葬、劝和、集会时,会在不同程度上传唱壮族传山歌,并随着时代更新,不断充实传唱内容,使之家喻户晓,成为人们教育青少年的道德教本,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加快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要秉持科学客观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丰富乡村文化供给的内生动力。壮族山歌作为农民们在山野或田间劳动和生活中演唱的民间歌曲,形式自由,易懂易唱,蕴含哲理与智慧、农耕知识与乡土文化,深受群众喜爱,对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价值。例如,自2014年起,把“壮族三月三”作为少数民族习惯节日,并且从政府层面着力打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从而使古老的壮族民歌借助“八桂嘉年华”的现代化展示平台,通过新时代多元化的媒体手段实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带动和宣传了当地文化、旅游资源,更好地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其区域影响力更加彰显。因此,充分挖掘山歌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不仅可以丰富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能激发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活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助推乡村振兴。

三、广西壮族山歌文化的现实挑战与发展问题

文化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壮族山歌文化现代化是适应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壮族山歌文化在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中面临诸多困难,传承的断裂性、创新的乏力性以及文化的冲突性等问题凸显。

(一)壮族山歌文化后继无人

“任何精神文化都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精神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离不开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一个特定民族的思维和语言与该民族的精神文化紧密联系,是该民族一切文化的基础。”[4]壮族山歌以当地的民族口头语言进行“说唱”,表现壮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礼仪规范和历史文化,其发展必然受制于壮族的传统思维和语言。虽然壮族人口约占广西人口的62%,是广西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但是广西各地的语言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同为壮族人,由于生长生活的区域和环境不同,所使用的语言也存在较大差异。壮族山歌大多用壮语或者由壮语衍生出来的语言传唱,对于在民族融合大环境中基本已经“汉化”的壮族青年而言,学习和传承壮族山歌存在较大的语言障碍。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电子设备的普及使用,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较好的满足和丰富,壮族青年的交友方式多样化,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的选择途径逐渐退出视野,青年一代对壮族山歌文化丧失兴趣、缺乏了解,导致山歌文化仅仅成为中老年人的交流和娱乐方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传承链条的断层。

(二)壮族山歌文化创新乏力

壮族山歌作为具有较强渗透力和较大影响力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以自身特殊的审美创造方式,丰富着壮族同胞的精神生活,是在相对封闭、落后的传统社会环境下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现代社会后,全球化、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剧,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浪潮不断冲击,原本在壮族集聚地区居住的壮族人大部分早已走出大山杂居在城镇中。随着族群的迁徙,壮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生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环境的发展要求民族民间文化要不断地调适。由于壮族山歌是内化于壮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具体文化形态,其表演者和观众均来自民族群体内部,表演的程式、话语的套路、表达的形式、传递的思想等都仅在族群繁衍中被口传心授、潜移默化。同时,身处不同文化背景和习俗传统下的外民族群体观众对壮族传统文化缺乏关注,对壮族山歌文化的解读存在障碍与接受困难的问题。因此,壮族山歌难以在音乐的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上进行创新,更难以在广大观众对壮族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体验上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三)壮族山歌文化整合不足

“当前西部少数民族曲艺资源产业化开发存在明显的整合不足缺陷,或以区域为界限或以民族为界限,单打独斗、小打小闹,忽略了区域之间、民族之间曲艺文化的关联性。”[5]当前壮族山歌文化以区域或民族为界限,与相关民族文化资源基本隔离,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基本脱节,未能形成民族文化产业的经营形态,尤其是壮族山歌文化品牌的打造仍处于空缺状态。一方面,文化组织和企业没有对壮族山歌文化的意蕴进行深层次挖掘,停留在其文化表层的开发和呈现,进行市场宣传的意识淡薄,导致相关的文化产业链不能形成良好的市场效应。另一方面,各级政府未能对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形成传统文化产业开发优势。

四、广西壮族山歌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开发

(一)立体化规范性传承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首先源自对自己文化信仰的自尊和文化身份的认同。壮族民众作为壮族山歌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对壮族山歌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关系到壮族山歌的传承发展。因此,壮族山歌传承人的立体化、规划性培养势在必行。一是充分发挥家庭传承的作用,激发下一代传承和发展壮族山歌的内在动力。壮族山歌的师承形式一般分为家庭传承和师徒传承,这两种师承方式都与家庭密不可分。充分利用家庭关系和传统师徒传承模式,以“传、帮、带”的方式将壮族山歌技艺传授给子孙后代,是传承发展壮族山歌的有效途径。二是充分发挥青年一代的传承作用,规范培养专业的后备军与传承人。以“三月三”等壮族节庆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活动,引导广大青年人积极参与,营造团结和谐喜庆的节日氛围,并在充分展示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教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成果的同时,拓展青年人的民族文化意识,提高青年人对壮族文化的学习兴趣,让青年人耳濡目染壮族山歌文化的艺术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壮族山歌文化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三是由政府组织,成立壮族山歌文化传承保护中心,承担起壮族山歌的传承保护工作。随着现代山歌传承方式逐渐转变为以舞台艺术形式呈现,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展演活动,鼓励青年演员在最大化地保留传统风俗及唱腔风格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壮族山歌的魅力,并在不断的表演过程中进行山歌的改编与创新,为壮族山歌传承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二)数字化保护性开发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固本培元、立根铸魂、开拓创新的无穷伟力。在广西现代化生产技术、高科技手段和创意能力不足的条件下,如果不以保护为前提,盲目对壮族山歌进行改头换面的包装,或者是将一些曲目作品庸俗化等,这样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大多是知识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势必对一些市场潜质极高的山歌文化资源造成浪费甚至埋没,导致山歌文化资源枯竭和山歌文化产业落败。因此,壮族山歌的创新不是生搬硬套其他艺术形式,而是要按照壮族山歌的旋律和特性,把握契合点,对传统的唱腔、节奏与演唱风格大胆进行改革和创新,体现出演唱内容与音乐表现出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与环境气氛的渲染,努力使壮族山歌这个古老艺术形式进入现代人的审美范畴。同时,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建立壮族山歌文化数据库,实现壮族山歌数字化建设是保护壮族山歌文化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发建设多媒体特色文化平台,对壮族山歌文化进行整合和宣传,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三)产业化系统性运作

近年来,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原因,广西文化产业的经营主体数量较少,文化市场的发育尚不够成熟,文化产业的发展总体上仍比较滞后。因此,要抓住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广、发展潛力大的现状,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壮族山歌文化为核心,以“产业链”的联动方式,将壮族山歌文化推向市场的文化产业化运作。通过“文化旅游业”“演艺业”“传媒业”“文博业”等形式开发,在西部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民族文化产业市场上打造广西壮族山歌文化产业的强势阵营,使壮族山歌文化品牌在声势浩大的产业互动中赫然打响,从而驱动相关文化产品的制造,带动后续产品开发,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经济循环链条,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27.

[2]段金兰.文旅融合下视域下的广西壮族山歌的内涵及价值[J].旅游纵览,2021(14):129-131.

[3]唐俊.多维视域下壮族山歌的现代社会价值阐析[J].文山学院学报,2022(35):24-28.

[4]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434.

[5]李萍,西部少数民族曲艺资源市场化开发的现代困境[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1):28-30.

作者简介:

陆冰(1981-),女,汉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文化、文学。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