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彩陶艺术中的生活符号研究*

2024-04-03 17:20刘大宇
陶瓷 2024年1期
关键词:鱼纹半坡彩陶

李 晶 刘大宇

(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 710021)

1 彩陶艺术概述

1.1 简述仰韶—半坡彩陶艺术

我国拥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丰富的艺术遗产和卓越的文化传统,我国的绘画艺术也展现了其独有的民族特色和完整的艺术体系。我国绘画的表现形式种类众多、内容丰富。我国氏族社会中的艺术创作者们手持五彩斑斓的画笔,在陶器上绘制了色彩斑斓的装饰图案。彩陶艺术主要采用线条描绘和颜色填充作为基础的造型技巧,这不仅反映了原始人对于美的理解,也为中国后续的绘画艺术奠定了基础。

人们利用赤铁矿和氧化锰颜料在橙红色器皿上描绘的图案,形成了一种非同寻常的陶器类型—彩陶的鲜明标志。经过高温烤制后呈现为黑色或棕色,并呈现出醒目的色彩图案。彩陶制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七千至三千年前,在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东南沿海的河姆渡文化、青莲岗以及大汶口文化地区有所发现,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和浪渚文化等地区广为流传。这些明丽独特的陶器,构建了中国古代光辉闪耀和绮丽的彩陶文化遗产。在这一历史阶段,仰韶型彩陶被视为该时期的显著代表。仰韶文化是指新石器时期母系社群公社的中国原始社会,在黄河上游至中游地区呈现的一种文化表现,它的名称起源于1921年在河南渑池的仰韶村首次被发现。仰韶文化在精细的红陶上绘有黑色和红色的生物图样或几何图样,这一特征极具象征性,因而也被称为彩陶文化。尽管彩陶艺术还未完全符合人们主观创作吉祥图案的准则,但无疑展示出了东方传统装饰艺术的强大活力和独特魅力。

彩陶的分布范围辽阔,艺术风格各异,整体审视原始彩陶的演变历程,黄河流域的图案形状的变化十分引人瞩目。其主要是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及马厂型等阶段,并且,仰韶文化主要体现在半坡型彩陶上。半坡型彩陶以其丰富的动物描绘而广为人知,涵盖人脸、鱼、鹿等各种图形,还有几何图案,这些图案大都以黑色颜料描绘。造型夸张变形,线条流畅,色彩丰富饱满,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其代表性的作品如《人面鱼纹盆》和《鹿纹盆》等,都以其生动的形象、简洁的手法、粗犷的笔触、朴实而厚重的风格,以及变化的简单性和鲜明的特点而著称。

1.2 半坡彩陶的发展背景

所谓符号,是一种与文字有较大差异的表达方式,此种符号一般以具体信息为来源进行创作,是特定意义或信息的抽象表现。符号的发源和使用基于相同的文化背景,有某种共通的语言与语境,有特定的意义与作用,并可用于传达复杂的观念与想法。新石器时代人们之所以用符号图案来作为生活的表达,和当时的物质生活具有紧密联系。这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基本上是狩猎,采集,渔猎等,这类活动要求人在各种环境中不断运动适应。所以,对时空的叩问在当时社会经济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运用图案符号,人们能较好地记录并传递多种信息如狩猎场所,季节变化,动植物迁徙,天文现象等。这些信息帮助人们快速适应恶劣环境,增加生还几率,并且图案不仅为了传播信息,更是从反映当时先民生活情况的确切证据。

1.3 半坡彩陶纹饰符号的特点概述

仰韶文化彩陶衍生出许多图案设计,或独立或连续,图案结构均有反映,特别是二方连续设计尤为精彩。这种形式美感既源于造型手段自身,也源于纹饰所反映的内容与观念。这些图案深刻影响着随后的传统设计。它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抒发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以此实现一定的精神寄托。特别是连续纹样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传统纹样的多样性,成为传统纹样最常用的设计原则之一。彩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间,它在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就总体而言,它表现出统一和谐之美。彩陶上的一些图案已包含着普遍的“吉祥”寓意。古人在陶器等器物上画符号、纹饰,不仅是为增加美感,也是为适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需要,怀着对吉祥图案深深的信任与期待而精心雕琢。他们深信用纹样装饰过的器物有一种圣洁的性质,能给他们带来吉祥。彩陶是远古时期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彩陶上的各式装饰中,包括人脸蛙形、鱼形、鸟形等各种图案,在其中可能包含了巫术、祭祀、图腾,以及对子孙繁衍的祈祷,这些都体现出来了深远的吉祥内涵,代表了古人对吉祥的独特理解。此外,还出现了一类纹饰,它们还体现了那个时代民众的信仰观念。传统图案设计对“吉祥”理念的表达更为深刻。正如每年都会有多余的鱼,在一些常见的画面中,也可以看到鱼或小孩抱着鱼的场景。表现出了古人对于“余福”的深厚感情,同时也体现出了人们对于人生的憧憬与追求。

2 半坡彩陶中纹饰符号的主要类别及含义

2.1 动物纹样

动物图案是对自然生物的画像以及其变异抽象的图案。许多的动物图案如鱼纹、蛙纹、鸟纹等出现在原始彩陶的自然图案中。鱼纹进一步可以被划分为独立的鱼图案,或者是多种变异形式的鱼纹组合。独立的鱼纹姿势丰富多样,部分鱼纹详细地描绘了鱼的各个部分,还有些画出了鱼的平常活动状态。对于变异组合的鱼纹,大部分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鱼形图案重叠或并列来安排布局,两条鱼头尾相接,甚至在两条鱼图案之间的空白部分画上其他图案,使得整个图案更均衡和显眼。

鱼纹作为仰韶文化初期最普遍的彩陶图案之一,在仰韶中期持续沿用了上千年。仰韶中期以后各支系彩陶文化,鱼纹只零星存在或者偶有发现,已不用作主题图案。彩陶鱼纹的半坡型风格历久弥新,显著反映了从写实的自然纹样到象征的几何纹样的变化过程。在早期的鱼纹中,大部分是单一的纹样,图像生动真实,经常用精细且均匀的直线描绘鱼纹,少数鱼纹经过处理后变为黑色的图像。对于早期的鱼纹,大多采用侧面展示,最精准地展现出鱼身的扁平状态,完整而生动地呈现出了鱼的头部、鳃、上下鳍、身体和尾部,体现了追求完美和精细的创作心态。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鱼体画法渐趋程式化,形态也越来越规则,鱼体的各个部位都归纳为几何形,表现手法也非常简洁和概括。发展至半坡类型后期,彩陶中变体纹样越来越多,其中鱼纹头部变形最多。在鱼纹众多变体样式之中,最为特别的就是把鱼纹整体分解为各部分图案,以鱼纹有特色的部分来示意性展示鱼纹。在半坡类型后期彩陶图案上,也出现用两条或多条同一鱼纹同一部位复位所构成双关纹图案,有些则是用两条鱼头合用鱼身作为变体纹样,呈左右对称;有些是单独用鱼的各个部位演化为几何形花纹然后组合在一起。

另外,蛙纹也较为常见,蛙的生殖繁育能力很强,一晚上就能繁殖出一群幼体。彩陶上画的蛙纹,从图像上看都非常强调蛙类腹部的浑圆,其实是远古生殖崇拜的一种表现。对于那些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生育成活率很低、迫切希望得到更多的劳动力的原始人而言,蛙类蓬勃有力的生殖繁育能力在其身上具有不可认识、难以抹去的奥秘,这很容易使得他们感到惊奇与钦慕,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他们生殖崇拜思想的产生。

2.2 植物纹样

花瓣图样、叶形图样、豆荚图样、禾苗图样、花叶图样等是常见的植物装饰图样。植物和原始人类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植物装饰图样中经常包含植物主题,这反映了原始人类对于自然的观念与美好愿望的寄托,如希冀大丰收、盼望美好生活或期待作物硕果累累。在仰韶文化时期,这些植物纹样一般搭配抽象的图案,例如圆点图案等。

2.3 人物纹样

大部分陶器内侧都绘有人像样纹理,主要是人脸图案。人像图案的出现可能源于古代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我超越状态,那时的人很难感受到被认同的感觉,如今的彩陶艺术百花齐放,通过自我感情的投入和欣赏,我们才能感知这种境界的存在。

在西安半坡挖掘出的彩陶片展示了一种非常特别的设计,它呈现的是人的形象镶嵌在鱼身上。这个设计的残余部分显示出一个张开的口,一个圆形的鱼头环绕着一个圆形的人脸,人脸被放置在鱼头内部。还有另外两个在半坡村发掘出的彩陶片,它们的画面都是简朴的人脸与鱼头呼应的画面,其中一个中间的鱼头里画了一个扁平的人脸,另一个则描绘了半张人脸。尽管它们将人类的寓言故事融入鱼群中,却并不暗示人吃鱼或鱼吃人,如果从原始宗教的视角来看,更像是表明人类的源头来自鱼群。审视半坡彩陶中人脸与鱼脸结合的图案,无论是用鱼来代表人,还是用人来代表鱼,人与鱼之间的联系是无法割裂的。

它们既可以互相寓言,外形也可以互相转化,预示着人与鱼是一个共同社区的成员。在这些独一无二的设计里,鱼被赋予了神圣的角色,它有着守护族群的神灵特性,因此鱼的设计成为了半坡部落的主要图腾。人脸和鱼脸的结合图案在半坡式彩陶上逐渐演化为鱼、鸟头和人脸的混合图案。

2.4 抽象符号

仰韶文化的萌芽阶段里,彩陶数量不多,纹饰也很少,一些装饰是绳纹或刻划纹,这时的图案都很简单。只有寥寥几笔,但其中有自身的规律,有宽窄的变化,但大部分主体都是直线,这种刻画符号,应该具有装饰纹样不曾有的特定功能。

2.5 纹饰符号及其来源

2.5.1 记物

符号记载中的动植物。考察彩陶,发现自然纹样的来源于原始先民的“物象观察”,具备明显的象形特征。然而,这些纹样主要也是为了装饰,它们以自然简约的方式形成,其中动植物符号记载最为丰富。动物中的鱼、蛙、鸟、鹿、狗及虫等图案在彩陶上最为常见,而在植物纹饰中,则常常采用最具有特色的部分进行表现,植物纹比动物纹简单,更易于创造各种纹样,因此在原始的彩陶装饰中很常见。常见的植物纹样有花瓣、花叶、谷粒、花卉、树木、禾苗、草木、藤蔓等。

2.5.2 记人

人面像、人身像。彩陶上的人物纹虽然较少,但是它的手法与意义都是非常大的。马家窑文化中可以见到“X 光人形”的装饰,此外,西安半坡还发掘出了呈现“人面鱼纹”的遗物。

2.5.3 记数

如甘肃老官台文化彩陶,其数量很少,以带状纹、网状绳纹等为标识,还有例如I、+ 等符号勾画出的划痕。同时,在彩陶的纹样中,几何纹样也占了大部分。以方形,圆形,弧形,菱形和多边形为主。

2.5.4 记录风景

描绘自然和生活环境。主要以玻璃、涡和山等图案,以及日、月、日晕和星座等元素作为景物纹饰。

2.5.5 记事

通过图形记载具有意义的事件。

3 半坡彩陶纹饰符号蕴含的丰富内容

3.1 展示出史前丰富的生产生活状况

渔猎采集开创了农耕畜牧之先河,彩陶则代表了农耕文明之初的器物。这些陶器上的图案有各种动物,植物及几何图案,这是那个阶段生产生活的生动再现,虽然那个阶段属于农耕文明时期,但是从纹样的内容的来分析,可以发现游猎采集时期的内容,这些符号都是渔猎时期先辈对身边世界的生动反映,与农耕时期并不一致,因为农耕时期环境已经没有了这一自然野生面貌。游猎与渔猎期间,民众多以狩猎,渔猎与采集为谋生方式,故其生存环境为天然野生风貌,也是纹样题材的主要来源。

半坡陶器装饰纹样的自然形状和几何形状均取材于先民的慧眼,表达出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图案形象一方面表达物质文化生活,另外也是该时期先民审美意识的启蒙。

3.2 史前审美意识的萌芽

半坡彩陶纹饰符号深刻反映了半坡先民的农耕与渔猎生活,展现了自然和人的和睦之感。纹饰主要分为动植物纹与几何纹两种。其中几何纹多来源于编织工艺的启发,其造型古朴、装饰意味浓厚、符号化意味明显。主要有三角纹、宽带纹、波折纹、网纹等,大多为二方连续,在彩陶纹饰最为常见。纹样作为符号表达的一种手段,用以传达讯息,抒发情感,传递象征意义。这些几何图案以简洁的线,点,面为主体,富有装饰性和符号化意味,从某些方面展示出当时人们对于宇宙的理解。

例如三角形代表着天、地、人3者之间的和睦,宽带纹代表坚实与牢固,波折纹则预示着变化。几何纹是其符号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通过纹样,线条与颜色的结合传达了先民对自己所处世界的理解与思考,在对纹饰符号化的研究上,我们有必要把纹饰置于那个时代人们文化,历史,生活的背景下加以分析,从而更深刻地认识纹饰的含义与价值。

3.3 先人祈求平安的心愿

体现了原始人崇拜自然的心理。首先,原始彩陶纹样中普遍存在着生殖图腾的尊崇,如鱼、蛙以及花卉图案都是以女性器官为象征,而鸟和蜥蜴图案则代表男性器官。

绝大多数的彩陶主题纹样都具备了明显的典型性和普遍性,这些都是代表生殖图腾尊崇的符号。接着,彩陶上也充满了对自然物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就如同对自然的尊重一样,一些出土的彩陶上呈现出了太阳、新月以及星座等图案。此外,还出现了先民对神灵图腾崇拜,以及新石器时代彩陶中动物纹作为氏族、家族图腾标记等现象。

4 半坡彩陶纹饰符号对现代设计的价值与影响

对半坡彩陶纹饰符号形式美的研究能给我们艺术创作带来许多有益的启发与参考,也有助于我们对本民族文化有更深的认识与思考,因为半坡的彩陶符号源之自然,并被先人用及其洗练的手法变形美化,我们是否也能留心身边的事物,并且认真的感受事物本质,开出别样的艺术之花呢? 半坡先民在这点上是我们的老师。通过对半坡彩陶艺术的分析,把史前符号纹样这一形态抽象化,继续变形,创造出风格独特的传统艺术作品。半坡彩陶符号纹饰的造型艺术,形式美法则都表现出极高的水准。我们通过借鉴仰韶—半坡艺术风格,以及对色彩的巧妙应用,强化史前视觉效果,熔炼出具有华夏传统风格的美学作品。

猜你喜欢
鱼纹半坡彩陶
仰韶文化鱼纹彩陶器
年年有“鱼”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银河春韵
夜读春秋
鱼纹瓷
鱼纹砖
白鹿原民俗村
滇西半坡杂岩体斜长岩特征及其U-Pb年代学
你说你要去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