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胜哲(1998-),男,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艺术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雕塑艺术中观众观看经验的重要性,特别是当代雕塑中观众参与和体验的变革。观看方式、观看感知和观看形式构成了观看经验的核心要素:观看方式指的是观众如何解读作品,包括个人的观看角度、方法、习惯等;观看感知则是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和情感体验;观看形式则是作品呈现在观众眼中的形态和结构。
关键词:雕塑艺术;观看经验;透视法;当代雕塑;创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J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1-0-03
一、观看方式的嬗变
(一)固定视点
西方古典绘画,尤其是在文艺复兴之后,受科学的影响显著,透视法成为焦点。如阿尔贝蒂在《论绘画》中所言:“透视法是美术史上最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在文艺复兴时期占主导。”视点塑造了观众对艺术作品的解读,极大地影响了艺术创作的表达手法和效果。
西方绘画艺术家肩负一个使命:将一个具体的、物理性的时空呈现出来。通过丢勒的版画,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家如何运用固定视点的原则呈现物体的尺寸和位置。这种方法被称为透视法,该法则要求一旦确定了观察的视点和视线,描绘的物体就需要遵循“近大远小”的规律,同时画面中与视线平行的线段会在无穷远处收敛为一个消失的点。西方透视法的独特之处并不仅体现在其描述空间的盛宴,更在于其持续不断地从特定的视点呈现空间结构。把握住这一规律对于创作具有真实感的绘画作品至关重要。
对于雕塑艺术作品来说,固定的视点能够突出作品的核心元素和主题。通过确定特定的视点,艺术创作者能够尤为强调作品的某个具体部分或主题,引导观众的视觉焦点,从而使这一主题成为观众感知和理解的焦点。如罗丹的《三个影子》,他将同一件作品复制三次,并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放置。观者站在作品的正面,可以饱览作品的三个视面,这些视面既相同又独立,刷新了传统雕塑中感性叙事方式,为观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性“观赏”体验。
(二)分裂视点
分裂的视点,指的是由于不同的视角导致所观察的形态、图像和情境截然不同,甚至存在对立情况,难以通过单一视角完成对整体的想象。此方法有效挑战了观众的习惯性思考及预设期待,提供了全新的感知刺激和情感感受。
以大卫·史密斯的作品《哈德逊河》为例,此作品挑战了观看模式中视觉连续的常理,呈现出一种显著的视觉断裂。当观者切换视角时,似乎看到的就是一件全新的作品。从前景到侧面,原本清晰可见的环形结构突然消失,而呈现在观者眼前的,是堆积冗杂的复杂构造。作品没有设置能够衔接不同视角图像的视点,只量身定制了专门针对某一视角的景象,使得观者无法在一个视面中预测其他视面所呈现的形态。
此外,分裂的视点也营造了观众更深度的参与和互动体验。作品需要观众在相关视角之间穿梭转换以获得完全的观摩感受,这无疑加强了观众与作品的连接。观者在探索作品过程中,通过丰富的视觉、触觉和听觉体验,感知自我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三)视点消失
对于雕塑艺术,其关键特性在于形状的塑造。传统雕塑主要通过雕刻和塑造等方法塑造形态,而自现代主义以来,非传统艺术手段如拼贴和挪用日渐盛行,日常生活中的现成物品逐渐成为艺术家的创作素材。这样的作品作为实物存在,没有所谓完美的观看视角。例如,马塞尔·杜尚的立场是使艺术失去其重要性,从而使“观看”的行为变得不再重要。从任何视点观看都不会影响作品的存在。这些艺术家开始強调雕塑的物理性,并拒绝赋予形式意义来源的内在性,强调其存在以外的解读是多余的。
在现成品雕塑艺术中,与传统的塑造对象不同,其主要素材来自日常生活中的现成物品。而且,由于某些作品是对现成品的超级写实再现,与实物的界限模糊,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也因此变得模糊。因此,欣赏这类作品需要颠覆传统的解读方式,并建立新的评价标准。
二、观看与感知延伸
(一)触觉
触觉感受在当代雕塑艺术中对艺术家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观看与触摸之间的边界渐趋模糊,触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触摸引发的包括身体在内的多方面感官体验,并留下生理及记忆痕迹,从而使人们在凝视艺术作品时拥有更广阔的感觉体验。
以隋建国的《手迹》系列为例,作品采用了3D打印技术以极大放大的比例复制原作。他摒弃了以往手掌大小的体量,而选择将尺度扩大至六米,从而深入探索了触觉和感知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此举为观众提供了极富吸引力的艺术体验。尽管原模型的指纹视觉效果在放大后被削弱,但其在观众的联想中仍被触感所引述——观众面对这一作品时,也在感知自身的身体存在。在这件作品中,触觉的价值得以凸显。我们可能无法直接触摸作品以感受其实感,然而观察其形状和细节,可启发我们想象艺术家在创作时的触摸体验。这种体验超越了单向的视觉感知,并演变为一种具有智性分析的感知方式。
(二)听觉与嗅觉
尽管听觉并非如视觉般被广泛认知为主要感知方式,但最近几年,艺术家们不断尝试并丰富了雕塑中的听觉元素,为观者提供了更具深度和层次的审美体验。听觉成为当代雕塑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梁绍基的《听蚕》以实时传输蚕虫吞食桑叶和吐丝的声音为特点,使观者能够感受到生命力的张力。在黑暗的展厅内仅有耳机供观众使用,尽管无法直视蚕虫,观众却能通过声音感受到蚕虫吞食和吐丝的过程。这样的作品反映了从视觉到听觉的转变,以及在当代美术创作和展览空间中,视听融合的趋势。声音也包含听者的理性、文化和社会经历等情感认知成分,这也意味着声音并非仅为震动空气的物理现象,还会引发不同的情绪和体验[1]。
嗅觉是最直接且本能的感官之一,艺术家巧妙地让气味成为作品展出的一部分,携带复杂信息,表达情感,进而使观众与环境进行互动。味道可以振奋人的精神或抚慰情绪,影响心理和生理状态。因此,气味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与对象的记忆,这种方式在设计中被广泛应用。
Jason Bruges的装置《香水星座》就是一个融合了光线、气味和声音的多感官体验装置。使用多棱镜折射出繁复的光线,每道光线代表一种独特的香气。此装置模拟了调香的过程,给观者带来了一种光线、声音和香气交织的多感官艺术体验。在这种多感官的交互中,《香水星座》不只是让人们欣赏到了闪耀的光效和迷人的香味,还让人们感受到了声音在空间中流动和变幻的韵律。
(三)身份的视角
“身份视角”指的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塑造的创作者和观众的身份认识。以雕塑家隋建国的作品《衣钵》为例,他复制并放大了民国时期颇具代表性的男性服饰“中山装”的形象。他并置这些作品在同一公共空间内,以熟悉的“陌生感”来唤起观者对某一历史时期的回忆,为观者提供了重新审视“中山装”这一社会文化标志的机会。这个充满象征意义的雕塑,也对中国20世纪以来的政治、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层次反思。
通过作品,创作者表达其身份认识;观众在观赏过程中会融入自身的身份认同,进而形塑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这种体验不仅能促使观者对作品有更深度的理解,也可使艺术家获取更广泛的反馈,从而推动雕塑艺术的不断演进和完善[2]。
三、观看与形态延展
(一)绘画中艺术的欣赏
在绘画史中,关于观看的讨论,始终绕不过透视法则。透视源自西方,标志着人类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折。西方艺术因透视法则的介入,艺术风格倾向于理性和科学,这也成为区别其与东方艺术的关键标志。
在西方绘画中,近距离观赏是主要的观看形式。此类作品常应用如中心透视法等技巧创造深度和立体感,以引导观者视线和注意力。观众需要临近画作,才能观察到细节和画家的传递意图。这种近距离的观赏模式进一步使观众沉浸于作品中,并深度体验画面的情感以及深层含义。法国印象派绘画的诞生催生了新的观赏层面抽象派、野兽派、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等艺术流派的诞生与发展,这都与新的表达对象及其对应的视觉认知密切相关。
中国古典绘画的空间处理方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称为“散点透视”,暗含多视点的绘画方式。以“步步移”和“面面观”等“七观法”为特征,画家创作出多个视角的整合画面。在作品构图上,中国古典绘画通常采用“以大观小”的方式全面审视画面,将对象结构通过雅致的笔墨转化为画面表述,通过对物象大小、远近变化的描绘,赋予画面层次感,同时也展现出空间的流转所带来的审美韵味。
这种绘画方法创建了一个基于对外部世界观察“外师造化”的艺术意象空间“中得心源”,打破了自然对象的界限,不受焦点透视的限制。此方法允许艺术家以独特的方式展现空间,强调了观者的互动,在观赏过程中,观者可以不断发现并体验画面中的不同维度和视角。这种空间表现方式赋予了中国古典绘画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性。
中国手卷以丰富的视觉美感、充满文人思想的深度,以及包含时间和空间的因素,展现了对哲学的深度思考。观众往往不能一眼看尽全貌,而是通过手卷展开和卷起的过程,积累观感,形成对画面的感性认知。手卷的审美趣味并不在于完整的全貌,而是在作者精心设计下,为观者提供如同身临其中的体验和感受。传统方式的观赏手卷确实是一种独特的旅行,需要观者动态地运用智性视觉完成全幅观赏。
(二)图像
随着摄影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以图像为主导的时代。图像,作为当今社会一种至关重要的信息承载方式,不仅对客观实体进行描绘,也包含了待描述对象的相关信息,成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源泉。从广义上来说,图像包含了以纸质媒介为主所产生的底片、海报、广告、照片,以及电视、投影、手机和电脑等的数字形式。正值我们进入数字媒体信息化的当下,无数的图像通过各种途径映入我们眼帘,这广泛的传播方式更加凸显了“观看”在认识图像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摄影技术的影响下,传统的观看过程经历了两大变革[3]。
首先,艺术家可以通过摄像机的镜头观察物体,将立体物象转化为平面图像,这一流程已然可以由机器自行完成。其次,艺术家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杂志等多元渠道获得摄影图像,再将这些现成图像素材运用到自身的创作过程中。然而,这些变化同时带来一个共性现象:艺术家与客观物象的直接接触被图像所隔离,创作的转换对象不再基于物理现实,而是建立在虚幻的真实上。如Jean Baudrillard所说,“照片不是从外观中转译,它们是从外观中引用”。这与写生截然不同,艺术家通过摄影图像获得的并非通过自主编码的图像信息,而是一系列未经编码的原始信息。依赖于摄影图像采集素材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许多艺术家远离了客观世界的真实,他们的感知之眼被图像所蒙蔽。在接纳这种素材采集方式的转变之前,艺术家需要明了其对自身观看方式的影响,才能在迅速变革的新事物中保持冷静的创作头脑。
(三)虚拟现实
各种新技术的产生让雕塑不断地拓宽边界。VR虚拟现实技术则将视觉经验带入了全新的领域。通过模拟真实世界的环境和感受,VR技术为观众打造了一种沉浸式的观赏体验。观众可以通过头戴设备等装置将自己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中,感受逼真的视听效果和互动体验。这种全新的视觉经验打破了传统观赏方式的限制,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作品中来。
现代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产生了各种互动雕塑和交感雕塑等作品,这些作品鼓励观众身临其境地去体验。这种趋势使传统的视觉艺术逐渐失去了原本的震撼力。沉浸式的“观看”方式引发了更多多元化和立体化的认知效果,其中参与感成为作品的主要元素。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要求观众真正参与其中,需要身体的实际存在,而不仅仅是观看。
新媒体技术制造出的影像信息不仅吸引人们的视觉感知,还尝试吸引其他感官,包括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甚至平衡感、运动感、饥饿感等内部感觉。科学家和艺术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出真正完整的身体感知,向观众传达存在于自然界复杂结构空间内的幻觉。传统艺术作品通常只涉及单一感官的体验,而沉浸式的“观看”方式将肢体运动与视觉反应相结合,使观众在移动中能够更具交互性地体验仿真界面,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感官体验。这种趋势正在重新定义艺术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为观众提供了更深入的参与体验[4]。
四、结束语
当代雕塑艺术已经超越了传统美学范畴,更加注重观众的感知和体验,通过创新的手法和形式,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化和互动性的艺术体验。同时,观众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也日益凸显,观众的观看经验和参与程度是决定当代雕塑艺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媒介的发展和更迭会使观者的观看经验与观看方式以一种具有生命感的活力不断进化,是观者认知世界、表达自我的重要工具和重要手段。总之,从西方绘画、东方手卷绘画、影像图片、影视以及VR虚拟现实技术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视觉经验的观看形式在不断演变和创新。这些不同的视觉经验为雕塑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推动当代雕塑的发展和进步。创作者可以结合这些不同的观看形式,创作出更具有吸引力和深度的雕塑作品。
参考文献:
[1][意]罗科·西尼斯加利.论绘画[M].高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
[2]王雪凝.智性與感官[D].中央美术学院,2020.
[3]陈琰.新媒体环境下观看范式的嬗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8(03):115-123+8.
[4]韩恺.源于“观看”的“表达”[D].中央美术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