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STEAM教育理论深化数学与科学之间的关联

2024-04-02 08:03李霞
小学科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STEAM教育学科融合科学教育

李霞

〔摘    要〕  立足STEAM教育背景,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与小学科学课程融合的必要性,是课程标准“修订变化”板块中的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的实践,是实现跨学科教育目标的切入点,是全面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着力点。为此,教师需深入研学STEAM教育理论,解读STEAM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与科学课程融合影响因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自身规律,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探寻小学数学教学与科学课程融合基本策略,有序展开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实验,深化数学与科学之间的关联,带动小学数学课程综合化实施,进一步凸显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目标,为学生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STEAM教育;小学数学;科学教育;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9    076-07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需坚守核心素养发展这一主线,依托跨学科教育融合来促进学生更好、更全面发展,确保数学教学的育人导向得到贯彻,以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开展基于STEAM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学与科学融合实践探究,无疑是一项最有价值的实践探索。在教学中,教师需审视教学内容,找准该内容与科学课程的关联点,设计出恰当的举措,实现学科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科学意识、探究精神。同时借助小学数学与科学的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各学科学习思维,提高他们知识融合意识与创新精神。

一、STEAM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与科学融合的必要性

深入研读《课程标准》,结合STEAM教育理念,不难发现,小学数学与科学课程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教师如能较好地运用科学素材或课程资源,一定能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发生,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自学意识,加速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教学实践与学习思考,笔者认为,STEAM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与科学课程融合非常必要。

(一)有利于跨学科数学教学目标落实

全面学习与解读《课程标准》,从修订指导思想、新版标准的主要变化,以及标准的全部内容等板块中,能够清晰地看到跨學科教育思想在文本中屡次呈现。由此可见,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与小学科学课程融合实践,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是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积淀的根本着力点。也可以说,“跨科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方向,是未来教育发展基本趋势。深度解读STEAM教育内涵,“S”代表“科学课程”,“M”代表“数学课程”,不难看出,“STEAM”本质是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因此,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与科学课程融合实践,是顺应跨学科教育改革探索的大趋势,是落实小学数学跨学科教育目标的重要实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的终极使命——学科素养,明确了核心素养教育统领地位。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从“三会”“核心素养”中找准数学教育目标,努力探索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的途径与策略。立足STEAM教育背景,深入思考和探索小学数学与科学课程融合之路,是打破教学传统束缚的有益实验,是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之举。基于STEAM教育理论,探索跨学科教育模式,能够打破学科之间的教与学壁垒,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力,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接受科学知识熏陶,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跨学科融合,从而实现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STEAM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与科学融合影响因素

开展基于STEAM教育背景下实现数学教学与科学融合实践研究,教师需深入了解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状况,思考数学教学与科学融合的影响因素,从而找到研究的突破口,打破学科独立化的局面,找准将科学知识融入数学教学的切入点,为这一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一)教师跨学科教学意识水平

读丁邦平教授《反思科学教育》一文,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数学教学与科学知识渗透融合是有所欠缺的。众所周知,科学课程是一门极为复杂的课程,它与哲学、教育学、语言学等是交错相融的。联系教学实践,笔者与同事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分析,发现非数学专业出身的教师,他们都能从跨学科的视角去构建数学教学模式,打造丰富多彩的课堂,着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但是仍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跨学科教数学,把科学课程与数学教学融合起来,是一种追求时髦哗众取宠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跨学科意识缺乏,严重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探索,是不利于小学生多层面、多维度素养积淀与发展的,更不利于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

将科学知识融合于小学数学教学,既需要教师拥有前瞻性的眼光,学习用多元智能理论来预设教学,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还需教师具备较高的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唯其如此,才能真正满足学生和谐生长的需求。要较好地落实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模式,灵活地融入科学进行教学,教师需进一步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教师不仅要全面深入地把握数学学科自身特点,遵循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规律,还要审视科学课程与数学教学的融合点,通过相应的拓展学习,或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以实现二者之间的知识迁移,促进学生在科学与数学融合中获得理想发展。笔者调查分析发现,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很难开展学科融合活动,有意识地融合科学课程的行为几乎都没有,可见数学教师的学科融合意识、学科融合能力都有待发展与提升。

三、STEAM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与科学融合策略

立足STEAM教育背景,探寻小学数学教学与小学科学融合路径,是建构跨学科新型数学教学模式的切入点。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高度重视小学数学教学自身规律,全力营造氛围,构建学习情境,让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积极思考者,还要精心设计科学课程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方法,让“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的教师角色功能得到更好发挥,促进两个板块内容的有效融合,建构起优势互补学科融合学习空间,帮助学生投入趣味学习、深度学习,为他们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依托数学教学,融合科学知识

学科融合是基于知识间的融合。小学数学教学与科学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沙子与石头的搅拌,而是要像盐溶于水那样,是一种无声的、自然的融合。以“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为例。教师应立足STEAM教育背景,深入挖掘该课题的数学课程资源,善于联系学生生活,充分把握他们生活经验与实践操作感知水平,找准科学知识的融合点,为实现二者间的融合教学提供便利。

例如,结合学生开展“用天平称量黄豆、苹果等物体重量”活动,提出蕴含科学哲理的学习思考题——克和千克都是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它们?联系生活,思考一下“空气有质量吗?”教师的追问,不仅能刺激学生学习思考,引发必要学习辩论,使得学习感知不断扩充,学习视角持续拓展,而且还能把小学数学教学与科学探究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同时较自然地接受科学课程知识的熏陶。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呈现称量“空气质量活动场景”画面,让学生很自然地感知到科学知识的存在,使得数学学习的外延无形中获得拓展,有利于学生学习认知的建构。

(二)基于数学教学,融合实践体验

“做中学”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新版《课程标准》与这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以“折线统计图”教学为例。教学预设中,教师应围绕STEAM教育理论,重视数学教学与科学课程的融合,创设系列实践性学习探究活动情境,逐步提高学生迁移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跨学科教育的意识、能力,也随之得到进一步提高。

例如,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鼓励他们各抒己见,谈谈对折线统计图的印象;再引导他们借助智能教育平台,采集本地区上一个月的降水量信息,把它绘制成统计表;接下来引导学生投入折线统计图制作,帮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感受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统计图的制作去观察思考,探寻本地区降雨量的变化发展趋势,鼓励学生展开相应的合理推测。同时,引导学生走进智能教育平台,搜寻与降雨量有关的科学知识点,让学生在巩固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习降雨量影响因素的科学知识。这样,不仅能使数学教学与科学知识融合变得更为紧密,还能拓展学生学习视角,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立足数学教学,培育科学思维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冠。数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发掘其特点,精准地寻找小学科学与小学数学知识之间的渗透点,有利于打破学科教学边界,促进跨学科教学实施,让融合教学自然发生,助力小学生深度数学学习,促进数学学习质量提升,有利于打造诗意课堂,倡导人文教学。以“不规则物体体积探究活动”教学为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立足STEAM教育背景,细化学习实践活动的融合创新举措,努力通过学生的双手做、开口说与动脑思,让数学学习更上一层楼。

例如,运用微课技术,引导学生思考“乌鸦喝水”现象,解读该故事中乌鸦智慧所在。接着引导学生模仿探究——把任意形状的橡皮泥投入正方体量杯中,观察水面的升降变化,思考其中的原理。随着活动展开,教师还可以设计变式问题:如何利用这次学习实践经验去测量乒乓球的体积。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基于STEAM理念,引领学生把科学知识运用到数学学习实践活动之中,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发展,促进他们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重视跨学科教学,细化学科整合教学,是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是新时代教学的大趋势,是保障学生顺应时代发展、适应社会进步和未来建设的需要、真正服務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审时度势,精准地把握数学与科学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依托STEAM教育背景,从数学课例或知识内容中找到蕴含着的科学知识因子,引导学生去探究,从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本质,获得最基本的科学感知,帮助学生逐步发展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意识与科学精神,以此素养反哺数学学习,助力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跨学科融合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不断的积淀。

参考文献

[1]黄鸿君,覃利华.科学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7):122-124.

[2]梁荟杰.数学科普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与影响[J].天津科技,2023(6):63-65.

[3]陈洪娟.“互联网+教育”背景下STEAM教学的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17(14):37-38

猜你喜欢
STEAM教育学科融合科学教育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STEAM教育探析
STEAM教育在科学课堂中实践与思考
基于大数据对STEAM教育进行师生互动研究
创客文化背景下的STEAM教育开展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克服小学化倾向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